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柳河县黄牛繁殖改良进程的不断加快,纯种基础黄牛的不断减少,基础母牛绝大部分是由西门塔尔、夏洛来等优良品种改良的多元高代母牛。改良代次的不断增加,使得基础母牛的黄  相似文献   

2.
延边黄牛作为我国五大优良黄牛品种之一,在吉林省延边地区饲养量很大,这里山多草肥非常适合延边黄牛生长。随着近年来黄牛繁殖改良力度的加大,子宫化脓性内膜炎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造成母牛难孕、  相似文献   

3.
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牛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改良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长。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以获得最高经济效益,是推动黄牛冷配改良的关键。笔者在基层长期从事黄牛繁殖改良推广工作,认识到要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生产中必须抓好以下几点。1配前补饲,加强营养调控,确保母牛正常繁殖机能牛发情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营养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繁殖母牛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易过高,也不能过低。蛋白质不足可使犊牛生长发育受阻,育成牛初情期延迟,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乡镇基层搞繁殖母牛人工改良致今,人工改良的繁殖母牛已达上万余头.对繁殖母牛改良现状,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为了遏制近几年繁殖母牛不孕不育发病率明显上升的趋势,本文主要介绍繁殖母牛人工授精具体操作的注意事项及改进措施,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均衡营养水平,是提高母牛繁殖能力、缩短产犊间隔、加快改良步伐、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本人借助20年的基层黄牛改良经验,并结合有关营养学理论,对提高母牛繁殖力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6.
家畜不孕症是家畜繁殖改良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直接影响畜群的繁殖力,是造成母畜空怀的主要原因.笔者从2002年从事黄牛冷配工作以来,发现母牛不孕症病日益增多,尤其是经产母牛,原来很正常,后来却出现屡配不孕症.现将多年来自己治疗的157例病畜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1 各类牲畜存栏及分布情况 祁连县东西部以草地畜牧业为主,中部则是农牧结合.畜种构成以白藏羊、牦牛为主,中部小块农业有部分草地放牧牛、羊,进行绵羊育肥和黄牛改良.截止2006年底,各类牲畜存栏117.49万头(只),其中藏羊99.28万只,占84.5%,可繁殖母羊57.66万只,母畜比例为58.07%;牦牛16.89万头,占14.37%,可繁殖母牛6.16万头,母畜比例为35.41%;黄牛存栏5 100头,占0.43%,可繁殖母牛2 151头,母畜比例为42.17%,杂种化程度85%;猪存栏250余头,以农户散养自食为主,种猪存栏极少.  相似文献   

8.
从2001年度开始,扎鲁特组织实施草原黄牛攻关课题,全面推行黄牛冷配改良工作,本年度在全旗共布设黄牛冷配改良站(点)487处,培训技术人员1130人次;组群适龄母牛69740头,实配母牛58907头,受配率达84.5%,情期受胎率达84.7%,繁殖成活率达67.9%;冷配改良犊牛每头新增值500元,农牧民养牛户人均新增收入200元,纯经济效益达1150.854万元,达到扎鲁特旗首创、行业先进、效益显著要求,有力推动了以黄牛为主畜牧主导产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我省从1974年开始,在黄牛较多的重点市、县,引进肉用种公牛对当地黄牛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改良工作,经过三年试点后,在全省大多数市县推开。1978年农业部将我省西部13个草原市县,列为国家商品牛生产基地后,在部分市县采用黑白花奶牛改良黄牛,实行母牛挤奶,公牛产肉或役用,一套成本,两项效益,有效地推动了黄牛改良工作。特别是1983年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养牛业采取国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我国养牛业的不断发展和养牛专业户的不断增加.提高牛繁殖受胎率已成为增加养牛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为了了解当地黄牛的繁殖情况,并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我们对吉林省舒兰市的3个乡镇的12984头黄牛进行了调查。调查牛中有可繁殖母牛7315头,产犊5705头.产犊率占78%。调查发现受胎率低直接影响养牛户的积极性和经济收入.并给黄牛繁殖改良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省养牛业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1994年,全省牛存栏630.24万头,比1978年净增294万头,其中黄牛274万头,占总存栏数的65.7 %,能繁母牛237万头,占总存栏数的37%,当年产活犊84万头,繁殖成活率为32%,1994年共出栏牛54万头,生产牛肉5.32万吨.牛群结构趋于合理,肉牛生产技术普及及丰富的饲草资源,为改良我省地方黄牛发展商品牛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基层黄牛繁改站点调查,从中了解到少数站点(特别是新建站点)黄牛冷配受胎率不理想,精液消耗量大,空怀率高,影响了牛群发展和养牛的经济效益,所以,应掌握如下几项黄牛改良技术,保证母牛冷冻精液配种的受胎率。1 提高母牛健康水平,保证母牛正常发情繁殖母牛应给予较高的营养水平,使其具有健康的体质,特别是在配种准备期,要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提高膘情,保证母牛正常发情,加快卵巢卵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探讨有效精子数与母牛受胎率的关系,我们于2004年3-10月对565头具有正常繁殖机能的母牛做了不同有效精子数对受胎率影响的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牛的选择选择了梨树县梨树乡、十家卜镇、喇嘛甸镇3个黄牛改良技术较好配种站点的565头可繁改良母牛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4.
在畜牧业发展的今天.黄牛繁殖改良技术已成为!提高肉牛品质的关键问题,如何提高繁殖改良技术,提高配种率,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使我们在黄牛繁殖改良技术上有了新的学习与认识。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垦区有大面积天然草原、荒地及林地,生产大量农作物秸秆,发展草食家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998年以来通过引进世界优质肉用种牛精液改良本地黄牛,进行黄牛改良综合技术研究,经过5年的攻关试验,现已初步形成了试验区域改良牛占现有存栏牛总数的80.26%,肉牛产业初具规模。1黄牛的改良繁殖及饲养1.1黄牛改良试验以852农场沃野小区、291农场二分场小区、北兴农场龙庆小区为黄牛改良中心试验区,3个试验区于1998年春季开始选择健康2产或3、4产黄牛为母本登记造册、建立牛群档案,分别以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来、比利时兰为父本进行冻…  相似文献   

