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椒属植物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花椒属植物在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从选择育种、物理诱变育种、化学诱变育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在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分子育种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
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沙棘研究方面的有关文献,全面地综述了沙棘属植物资源的分类、 分布和国内外沙棘育种情况,归纳并总结了俄罗斯的两个阶段的沙棘育种,并为中国沙棘今后的育种 方向和育种趋势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超甜玉米的育种目标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广东省越甜玉米育种进展,并对近年所选育的组合进行了分析,指出广东省超甜玉米育种在产量、抗病性、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结合当前育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近期育种目标、适宜采取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作物育种科学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漫长的农业历史中,人类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对植物自然变异进行了人工驯化选择,创造了大量的地方品种,依靠科学技术改良作物品种不断取得重大进展,育成大批的优良新品种,使作物产量成倍增长,解决了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推动了作物育种的发展。如1950年中国水稻单产为1.9t/hm2,现为5.9t/hm2,是1950年的3.3倍,年平均递增2.4%。1949年中国的小麦单产0.64t/hm2,1996年为3.93t/hm2,增产5.1倍,平均年递增率为3.83%。作物良种对作物增产具有重要的作用,良种对农作物增产的贡献率一般为33%,并逐步在增加。与栽培对作物增产的贡献相比,过去栽培…  相似文献   

5.
我国与CIMMYT小麦穿梭育种取得重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与CIMMYT小麦穿梭育种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庞家智70年代初期,我国已经和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开展了材料、信息变换工作,通过不同途径获得了CIMMYT的高产、半矮秆、抗病材料,经过各地的栽培试种,有目的地...  相似文献   

6.
冯辉教授谈太空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宜军 《新农业》2004,(1):45-46
神舟五号载着中国宇航号首次升入太空,同时搭载了30种作物种子,进行又一次太空育种实验,近日我们向沈阳农业大学冯辉教授详细了解了有关太空育种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水稻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与21世纪面临的挑战,阐明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紧迫性,总结了国内外超高产育种的经验,提出了在江西生态条件下超高产育种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西瓜分子育种与瓠瓜枯萎病抗性在西瓜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等分子育种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特点,以及研究进展,详细地概述了瓠瓜枯萎病抗性导入西瓜的分子育种方法,导入后代性状的变异与抗枯萎病材料和抗性组合的选育结果,以及西瓜抗枯萎病育种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数码育种新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十几年的育种实践,将作物育种发展的阶段划分为测量育种、模糊育种和数码育种三个阶段。首次提出了数码育种概念,即用不同的数位来代表作物的生物学性状,数位上的数字代表该性状的量。育种者根据要调查的性状及该性状的分级标准,制定一个统一的编码程序,然后对所有的育种材料进行编码,所有的育种材料就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只要看到某一材料的身份证,便可知其所有的遗传性状。利用计算机数据管理系统,对育种材料进行科学管理,分析其遗传规律,科学选配组合,资源信息交流共享,从而使育种工作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路线、快捷的路径、准确的选择、高效的运作。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敦煌市棉花生产中存在突出问题是棉花枯,黄萎病蔓延快,发病重和蚜虫危害加重及干旱的影响,通过抗性育选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抗枯萎病新品种棉2号和抗旱,抗蚜虫新品系69108,引种成功了耐枯,黄萎病品种中棉所16,并从引进品种(系)中筛选出了抗旱性强,叶螨发生轻的品种陇棉1号和抗黄萎病品种辽棉15;提出敦煌市今后开展了性育出的目标是早熟,优质,抗枯,黄萎病,抗旱,抗蚜虫。  相似文献   

11.
常规水稻是广东省水稻的优势和特色,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1959年矮化育种的成功引领了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展优质稻、超级稻育种,常规水稻育种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育成了广场矮、珍珠矮、广陆矮4号、广解9号、双竹占、青二矮、窄叶青8号、桂朝2号、双桂1号、双桂36、特青2号、珍桂矮1号、七山占、特三矮2号、粤香占、黄华占等23个种植面积超千万亩的常规水稻品种;建立了水稻生态育种理论科学体系,以株型塑造为核心,提出丛化育种、半矮秆早长超高产育种、组群筛选法等育种技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广东乃至全国粮食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未来将开展以保障粮食安全、改良食味品质及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为目标的高产稳产、香型丝苗、功能营养及绿色高效的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发展现代水稻育种理论,应用新技术提高品种选育效率。广东水稻科研在老一辈科学家创造辉煌历史的基础上,当代水稻科研工作者对常规水稻育种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正> 山东农学会于1989年8月12日至15日在烟台市召开了山东省九十年代作物遗传育种展望学术讨论会.目的是总结我省作物遗传育种工作的经验,学习国内外育种先进技术,研讨九十年代全省作物遗传育种工作的方向、任务、技术路线和对策.与会代表全面回顾了我省粮、棉、油、果、菜等作物遗传育种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总结了经验;特邀省外三位知名专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荣昌猪选育试验的数据验证模块的功能和运算的结果,获得了荣昌猪59个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重复力等遗传参数及8头荣昌种公猪不同性状的育种值等育种参数。这些结果为荣昌猪的选择育种提供了大量的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14.
大豆杂交育种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育种方式主要有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化学诱变育种、分子育种等,其中杂交育种是最常用的育种方法,它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强,简单易掌握的特点,也是我国育成品种最多的育种方法.结合十几年的育种实践,浅谈大豆杂交育种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我国芦笋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概述了近年来我国芦笋育种中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介绍了芦笋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全雄育种、航天诱变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我国芦笋育种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蚕豆育种研究进展(I)——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蚕豆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育种目标、育种方法、育种程序四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改进蚕豆育种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棉花高效多抗育种体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棉花多抗育种研究的进展,概述了多抗育种已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已有棉花多抗育种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棉花高效多抗育种体系,并阐述了新高效多抗育种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我国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活跃、最令人鼓舞的前沿高新科技之一,它将在解决全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粮食紧缺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以植物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农业分子育种,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及抗逆境的新品种或新品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它有许多为传统的常规育种所不具备的优势。运用植物生物技术在理论上可以将各种来源的目的基因通过一定途径在植物受体细胞内实现遗传转化,从而达到改良作物遗传性状,培育优良品种的目的。这个外源基因在植物细胞中表达的整个技术路线包括:目的基因的分离和克隆;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实现载体或非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相似文献   

19.
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17个福建省杉木优良无性系4个年度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产对各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各主要生长性状的差异在无性系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遗传测定,从217个优良无性系中评选出23个速生优良无性系,与杉木第1代种子园子代相比,入选的优良无性系具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和增产效果,适宜于在福建省北部或其他生态条件相近的地区推广应用。表5参4。  相似文献   

20.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稻超高产育种杂种优势的有效利用、目标性状的选择和评价过程。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落后于实践,这种局面长期制约了水稻更大范围内有效利用杂种优势。本文简要地分析水稻超高产育种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评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