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水温分别为20(常温对照组)、25、30℃条件下,采用RT-PCR方法,研究性腺成熟期雄性黄颡鱼组织中P450芳香化酶(P450aromA和P450aromB)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测定性腺成熟系数(GSI)、肝重指数(HSI)、肥满度(CF)和血浆睾酮(T),雌二醇(E2)含量。结果表明,P450aromA在性腺发育成熟期雄性黄颡鱼心脏、肝、脾、胃、肾脏、精巢、鳃、脑、头肾、肠管组织中均无表达,P450aromB只在脑和肠中有表达,在脑中表达量高于肠,表达量随着水温升高而显著下降;各组实验鱼血浆T和E2含量与芳香化酶基因表达量存在相关关系。该实验结果表明,P450aromA可能与精子发生相关,可能不参与黄颡鱼精子排放过程;P450aromB在雄鱼脑中高度表达,可能参与性腺成熟期精子活力保持与排放过程,且应激温度越高,对性腺成熟期精子活力保持与排放过程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2.
奥利亚罗非鱼卵巢芳香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RT-PCR和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法分离出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卵巢芳香化酶(P450aromA)的全序列,得到1784bp的全长eDNA,包括38bp5'非翻译区,1566 bp阅读框以及含Poly(A)信号(AATAAA)的167bp3'非翻译区[不包括Poly(A)].阅读框共编码521个氨基酸,推算的蛋白质分子量为59kD.同源性分析显示,奥利亚罗非鱼P450aromA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性腺芳香化酶(P450arom)具有70%以上的同源性,与其他鱼类脑P450arom有60%左右同源性,但其芳香化酶高保守区包括I-螺旋区、芳香化酶特异保守区和血红素结合区分别与其他鱼类P450arom的同源性高达83%~96%、78%~86%和85% ~100%.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奥利亚罗非鱼P450aromA属于鱼类性腺P450arom,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与根据传统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奥利亚罗非鱼P450aromA基因编码的蛋白无信号肽,无跨膜区域,为非分泌型蛋白.同时还含有多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N-糖基激化位点、N-肉豆蔻酰化位点及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使用Taqman探针法检测P450aromA在奥利亚罗非鱼咸鱼各种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发现,P450aromA只在卵巢中表达.同时比较了鱼苗、鱼种和成鱼卵巢中P450aromA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鱼苗中无P450aromA的表达,成鱼中P450aromA的表达量是鱼种阶段的30倍.  相似文献   

3.
条斑星鲽CYP19a基因克隆及其在雄鱼生殖周期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P450arom)作为P450细胞色素酶超家族中的一员,是性类固醇生成途径中的末端酶,能够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在大多数脊椎动物中,P450arom由CYP19单基因编码。但是在鱼类中存在两种P450芳香化酶,分为性腺型芳香化酶(P450aromA)和脑型芳香化酶(P450aromB),它们由不同的基因(CYP19a和CYP19b)编码,分布在不同的组织。通过简并引物扩增及RACE cDNA扩增克隆,在国内外首次获得全长为2167bp的条斑星鲽CYP19a cDNA序列,并将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P450arom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存在跨膜螺旋区、I-螺旋区、Ozol肽区、芳香化酶特异保守区以及血红素结合区。通过RT-PCR分析了P450aromA mRNA在条斑星鲽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YP19a基因主要在脑、卵巢和精巢中表达,其次在肠、肝脏、肾脏也有少量表达。同时也分析了P450aromA mRNA在处于不同发育期的精巢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在Ⅱ期精巢中表达量最高,在Ⅴ期精巢中表达量最低。  相似文献   

4.
