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皮层颗粒(CG)单层分布于质膜下做为卵母细胞胞质成熟的标志,利用CG荧光染色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其组合对水牛卵母细胞胞质成熟的影响。结果发现:(1)添加不同浓度的EGF(10、20、30、50ng/mL)都可以提高胞质的成熟率,但是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皮质颗粒的分布随着EGF浓度的升高逐步由中间分布向皮层分布转变;(2)在成熟液中添加IGF-130ng/mL时效果较好,能显著提高卵母细胞胞质的成熟率;皮质颗粒的分布随着IGF-1浓度的升高逐步由中间分布向皮层分布转变,在添加IGF一130ng/mL时,在皮层分布最好,随着IGF-1量的进一步增加,皮质颗粒又向中间分布转变;(3)添加20ng/mL EGF+30ng/mL IGF-1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高于添加30ng/mL的IGF-1组,显著高于添加20ng/m LEGF组和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EGF和IGF-1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体外成熟时间对沼泽型水牛卵母细胞核质成熟的影响。试验对比了24 h、25h、26 h2、7 h的成熟时间对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及体外受精后卵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至少24 h之内大部分水牛卵母细胞就已经完成了完全的核质成熟。  相似文献   

3.
研究体外成熟时间对沼泽型水牛卵母细胞核质成熟的影响。试验对比了24 h、25h、26 h2、7 h的成熟时间对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及体外受精后卵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至少24 h之内大部分水牛卵母细胞就已经完成了完全的核质成熟。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时间对孤雌激活胚发育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化学激活方法对水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的影响,并在相同条件下,对孤雌激活胚与体外受精胚的发育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7 h或30 h的囊胚发育率(19.0%、17.7%)明显高于体外成熟21 h或24h的囊胚发育率(12.3%、13.8%);Ion联合6-DMAP激活水牛卵母细胞的效果优于其他几组激活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孤雌激活胚与体外受精胚的发育能力存在着差异,其中卵裂率差异不显著,但孤雌激活胚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体外受精胚.  相似文献   

5.
对MⅡ期水牛卵母细胞进行人工诱导激活可以帮助人们间接判断体外成熟卵母细胞质量的优劣,并且,卵母细胞的充分激活也是提高核移植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试验比较了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时间对孤雌激活胚发育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化学激活方法对水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的影响,并在相同条件下,对孤雌激活胚与体外受精胚的发育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7h或30h的囊胚发育率(19.0%or 17.7%)明显高于体外成熟21h或24h的囊胚发育率(12.3%or 13.8%);Ion联合6-DMAP激活水牛卵母细胞的效果优于其他几组激活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孤雌激活胚与体外受精胚的发育能力存在着差异,其中卵裂率差异不显著,但孤雌激活胚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体外受精胚(13.0%vs.21.7%).  相似文献   

6.
对MII期水牛卵母细胞进行人工诱导激活可帮助人们间接判断体外成熟卵母细胞质量的优劣,且卵母细胞的充分激活也是提高核移植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试验比较了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时间对孤雌激活胚发育能力的影响及不同化学激活方法对水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的影响,并在相同条件下,对孤雌激活胚与体外受精胚的发育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7h或30h的囊胚发育率(19.0%or 17.7%)明显高于体外成熟21h或24h的囊胚发育率(12.3%or 13.8%);Ion联合6-DMAP激活水牛卵母细胞的效果优于其他激活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孤雌激活胚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体外受精胚(13.0%vs.21.7%)。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研究了体外成熟绵羊卵母细胞在舍抗冻保护荆DMS()和EG的冷冻液中暴露和OPS法玻璃化冷冻保存后对体外受精卵裂率、精子入卵率、皮质颗粒分布、酶溶解透明带时间及雌原核形成的影响.将体外成熟24 h的绵羊卵母细胞分为3组:(1)对照组,卵母细胞不进行处理;(2)毒性组,卵母细胞在冷冻液中进行暴露但不投入液氮中冷冻;(3)冷冻组,卵母细胞利用OPS法进行玻璃化冷冻.处理组卵母细胞在浓度递减的蔗糖溶液中脱除抗冻保护剂.结果,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卵裂率和单精子入卵率,毒性组(62.3%和29.3%)和冷冻组(67.6%和28.2%)显著低于对照组(78.4%和45.0%)(P<0.05),毒性组和冷冻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为了研究冷冻保存导致卵母细胞受精能力降低的机制,处理组及对照组一部份卵母细胞分别于处理后0 h(IVM24 h)、2 h(IVM26 h)和体外受精后12 h(IVFl2 h)测定皮质颗粒分布和用0.1%链霉蛋白酶溶解透明带时间,另一部份卵母细胞则在不含有精子的受精液中孵育12 h后测定雌原核形成率.结果,在IVM24 h和IVM26 h,皮质颗粒呈完全释放的比例,毒性组(41.2%和40.8%)和冷冻组(41.7%和51.8%)显著性高于对照组(7.1%和18.4%)(P<0.05);IVM26 h酶溶解透明带时间,毒性组(435.6±16.6)s和冷冻组(422.3±14.6)s显著长于对照组(381.6±15.3) s(P<0.05);雌原核形成率,毒性组(58.7%)和冷冻组(63.9%)组显著高于对照组(8.2%)(P<0.05).上述结果表明,舍DMS()和EG的冷冻液对体外成熟绵羊卵母细胞具有孤雌激活作用,引起皮质颗粒的提前释放,导致透明带变硬,降低卵母细胞的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成熟过程中激活蛋白激酶C(PKC)对水牛卵母细胞受精后原核形成的影响,试验采用水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在不同成熟培养液(即添加PVA、FCS、PMA和PVA的基础成熟液或添加4α-PDD和PVA的基础成熟液)中成熟24 h后,将水牛卵母细胞随机分为5组进行体外受精。结果表明:20小时时检查原核的形成,PMA成熟培养处理的卵母细胞受精后的原核形成率为(66.7±2.3)%,与PVA和FCS阴性对照组[分别为(51.4±3.6)%、(46.8±5.1)%]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激活PKC后受精形成原核的卵母细胞数比添加4α-PDD的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水牛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激活PKC有利于提高两原核的形成率。  相似文献   

9.
PVP和17β-E2对牛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黄牛和水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中用0.3%PVP代替10%FBS,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和受精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成熟培养液中用0.3%PVP代替10%FBS是可行的;在黄牛(或水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中添加17β-E2时,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和受精率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高于不添加17β-E2组,试验结果表明,17β-E2对牛卵母细胞的成熟和受精是必要的.同时,本试验对现行的黄牛和黑白花牛体外受精程序应用于水牛体外受精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虽然水牛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可成熟和受精,但是在同一处理下,水牛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受精率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 0.01)低于黄牛和黑白花牛,这表明,利用现行的黄牛体外受精程序进行水牛的体外受精是有效、可行的,但可能所用的精液或受精过程的某些步骤不太适合水牛卵母细胞,还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褪黑素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多精受精的影响。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1 nmol/L褪黑素或1 nmol/L褪黑素+1 nmol/L Luzindole作为试验组,不添加褪黑素及Luzindole作为对照组,检测卵母细胞核成熟率、多精受精率,并观察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能力及与多精受精相关的细胞器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各组间卵母细胞核成熟率及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无显著差异;褪黑素组的猪卵母细胞多精受精发生率较其他2组降低(P<0.05),囊胚形成率提高(P<0.05),同时猪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及高尔基体的正常分布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结果证明,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1 nmol/L褪黑素可显著改善卵母细胞成熟质量,抑制多精受精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