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3大病原菌,在链球菌属中无乳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由无乳链球菌导致的乳腺炎约占隐性乳腺炎发病率的56.25%。无乳链球菌入侵奶牛乳腺的过程主要包括感染、黏附上皮细胞、侵入上皮细胞、损伤机体和免疫逃避等过程。无乳链球菌的毒力因子具有附着和侵袭机体细胞的作用,使菌体在奶牛乳腺表面形成生物被膜,进而干扰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并引起疾病。本文主要阐述了无乳链球菌在入侵乳腺组织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毒力因子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调控过程,旨在通过抑制其相关毒力因子的活性,从而阻断无乳链球菌在乳腺中感染和传播,进而为预防和治疗链球菌型乳腺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引起牛乳腺炎的病原菌中,牛无乳链球菌(多为Ⅲ型无乳链球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该病原菌的传染性高、扩散性强.实验室鉴别牛无乳链球菌主要采用血平板培养和各种细菌学检测方法.近年来,国内外都较普遍地采用易操作、快速的PCR病原菌培养检测方法.本研究基于无乳链球菌16S rRNA亚基的DNA序列的特异性,探索PCR扩增直接检测奶样无乳链球菌方法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乳房炎是兽医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一直困扰着兽医临床诊治工作。引起乳房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无乳链球菌只是引起乳房炎发生的其中1种病原菌。1病因无乳链球菌是牛群中乳腺炎的高度传染性病原菌,对规模饲养的奶牛,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不规范的榨乳程序会  相似文献   

4.
<正>1无乳链球菌的危害无乳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乳腺炎是严重危害畜群生产的一类疾病,它虽不能造成大批的畜群死亡,却是影响全世界奶牛产业最重大的经济问题之一,奶牛乳腺炎的发生直接影响着牛奶质量,从而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2无乳链球菌的检测方法马保臣等的研究表明,在无乳链球菌的16Sr RNA和23Sr RNA之间的区域设计3对引物,建立了检测无乳链球菌的多重PCR方  相似文献   

5.
乳腺炎是造成奶牛淘汰,给牧场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的一种常见疾病。无乳链球菌是引发该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引起奶牛较高的乳腺炎发病率。因此了解无乳链球菌生物学性状及毒力作用机制十分重要。本文对无乳链球菌的特性和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进行了介绍,对无乳链球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进行了阐述,对无乳链球菌的黏附因子、侵袭因子和免疫逃避因子等毒力因子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期望通过以上概述能够促进无乳链球菌的防治工作,降低奶牛乳腺炎发病率,促进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来,人们增加了对新鲜牛奶的需求量,但是传统的奶牛管理方式中不规范的挤奶方式,不完善的消毒措施,不够科学的预防以及治疗方法很容易导致乳牛乳房感染。因此进一步提高乳牛的乳房炎综合防治技术是我国乳牛养殖行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1乳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因1.1无乳链球菌引起的乳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经常出现在牛群的乳腺炎病原体中,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原体。感染无乳链球菌的主要原因是不规范的挤奶力度。特别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腺炎是当前为害奶牛业造成损失最重大的疾病之一。有人估测,全世界每年因该病导致的经济损失在100亿美元以上。迄今报道,引起奶牛乳腺炎的病原体有140余种,大致可分为两类:(1)接触传染性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凝固酶反应阴性葡萄球菌、牛棒状杆菌或霉形体(支原体)等,它们主要栖植于乳腺内,通过挤奶过程在牛只之间传播;(2)环境性病原体,如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或酵母菌等,它们存在于牛体表、牛床垫料、土壤、饲料或尘埃等环境中,通过多种途径传染给牛。  相似文献   

8.
克隆分析科尔沁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溶血素cylE基因片段,为深入研究奶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免疫机制及制备新型免疫抗原提供理论依据.根据GenBank已公布牛源无乳链球菌溶血素的基因序列,使用Primer5.0软件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内蒙古通辽地区乳源性无乳链球菌临床菌株总DNA为模板扩增cylE基因片段,并分析其编码序列...  相似文献   

9.
参照GenBank发表的序列,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16SrRNA与23SrRNA之间的区域设计了3对引物,参照念珠菌和隐球菌的18SrRNA的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酵母真菌4种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多重PCR方法。参照Skladny的方法制备模拟了细菌感染l临床标本。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多重PCR方法检测乳样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菌最小浓度为10^4CFU/mL,检测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酵母真菌的细菌最小浓度分别为10^4CFU/mL、10^3CFU/mL和10^3CFU/mL。通过对采自临床型乳腺炎(46个)和隐性乳腺炎(167个)动物共计213个乳样分别用传统细菌学培养法和多重PCR方法进行检测,多重PCR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真菌的检测具有更高的检出率(P〈0.01),但该方法对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检出率与培养法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腺炎是世界奶牛养殖业中发病率最高、流行最快、造成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引起奶牛乳腺炎的原因很复杂,但主要是病原菌的感染,能引起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有100多种,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乳腺炎是危害我国奶牛养殖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长期困扰并制约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奶牛乳腺炎是由细菌、真菌及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种局部炎症。其中,在细菌感染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绿脓杆菌等最为常见,链球菌还包括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乳腺链球菌。根据乳腺炎诊断难易程度的不同,又分临床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临  相似文献   

