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60Co-γ射线辐射对大麦后代性状及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3个不同基因型大麦种子,测定其后代株高、成穗数、穗长、穗粒数及β-葡聚糖含量等性状.[结果]60Co-γ射线辐射对株高具有抑制作用,且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成穗数和穗长在低剂量时,既有抑制也有促进作用的应激效应,而当辐射剂量大于200Gy时,均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穗粒数无显著变化;β-葡聚糖含量表现为低剂量促进高剂量抑制的变化规律,其中,甘啤7号和甘啤4号在辐射剂量为200Gy时β-葡聚糖含量最大,XANAOU在100Gy时最大.[结论]60Co-γ射线辐射剂量为200Gy左右时,能有效改良大麦部分性状尤其是β-葡聚糖含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60)Co-γ不同剂量辐射对云南优质籼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水稻辐射诱变育种提供依据。以云南特优香软米品种‘滇屯502’为供试材料,采用100、200、300、380 Gy 4个等级的~(60)Co-γ辐射剂量对成熟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研究~(60)Co-γ辐射对该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不同剂量辐射后,‘滇屯502’M1群体的株高、分蘖数、粒长、粒宽、穗长、千粒重和结实率表现差异极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300 Gy~(60)Co-γ辐射剂量与粒长(R=-0.323**)、结实率(R=-0.309**)呈极显著负相关。变异系数比较分析表明:当辐射剂量为300 Gy时,水稻M1群体的株高、分蘖、粒长、粒宽4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1.05%、38.34%、3.15%、3.62%。由此可见,~(60)Co-γ辐射对水稻的诱变效果明显,且当辐射剂量为300 Gy时,对供试材料‘滇屯502’的诱变效果最适合。  相似文献   

3.
~(60)Co-γ辐射对紫薇种子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辐射剂量对紫薇种子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对紫薇种子进行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结果表明:辐射延迟紫薇种子的起始萌发时间和萌发高峰期;种子萌发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两者呈负相关;100~200 Gy辐射处理的幼苗株高、鲜干质量、根长、叶片面积均较对照(未进行辐射处理)降低,150~200 Gy辐射处理的幼苗根系无法抽出;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有生活力种子比例逐渐下降。通过直线回归方程计算,紫薇种子辐射育种半辐射致死剂量为172.42 Gy,适宜辐射剂量为120~220 Gy。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辐照对胡麻种子的诱变作用,以5个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胡麻种子进行辐照处理,观察其对胡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对胡麻种子具有一定的辐照效应;200 Gy剂量~(60)Co-γ辐射可以提高胡麻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1 500 Gy以下剂量~(60)Co-γ辐射可以增加胡麻幼苗的根长、株高、鲜质量及根冠比,但降低了种子的发芽速度。胡麻种子的抗辐射能力较强,半致死剂量大于1 500 Gy。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干种子,比较研究不同辐照剂量(1.45、3.75、5.98、7.96、11.90 k Gy)对种子发芽率、幼苗长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γ射线辐照可以抑制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当辐照剂量达到11.90 k Gy时,种子发芽率为0,导致种子失活。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发芽幼苗长度显著降低,1.45 k Gy照射种子,萌发96 h后,其长度仅为对照的55.00%,7.96 k Gy处理种子的长度只有对照的22.78%。说明高剂量辐照对种子的诱变致畸效果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30Gy/h、1.25Gy/h、0.125Gy/h、0.0625Gy/h和0.0417Gy/h剂量率水平,利用30Gy^60Co-γ射线对小麦种子进行辐射处理。考查M1代的株高、根系长、有效分蘖数、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等农艺性状,并分析剂量率因素对低剂量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1)剂量率是一个影响低剂量辐射的重要因素(2)当剂量率降至0.125Gy/h及其以下时,辐射处理小麦的各性状均明显高于对照,(3)小麦低剂量辐射的较适宜剂量率是0.0625Gy/h。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60)Co-γ射线辐射对无芒雀麦种子的辐照效应,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对其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无芒雀麦干种子为材料,用不同剂量(50,100,150,200,250,300 Gy)~(60)Co-γ射线进行辐射处理。【结果】不同辐射剂量在一定程度上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有抑制作用,且150~300 Gy剂量辐射与对照差异均显著。活力指数、芽苗高度、主根长度和鲜重等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辐射剂量为50 Gy处理时各指标测定值最大,随辐射剂量增加,各指标抑制作用增强,且与对照差异显著。不同剂量辐射对芽苗干重表现在随辐射剂量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剂量在150~300 Gy区间与对照差异显著。低剂量辐射对种子的出苗率、幼苗高度均有促进作用,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且高剂量辐射抑制种子的出苗率。根据辐射剂量对种子的发芽状况和出苗率的影响,初步确定无芒雀麦干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100~150 Gy。【结论】50~100 Gy范围内~(60)Co-γ射线辐射对无芒雀麦种子的活力、出苗率及幼苗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在150~300 Gy范围内均有抑制作用,且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8.