黄鳝脑芳香化酶基因cDNA的克隆及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NCBI数据库报道的黄鳝芳香化酶基因的gDNA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用Trizol试剂盒提取黄鳝脑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第一条链,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过回收、连接、测序后得到了一条长1514 bp的芳香化酶基因cDNA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该基因属于脑型P450aromB,与其他鱼类脑型P450aromB的同源性较高(>70%),与性腺型P450aromA的同源性较低(<60%),与自身性腺型芳香化酶同源性为59.5%.采用RT-PCR的方法对该基因在雄性黄鳝的各组织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转录本较高的表达于脑和精巢中,较低的在皮肤中表达,而在肝脏、心脏、小肠、肌肉等组织中没有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陶敏  刘少军  张卓慧  陈婕  刘文彬  刘筠 《水产学报》2014,38(9):1201-1210
为研究性腺型芳香化酶P450aromA(cyp19a1a基因编码)在不同倍性鲫鲤卵巢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实验采用同源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获得了二倍体红鲫、三倍体湘云鲫和四倍体鲫鲤的cyp19a1a基因cDNA全长。结果显示,3种鱼cyp19a1a基因均编码517个氨基酸残基,而且编码的蛋白都包含P450aromA特有的跨膜螺旋区、I-螺旋区、Ozol’s肽区、芳香化酶特异保守区以及血红素结合区。采用RT-PCR分析cyp19a1a基因mRNA在3种不同倍性鱼类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cyp19a1a基因主要在实验鱼的卵巢中表达,其次在精巢、脑、脾脏有少量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cyp19a1a基因mRNA在不同倍性鱼卵巢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发现,cyp19a1a基因在不同倍性鱼的非繁殖期卵巢的表达都高于繁殖期卵巢,并且在繁殖期和非繁殖期,cyp19a1a基因在三倍体湘云鲫的表达量高于二倍体红鲫和四倍体鲫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CYP19A蛋白在不同倍性鲫鲤卵巢中的定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CYP19A蛋白主要定位在滤泡细胞、Ⅳ时相卵母细胞的放射膜上以及Ⅱ时相卵母细胞的卵浆中。研究表明,性腺型芳香化酶在不同倍性鲫鲤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三倍体鱼cyp19a1a基因mRNA水平表达异常,推测与其不育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P450c17s基因mRNA在雄性半滑舌鳎繁殖周期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彩芳  温海深 《水产学报》2012,36(7):1019-1025
利用已克隆得到的半滑舌鳎P450c17-I和P450c17-Ⅱ基因cDNA全长序列,通过半定量RT-PCR技术,结合雄鱼性腺发育期、各发育期血清中睾酮(T)含量,研究了这两个基因在雄性半滑舌鳎各组织内的空间表达及在雄鱼繁殖周期中的季节性表达。结果表明,半滑舌鳎P450c17-I组织分布具有广泛性,在精巢、胃、肠、心、脾和脑内都有表达,而P450c17-II组织分布具有特异性,仅在精巢和头肾内有表达。在精巢不同发育期内,P450c17-I表达与性腺发育呈正相关,而P450c17-II表达模式则相反。推测这可能是由于在整个繁殖期,P450c17-I基因在转录水平或转录后调控半滑舌鳎性类固醇激素的生成,而P450c17-II主要可能与孕激素诱导排精及精原细胞DNA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柴迎  王春德 《水产科学》2012,31(6):339-345
利用DD RT-PCR技术筛选出牡蛎中受雌激素调节的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得到5条有注释的基因。采用RACE的方法获得了P450基因1400bp的cDNA序列,其中包含一个975bp的开放阅读框。序列比对表明,该基因属于CYP4V2家族。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所获得的P450序列与袖扣海兔螺的CYP4V1和CYP4V2并到一起,与其他无脊椎动物的P450基因具有共同起源,但与脊椎动物的P450基因起源不同。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雌、雄长牡蛎在雌激素刺激后不同时间段P450的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7β-雌二醇刺激后,雌性牡蛎处理组性腺组织P450表现出具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在性腺被刺激后5d和10d时,P450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高,而雌激素对雄性牡蛎性腺组织P450的表达无显著影响。雌激素可能通过对P450的表达正反馈调控影响雌性牡蛎的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8.
