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寄生在细胞内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及畜牧业发展,为控制该病我国各级政府都相应制定了动物布鲁氏菌病检疫净化方案。动物布鲁氏菌病检测方法有很多,各有优缺点及实用性。本文就布鲁氏菌检测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布鲁氏菌病俗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为每年重点防控的动物疫病之一。随着政府部门对布病防控知识的宣传,人们对布病的了解日益深刻,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人感染布病的病例和牛羊布病阳性病例每年均有发生,如何做好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已经成为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乃至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1做好动物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1.1做好检测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畜产品需求逐年加大,养殖规模化、养殖密度不断增加,畜禽感染病原机会增多,开展动物疫病净化、降低疫情风险、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动物疫病防控的根本目标。在奶牛养殖行业,"两病"(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简称两病)威胁着畜牧业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本文概述了动物疫病净化概念、开展条件以及"两病"净化中的关键技术方案,详细分析了光明牧业在"两病净化"工作中的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奶牛养殖"两病"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会引起家畜繁殖障碍、关节炎等症状。布鲁氏菌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会影响牛羊的健康生长,进而对我国养殖经济造成一定危害。文章从布鲁氏菌病的病原特点、诊断技术和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探究有效的防控布鲁氏菌病的方法以及牛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健康发展,该病的防控工作已经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避免和减少该病对防控人员的感染,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本文结合新疆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的实际,介绍了该病疫点净化过程中的消毒防护措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延平区牛羊等家畜养殖模式、养殖数量和分布情况,掌握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以及养殖场(村)饲养人员对该病防控认知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结合实验室检测对延平区开展家畜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延平区家畜养殖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养殖户的布鲁氏菌病防控意识较差,生物安全措施参差不齐;仅从羊养殖场检测出阳性样品6份,牛场和猪场检测阳性样品为0份。以上研究结果为分析延平区当前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提供数据支持,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乳牛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侵害乳牛生殖系统的慢性细菌性传染病。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目前,我国已将该病列为优先防治病种。南平市延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当地乳牛养殖特点积极开展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文中就乳牛布鲁氏菌病净化过程及体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在奶牛传染病中,布鲁氏菌病危害严重,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为使奶牛业持续健康发展,北京某地区在防控布鲁氏菌病时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介绍了该地区奶牛养殖现状,分享了近年来净化布鲁氏菌病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奶牛布鲁氏菌病发生原因和布鲁氏菌病防控对奶牛业健康发展的意义,提出了防控奶牛布鲁氏菌病的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事关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事关人民身体健康。本文介绍了会宁县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基本情况,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防治策略,旨在为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人民群众对羊肉及相关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多,使得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选择羊作为养殖对象,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羊养殖场数量也明显增多,成为我国养殖业高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羊养殖数量和养殖密度增大,使得羊或相关制品的贸易交流频率和范围扩大,导致在羊养殖过程中疾病频发,尤其是羊布鲁氏菌病等传染病,给羊养殖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通过疫苗免疫与生物安全控制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控效果,而且个别养殖场做到了羊布鲁氏菌病的净化。本文就羊场布鲁氏菌病的净化和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为羊场的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阳谷县牛羊养殖结构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从而为该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本底调查,了解全县牛羊养殖、调入和免疫情况;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采集牛羊血清进行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组合检测,了解牛羊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结果显示:阳谷县牛羊规模场所占比例为26%,散养户所占比例为74%,集约化程度不高;外地调入为零;牛羊未实施布病免疫;牛羊群中均未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结果表明:阳谷县牛羊布鲁氏菌病感染水平极低,利于净化;对其防控,应积极引导牛羊规模场开展国家级或省级牛羊布病净化创建场工作,对散养户应加大布病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类严重危害人和动物健康安全的人畜共患病,为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近些年,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呈回升趋势,我国尤其严重,国际上除少数国家主要通过捕杀等处理方式外,大多数国家主要通过对患病高发区的牲畜进行动物疫苗免疫来遏制该病的蔓延。选择和使用有效的布病疫苗,对于该病的防控和促进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近些年来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及动物疫苗研究进展进行归纳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动物检疫》2014,(3):71-71
