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褐牛不同部位肌肉氨基酸组成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新疆褐牛不同部位肌肉氨基酸组成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谷氨酸含量最高,赖氨酸、天冬氨酸含量其次、半胱氨酸含量最少,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15.57%,8.64%,8.91%,1.18%。在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甘氨酸(Gly)、组氨酸(His)呈差异显著(P0.05),在股二头肌中成人必需氨基酸、婴儿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的含量极显著高于背最长肌中的含量(P0.01)。股二头肌中的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背最长肌高出6.37%,股二头肌中必需氨基酸比非必需氨基酸高出3.90%。褐牛肉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优质的蛋白质食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水培对全株大麦(Hordeum vulgare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苗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对比二者营养价值的差异,为水培青饲料开发利用及作物筛选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疆主栽大麦(甘啤8号)、小麦(新冬18号)品种为研究对象,经萌发3 d、在可控环境水培5 d后,分别测定全株水培大麦和小麦苗的茎叶、根系部分的氨基酸含量,以未进行萌发、水培的大麦、小麦籽实为对照,对比分析水培前后氨基酸组成,以及大麦和小麦苗的差异。【结果】与籽实相比,水培5 d大麦茎叶、小麦茎叶的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129%、102%,除谷氨酸的含量降低外,其余16种氨基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赖氨酸含量提高3~4倍,鲜味、甜味、芳香及药效氨基酸含量提高;小麦根系的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特殊功能氨基酸略有减少,大麦根系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减少10%,甜味和药效氨基酸含量略有增加。2种作物水培后相比:小麦茎叶的赖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等12种氨基酸含量最高(P<0.05),呈味氨基酸和药效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大麦;大麦茎叶的亮氨酸、脯氨酸等5种氨基酸含量最高(P&l...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不同杨梅品种果实的风味和营养品质的差异,测定了10个杨梅品种果实的糖及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杨梅果实中的总糖含量为7.1%~10.8%,蔗糖含量为3.6%~6.8%,还原糖含量为2.2%~4.3%。10个杨梅品种果实均含有本研究测定的17种氨基酸,包括Phe、Thr、Lys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His和Arg2种半必需氨基酸。10个杨梅品种果实中氨基酸总量为354.35~701.85 mg/100 g,含量最高的品种是硬丝安海变,含量最低的品种是二色杨梅,不同杨梅品种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味觉类氨基酸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开发西藏大花黄牡丹资源,分析其花朵的氨基酸组成与矿质元素等营养价值。【方法】以西藏米林县彩米村、扎贡沟、邦仲村和雪卡沟4个居群的花朵为材料,利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氨基酸进行检测,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并测定了花中K、Ca、Mg、Mn、Zn、Fe、Cu、Se和B等9种营养元素和Cd、Pb 2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4个居群均含有17种氨基酸(含7种必需氨基酸)和上述矿质元素,氨基酸总量为94.36~128.97g/kg,扎贡沟居群的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居群,其K、Ca、Mg、Mn、Fe和B含量在4个居群中均处于较高含量水平。大花黄牡丹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2.47%~35.08%,接近WHO/FAO推荐的必需氨基酸模式。药效氨基酸含量达到氨基酸总量的63.69%~65.62%,而鲜味氨基酸含量则达到氨基酸总量的27.77%~30.09%。4个居群花朵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分别为67.21、67.15、66.85和66.61,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Cd和Pb两种重金属元素也符合相关标准。【结论】大花黄牡丹花朵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6种菜心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差异,并进行营养价值综合评价,为指导菜心引选及食用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GB 5009.1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采用SYKAM S-433D氨基酸分析仪测定6种菜心氨基酸组成及含量,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营养价值.[结果]6份材料均含17种氨基酸且含量丰富,包括除色氨酸外的7种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丙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较高,蛋氨酸与半胱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不同材料氨基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总量以干质量数计,为18.800±0.150~23.594±0.004 g/100 g,其中以DY菜心和迟心4号菜心氨基酸总量最高;必需氨基酸总量为7.617±0.061~9.357±0.089 g/100 g,以迟心4号菜心最高;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的值均以四九-19菜心最高,分别为(40.598±0.062)%、(68.421±0.190)%;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58.98~66.27,以四九-19菜心和45天尖叶油青菜心最高,分别为66.27和66.24.菜心酸鲜味氨基酸含量低于苦味氨基酸;呈味氨基酸总量以DY菜心和迟心4号菜心最高,分别为21.761和21.480 g/100 g,且酸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材料(P<0.05).主成分综合评价得出迟心4号菜心营养价值最佳.[结论]菜心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含量丰富,但材料间差异明显.其中,四九-19菜心必需氨基酸模式更符合人体需求,DY菜心鲜香味氨基酸含量更高,迟心4号菜心氨基酸营养价值更佳且鲜香味浓.  相似文献   

6.