采用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投喂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后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es)初孵仔鱼CYP19A、DMRT1基因表达以及性腺的组织学变化,以期进一步了解P450芳香化酶(P450arom)在鱼类早期性别分化过程中的作用。RT-PCR结果显示,对照组样品CYP19A和DMRT1表达显示性二态,雌性表达CYP19A基因,雄性表达DMRT1基因。LE处理组在性别分化期间,雄性样品单一表达DMRT1,雌性样品则同时表达CYP19A和DMRT1。qRT-PCR结果显示:LE处理组雌性仔鱼CYP19A基因表达被显著抑;虽然在仔鱼出膜后22d(dph)的表达水平高于9 dph,但仅为同日对照组的2.11%。LE处理组雌性样品22 dph时DMRT1基因表达量上调,至150 dph时达对照组雄性水平。55 dph的性腺组织学结果表明,LE处理可导致暗纹东方鲀稚鱼原始卵巢退化,并向功能性精巢发育。150 dph的LE处理组性腺均为精巢,并与对照组精巢发育同步。结论认为,暗纹东方鲀性腺分化期间P450arom是卵巢形成和维持发育所必须的,抑制P450arom活性可导致雌性暗纹东方鲀发生雄性化逆转。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估三倍体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的繁殖潜力, 采用细胞松弛素 B 诱导了熊本牡蛎三倍体, 比较了 60 日龄(2016 年 8 月)~450 日龄(2017 年 9 月)三倍体与二倍体性腺发育特点, 分析了性腺发育与繁殖周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熊本牡蛎三倍体与二倍体性腺发育均可分为形成期、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和耗尽期 5 个时期; 在一个繁殖周期内 22%的三倍体性腺可发育至成熟期, 但与二倍体相比, 三倍体成熟性腺的滤泡小、结缔组织丰富; 三倍体与二倍体性腺发育周期同步, 繁殖季节均位于 3—9 月, 繁殖期较长; 150 日龄(2016 年 10 月)三倍体与二倍体中发育的性腺(包括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耗尽期)分别占 70%与 90%, 210 日龄(2017 年 1 月)减小至 3%与 18%, 之后性腺再次发育, 分别在 360 日龄(2017 年 6 月)和 450 日龄(2017 年 9 月)成熟期性腺比例达到最大值(40%和 90%)。三倍体与二倍体雌雄比分别为 1.35 : 1 和 0.95 : 1, 三倍体性比显著偏离 1 : 1 (P<0.01)。性腺成熟期三倍体与二倍体平均卵径分别为(44.30±6.88) μm 与(37.76±5.76) μm, 三倍体卵径比二倍体大 17.33% (P< 0.05)。本研究可为熊本牡蛎三倍体和二倍体繁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卵巢P-450arom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P-450芳香化酶(P450arom)是催化雄激素生物合成雌激素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法,分离和克隆了黄颡鱼(Pelteobasrus fulvidraco)卵巢P450芳香化酶基因HP450arom A,并使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对其组织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P450arom A cDNA全长1914bp[不包括poly(A)],5’端非翻译区有13bp,3’端362bp[不包含poly(A)],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539bp,翻译成513个氨基酸,计算的蛋白质分子量为58.7kD。同源性分析显示,HP450aromA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卵巢P450arom具有60%~90%的同源性,与其他鱼脑P450arom为57%-60%同源,与鸡卵巢和人胚盘P450arom则为51%和52%同源;但芳香化酶高保守区包括Ⅰ-螺旋区,芳香化酶特异保守区Ⅱ和血红素结合区Ⅲ和其他鱼芳香化酶相比同源性分别高达68%~97%、78%-91%和71%~100%。系统发育分析表明,HP450arom A与鱼类卵巢P450arom属于同一分支,黄颡鱼和鲇鱼亲缘关系最近,这和传统的分类方法结论一致。荧光实时定量RT-PCR研究结果显示,HP450arom A在前脑、下丘脑、脑垂体、精巢、肝脏中不表达,只在卵巢中表达。这说明HP450arom A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并可推测其对卵巢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与本室分离的HP450arom B在卵巢的表达量相比,卵巢中HP450arom A的表达量是HP450arom B的18.7倍。  相似文献   

11.
