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牛蒡分根用蔬菜和药用药材二类。目前作为根用蔬菜是出口创汇和国内食用的稀特蔬菜,多为春、秋种植。连年种植下势必发生各种病害。据报导苗期常发生细菌性黑斑病、病毒病、黑斑病、根黑变病(该病为根腐病、黑痣病、萎蔫病和线虫病等多种根病混淆时的总称);生长期发生白粉病、细菌性黑斑病、灰斑病、黑斑病、根黑变病、菌核病;收护期前发生紫纹羽病、黑斑病、灰斑病、根黑变病。为早期预防和适时控病,现将牛蒡主要发生病害,按症状识别和药防控病二项介绍如下,供参考:一、细菌性黑斑病。是春和秋种植中常发生的细菌性病菌侵染的叶部病害,从苗…  相似文献   

2.
板蓝根病害的发生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蓝根为广泛种植的中草药之一,但根腐病、霜霉病、灰斑病、菌核病、白锈病、黑斑病、白粉病等病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其生产。综述了板蓝根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并对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花生网斑病是一种针对花生发作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又称云纹斑病、污斑病、,多纹斑病、泯褐斑病等,我国1982年首次在山东、辽宁等花生产区发现,主要为害花生的叶片和茎部,生产上该病常与褐斑病、黑斑病混合发生,造成严重落叶。近年来蔓延迅速,许多地方为害程度已经超过了黑斑病和褐斑病,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时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叶斑病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褐斑病病斑圆形、暗褐色,较大,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后期有灰色霉状物;黑斑病病斑圆形、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比褐斑病小。防治方法: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高温多雨的7、8月是防治叶斑病的重点时期,发病初期病叶率达到10%时,可喷洒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隔15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锈病最先从底叶开始发生,叶片产  相似文献   

5.
<正>莲藕链格孢叶斑病,又称黑斑病、叶斑病、褐纹病,是莲藕的一种主要病害(图1)。各地均有分布。病株率30%~60%,发病程度较轻,对生产无明显影响;重病田发病率可达80%以上,明显影响莲藕产量和质量。该病主要侵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针头大小黄褐色小斑点,以后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轮纹状病斑,直径一般0.6~1.5厘米,褪绿大黄斑或褐色枯死斑,背面较正面明显,病斑边  相似文献   

6.
玉米种质资源大规模多年多点多病害的自然发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利用品种的抗性是控制玉米病害的经济、安全和有效措施。2016—2019年间,在黄淮海和东华北地区,首次对2000份来源广泛且遗传背景丰富的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多年多点多病害的田间自然发生条件下抗病性鉴定,部分材料在西北地区也进行了田间鉴定,重点调查了小斑病、茎腐病、瘤黑粉病、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粗缩病、大斑病、灰斑病和丝黑穗病的抗病性。综合4年共10个不同环境的自然发病下抗性鉴定数据表明,自然发病鉴定的结果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表现为年度间和地域间的差异。在所有鉴定的病害中,小斑病在多个年份和多个鉴定点的发病均比较充分, 11份种质对该病害表现出稳定抗性;茎腐病、大斑病和灰斑病,在不同年份的部分鉴定点发病较为充分,对这3种病害表现抗病的种质分别为440、356和423份,综合抗性鉴定结果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和粗缩病仅在1个鉴定点发病较为充分,南方锈病和丝黑穗病在所有鉴定点均发生较轻,鉴定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筛选出一批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多种病害均具有稳定抗性的材料,其中JN15、953、沈977、68122、K21、SC24-1、17MC7211、17MC7223、郑591、161191等种质的综合抗性突出,对种质的利用及后续人工接种精准鉴定的种质选择具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近4年来阿拉尔垦区枣园的田间湿度、不同品种、不同栽培修剪模式与黑斑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枣黑斑病发生与当年的降雨量、田间湿度及温差存在一定相关性,降雨量大、田间湿度大、白天温度高、温差大,黑斑病发生严重;枣园株行距配置不同,枣黑斑病病果率不同,枣园密度越大,病害发生率越高;脱落性枣吊挂果比采用二次枝枣吊挂果红枣黑斑病发病率高;不同品种枣黑斑病发生不同,其中骏枣的黑斑病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灰枣,金昌发病最轻。围绕红枣黑斑病发生原因,提出了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为红枣黑斑病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近些年来,菊花栽培在嫁接、施肥、化控、防虫和造型等方面技术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在病害防治方面仍是薄弱环节,尤其是入秋后,锈病、灰霉病、黑斑病和烟煤病发生普遍,防治不力可引起大量落叶,影响开花,降低观赏价值。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淡黄色小点,后变为褐色并略凸起,后期在叶柄、叶片和叶茎上,长出深褐色或黑色椭圆形病斑,常造成叶片枯死和大量落花,菊花染病后生长十分衰弱,不开花或大量落花,叶上病斑多的,叶缘上卷。防治方法:(1)加强培管。地栽菊花应选择土持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下水位高的要注意开好排  相似文献   

