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及小尾寒羊(公羔、5~6月龄、体重46~48.5kg)共16只,每个处理4只.经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各半制备样品,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萨寒F120.8%,陶寒F120.5%,杜寒F120.1%,均高于小尾寒羊(19.6%).每百克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也分别高于小尾寒羊,依次为萨寒F1(20.09g),陶寒F1(19.78g);杜寒F1(19.13g);小尾寒羊(18.42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8.86%;8.54%和2.16%,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和陶寒F1的蛋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与风味(鲜味)有直接关系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萨寒F1和陶寒F1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杂交肥羔钙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铁、锰、硒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含锌量(34mg)高于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说明肉羊生产的生态环境和饲料条件均能达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利用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绵羊杂交小尾寒羊,杂交羊不仅肉的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而且肉的风味也得到了较大改善.综合评定杂交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省养羊生产增长较快,2000年绵羊存栏达到231.3万只,其中小尾寒羊200万只,小尾寒羊是我省肉用绵羊生产中的最佳母本品种,大力发展小尾寒羊符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但由于在科技投入方面比较薄弱,小尾寒羊的各项生产指标和经济指标达不到应有的水平,生产潜力未能发挥.如果通过科技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会使我省小尾寒羊生产水平和整体效益大大提高.为此,实施了“小尾寒羊肥羔羊生产配套技术项目”.  相似文献   

3.
德国美利奴与小尾寒羊F_1母羊生长发育与繁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2 2 3只德寒F1母羊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F1母羊初生重提高 4 0 .0 % ;6月龄前体高小于小尾寒羊 ,9月龄到周岁时超过小尾寒羊 ;体长与小尾寒羊无差异 ;胸围和体重显著大于小尾寒羊。成年母羊体尺和体重都大于小尾寒羊 ,属于大体型羊。F1母羊初情期较小尾寒羊晚 2 1.1d ,初配月龄和初产月龄两者接近 ,初配体重较小尾寒羊提高 10 .6kg ;F1母羊发情周期、发情持续期、怀孕期与小尾寒羊相比无区别。产后第 1次发情比小尾寒羊提前 7~ 10d。  相似文献   

4.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小尾寒羊及杜泊羊、萨福克羊、无角陶塞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和杜寒二代(公羔、5~6月龄、体重46~48.5 kg)羊共20只,每个处理4只.经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各半制备样品,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萨寒F120.8 %; 陶寒F120.5%; 杜寒F220.3 %;杜寒F120.1 %,均高于小尾寒羊(19.6%).每百克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也分别高于小尾寒羊,依次为萨寒F1 (20.09 g),陶寒F1(19.78 g);杜寒F2(19.38 g);杜寒F1(19.13 g);小尾寒羊(18.42 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8.86 %;8.54 %;8.11 %和2.16%,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杜寒F2和陶寒F1的蛋氨酸含量也显著比小尾寒羊高(P<0.05).与风味(鲜味)有直接关系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萨寒F1和陶寒F1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杂交肥羔钙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铁、锰、硒也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含锌量(34 mg)高于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说明肉羊生产的生态环境和饲料条件均能达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利用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绵羊杂交小尾寒羊,杂交羊不仅肉的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而且肉的风味也得到了较大改善.综合评定杂交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5.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及小尾寒羊(公羔、5~6 月龄、体重46~48.5 kg)共16只,每个处理4只.经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各半制备样品,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萨寒F1 20.8%,陶寒F1 20.5%,杜寒F1 20.1%,均高于小尾寒羊(19.6%).每百克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也分别高于小尾寒羊,依次为萨寒F1(20.09g),陶寒F1(19.78g);杜寒F1(19.13g);小尾寒羊(18.42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8.86%;8.54%和2.16%,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和陶寒F1的蛋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与风味(鲜味)有直接关系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萨寒F1和陶寒F1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杂交肥羔钙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铁、锰、硒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含锌量(34mg)高于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综合评定杂交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6.
小尾寒羊可常年发情,通过科学的饲养和管理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小尾寒羊的养殖效益.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特点,首先从营养供给、配种季节和配种年龄分析影响小尾寒羊养殖效益的因素,然后提出选择优良品种、强化日粮营养、优化羊群结构、羔羊早期断奶、诱导母羊发情和实施两次配种等措施提高小尾寒羊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7.
山东小尾寒羊发展的历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山东小尾寒羊是我国一个古老的绵羊品种,1989年4月编入<中国羊品种志>.山东小尾寒羊的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64年前的选育阶段,1964~1988年改良和选育提高阶段,以及1988~2000年山东小尾寒羊的推广阶段.1 1964年前的选育阶段解放初期学者们将短脂尾的小尾寒羊和长脂尾的大尾寒羊统称寒羊.50年代末期才把"小尾寒羊”提出来.1961年把寒羊编入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养羊学>.付寅生、陆离等1961~1962年在江苏丰县境内的大沙河果林场设基点对小尾寒羊进行研究和调查,1964年在<科学研究年报>上发表了题为<小尾寒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这是最早小尾寒羊以独立名字出现在杂志上.  相似文献   