广东省动物卫生监督总所(广东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近为进一步做好牲畜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和净化工作,深入实施《广东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近日,广东省农业厅召开布鲁氏菌病净化防控工作研讨会,华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广东省奶业协会和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广州市奶牛研究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专家教授参加会议。会议交流了当前布鲁氏菌病防控现状,分析当前本省防控形势,对如何推进广东省牲畜布鲁氏菌病防控和净化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动物感染出现流产、不孕、不育等症状,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和人体健康。本文从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规范用药的防控原则,加强调入动物的免疫、检疫、监督执法力度,从而有效防控布鲁氏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人和动物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可对动物及人身体器官造成伤害。布鲁氏菌病能够导致牛、羊身体各器官及生殖系统发生病变,失去繁殖能力,给养殖业的整体发展带来很大损失。人一旦感染,可对人的身体、心理、精神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永久丧失劳动力和生育能力。笔者根据工作地区散养羊养殖状况,总结养殖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系列防控措施,减少了布鲁氏菌的传播风险,并结合问题提出建议措施,做好羊布鲁氏菌病的跟踪防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羊肉需求日益增长,牛羊养殖在宁乡市蓬勃发展。布鲁氏菌病发病概率随之加大,不仅影响了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公共卫生安全。对此,宁乡市开展了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文章就宁乡市羊布鲁氏菌病净化进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宁乡市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是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兼性细胞内寄生的细菌,主要侵害动物的淋巴系统和生殖系统。本文介绍了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有效防控策略,鼓励和引导养殖户健康养殖、科学养殖、强制免疫、人畜分离,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新疆哈密市阳性畜群的布鲁氏菌病检疫净化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竞争ELISA方法,在哈密市131个曾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的养殖场户中,随机抽检1 699份非免疫牛羊血清样品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并从养殖区域、养殖模式、年龄及性别等方面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31个布鲁氏菌病阳性养殖场户的牛羊血清样品抗体阳性率为(8.65%,147/1 699)。从养殖区域看,各区县牛布鲁氏菌阳性率差异较小(P>0.05),而羊阳性率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其中伊州区(12.38%)显著高于巴里坤县(P<0.01);从养殖模式看,全程舍饲、全程放牧、半农半牧、混牧模式下的牛羊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依次升高(3.49%~16.72%),差异显著(P<0.05);从年龄看,牛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羊则无明显规律性;从性别看,雌性牛羊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雄性。结果表明:哈密市阳性畜群的布鲁氏菌病流行率较高,净化效果不佳;养殖区域、养殖模式、年龄和性别等是家畜布鲁氏菌病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提示,需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阳性畜群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本研究可为哈密市及周边地区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推进奶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简称“两病”)净化工作,保障奶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和乳制品质量安全,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在开展本底调查的基础上,成立净化工作小组,指导广州华美牛奶有限公司(简称公司)积极开展奶牛“两病”检疫净化,包括加强宣传培训与指导,制定维持无疫的防控策略、技术路线、总体方案和技术规程,督促公司在全面检测、严格引种、牛群建设、防疫管理、监督检查、生产管理、卫生环保等方面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有效确保了该公司连续6年维持“两病”无疫状态,从而使公司顺利建成广东省国家级首个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净化场。本文总结了创建过程和维持无疫的经验做法,以期为奶牛养殖企业开展疫病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一种,我国农业农村部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卫健委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布病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羊、牛、猪最易感染,养殖人员、兽医、屠宰工人等是易感人群。布病不仅影响畜牧业发展,而且危害人体健康。本文介绍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提出畜间布病免疫监测、安全防护、应急处置等防控要点,及养殖饲养管理建议,为保障畜牧生产经营者和动物群体健康,消除布鲁氏菌病发生和流行的风险隐患,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