虾夷马粪海胆表型性状对性腺性状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19月龄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养殖群体中随机选择600枚,测量了壳高(TH)、壳径(TD)、活体重(BW)、性腺湿重(GWW)、性腺颜色(L*a*b*)、性腺指数(GI)、性腺水分(GM)7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并定量分析了壳性状对活体重及表型性状(壳高、壳径、活体重)对性腺性状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壳性状与活体重极显著相关(P0.01);4个性腺性状除构成性腺颜色性状的a*(绿-红)、b*(蓝-黄)分别与壳径、活体重呈显著相关(P0.05),而与其他表型性状无显著相关外,L*(暗-亮)、性腺湿重、性腺指数和性腺水分与表型性状均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壳径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0.717),活体重对性腺湿重的直接影响最大(0.598),壳径和活体重可作为间接选择性腺湿重的主要指标。利用曲线回归建立了壳性状预测活体重及活体重预测性腺湿重的最优模型:BW=0.001TD2.822(R2=0.984),GWW=0.039BW1.331(R2=0.753)。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方法,在相似的池塘条件下将辽河、黄河和长江种群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扣蟹养殖至成蟹,比较了三群体雄体成蟹的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和肥满度,进一步测定和比较了可食组织中的常规生化成分、脂肪酸及氨基酸,旨在评价三种群雄体成蟹的营养品质和可食率。研究结果显示:(1)黄河种群中华绒螯蟹的性腺指数略高于其他两种群蟹,长江种群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和肥满度最高,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2)辽河种群性腺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群(P0.05),三群体性腺中水分、脂肪和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长江种群肝胰腺的水分含量最低,但其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高于其他两种群;黄河种群肌肉中脂肪含量显著低于辽河种群的含量,而其灰分含量显著高于黄河种群(P0.05),水分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三种群性腺中主要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相近,长江种群性腺中∑PUFA、∑n6PUFA和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最高;三种群肝胰腺中各PUFA、∑PUFA和∑HUF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三种群肌肉中C_(18:3n3)(LNA)和C_(20:5n3)(EPA)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且黄河种群的这两种脂肪酸含量都显著高于辽河种群(P0.05)。(4)辽河种群性腺中的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群(P0.05),且辽河种群的总必需氨基酸(EAA)、总非必需氨基酸(NEAA)和总氨基酸(TAA)含量高于黄河和长江种群;长江种群雄体肌肉中的EAA、总EAA、总NEAA、TAA含量最高。(5)辽河种群性腺中存在3种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缬氨酸和色氨酸),且其平均必需氨基酸分(EAAS)最低;三种群肌肉中均无限制性氨基酸,辽河水系EAAS仍然最低。综上,不同种群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和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其发育阶段和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脑P-450芳香化酶基因的克隆和组织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徐跑 《水产学报》2005,29(5):591-598
P-450芳香化酶(P450arom)是催化雄激素生物合成雌激素的关键酶。本文采用RT-PCR和RACE法,首次分离和克隆了黄颡鱼脑P450芳香酶基因HP450aromB,并使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对其组织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P450aromB cDNA全长2080bp(不包括poly(A)),5′端非翻译区有25bp,3′端555bp(不包含poly(A)),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500bp,编码500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56kDa。同源性分析显示,HP450aromB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鱼脑P450arom具有70%以上的同源性,与其它鱼卵巢P450arom为60%左右同源,与人胚盘和鸡卵巢P450arom则为50%左右同源;但芳香化酶高保守区包括Ⅰ-螺旋区,芳香化酶特异保守区Ⅱ及血红系结合区Ⅲ和其它鱼芳香化酶相比同源性分别为83%~96%,78%~86%和85%~100%。