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探索生猪重大疫病的科学免疫方法,确定最佳免疫程序,笔者设计并开展了口蹄疫(FMD)合成肽苗(或灭活苗)、猪瘟(HC)脾淋苗、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疫苗(或灭活苗)的不同组合注射、单独注射、不同疫苗类型注射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疫苗不同组合注射或单独注射,以及使用不同类型疫苗注射,其免疫副反应均无明显差异;平均免疫抗体效价及群体合格率各组间存有差异;采用猪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以及仔猪首免口蹄疫、猪蓝耳苗,再免疫口蹄疫、猪瘟苗的免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看了《中国兽医杂志》1998年第五期“猪注射疫苗猝死病例”一文(作者:徐金柱、姚志民),想就猪瘟疫苗注射后发生过敏反应谈谈看法,供商讨。我国早期防治猪瘟病用的前苏联生产的疫苗,50年代后期我国自己生产猪瘟苗(兔化弱毒苗),以后有的生物制品厂又生产细胞...  相似文献   

3.
选择180±10日龄后备母猪105头,将其随机分成7组(每组15头)进行对比试验,Ⅰ组在初配前60d和30d同时分点注射2ml细小灭活苗和1头份乙脑弱毒苗,Ⅱ组仅在初配前30d分点注射2ml细小灭活苗和1头份乙脑弱毒苗,Ⅲ组在初配前60d和30d注射2ml细小灭活苗,Ⅳ组在初配前30d注射2ml细小灭活苗,Ⅴ组在初配前60d和30d注射1头份乙脑弱毒苗,Ⅵ组在初配前30d注射1头份乙脑弱毒苗,Ⅶ空白对照组,在间隔最后一次免疫的20、40、60、90、120d以及初产后20d采集血清检测猪细小病毒、猪乙型脑炎抗体,研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1)同期分点注射细小灭活苗和乙脑弱毒苗并对疫苗的免疫效果产生干扰作用;(2)在初配前60与30d分别免疫注射2ml猪细小病毒灭活苗与1头份猪乙型脑炎弱毒苗后,能在最后免疫接种后迅速产生高水平抗体,抗体产生阳性率最高,有效免疫抗体能持续时间最长,因此母猪在初配前60与30d分别免疫注射2ml猪细小病毒灭活苗与1头份猪乙型脑炎弱毒苗为最近免疫方案。  相似文献   

4.
猪蓝耳病的免疫一直是难题,主要是该灭活苗临床应用时应激反应大。为了尽量降低应激反应出现的几率,文章提醒免疫实施者在注射时应注意:一是免疫剂量应根据猪的体重进行合理地调整:二是疫苗注射时应考虑疫苗的温度和天气的温度。注射疫苗温度适宜,是减少应激反应和保证免疫效果的关键;三是注射前,应仔细观察猪群的饮食、精神、粪便和尿液等,保证猪群健康后再进行免疫。四是蓝耳病灭活苗本身不会对怀孕母猪造成影响,但是注射时的应激(特别是疼痛和过敏)对怀孕母猪是危险的。因此,怀孕母猪注射时,应特别慎重、特别仔细。  相似文献   

5.
1接种疫苗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目前无良好的治疗药物,主要依靠注射疫苗预防。猪细小病毒的预防,初产母猪和育成公猪在配种前1~2个月接种疫苗。乙型脑炎的预防,对后备母猪在5~6月龄注射弱毒苗或灭活苗,每年2次,其他猪应在流行季节来临前1个月注射灭活苗。猪伪狂犬病的预防,母猪配种前及临产前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主要研究猪瘟、猪蓝耳病弱毒疫苗等量混合注射后再注射猪口蹄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用这种方式免疫后,猪瘟、猪蓝耳病的抗体合格率均超过70%的标准,适用于春秋季集中免疫,而口蹄疫抗体效价则因疫苗不同而差异较大,合成肽苗明显好于O型灭活苗。  相似文献   

7.
疫苗免疫接种是防制和控制乃至根除伪狂犬病的根本措施。早期的猪伪狂犬疫苗大多为弱毒苗和灭活苗,弱毒苗和灭活苗在预防控制伪狂犬病方面虽然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弱毒苗不能防止病毒在动物体内的复制和排出,即存在着毒力返强和散毒的危险;而灭活苗虽然安全性较好,但其免疫效率却较低,免疫时用量较大、有时还可能导致注射部位肿胀,出现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哺乳仔猪免疫蓝耳病弱毒疫苗对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对哺乳仔猪14日龄免疫猪蓝耳病弱毒疫苗,21日龄免疫猪瘟弱毒疫苗,50日龄(猪瘟免疫后30d)检测猪瘟抗体水平。结果:经典猪蓝耳病弱毒疫苗(CH-1R株)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JXAl-R株)对猪瘟免疫抗体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分别为P〈0.05、P〈0.01),且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疫苗(JXA1-R株)对猪瘟免疫抗体产生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经典蓝耳病弱毒疫苗(CH-1R株)。  相似文献   

