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池塘养殖的河蟹体色往往不如湖泊围网养殖的河蟹。河蟹体色取决于甲壳中虾青素浓度。河蟹自身不能合成虾青素,必须从饲料或饵料中获取。因此河蟹体色差的主要原因是不能从外界获得足够的虾青素。虾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环境胁迫导致的氧化应激也会消耗虾青素。低溶氧、高pH、水温、氨氮、重金属胁迫均可引起河蟹氧化应激。因此,改善池塘河蟹体色不仅要增加青虾素的供应,还要加强养殖管理,降低环境因子的胁迫。  相似文献   

2.
正为探索虾青素对河蟹免疫力、成活率的影响,苏州市相城区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河蟹养殖塘开展了虾青素的应用试验,观察在相同养殖条件与管理模式下,使用添加虾青素和未添加虾青素的同种饲料饲喂河蟹(虾青素添加量为80克/吨)对成活率、增重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  相似文献   

3.
高pH值对中华绒螯蟹抗氧化能力及虾青素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高pH对河蟹体色的潜在影响,探讨了高pH胁迫下河蟹虾青素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将河蟹饲养于6个规格为18 m2的水泥池中,养殖用水为沙滤河水(pH 7.5~8.0)。将其中三个水泥池的水用1 mol/L Na OH调pH至9.0~9.5。分别于pH调整后的2、24、48、96、192 h时采集河蟹血淋巴和头胸甲,分析头胸甲中虾青素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力(T-AOC)。结果表明:pH胁迫后96 h内河蟹头胸甲中虾青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96 h后虾青素含量趋于稳定;血清SOD、CAT、T-AOC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和CAT均在胁迫48 h后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T-AOC在胁迫192 h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果表明高pH胁迫会导致河蟹氧化应激,从而使河蟹体色变差。  相似文献   

4.
类胡萝卜素中,尤其虾青素(astaxanthin)是鲑鱼肉桃红色的主要成分。据分析,天然鲑鱼肉中类胡萝卜素的99%以上是虾青素,余下不到1%是与此相类似的斑螯黄(canthnxan-thin)。自然界中鲑鱼依靠摄取小型甲壳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中的虾青素,使肉变成桃红色。然而,人工养殖的天然原料少,鲑鱼体内又没有合成虾青素能力。因此,为提高养殖鲑鱼的商品价值,配合饲料中必须含有足量的虾青素。  相似文献   

5.
淡水虾蟹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养虾业的主要养殖品种包括罗氏沼虾、淡水青虾、刀额新对虾、红螯螯虾、克氏原螯虾、南美白对虾等;淡水养蟹业主要指河蟹养殖、本文着重就河蟹、罗氏沼虾、淡水青虾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技术作一概述。 一、河蟹 河蟹是杂食性偏动物性的水生动物。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养殖还是以天然饵料与人工饲料交替投喂为主。天然饵料包括浮物生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和底栖动物等。人工饲料包括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及人工配合饲料等。 1.河蟹的营养需求 (1)蛋白质与氨基酸 在河蟹营养研究方面,国外研究报道极少,国内有不少单位已先后开展…  相似文献   

6.
正河蟹"水瘪子"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综合症状,养殖河蟹池塘的生态环境受到化学药物的残留、不明成分非药物产品的滥用、投喂油脂氧化饲料等的影响,导致河蟹肝胰脏内的虾青素含量下降,进而会出现河蟹"水瘪子"。笔者根据2015-201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河蟹"水瘪子"的发生情况、溧阳市水产良种场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效果,对该病发生的病因、病症的控制措施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该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池塘养殖罗氏沼虾一般采用单养和虾鱼混养,与河蟹混养的报导甚少,为探索新的养殖途径,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1995年我们在高邮市菱塘水产养殖场进行罗氏沼虾、河蟹及鲢、镛鱼混养试验,每0.0667公顷(亩)产罗氏诏虾105公斤,河蟹18.3公斤、鲢鳙鱼43.8公斤,毛收入5813元,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河蟹养殖模式主要为单养,为了降低河蟹单一品种养殖的风险、减小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提高综合养殖效益,笔者在河蟹池塘套养红螯螯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一、前期准备 1.池塘条件 池塘为河蟹养殖池塘,要求交通便捷、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电力与进排水设施完善.池塘面积8~10亩,池塘四周设环沟,宽约6...  相似文献   