16.
在对当地黄牛采取人工杂交改良过程中,根据不同品种公牛的冻精将母牛群分组,并统计各组母牛的受胎率、牛犊的难产率、繁殖成活率和出生时的体尺、体重。统计结果表明:各组间母牛的受胎率均无明显差异 (P>0.05);牛犊的繁殖成活率也具有相同的结果。但各组杂种牛犊的难产率均高于土种黄牛值,并且F1 (西门塔尔×黄牛 )和F1 (荷斯坦×黄牛)的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F1 (皮埃蒙特牛×黄牛)的值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0.05)。牛犊额头宽度与牛犊的难产率之间呈正相关(r=0. 830 4)。  相似文献   

17.
母牛繁殖力的高低是影响养牛业的发展和养牛者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母牛繁殖率的高低受遗传、营养、管理、繁殖技术和疾病等因素的影响。笔者从事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应用10年认为:提高母牛繁殖力,要从牛场工作人员的组织管理,繁殖母牛的选择、饲养管理,使用优质冻精,提高繁殖技术水平和繁殖疾病的防治等各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西藏黄牛生产性能,使其成为当地的优良品种,利用优秀奶牛冻精使用胚胎移植的方法,或引进优质的种公牛对西藏黄牛进行改良.结果表明,改良后的黄牛经济效益显著,相当于两头以上当地母牛的产奶量,每头改良母牛增加收入1 755元,而且提前一年半投产.  相似文献   

19.
廖忠明 《吉林畜牧兽医》2021,42(4):63-63,65
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的重视,农业各级部门对畜牧业项目的扶持,肉牛养殖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很多大规模的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发现肉牛繁殖技术对生产发展越来越重要,对提高母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肉牛繁殖改良的主要问题,根据工作经验提出了肉牛繁殖改良的主要技术要求。只有将肉牛繁育改良技术在生产中落到实处,一定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亳州市古井镇家畜改良站是亳州市农牧渔业局1987年扶持的1个较年轻的民办家畜改良站,主要从事黄牛冻精配种。该站输精员刻苦钻研技术,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受到群众的好评。仅在短短的6年间使用冷冻颗粒精液输配母牛达5000多头,且输配母牛数量逐年增加。开始时年输配母牛100多头,年受胎率63%;现在年输配母牛1000多头,受胎率达89.1%;服务范围也由开始的10个自然村发展到现在的67个自然村。1989年以来,连续3年冷配母牛均超千头,1992年1月至10月上旬该站已使用冻精输配母牛1019头,成为阜阳地区家畜改良系统的一个先进单位,该站几年来靠较高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取得了成绩,求得生存,获得发展。其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