9.
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苗的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调查,广西猪群普遍存在猪细小病毒感染[1]。为了有效防制该病,本研究室已研制出能预防猪细小病毒感染的弱毒疫苗(简称PPV-N株弱毒苗)。该弱毒苗用于预防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繁殖失败,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2]。我们用四批PPV-N株弱毒苗对广西多个流行该病的猪场的后备母猪进行免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PPV-N株弱毒苗本实验室研制,种毒按蒋玉雯等[2]的方法进行培养。1.2 试验动物500克左右健康青年豚鼠,并经PPV-HI检测为阴性。1.3 猪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10.
猪瘟疫苗(兔化弱毒苗,细胞培养苗及二联、三联酋)的应用,对预防和控制猪瘟的发生与流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部分防疫人员对其用法、用量、免疫期、保存期等缺乏了解,导致年年注射疫苗,年年有猪瘟发生.1防疫失误原因1.1对潜伏期或疑似病猪缺乏诊断,造成接种失误或不能产生免疫应答,或激发疫病发生.1.2稀释疫苗未用灭菌生理盐水(二、三联苗用指定的铝胶盐水),而任意用冷开水或其它水稀释,以致疫苗不易吸收及效价降低.1.3用量不够,只在注射器里调至1ml,未考虑注射中的泪耗,注进猪体的剂量不够,不能达到足够的抗原刺…  相似文献   

11.
钱河 《当代养猪》2004,(2):43-43
一、种公猪免疫程序 (1)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瘟猪肺疫两联苗;(2)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丹毒疫苗;(3)每年肌肉注射一次猪细小病毒疫苗;(4)每年在右侧胸腔注射一次猪喘气病疫苗;(5)每年4—5月注射一次乙型脑炎弱毒苗;(6)每年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7)每年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观察免疫猪蓝耳病灭活苗与弱毒苗后母猪和仔猪抗体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种疫苗的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实验母猪和仔猪都分为4个组,1组、2组、3组、4组各免疫一次灭活苗、两次灭活苗、一次弱毒苗、两次弱毒苗。在计划时间采集血清,检测试验猪的抗体水平。由试验结果可知,弱毒苗的免疫效果略优于灭活苗,同种疫苗免疫两次的效果优于免疫一次的效果;弱毒苗的抗体峰值出现的比灭活苗早,但抗体维持时间略短。灭活苗适用于一般猪场的免疫防治工作,而弱毒苗更适用于急性突发的猪蓝耳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动物过敏反应主要有疫苗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和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引起的过敏反应,疫苗过敏在各种家畜、家禽都可发生,严重的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引起死亡,在防疫过程中应该引起注意。疫苗过敏在注射口蹄疫、禽流感等灭活疫苗时多见,在注射某些弱毒苗和活疫苗时也偶有发生。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将常见的疫苗过敏反应的症状和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吕惠序 《养猪》2010,(4):73-74
疫苗是将病毒或细菌(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等)减弱毒力或杀死,使其失去原有的致病性而仍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用于预防传染病的一类生物制剂。目前在猪病防制中普遍使用的疫苗有活苗(弱毒苗)与死苗(灭活疫苗)两大类,又可细分为单价疫苗、多价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基因缺失苗及合成肽疫苗等。  相似文献   

15.
1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进行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仔猪出生后在未食初乳前,先注射1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种方法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7~15日龄接种气喘病疫苗:10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10~15日龄接种仔猪水肿病疫苗:2013龄肌注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16.
新必妥对仔猪体液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取21日龄的健康仔猪12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肌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头份(对照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15mL/kg体重(试验1组)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25mL/kg体重(试验2组),分别于21、60日龄各免疫1次.以研究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免后14~35d试验组的免疫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二免后5~15d试验2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另外,选取35日龄的健康仔猪12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肌肉注射猪蓝耳病弱毒疫苗1头份(对照组)、猪蓝耳病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15mL/kg体重(试验1组)和猪蓝耳病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25mL/kg体重(试验2组),以研究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疫后14~35d试验组的免疫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42~60d试验2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体液免疫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疫苗稀释液要合适为保证疫苗发挥应有的效用,必须使用合适的稀释液。一般的弱毒(菌)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液,如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弱毒苗的稀释液指定为灭菌的PBS液(pH值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猪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联苗的稀释液指定为20%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猪业》2012,(2):71-72
猪瘟弱毒苗对于防控猪瘟病毒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猪瘟弱毒苗在很多猪瘟流行地区广泛地应用。这个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是否影响兔化猪瘟疫苗(LPC)的免疫效果。实验用18只6周龄的猪,这些猪全部通过剖腹产方式产出且出生后不能吃初乳,这些猪被随机分为四组。  相似文献   

19.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经工厂加工(培养、浓缩、脱毒、杀灭),使其失去原有的致病性而仍保留良好抗原性,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用于预防传染病的一类生物制剂.目前在猪病防制中普遍使用的疫苗有活苗(弱毒苗)与死苗(灭活苗)两大类,又可细分为单价疫苗、多价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基因缺失苗及亚单位疫苗等.  相似文献   

20.
仔猪注射猪瘟疫苗过敏常有发生.笔者对江苏建湖县猪场断奶仔猪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引起全窝仔猪发生急性过敏反应,幸得及时抢救,没有造成大的损失,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