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绵羊进行性肺炎病对山羊的感染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OPPV)感染山羊可生产琼扩抗体,用OPP抗体阳性山羊的肺脏、肝脏分离物在绵羊胎肺细胞上连续培养传代。可出现以多核巨细胞为特征为细胞病变。用其培养物制备的琼扩抗原与抗OPPV标准阳性血清呈阳性反应,与抗马传贫病毒、牛白血病病毒标准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大多散在细胞外及胞浆空胞中,以出芽方式增殖,病毒呈球多,直径80~120nm,用OPPV感染山羊的肝脏分离培养物  相似文献   

2.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6):F003-F003
赵立平(1955-),哈尔滨人,大专,实验师。70年代参加了马传染性贫血病的研究工作,80年代以后,主要进行马传染性贫血病驴胎皮肤细胞弱毒疫苗和马传染性贫血病琼扩抗原的研究。1995年、1999年先后两次赴古巴进行国际合作进行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的生产,打开了该疫苗在欧美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3.
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OPPV)感染山羊后可生产琼扩抗体.用OPP抗体阳性山羊的肺脏、肝脏分离物在绵羊胎肺细胞上连续培养传代,可出现以多核巨细胞为特征的细胞病变.用其培养物制备的琼扩抗原与抗OPPV标准阳性血清呈阳性反应,与抗马传贫病毒、牛白血病病毒标准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大多散在细胞外及胞浆空胞中,以出芽方式增殖,病毒呈球多,直径80~120nm.用OPPV感染山羊的肝脏分离培养物复归山羊,2个月后4只山羊琼扩抗体全部阳转.  相似文献   

4.
用小鹅瘟病毒浓缩乳化抗原,皮内多点注射分3次免疫水牛,可获得琼扩抗体为1:6~1:64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此血清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和较高的疗效,在疫区注射1~5日龄雏鹅预防小鹅瘟,可提高雏鹅成活率36.4%;治疗发病雏鹅,治愈率达88.7%。乳化抗原以首免剂量1.5ml/只,二免2.5ml/只为佳,三免剂量应根据二免后血清琼扩抗体效价高低而定,抗体高加倍剂量大,低则加倍剂量小。同时测得水牛三免后13~16天血清琼扩抗体开始站达高峰,血清抗体达高峰后,至少可以持续16天以上。  相似文献   

5.
用小鹅病毒浓缩乳化抗原,皮内多点注射分3次免疫水牛,可获得琼扩抗体为1:6-1:64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此血清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和较高疗效,在疫区注射1-5日龄雏鹅预防小鹅瘟,可提高雏鹅成活率36.4%;治疗发病雏鹅,治愈率达88.7%。乳化抗原以首免后血清琼扩抗体效价高低而定,抗体高加倍剂量大,低则加倍剂量小。同时测得水牛三免后13-16天血清琼扩抗体开始达高峰。血清达高峰后,至少可以持续16天  相似文献   

6.
某地为马传贫老疫区,自1963年以来,连年均有马传贫发生。为了观察马传贫疫苗对疫区马匹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在接种前,对该地712匹马骡用琼扩试验进行了两次检疫,其中103匹(占15.4%)呈阳性反应。然后应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驴白细  相似文献   

7.
用两个兽药厂生产的不同批号的马传贫琼扩抗原对比检验非特异性出现情况。结果,A药厂生产的8406批抗原出现明显的非特异性反应,B药厂生产的8402批抗原和A药厂生产的8401、8407、8408批抗原均无非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马传贫病毒是逆转病毒(Retrovirus)科中的一种,是由特殊多肽所组成。目前检查驴白细胞或驴胎二倍体细胞培养物中马传贫病毒抗原,常用的方法有补体结合反应和琼脂扩散反应等,但只适用于高浓度抗原。免疫荧光技术虽可用于细胞培养物中病毒抗原定位,但不能对病毒定量,  相似文献   