9.
虾青素生物学来源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董玉华  赵元凤 《水产科学》2005,24(10):50-52
虾青素(Astaxanthin)即3,3’—二羟基-4,4’二酮基-β,β’胡萝卜素,又称虾黄质、虾黄素、龙虾壳色素、还原型虾红素。虾青素的分子式为C40H52O4,是一种萜烯类非维生素A源胡萝卜素,呈艳丽的红色,易溶于二硫化碳、丙酮、苯和氯仿,因其具有着色功能和极强的抗氧化性,提高免疫力;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食品、医药、化妆品、养殖、饲料等领域研究人员的重视。1虾青素的生物学来源虾青素在动物体内和羽毛中,尤其是水生动物体内(如虾、蟹)普遍存在。早在20世纪30年代虾青素就已从虾、蟹中分离出来。除了从水产品加工的废弃物中提取虾青素外,从…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青虾的市场价格持续稳定在高位,利用河蟹养殖池塘套养青虾,可以在不影响河蟹规格、产量的情况下,增加效益。为此,2015年我们适时调整养殖模式,利用河蟹与虾的相同生活习性,在河蟹养殖池塘中开展了"前期混养青虾、后期混养罗氏沼虾"与全程混养青虾的养殖模式对比,试验表明,两种模式都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我们在罗氏沼虾主产区江苏省高邮市开展了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的养殖试验(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结果表明,采用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在基本不影响罗氏沼虾产量的前提下,收获了一定产量的河蟹,同时改善了养殖环境,提高了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一、养殖方法1.试验池塘试验在高邮市三垛镇渔业科技示范户秦红朋的塘口进行实施,塘口面积26.5亩。2.试验方法(1)苗种放养:试验池塘3月19日放养扣蟹1.4  相似文献   