早籼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在早季和晚季种植的18个早籼品种(组合)的精米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稻米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与栽培品种和栽植季节有关,早季略高于晚季;稻米蛋白质普遍缺乏赖氨酸和苏氨酸,并被分别作为稻米的第1和第2限制性氨基酸;各种氨基酸含量的高低顺序在不同品种中基本相似,均以谷氨酸、亮氨酸较高,色氨酸、蛋氨酸较低;蛋白质与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精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等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赖氨酸、色氨酸呈负相关.但只有赖氨酸达显著水准;与其他8种氨基酸呈正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8种食用菌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8种食用菌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含量及呈味效果。【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分别对香菇、白灵菇、海鲜菇、平菇、双孢菇、秀珍菇、杏鲍菇和金针菇8种食用菌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白灵菇和金针菇的游离氨基酸种类最多,均有10种,除双孢菇不含有游离必需氨基酸外,其余7种食用菌均含有游离必需氨基酸。海鲜菇的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为3.444mg/g;游离呈味氨基酸则以白灵菇含量最高,为45.680mg/g;游离限制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平菇,达0.413mg/g。对8种食用菌呈味效果贡献最大的是甘氨酸(Gly),其含量占8种食用菌游离氨基酸总量的19.56%~52.97%,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e value,TAV)为1.10~5.08。8种食用菌中,味道比较鲜的食用菌如香菇、白灵菇、海鲜菇、双孢菇都含有天冬氨酸(Asp),含量为2.155~45.310mg/g。【结论】从游离氨基酸来看,海鲜菇和双孢菇的食用风味最佳,平菇和金针菇营养价值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择我国培育的中草3号、甘农1号、龙牧806、中苜2号、新疆大叶、公农1号等6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氨基酸组分的分析及含量的测定,综合评价紫花苜蓿蛋白质营养价值,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我国紫花苜蓿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分别种植于不同试验小区,小区面积为30 m 2,重复3次。试验样品为当年种植的第一茬于初花期刈割的苜蓿,每个小区随机选3行,刈割后105℃杀青20 min,65℃烘干48 h,粉碎过60目筛。采用盐酸水解法,使用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测定17种氨基酸含量,分析不同氨基酸含量及组分。通过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和FAO/WHO理想蛋白质标准比较,通过计算紫花苜蓿必须氨基酸比值(RAA)、必须氨基酸比值系数(RC)、必须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综合评价紫花苜蓿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我国培育的6个紫花苜蓿品种均含有被测的17种氨基酸。6个紫花苜蓿品种除天冬氨酸(Asp)、半胱氨酸(Cys)、脯氨酸(Pro)、鲜味氨基酸(F)的含量以及酸鲜甜氨基酸与苦味氨基酸比值((S+F)/B)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紫花苜蓿总氨基酸含量为14.85%—19.48%、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5.35%—6.93%、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9.50%—12.55%,其中新疆大叶紫花苜蓿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品种;紫花苜蓿含有9种药效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60%以上,甘农1号、新疆大叶和公农1号紫花苜蓿的药效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紫花苜蓿酸鲜甜味氨基酸含量与苦味氨基酸含量比大于1.8。除了蛋氨酸+半胱氨酸含量低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外,其他几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6个紫花苜蓿品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T值)在35%—36%之间,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须氨基酸的比值(E/N值)在54%—57%之间,E/T值和E/N值均略低于FAO/WHO理想蛋白质标准。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必须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值在73—77之间,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值均接近1。【结论】紫花苜蓿氨基酸种类齐全,总氨基酸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齐全,相对均衡合理,接近人体氨基酸比例。