系统发育分析表明HP450aromB与鱼类脑P450arom属于同一分支的,并且也显示了黄颡鱼和鲶鱼分类地位最近,这和传统的分类一致。实时定量RT-PCR研究显示,HP460arom B在前脑,下丘脑,垂体、卵巢、精巢均有表达,在肝脏没表达,表达量脑部高于性腺,但雌雄鱼脑部HP450aromB的表达总量没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根据GenBank中斑马鱼(Danio rerio)和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基因序列设计保守区域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PXR cDNA核苷酸序列片段为509 bp,经推导获取169 aa序列。对草鱼与其它物种PXR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用以鉴定其在物种中的进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草鱼9种组织PXR和细胞色素P450 3A(cytochrome P450 3A,CYP3A)基因mRNA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其表达丰度依次为:前肠﹥肝脏﹥肾脏﹥鳃﹥肌肉﹥后肠﹥性腺﹥心脏﹥脾脏,CYP3A和PXR基因在草鱼组织中表达分布基本一致,在前肠、肝脏和肾脏高度表达,而在其它组织低度表达。为了进一步研究PXR和CYP3A基因表达相关性,通过细胞,特选用诱导剂利福平(rifampicin,RIF),最佳诱导浓度40μM,孵育1、2、4、6、8、10、12、24 h后,用qRT-PCR检测CYP3A-PXR基因动态表达过程。结果显示,诱导组CYP3A和PXR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显示出显著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   

15.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获得的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真鲷(Pagrus major,♀)的杂交子代F_1(AP)与真鲷(Pm)的两组Calmodulin(CaM)基因序列。通过生物软件分析了两者的差异及所表达的蛋白质特性;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APCaM与PmCaM在仔鱼及2龄鱼的6种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1)克隆得到APCaM与PmCaM的cDNA全长分别为1 230 bp、1 210bp,两基因序列均具有一个450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了一个由14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该多肽包含有高度保守的4个EF-hand功能结构域。杂交F_1与真鲷的CaM基因非翻译区差异位点主要在3'端,ORF区域有5个氨基酸差异。2)两基因与其它鱼类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5%,与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100%;从基因序列结构及蛋白质属性表明APCaM与PmCaM属保守的CaM基因家族。3)定量分析表明CaM在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APCaM在脑中表达量最高,PmCaM在性腺中表达最高;APCaM与PmCaM在脑、肌肉、性腺及鳃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肝、肾组织及仔鱼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合杂交F_1与双亲本在生长及性腺发育上的性状,推测CaM可能与生长及性腺发育调控有关。这些结果为探讨CaM基因在杂交F_1及真鲷亲本中的作用及鲷科育种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糖萜素对鲤鱼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体重约10.5 g的健康鲤鱼4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设空白对照组(基础饵料,不加添加剂)、正对照组(在基础饵料中添加10%黄霉素40 mg/kg)、试验组(分别添加糖萜素150、300、450 mg/kg),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150、300、450 mg/kg的糖萜素组,增重分别提高13.42%(P<0.05)、18.66%(P<0.01)、19.06%(P<0.01),均降低了饵料系数(P<0.05);头肾体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显著提高攻毒后的成活率(P<0.05),极显著提高攻毒15 d后血清溶菌酶活力(P<0.01).与正对照组相比,添加300、450 mg/kg的糖萜素组,各指标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糖萜素可促进鲤鱼生长和提高免疫功能,在鲤鱼饵料中添加300 mg/kg糖萜素可达到添加黄霉素40mg/kg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选育第4代(G4)的中华绒螯蟹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情况,以G4中华绒螯蟹2龄早熟和2龄晚熟品系为试验对象,以未经选育的养殖群体作对照,比较了这3个群体的扣蟹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性腺发育及最终养殖效果的差异。