12.
虾青素(astaxanthin),又名虾黄质、龙虾壳色素。虾青素的化学结构为长链不饱和双键结构体系,因此性质不稳定,易于异构化和降解。虾青素对热、氧、自然光、紫外照射敏感,加热、光照以及酸、碱等条件都会引起虾青素的异构化。虾青素与脂肪酸结合形成的酯要比游离虾青素稳定得多,而且虾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着色虹鳟在摄食状态和饥饿状态下的虾青素降解规律,实验选用平均体质量为(101.9±1.3)g的未着色虹鳟和已着色虹鳟,对未着色虹鳟饲喂含虾青素(100 mg/kg)饲料以研究虾青素在机体的沉积规律(虾青素沉积组);对着色虹鳟,饲喂含虾青素(100 mg/kg)饲料(正对照)、不含虾青素饲料(摄食降解组)或予以饥饿处理(饥饿降解组),实验共设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实验共持续4周,每周采样一次,测定肌肉、肝脏和全鱼虾青素含量,血清类胡萝卜素含量,肌肉色差值(L*,a*,b*)和肌肉罗氏比色卡得分.结果表明,虾青素沉积组的虹鳟肌肉、肝脏虾青素含量、肌肉红度值和罗氏比色卡得分随饲养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在第3周时达到基本稳定,与第4周测定值无显著差异(P>0.05);在4周养殖期内,全鱼虾青素含量呈增加趋势,而全鱼虾青素沉积率则呈下降趋势,第1周、第4周时的全鱼虾青素含量和全鱼虾青素沉积率分别为3.71 mg/kg、8.59 mg/kg和21.31%、15.26%;饥饿降解组和摄食降解组虹鳟的全鱼、肌肉、肝脏虾青素含量、肌肉红度值和罗氏比色卡得分随养殖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其中饥饿降解组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第3周后,这种降低趋势减缓.上述研究表明,在虹鳟饲料中添加100 mg/kg虾青素,经过3周饲养即可使肌肉达到着色要求,虾青素的沉积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饥饿和投喂不含虾青素的饲料均可使已着色虹鳟肌肉虾青素含量和红色度显著下降,饥饿使虾青素的减少更加迅速,虾青素在鱼体内的减少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虾青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类胡萝卜素,在水产动物养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虾青素的理化性质和来源,对虾青素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着色作用、抗氧化、抗应激和提高水产动物生长、繁殖和发育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虾青素在鱼类饵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青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类胡萝卜素,在水产动物养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虾青素的理化性质和来源,对虾青素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着色作用、抗氧化、抗应激和提高水产动物生长、繁殖和发育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使用6口面积均为15×667m~2的池塘进行河蟹雌雄分池单养、雌蟹与罗氏沼虾混养、雌雄蟹与罗氏沼虾同池分隔养殖和雌雄蟹同池养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蟹种的放养密度与成蟹产量成正相关关系,与成蟹的规格成负相关关系;单养雄蟹模式产量明显高于单养雌蟹模式;雌雄蟹分塘养殖与雌雄蟹混合养殖模式在产量、效益上没有明显差别;套养罗氏沼虾后,对河蟹的成活率、产量和成蟹的规格以及经济效益均有一定影响;蟹虾同池分隔养殖模式产量高于蟹虾混合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河蟹与青虾养殖条件、食性相似,两者混养具备提高水体空间利用率的优势,不影响河蟹养殖生产的同时又提高了河蟹池塘经济效益。目前在兴化市有两种河蟹与青虾混养方式,第一种是12月-翌年3月在河蟹养殖池塘放养青虾苗养殖两季青虾;第二种是从5月开始在河蟹养殖池塘放养抱卵虾养殖一季青虾。笔者在姜堰选择试验点,围绕这两种养殖方式开展对比试验,以期为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减缓虾青素的氧化速度,提高虾青素的储藏稳定性,以麦芽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虾青素进行微胶囊化包埋,并对微胶囊化后产品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麦芽糊精与HP-β-CD壁材质量比为1∶3、虾青素添加质量分数为4.76%、聚山梨酯-80添加质量分数为0.87%、固形物浓度为0.20 g/ml时,虾青素微胶囊包埋率为98.77%。制备的虾青素微胶囊水分含量为(3.11±0.11)%,溶解度为(94.32±0.08)%,休止角为(34.16±0.24)°。稳定性实验表明,与未微胶囊化的虾青素晶体相比,虾青素微胶囊在高温条件、自然光条件与有氧条件下,虾青素的保留率分别由28.72%、45.27%与20.76%提高到了78.32%、84.88%和74.97%。可见微胶囊化可明显改善虾青素溶解性和稳定性,为虾青素微胶囊化产品制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正>虾青素作为新型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业中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动物抗应激、提高免疫力、抗病力、产量、品质等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消耗水产品比例逐年提高,对水产品安全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水产养殖中,使用虾青素不仅能明显提高水产品的质量,还能大大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抗病力、成活率、产量等,养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很大的提高,近年来虾青素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虾、蟹等高附加值的养殖品种上使用很普遍。  相似文献   

20.
该项目建立了湖泊鳜鱼等土著名优水产动物无公害渔业经济开发模式;提出了河蟹优质健康苗种培育、环保饲料开发等无公害养殖技术;建立了湖泊网围、网栏养殖河蟹标准化生产模式;建立了鳜鱼、河蟹、罗氏沼虾免疫防治技术;提出以底质和水质早期监测为主的鳜鱼病害预警技术和河蟹、罗氏沼虾病原诊断技术;制定了鳜鱼、河蟹、罗氏沼虾无公害养殖病害控制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