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为可食用优质蛋白源,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紫花苜蓿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作为蔬菜食用时建议搭配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高的食品作为互补,以提高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种质杜仲Eucommia ulmoides雄花氨基酸含量差异,评价杜仲雄花基于氨基酸构成的综合品质。【方法】利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193份杜仲种质雄花氨基酸含量及组成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杜仲雄花氨基酸进行客观评价,计算综合得分及排名。【结果】193份杜仲种质雄花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206.23和68.37 mg·g-1,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主要的2种氨基酸。经主成分分析提取了6个主成分,且第1和第2主成分(必需氨基酸因子)对杜仲雄花氨基酸影响较大。按5%入选率确定了氨基酸性状优良的6种雄花资源,综合评价得出9个种质(10419x、10519x、10345x、10444x、10370x、10552x、10589x、10339x和10515x)杜仲雄花氨基酸品质较好。【结论】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有效比较不同种质杜仲雄花氨基酸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10.
郭永军  白东清  朱国霞  吴旋  宁博  杜红梅  张志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74-14475,14489
[目的]分析工厂化养殖丁鱥肌肉营养成分。[方法]以18尾平均体重82.8g,平均体长15.84cm丁鱥为试验对象,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和氨基酸测定方法,测定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水分及氨基酸含量。[结果]丁鱥肌肉鲜样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水分、无氮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7.44%、1.94%、1.16%、79.31%和0.15%。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2.64g(鲜样),其中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5.30g,占氨基酸总量的41.93%。丁鱥肌肉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高于WHO/FAO提出的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3.94;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4种风味氨基酸总含量为4.61g,占氨基酸总量的36.47%。[结论]从常规营养成分和必需氨基酸比例上看,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的丁鱥具有较好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1.
蒙顶山名茶游离氨基酸总量及组分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蒙顶山名茶"鲜香"与"鲜味"特征的产生机制,提供蒙顶山名茶品质评价的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通过全量法和杯茶法制备茶汤试液,分别采用水合茚三酮比色法和L-8900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4种蒙顶山名茶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和组分含量。【结果】4种蒙顶山名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较高,分别为蒙顶黄芽(5.28±0.57)%,蒙顶石花(5.59±0.51)%,蒙顶甘露(4.65±0.82)%,蒙顶毛峰(5.34±0.96)%;在杯茶法1次冲泡5min条件下,蒙顶山名茶游离氨基酸的浸出率与浸出浓度亦较高,浸出率为55.24%~76.14%,浸出浓度为58.73~78.24mg/100mL;蒙顶山名茶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的特征为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在1 000mg/kg以上,色氨酸、半光氨酸、组氨酸和络氨酸组分含量为100~500mg/kg。【结论】蒙顶山名茶高氨基酸总量、丰富的组分含量及独特配比是其茶香"鲜香高长"、茶味"鲜浓爽口"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立肉仔鸡的维持氨基酸需要模式,并依此估测肉仔鸡用于维持的氨基酸需要量。【方法】以体重基本一致的6周龄AA肉鸡为供试动物,设计无氮和低氮2种饲粮进行氮平衡试验,以无氮饲粮来估测内源氮排泄量,以低氮饲粮来估测肌酐排泄总量和羽毛、皮屑等体表氮损失量(沉积氮量),合计不同途径的氮损失量估算蛋白质维持需要量。通过屠宰试验分析胴体和羽毛的氨基酸组成,并将胴体蛋白质和羽毛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模式,分别作为内源氮中非氨态氮和体表损失氮的氨基酸组成模式,肌酐形式的氨基酸损失以等物质量的甘氨酸、精氨酸和蛋氨酸替代,综合内源氨基酸排泄量和体表氨基酸损失量,确定肉仔鸡的维持氨基酸模式,并根据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和氨基酸组成模式计算维持氨基酸的需要量。