  对黄牡丹种子进行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以未照射种子为对照, 观测辐照对种子生根、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生根率和萌发率随辐照剂量增加而降低,高剂量(100Gy以上)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辐照的剂量与幼苗存活率呈负相关,且幼苗表型性状各不相同。根据试验数据以及回归分析确定黄牡丹种子的临界剂量为485Gy,适宜剂量范围为40~60Gy。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紫薇干种子,结果表明,辐射处理极显著抑制了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和胚根长度;延迟了种子萌发高峰的出现时间;在100-500Gy剂量范围内,对发芽率影响不大,仅500Gy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受到极显著影响;辐射还降低了幼苗的株高、成活率,抑制了幼苗真叶的展露。通过成活率拟合方程,得出紫薇种子辐射的半致死剂量为184.94Gy。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了解藜麦的辐照效应,初步探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藜麦的适宜剂量。【方法】用~(60)Co-γ射线对4份藜麦材料(NX-1,CX-2,SHX-8和SHX9)的干种子进行了7个剂量梯度的辐照处理,对辐照当代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成活率、株高、穗长、茎粗、千粒重和籽粒粗蛋白含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NX-1的M2代群体进行了选育和考种。【结果】不同藜麦材料间和不同剂量间的辐照效应均存在差异,参试藜麦的半致死剂量为84.2~152.4 Gy,平均116.2 Gy,致死剂量均低于320 Gy;随辐照剂量增大,发芽率、苗高、株高、穗长显著降低;千粒重、茎粗变化不明显;籽粒粗蛋白含量增加。辐照M1代中,剂量、苗高、发芽率、成活率、穗长、籽粒粗蛋白含量等性状间大多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千粒重、茎粗与其他性状相关性不显著。M2代中选单株主要来自80 Gy和160 Gy的后代,平均单株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比NX-1原始种质有一定提高。【结论】~(60)Co-γ射线用于藜麦诱变育种的适宜剂量可能是平均半致死剂量(116.2 Gy)为中心的一个范围,在实践中,可采用本研究提出的平均半致死或更低的剂量进行辐照处理。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藜麦的辐照诱变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周爱芬  强继业  王天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60-16761,16764
[目的]探讨60Co-γ射线辐射对小杂56白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用辐射剂量为0、20、40、60、80、100、150和200Gy的60Co-γ射线对小杂56白菜种子进行辐射处理,观测其对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芽长的影响。[结果]小杂56白菜种子发芽率、根长和芽长与60Co-γ射线辐射剂量均呈正相关。辐射剂量为60~200Gy的种子发芽率较高,明显高于对照组。除200Gy处理组的白菜根长低于对照组外,其余各剂量处理的根长均高于对照组。不同的辐射剂量对白菜芽长的影响不同,辐射剂量为40、60和100Gy时有利于白菜芽的生长。[结论]60Co-γ射线辐射对小杂56白菜种子的发芽率、根长和芽长有不同的影响。60~200Gy辐射有利于白菜种子发芽,低剂量辐射有利于白菜根的生长,但辐射剂量过高则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选育出能够替代或超越广适性水稻绥粳18的新品种,探索完善寒地水稻60Co-γ射线辐射育种途径,采用220 Gy、250 Gy和280 Gy3个剂量辐射绥粳18水稻种子方法,对辐射后种子活力、出苗及M1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在0~280 Gy 60Co-γ辐射剂量范围内,绥粳18水稻种子辐射后15d为最佳苗床播种时期,根活力指数和茅长是限制种子苗床出苗的主要因子,M1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变异幅度大,高剂量对成熟期延长、分蘖数增加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株高、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有显著抑制作用.M1群体农艺性状权重值大小依次为:穗实粒数(0.52801)>结实率(0.35272)>分蘖数(0.11387)株高>(0.00462)>成熟期(0.00077)>千粒重(0.00001).明确今后辐射世代育种要注重早熟、强分蘖力、较高植株、多穗实粒数、高结实率等遗传变异性状材料的选择.本研究为开展替代或超越广适性水稻品种绥粳18的新种质创新.,以及寒地水稻辐射育种可能有效途径探索,提供了一定的种质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60Co-γ射线处理敖汉苜蓿诱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0、100、150、200、400、600 Gy六个剂量的60Co-γ射线对敖汉苜蓿品种的种子进行处理,以未处理的种子为对照。将试验的种子种在花盆里调查出苗率,并于2004年6月移栽到大田。2004~2006年连续三年对田间M1代植株的株高和生物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六个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后的种子出苗率均略低于对照;株高在处理间存在差异,其中,150 Gy剂量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400、100和600 Gy与对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各剂量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生物产量在六个剂量的处理之间、处理与对照之间均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用3种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6个玉米自交系种子,研究对玉米自交系M1主要性状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①主要株型性状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主要雄穗性状和果穗性状却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②处理后群体内各性状的变幅和变异系数均大于对照,表明60Co-γ射线能创造丰富的遗传变异。同时结合不同性状的诱变效应,探讨了在实践中对研究材料适宜的60Co-γ射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60Co-γ射线对牡丹种子萌发及出苗率的影响,探讨牡丹种子辐射剂量问题,为开展牡丹品种诱变改良奠定基础,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及200 mg/L GA3处理牡丹种子,统计种子的发芽率、主根长以及出苗率。结果表明:牡丹种子的发芽率、主根长≥40 mm的百分率以及出苗率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GA3的辐射防护作用使得牡丹种子的最佳辐射剂量变大,26.28 Gy时,牡丹种子的发芽率、主根长≥40 mm的百分率及出苗率最高。同时低辐射也可提前打破牡丹种子的休眠,8.76 Gy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60Co-γ辐射对光果甘草种子耐盐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睿  马淼 《农学学报》2016,6(7):77-82