8.
要引养小尾寒羊,必须先了解小尾寒羊多胎高产特点形成的历史和自然环境条件. 小尾寒羊是一个绵羊品种,它的原产地山东省鲁西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阳光充足,土地肥沃,农作物产品丰富.所有这些,都为小尾寒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坚实的物质基础.由于当地为农区,没有草原和牧场,仅有零星的河边、路旁草地可供放牧,因此小尾寒羊的饲养是舍饲或以舍饲为主.综上所述,原产地适宜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农作物产品,舍饲或以舍饲为主的饲养方式,是小尾寒羊多胎高产特点形成的外部条件. 据有关资料考查,小尾寒羊属蒙古羊的`亚系',随社…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结合陕西北部饲草、饲料资源和小尾寒羊的生长发育特性,探讨小尾寒羊羔羊的短期快速育肥方法,为小尾寒羊羔羊生产的普及、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小尾寒羊不是专门化的肉用品种,但它的综合经济效益可与专门化的肉用羊相媲美.它的体格大、早熟、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多胎高产、四季发情配种、适应性强,是当今绵山羊之最.是肉羊生产中最佳母本品种,除此之外,小尾寒羊还生产举世闻名的裘皮、板皮、羔皮等.总之,综合经济效益较高. 小尾寒羊在全国推广的面积和数量可以说是其他绵羊品种不可比的,它将对我国绵羊品种的改良、新品种的培育(肉用最为重要)、羊肉规模生产起到推动作用.近十年来,河南、山东小尾寒羊主产区向全国推广小尾寒羊数百万只,但引入各地后成功的很多,失败的也不少,现把各地失败的原因综述一下,以引起现在及将来小尾寒羊饲养者的高度重视,一是不了解小尾寒羊原产区的生态条件,引进之初突然改变其原产区的饲养管理方式和生活习性,遭失败.  相似文献   

11.
小尾寒羊高繁殖力和常年发情内分泌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本研究对5只小尾寒羊成年母羊以及相同条件下的5只细毛羊成年母羊用导管法采血,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FSH和LH浓度.试情公羊爬跨法鉴定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具有显著的非季节性发情特性.小尾寒羊各月份、4个季节和全年的血浆FSH和LH浓度均极显著高于(P<0.0001)低繁殖力和季节性发情的细毛羊.小尾寒羊发情期血浆FSH和LH的基础浓度、峰值、谷值、排卵前峰值均显著高于(P<0.05~P<0.0001)细毛羊的.发情期间小尾寒羊和细毛羊FSH分泌呈现2个明显的峰,第一个峰与排卵前LH峰并存,第二个FSH峰出现在发情后1d.小尾寒羊FSH二次峰均值极显著高于(P<0.01)细毛羊的.本研究结果提示FSH和LH基因可作为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候选基因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青海省引进、纯繁、推广小尾寒羊的情况调查,适应性观察,以及杂交试验分析表明,从山东梁山、郓城等地引进的小尾寒羊在舍饲,羊舍饲条件下,能够适应青海省海拔较低的农区环境,较好的保持了原产地小尾寒羊的品种特性,产羔率220%,羔羊成活率85.67%.生长发育快,体格高大.小尾寒羊不是一个肉用品种,它的品种特性在于生长发育快、早熟、常年发情和多胎性,利用这一优势的有效途径是经济杂交.以小尾寒羊或其杂种一、二代羊为母本,选用良种肉用公羊进行杂交,建立高效、集约化的肉羊生产体系,生产优质羊肉是青海省小尾寒羊养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选用160只从山东引进的小尾寒羊作母本,以该场从山西省农科院畜牧所种羊场引进的特克塞尔肉用种羊、无角陶赛特肉用种羊和萨福克肉用种羊为父本,随机分成特寒、陶寒、萨寒和小尾寒羊4组.试验采用全舍饲饲养方式,通过综合比较各杂交组合试验羊的产羔率、羔羊成活率、羔羊初生重、1~6月龄体重以及6月龄体尺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用肉用羊品种杂交小尾寒羊后,杂种后代的生长发育速度明显高于小尾寒羊,杂种羔羊比小尾寒羊只均收入多135元.  相似文献   