【结果】肉仔鸡采食低氮饲粮时的沉积氮量为509.27 mg/d,肌酐排泄量为12.22 mg/d,采食无氮饲粮时内源氮排泄总量为510.71 mg/d。肉仔鸡蛋白质维持需要量(mg/d)为3 414.38×体重0.75。【结论】肉仔鸡维持氨基酸模式(质量分数,%):天冬氨酸7.68,苏氨酸4.52,丝氨酸6.75,谷氨酸10.42,甘氨酸8.20,丙氨酸5.18,胱氨酸4.16,缬氨酸6.30,蛋氨酸1.64,异亮氨酸4.59,亮氨酸7.77,酪氨酸3.17,苯丙氨酸4.16,赖氨酸4.37,组氨酸2.04,精氨酸6.86,脯氨酸7.65,色氨酸0.76。肉仔鸡维持氨基酸需要量(mg/(kg0.75.d))为:天冬氨酸262.22,苏氨酸154.33,丝氨酸230.47,谷氨酸355.78,甘氨酸279.97,丙氨酸176.86,胱氨酸142.04,缬氨酸215.11,蛋氨酸56.00,异亮氨酸156.72,亮氨酸265.30,酪氨酸108.24,苯丙氨酸142.04,赖氨酸149.21,组氨酸69.65,精氨酸234.23,脯氨酸261.20,色氨酸25.95。  相似文献   

13.
白茶品种茸毛的生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等适制白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茶树嫩梢鲜样的茶身和茸毛、白茶的茶身和茸毛的生化成分.结果表明:嫩梢鲜样茶身的儿茶素总量和咖啡碱含量高于茸毛;白茶茶身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酚氨比,儿茶素总量及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茸毛,儿茶素总量、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茸毛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及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等组分含量显著高于茶身.可见,茶树嫩梢的茸毛具有高氨基酸含量和低酚氨比特性,对白茶风味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测定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的肌肉营养成分,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20尾体质量为(142.29±4.31)g的黄金鲈为检测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其肌肉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及氨基酸含量。【结果】黄金鲈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79.1g/kg,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186.2,12.1和12.6g/kg。氨基酸总量为84.07%(质量分数,干样,下同),必需氨基酸(EAA)总量为36.66%,占氨基酸总量的43.62%,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2.57,非必需氨基酸(NEAA)总量为42.06%,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33.14%。鱼肉中富含Ca、Mg、Zn等矿物质元素。【结论】黄金鲈肌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较丰富,粗脂肪含量较低,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质鱼类,经常食用有利于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早籼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分析了在早季和晚季种植的16个早籼品种(组合)的精米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稻米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与栽培品种和栽植季节有关,早季略高于晚季,稻米蛋白质普遍缺乏赖氨酸和苏氨酸,并就分别作为稻米的第1和第2限制性氨基酸;各种氨基酸含量的高低顺序在不同品种中基本相似。均以谷氨酸、亮氨酸较高,色氨酸、蛋氨酸较低;蛋白质与氨基酸问题,必需氨基酸总量及天冬氨酸、侣氨酸、丝氨酸、精氨酸、蛋氨酸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新疆额尔齐斯河5种达到商品鱼规格的土著鱼:北极茴(Thymallus arcticus)、江鳕(Lota lota)、丁鲑(Tinca tinca)、白斑狗鱼((Esox lucius)、河鲈(Perca fluviatilis)的肌肉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估。【方法】酸水解法与碱水解法。【结果】5种鱼氨基酸总量介于82.65%~59.37%间,其中北极茴鱼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种;8种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为53.52%~39.95%,除丁鲑和白斑狗鱼外,其他种间差异显著;鲜味氨基酸含量在34.99%~26.37%,北极茴和丁鲑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种。与WHO/FAO模式谱相比较,5种鱼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符合度好,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93.27%~83.33%。【结论】5种野生土著鱼氨基酸含量丰富,必需氨基酸比例平衡,鲜味氨基酸比值高。以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参比来看,在满足商品鱼规格时,5种鱼营养价值顺序为丁鲑白斑狗鱼河鲈北极茴江鳕。  相似文献   

17.