12.
BALB/c小鼠无乳链球菌性乳腺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试验用隐性乳腺炎患牛奶样中分离到的无乳链球菌制成细菌悬液,通过乳头管将细菌悬液注入泌乳母鼠乳池内,诱发小鼠乳腺炎,在此基础上研究乳腺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在建立小鼠乳腺炎标准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细菌计数、组织学、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乳腺炎模型中无乳链球菌感染诱发的乳腺免疫反应。结果:母鼠乳腺攻毒后,乳腺组织主要以不同程度的渗出性变化为特点,低剂量组腺泡上皮细胞发生轻度的脂肪变性,随着无乳链球菌接种剂量的增大,腺泡上皮细胞发生严重的脂肪变性以至部分腺泡上皮细胞溶解,乳腺明显充血,腺泡中散在嗜中性粒细胞。攻毒10^4CFU无乳链球菌组中肥大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数目比10^3CFU组明显增多,而10^5CFU组呈下降趋势。乳腺组织中IFN-γ、TNF—α含量变化在各组中类似于细胞数目变化。结论:选用10^4CFU/50μL作为攻毒剂量研究乳腺发病机制并建立标准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1前言 在美国,因奶牛乳腺炎被淘汰的约占所有淘汰乳用母牛的26.5%;法国奶牛整个第一泌乳期临床乳腺炎为26.3%;在芬兰、挪威、瑞典乳房健康问题分别为淘汰母牛的39%、19%和22%。目前发现约有150多种病原体可引起奶牛乳腺炎,其中有球菌、杆菌、真菌或酵母菌、霉形体、病毒等。包括:①传染性病原菌,如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形体等,可在乳区和牛群中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4.
无乳链球菌检测及其奶牛乳腺炎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在无乳链球菌的鉴定、检测方法、防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为控制该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蔓延和由无乳链球菌引起的奶牛乳腺炎的防治提供参考。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属于B群链球菌,是影响人畜健康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之一。它可以引起新生儿脑膜炎、肺炎、败血病等,又是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对佳木斯市8所规模型奶牛场做了乳腺炎发病情况调查,随机采集了88份临床型乳腺炎乳样和176份隐性乳腺炎乳样做了细菌学检查,并对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采用中草药透皮剂治疗发病奶牛.试验结果表明,引起奶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中药透皮剂治疗奶牛乳腺炎实验表明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1 几种引起乳房炎的接触感染性病原体 1.1 无乳链球菌 无乳链球菌是高度传染性病原菌。草率的挤奶程序可促使病原扩散,病牛大多为亚临床感染,偶有急性暴发。无乳链球菌造成的损失主要是产奶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养殖业的常见疾病,而无乳链球菌是乳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本试验从江苏和河北地区的规模化奶牛场中共收集67份乳腺炎奶样,经分离培养和鉴定,共分离出33株无乳链球菌。药敏试验表明:河北地区和江苏地区奶牛场的分离株对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β-内酰胺类药物以及恩诺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高度敏感,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以及丁胺卡那等氨基糖苷类药物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此外,河北地区分离株对四环素、多西环素这两种药物比较敏感,但在江苏地区无乳链球菌对这两种药物表现出了较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均高达74.1%。说明不同地区的无乳链球菌耐药情况有一定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上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乳腺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腺炎是制约奶牛养殖效益和奶品质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解当前长春市某大型集约化奶牛场奶牛乳腺炎病原菌流行和耐药情况,本试验对该场奶牛乳腺炎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对采集的119份临床型乳腺炎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鉴定的病原菌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场奶牛乳腺炎发病率在4%左右,初产牛乳腺炎发病率明显高于经产牛,乳腺炎发病率还与胎次、年龄等因素相关。本试验共分离鉴定出木糖葡萄球菌49株(42.2%)、松鼠葡萄球菌39株(33.6%)、大肠杆菌15株(12.9%)、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4.3%)、无乳链球菌3株(2.6%)、菠萝泛菌3株(2.6%)、产酸克雷伯菌1株(0.9%)和铜绿假单胞菌1株(0.9%);其中菠萝泛菌、无乳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小鼠具有较强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普遍存在,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种类最多。除无乳链球菌外,其他菌株均对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敏感,可作为该场奶牛乳腺炎治疗首选药物。本试验通过对该场乳腺炎调查、分离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为该场乳腺炎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无乳链球菌是导致奶牛乳腺炎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评价了SIP(surface immunogenic protein)亚单位疫苗对小鼠无乳链球菌乳腺炎的免疫保护效果。制备无乳链球菌SIP亚单位疫苗和灭活疫苗,对小鼠进行免疫,并设PBS阴性对照。免疫前后采血测定IgG及IgG亚类的抗体滴度。免疫小鼠分娩后第4天,进行无乳链球菌乳腺攻毒试验。24h后扑杀攻毒鼠,进行乳腺内CFU的测定,制作并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SIP亚单位疫苗免疫组IgG及IgG亚类抗体滴度显著高于灭活疫苗组(P0.01)。免疫哺乳小鼠乳腺攻毒后,SIP亚单位疫苗免疫组小鼠乳腺CFU显著低于灭活疫苗组及对照组(P0.001)。乳腺病理切片显示SIP亚单位疫苗组乳腺组织结构较对照组完整,且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最小。本研究表明,无乳链球菌SIP亚单位疫苗有望作为奶牛无乳链球菌乳腺炎的候选亚单位疫苗。  相似文献   

20.
无乳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最主要病原菌之一。多年来,无乳链球菌一直被认为是奶牛乳房内专性寄生的、严格传染性的病原菌,然而现在有学者发现无乳链球菌可以在环境中存活,并通过口-粪途径进行传播,本文就无乳链球菌传播途径进行阐述,为调整对无乳链球菌的监测和防控建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