筛选有助于提升光果甘草种子耐盐性能的最佳辐射剂量,为发展其在盐碱荒漠和盐渍化弃耕地中的人工种植提供重要指导建议。应用辐射诱变技术,研究经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的光果甘草种子在高盐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特性,比较不同处理下的种子在高浓度Na2SO4胁迫下的萌发率、累积萌发率和萌发指数。结果表明:未经辐射处理的光果甘草种子的萌发率与盐浓度之间呈负相关,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萌发率显著降低,起始萌发的时间推迟以及达到最大萌发率所需的时间延长。但经100 Gy和300 Gy的60Co-γ辐射处理后的光果甘草种子,不仅在高盐环境中的萌发率极显著高于零辐射组,而且种子萌发时间明显缩短。合适剂量的60Co-γ辐射处理确实能够有效提高光果甘草种子在Na2SO4胁迫环境下的萌发率,在种植时,应针对土壤中的Na2SO4浓度选择相应的60Co-γ辐射剂量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7.
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10个品种种子经2 00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并就辐射处理对其部分生长和营养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60Co-γ射线处理后,10种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率、株高和营养指标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辐射处理对先行者、WL525、WL903和Adrenalian等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较小,而明显降低了其余大富豪、阿尔冈金、费纳尔、苜蓿王、标杆和WL2321等6个品种的种子萌发率;辐射处理对部分紫花苜蓿品种的生长速度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60Co-γ辐射对紫薇种子的诱变效应,明确60Co-γ射线对辐射种子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分别选用不同剂量(0、20、60、100、140和18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红火箭’紫薇种子,对辐射后紫薇种子的萌发情况及其播种成苗后的高度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并对辐射种子成苗后叶片内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60Co-γ辐射剂量的升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100 Gy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4%、40%和10.71。种子的死亡率随辐射剂量的升高不断升高,在180 Gy时达到最高值,为51.33%。将辐射后的种子播种成苗后,发现低剂量的60Co-γ射线在对紫薇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的作用,当辐射剂量超过60 Gy时会抑制紫薇幼苗的生长。从生理生化指标来看,不同的辐射剂量对紫薇苗的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显著,均随60Co-γ射线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均在辐射剂量为100 Gy时达到最大;当辐射剂量达到180 Gy时,所有生理生化指标较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综上可得,60Co-γ辐射对紫薇种子的最佳辐射量为100 Gy,能够有效促进紫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60Co-γ射线对紫薇的辐射半致死剂量是197 Gy。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60)Co-γ射线辐照剂量(50~1 000 Gy)对黄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60)Co-γ射线对黄瓜种子的辐射效应明显。当辐照剂量为50 Gy时,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高于未辐照处理,说明辐射促进了黄瓜种子的萌发;黄瓜种子24 h电导率和相对电导率低于对照,子叶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幼苗根系生长加快,侧根发生多,株高最高,促进了幼苗生长;幼苗各部位的鲜质量、干质量和干质量/鲜质量值增加,说明辐射能提高幼苗素质。当辐照剂量为100~1 000 Gy时,种子发芽率等4项发芽指标、幼苗生长量、子叶叶绿素含量、幼苗各部位鲜质量和干质量则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明显下降,而种子细胞膜透性、幼苗各部位干质量/鲜质量比值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加大,辐射抑制了黄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黄瓜种子辐射诱变的半致死剂量为795 Gy。  相似文献   

20.
以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eeus)种子为材料,采用室内培养皿发芽方法,分别统计其在清水和0.5%NaCl中的萌发指标并测量幼苗生长指标,以研究~(60)Co-γ射线对二月兰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0 Gy剂量范围内,~(60)Co-γ辐射提高了二月兰种子的发芽率,同时降低了种子的发芽势。在水处理条件下,~(60)Co-γ辐射对二月兰幼苗株高、根长、鲜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0.5%NaCl处理条件下,~(60)Co-γ辐射对二月兰幼苗的株高和鲜重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根长的生长则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