为制备鸭肉香精的前体物质,以鸭胸肉为原料,用复合蛋白酶(P酶)、风味蛋白酶(F酶)酶解鸭肉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鸭肉蛋白水解度为主要评判依据,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水料比3∶1,2%复合蛋白酶,3.5%风味蛋白酶,双酶同时酶解,初始pH值7.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8 h,鸭肉蛋白水解度可达到16.57%。对鸭肉蛋白酶解液分析,结果表明酶解液中含16种游离氨基酸,其中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丝氨酸为鸭肉风味的主要呈味物质,占总游离氨基酸的24.82%;还有人体必需氨基酸、精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和酪氨酸,占总游离氨基酸的75.18%。  相似文献   

18.
探索不同施氮水平白肋烟游离氨基酸变化规律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取新鲜烟叶冰浴研磨,经3次无离子水蒸干脱处理后,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游离氨基酸的组分及其含量;检出的16种氨基酸中,以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含量较高,合计占总量的63.25%~63.97%,其它13种合计只占36.03%~36.75%;总游离氨基酸随施氮水平提高呈增加趋势,其中下部叶的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中部叶的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组氨酸、上部叶的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呈下降趋势,施氮水平对脯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含量的影响最大,而对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影响较小,对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施氮水平300kg/hm^2更有利于白肋烟香气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臭氧浓度升高对稻米品质的影响,2015年以高产优质超级粳稻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设置对照(18 n L·L~(-1))和高浓度臭氧(100 n L·L~(-1))处理,研究了臭氧浓度增加对成熟期稻穗不同部位糙米氨基酸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增加使稻米氨基酸、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增加,但对必需或非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无显著影响;从氨基酸组分看,除半胱氨酸外,臭氧浓度增加使糙米中7种必需氨基酸和9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络氨酸、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增幅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总体上,稻穗下部稻米氨基酸及其组分浓度对臭氧浓度增加的响应大于稻穗上、中部,其中臭氧处理与籽粒着生部位对苯丙氨酸、络氨酸、组氨酸、精氨酸有明显的互作效应(P0.1)。以上数据表明,100 n L·L~(-1)臭氧浓度使供试超级稻稻米氨基酸及其组分浓度明显增加,且多数情况下弱势粒的增加趋势大于强势粒。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4种杏属植物种仁的主要营养成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溶剂法测定普通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仁用杏(Kernel-using apricots)、紫杏(Armeniaca dasycarpa(Ehrh.)Borkh.)种仁的粗脂肪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其总蛋白含量,使用马弗炉测定其灰分含量,使用GC-MS测定其脂肪酸种类及比例,并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4种杏属植物的粗脂肪含量为474.4~523.4g/kg,仁用杏最高;总蛋白含量为278.4~346.2g/kg,紫杏最高;灰分含量为24.4~37.9g/kg,紫杏最高。共分离出6种主要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3.85%~7.68%,普通杏最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91.33%~95.85%,西伯利亚杏最高;油酸的相对含量为62.58%~74.67%,仁用杏最高;亚油酸的相对含量为19.50%~29.90%,西伯利亚杏最高。4种杏种仁均测定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272.5~325.2g/kg,包括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其总含量为72.7~84.1g/kg,组氨酸含量为7.1~8.5g/kg。【结论】4种杏属植物种仁含油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为优质的油料;蛋白质含量高,均含18中氨基酸,是优质的植物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