试验结果显示:(1)2个选育品系在成蟹养殖阶段的平均体质量始终高于对照组,其中在9月份和11月份,2龄晚熟雌、雄个体的平均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龄早熟雌、雄个体的生殖蜕壳时间均早于其他2组,此外,2龄晚熟雌、雄个体分别在7月25日和8月15日的生殖蜕壳率显著低于另外2组(P0.05);(3)就性腺发育而言,2龄早熟品系在性腺发育期间的性腺指数(GSI)始终较高,而2龄晚熟品系的GSI始终较低,其中在9月25日2龄早熟雌蟹的GSI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5);(4)2个选育品系成蟹的最终平均体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晚熟雌蟹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就规格分布而言,晚熟雄蟹体质量在145.00~169.99 g所占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195.00 g以上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晚熟雌蟹体质量在80.00~99.99 g所占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140.00 g以上的比例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5)。结果表明,遗传选育可以有效控制中华绒螯蟹的性腺发育速度及最终体质量。这一结果为2龄早熟和2龄晚熟新品种的申报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黑鲷♀×真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Pagrosomus major♂)反交子代在生长、发育等经济性状优于黑鲷亲本(A.schlegelii)的分子遗传差异,本研究克隆了反交子代(PA)与黑鲷(As)的Ca M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PACa M与As Ca M的序列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通过荧光定量分析了PACa M与As Ca M在仔鱼及2龄成鱼不同组织的表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PACa M基因c DNA全长1180 bp,As Ca M基因c DNA全长1241 bp,均具有一个45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49个氨基酸,分子量约16.84 k D,等电点为4.09;序列比对、结构比较等分析表明,PACa M和As Ca M属Ca M基因家族,具有4个EF-hand钙结合功能域。定量分析表明Ca M在两种鱼的仔鱼及成鱼的脑与性腺中有较高表达;PACa M和As Ca M在仔鱼及成鱼的鳃、肌肉及性腺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脑、肝及肾中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P0.05);PACa M在仔鱼中表达量最高,As Ca M在成鱼性腺中表达最高,均显示了Ca M基因在生长与繁殖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鲷科属间杂交获得的子代与亲本性状差异的功能基因表达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正>一、黄曲霉毒素B1(AFB1)对细胞色素酶的影响AFB1代谢主要在动物的肝脏中进行,肝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酶P450(cytochrome P450 CYP450s)是动物体内参与多种药物及毒物代谢的主要酶类。细胞色素酶P3A4(cytochrome P3A4 CYP3A4)作为CYP450s的同工酶,主要参与肝脏中AFB1的代谢,AFB1普遍存在于饲料及原料中,对动物有着极大的危害,进入动物机体内的AFB1经CYP3A4代谢产物中的一部分与DNA、  相似文献   

20.
雌核发育彭泽鲫后代理论上应为全雌群体,前期研究发现实验室养殖彭泽鲫F1代(相比池塘养殖)和实验室高密度养殖F2代(1.28尾/L,相比低密度0.64尾/L)组中出现了高比例的雄鱼。之前研究认为Vtg B和ZP2基因是雌性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本试验对F1、F2代雌雄鱼Vtg B和ZP2表达及卵黄蛋白原含量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实验室养殖F1代雄鱼性腺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雌鱼(P0.01,P0.05);池塘养殖F1代雄鱼性腺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F2代低密度养殖组中雄鱼性腺中ZP2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实验室养殖F1代雄鱼肝胰脏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池塘养殖F1代雄鱼肝胰脏Vtg B和ZP2的表达均极显著低于雌鱼(P0.01);F2代雄鱼肝胰脏中Vtg B和ZP2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F1代实验室养殖雄鱼全鱼卵黄蛋白原含量极显著低于雌鱼(P0.01);F1代池塘养殖雄鱼性腺、肝胰脏中卵黄蛋白原含量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F2代雄鱼性腺、肝胰脏中卵黄蛋白原含量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本研究表明,彭泽鲫Vtg B和ZP2基因并非雌性特异性表达,且不同的养殖方式、密度影响雌雄鱼Vtg B和ZP2表达及卵黄蛋白原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