9.
以禽呼肠病毒S1133毒株尿囊腔接种10日龄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无菌收集24 h~120 h的死胚尿囊液,加1 mL/L的甲醛灭活,浓缩制得琼扩抗原;用该抗原制成灭活苗两次免疫SPF鸡,无菌采血分离制备阳性血清;选用SPF鸡无菌采血分离制备阴性血清.经过效价测定制备16单位琼扩抗原,8单位阳性血清;取免后的SPF鸡血样4个20~2-5稀释分别与1单位~8单位琼扩抗原做琼扩试验,确定了应该用4单位或8单位琼扩抗原做工作抗原;并以血清中和试验为参照证明琼扩试验在血清抗体监测中的可行性.本研究成功制备了禽呼肠病毒琼扩抗原与血清,为用琼扩试验定量检测禽呼肠病毒感染禽和疫苗免疫禽的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抗艾滋病病毒药物3′-叠氮3-脱氧胸腺嘧啶核苷及三氮唑核苷在马传贫病毒(EIAV)-驴胎皮肤细胞培养系统中对EIAV的抑制作用。通过细胞病变观察及培养物病毒抗原活性的测定表明,上述两种药物对EIA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将马传贫弱毒在LP、LL和LX继代细胞上培养传代,获得三株传代毒——LPV、LLV和LXV。传代毒对继代细胞能有规律地引起细胞病变;在电镜下,可见大量的典型马传贫病毒粒子以出芽方式成熟;经用补体结合(CF)反应、免疫扩散(ID)反应、免疫荧光(IF)抗体及ELISA等方法检测,传代毒随传代次数的增加,其对细胞的感染性也规律的增强;第5代和第10代传代毒对驴白细胞的TCID_(60)分别为5.5和6.5。将LPV、LLV和LXV传代毒接种健康马,临床观察293天,未见异常;接种后21天,感染马100%出现CF和ID抗体;攻击马传贫强毒后,分别保护4/4、3/4和2/4。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纯化的重组马传贫病毒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诊断方法,确定其最佳工作条件为每孔包被重组抗原2仙g,兔抗马IgG酶标抗体以1:4000,血清以1:40倍稀释,底物作用时间为10 min;判定标准为P/N值大于2,且OD值大于0.2的血清为阳性,否则判为阴性。本试验所建立的诊断方法与琼扩试验以及以琼扩抗原作为包被抗原的ELISA试验进行了比较,表明该诊断方法敏感性更高。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表明该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通过对4匹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免疫马血清抗体的检测,发现均在接种2周后可产生抗马传贫病毒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相应抗体。此抗体一直持续存在到本试验检测的免疫后17个月,且效价较高。,用此方法检测203份马血清样品,其中161份呈抗体阳性,还检测了马传贫自然感染马血清93份,结果全部为阳性。  相似文献   

13.
鸡马立克氏病(MD)琼脂扩散试验(琼扩)抗原大多数都是含羽髓的羽毛经浸提挤压制成。为探讨更简便的方法,我们将MD的病、死鸡皮肤打碎,离心制成MD琼扩抗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抗原和血清:MD琼扩抗原和阳性血清、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免疫化学诊断药盒在临床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其药盒中重要试剂之一——第二抗体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年来,多用马和驴等大动物为免疫动物,以限量多次采血法生产大量第二抗体血清。我们在研制出口用马抗羊血清过程中,观察到马抗羊血清与传贫琼扩抗原之间可发生非特异性反应。通过试验,明确了该反应是由传贫琼扩抗原中被浓缩的牛血清同马抗羊血清抗体之间交叉所致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77年秋,某县配种站一匹种马发生高热性疾病,印象诊断为马传染性贫血病(以下简称马传贫),但采血做琼脂扩散反应(以下简称琼扩)却是阴性,由于症状典型,濒死时又采血做琼扩反应,结果阳性。不久,又一匹种马发病,症状相似,病后4天采血检查琼扩阴性,第10天复查琼扩阳  相似文献   

16.
试图用山羊胎肺细胞增殖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获得成功,将含毒培养液用PEG沉淀制成琼扩抗原,经与羔羊滑膜细胞增残CAEV制备的抗原比较,主要蛋白成分和性能一致,具有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结果表明,用山羊胎肺细胞增殖CAEV制备琼扩抗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所1980年首次在我国分离到马鼻肺炎病毒,从而肯定了我国存在有马疱疹病毒1型(EHV_1)引起的流产。为了开展本病的诊断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我们先后应用马纤维肉瘤继代细胞、驴胎皮肤继代细胞、兔肾原代细胞及马胎儿肺继代细胞等进行了马鼻肺炎补反诊断抗原的试制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鸡病毒性关节炎免疫扩散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Vero细胞、成纤维细胞制备琼扩抗原,系统规定了鸡病毒性关节炎琼扩试验所需的最佳缓冲液,琼脂糖浓度、孔径、孔距、抗原保存条件。结果表明以pH8.1、0.06M巴比妥钠-HCl缓冲液,1%琼脂糖,孔径和孔距均为3mm,效果最佳。抗原少量分装-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特异性试验表明,与其他相关病阳性血清均不产生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9.
在临床检验中,对马传染性贫血病琼脂扩散沉淀反应的试验方法做了一点改进,使标准阳性血清既能监测抗原和揭发弱阳性被检血清,又有监视琼脂扳,识别假阳性反应的作用。现行马传贫琼扩反应方法在临床检验中有时发现检出的弱阳性(接近被检血清孔的沉淀线向抗原侧弯转)血清不能重复而成为假阳性。为此,每次检出的弱阳性血清都要经过复试后才能确定。分析和验证出现假阳性反应的原因有三种:补底不确实;滴加抗原和血清时不小  相似文献   

20.
用两种不同洗涤方法生产马传染琼扩抗原。试验结果表明,用硫酸重铬酸钾清洗液洗刷的组织培养克氏瓶,细胞生长旺介线清楚,立体感强,接种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后。细胞抗原产量高于用清洁剂刷的克氏瓶培养的细胞抗原的2 ̄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