14.
引进国外早熟、生长速度快、肉用性能好的肉用品种萨福克羊、无角陶塞特羊和杜泊羊,与我国产羔率高、四季发情、适应性强的优良地方品种小尾寒羊杂交,获取杂交优势,进行羔羊肉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圈养舍饲饲养管理条件下,以同等营养水平饲喂各杂一代羔羊和小尾寒羊,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萨塞F1208.6 g、杜寒F1200.11g、陶寒F1193.33 g、小尾寒羊144.11g,各F1羔羊与小尾寒羊羔羊相比,分别提高44.76%、38.85%、34.15%;从出生到6月龄羔羊不同阶段(1月龄、4月龄、6月龄)的平均体重,萨寒F1>杜寒F1>陶寒F1>小尾寒羊;投入与产出比为:萨寒F11:1.09>杜寒F1>1:1.01陶寒F11:0.94>小尾寒羊1:0.45.说明各杂一代羔羊的生长速度均快于小尾寒羊羔羊,平均体重大于小尾寒羊,投入与产出比高于小尾寒羊羔羊1倍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民和县小尾寒羊养殖现状并分析了民和县在小尾寒羊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了民和县小尾寒羊养殖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利用无角陶赛特羊对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陶×寒杂交一代羔羊不同发育阶段的体重和主要体尺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陶×寒杂交一代8月龄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分别比同龄小尾寒羊增加11.70、7.23和6.25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3.85个百分点和3.34个百分点,差异也极显著(P<0.01).杂交羔羊比小尾寒羊平均每只多收入245.4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加入复合植物营养素对舍饲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24.18±0.31) kg、健康的4月龄小尾寒羊母羊16只,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对照组小尾寒羊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小尾寒羊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复合植物营养素的试验日粮.试验期97 d,预试期7d,正式试验期90 d.结...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小尾寒羊为母本,以特克塞羊、杜泊绵羊为父本,形成二组杂交组合,对其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肉品品质情况进行测定分析,并与纯种小尾寒羊及其它杂交组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杜×寒、特×寒杂种一代羔羊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肉质均优于同龄小尾寒羊羔羊,与其它组合无明显差异.初步认为,杜泊绵羊和特克塞羊均可以作为小尾寒羊杂交改良的父本.  相似文献   

19.
小尾寒羊胎衣不下是产后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正常小尾寒羊产后4 h胎衣可自行排出,若产后超过4 h不能自然完全脱落时,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笔者近年防治小尾寒羊胎衣不下的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已知繁殖性能的33只小尾寒羊母羊(山东梁山和泰安)、14只蒙古羊母羊(甘肃武威)的血样,提取DNA.用FecB基因作为小尾寒羊多胎候选基因进行研究,利用Australian Sheep Gene Mapping Web SiteAF298885引物(BMPR-IB基因,forced-PCR引物,即FecB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对其PCR产物用AvaⅡ酶切进行酶切鉴定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①小尾寒羊基因型由3种基因型-BB、B+、++组成,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3 0、0.606 1、0.090 9,突变杂合B+和突变纯合BB为优势基因型、野生型++很低;蒙古羊分别为0、0.071 4、0.928 6;只由两种基因型-++、B+组成,不存在BB型,而且B+频率也很低,未突变野生型-++型为优势基因型.小尾寒羊与蒙古羊在基因型组成上差异均极显著(P<0.01),这两个品种的多胎表型一致.②小尾寒羊B和+基因频率分别为0.606 1和0.393 9,突变基因B(FecB)为主导基因,蒙古羊分别为0.035 7、0.964 2,蒙古羊以未突变+为主导基因.因此,证明FecB基因是小尾寒羊多胎重要的分子标记,但FecB基因是否是小尾寒羊多胎基因需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③小尾寒羊品种内BB和B+基因型均为多胎表型,通过对小尾寒羊3种基因型第1、2胎次平均产羔数统计发现BB型>B+型>++型,但在研究中发现具有多胎表型而基因型是野生型++的3只小尾寒羊,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