9.
农艺措施对黄花菜病害影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2年在浙江缙云等地进行了黄花菜品种及种植年限对黄花菜锈病、叶斑病发生程度影响的调查研究,并设置了栽种密度,不同肥料,秋季深翻菜园等栽培措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黄花菜品种之间黄花菜锈病、叶斑病发生有明显差异,病害随着栽种年限的延长而加重;合理密植,适时更新复壮,平衡施肥,健身管理等农艺措施,能明显减轻黄花菜病害的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10.
咖啡锈病是小粒咖啡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为探讨小粒咖啡锈病田间分布情况,首先对不同品种田间发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聚集度指标、Iwao的M*-m回归法、Taylor幂法则、Lα-m回归模型和Z-V模型对叶锈病在‘P1’、‘P4’、‘PT’、‘维拉萨奇’、‘卡杜拉’、‘卡杜埃瑞吉纳’、‘卡杜埃44’7个咖啡品种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咖啡叶锈病在咖啡品种上总体呈现聚集分布,不同咖啡品种之间平均每叶病斑数有差异,其中‘卡杜埃瑞吉纳’、‘卡杜埃44’发病较重,且病斑发展速度快,‘P4’病斑平均值最小。该病害在咖啡叶层上的严重度分布总体呈现下层中层上层。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下4种人参属植物抗性生理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生理机制上了解人参属植物抗旱性的重要内容,为其区域化种植和栽培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以人参属4种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屏边三七(Panax stipuleanatus)、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var.major)和越南人参(Panax vietnamensis)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和自然耗水的方法,获得4个土壤水分梯度,测定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对4种人参属植物的抗旱适应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4种人参属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干旱对这4种人参属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并未产生抑制作用;4种人参属植物的SOD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珠子参和越南人参的SOD活性增加幅度较大;在重度干旱(RWC 45%~55%)时,与对照相比珠子参的POD活性升高,增加幅度为21.16%,其余3个品种均降低,其中越南人参的POD活性降低幅度最小;与对照相比,珠子参和越南人参的MDA含量均降低,变化幅度较小。综合以上分析,供试的4种人参属植物中珠子参和越南人参的抗旱能力较强。珠子参和越南人参在干旱胁迫下的SOD和POD活性升高或降幅较小,MDA的含量相对稳定,这些指标对其抗旱性贡献较大,可将其作为抗旱指标。  相似文献   

12.
云南蔗区首次发现由屈恩柄锈菌引起的甘蔗黄锈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在国家甘蔗体系云南示范点甘蔗新品种上发生的锈病病原菌种类。采用田间症状观察,结合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0份锈病样品进行病原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来源于云南勐海‘‘海引1号’’的4份甘蔗锈病样品属甘蔗黄锈病,病原菌为屈恩柄锈菌,其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屈恩柄锈菌相应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GU058021和GQ283004—GQ283009)同源性在99.9%以上,并在系统发育树中聚为一簇;来源于云南保山、临沧、勐海其他甘蔗新品种(系)的16份甘蔗锈病样品属甘蔗褐锈病,病原菌为黑顶柄锈菌,它们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黑顶柄锈菌相应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EU164548,GU058001和JX036025)同源性在99.8%以上,在系统发育树中处于同一分枝。本研究首次在云南蔗区发现由屈恩柄锈菌引起的甘蔗黄锈病。  相似文献   

13.
A yellow-seeded exotic accession of Brassica juncea has shown complete freedom from white rust and powdery mildew and a high degree of resistance to Alternaria black spot under conditions of heavy disease infestation in the field. The germplasm line was, however, too late in flowering and maturity to be useful for either processing directly into a variety or to be involved in a crossing programme for breeding. Somaclonal variation from this accession has provided a highly productive line which retains the resistance to diseases of the parental material.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遮阴对珠子参生长发育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对盆栽珠子参分别采取全光照、30%遮阴和50%遮阴3种处理。在珠子参生长90天后,考察各处理下珠子参植物学性状、生理指标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与全光照相比,30%遮阴处理下珠子参株高、主茎粗、果实数、根茎直径、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增加,地下根茎节间长度和叶MDA含量减小。遮阴处理后珠子参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低于全光照处理,胞间CO2浓度(Ci)则高于全光照处理。遮阴有效地缓解了珠子参的“午休”并降低了光抑制,其中,30%遮阴处理效果最显著,为珠子参的生长提供了较为适宜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华重楼是重要的中药材,近年来,华重楼病害已成为制约四川华重楼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对四川种植区华重楼病害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到主要危害华重楼病害有4种。通过组织分离法对相应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并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试验结果显示,结合病原菌形态特征及r DNA-ITS、HSP60、G3PDH、RPB2、TEF、ACT、LSU、Alt琢1、TUB基因序列分析,并构建多基因分子系统发育树,鉴定出引起华重楼4种真菌病害病原菌,分别为华重楼叶枯病(Epicoccum sorghinu)、褐斑病(Alternaria tenuissima)、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和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目前,危害华重楼的最为严重的病害是灰霉病、褐斑病和叶枯病。华重楼主要病害的调查及病原菌种类的鉴定为华重楼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几丁质酶基因和b-1,3-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导入小麦品种扬麦10号和Bobwhite,共得到了13棵T0代转基因植株,2个小麦品种的转化效率分别为1.4%和1.0%。T1代植株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对赤霉病具有一定抗性,小穗发病率4.76%~11.76%,低于抗病对照和感病对照。T1代植株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  相似文献   

17.
TMV 2 is a very popular peanut variety among the Indian farmers, but it is highly susceptible to fungal foliar diseases like late leaf spot (LLS) and rust. Marker‐assisted backcrossing (MABC) in TMV 2 using foliar disease‐resistant donor, GPBD 4 and the disease resistance‐linked markers (GM2009, GM2079, GM2301, GM1839 and IPAHM103) resulted in a large number of backcross populations and also straight cross populations. Foreground selection followed by field evaluation under disease epiphytotic conditions could identify a few superior genotypes. Two homozygous backcross lines TMG‐29 and TMG‐46 showed enhanced resistance to LLS and rust diseases (score of 3.00 for both) along with 71.0% and 62.7% increase in the pod yield per plot, respectively, over the check, TMV 2. These foliar disease‐resistant and productive lines can be released as commercial varieties or can be used as genetic resources in the peanut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18.
氮钾营养与氮钾平衡对几种烤烟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是中国的主要烤烟生产区,目前由于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及施肥不合理等原因,烤烟病害比较严重,制约着烤烟的品质和经济收入。通过对云南中部地区烤烟中部叶片旺长中期(移栽后60~65d)氮、钾营养及氮、钾平衡研究及田间烤烟病害调查。结果表明;(1)烟叶氮含量普遍较高,而钾素偏低,导致氮/钾比偏高;(2)氮含量高时(N%>4%),钾素过高(K%>4%)和过低(K%<2%)都增加了烤烟对炭疽病和赤星病的感染率;(3)在氮素含量正常,钾素含量也正常时,氮/钾比协调,抗病能力最强;(4)烤烟烟叶氮/钾>2%,烤烟对病害的抵抗能力下降,且随氮/钾比偏离最适水平,烤烟发病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