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探究陕西省榆林地区鸡蛔虫核糖体18S rRNA、ITS-2基因序列特征及其种系发育关系,试验以采集于该地区的28条鸡蛔虫为样品,PCR扩增其18S rRNA、ITS-2基因的部分序列,测序后分别对鸡蛔虫18S rRNA、ITS-2基因序列的碱基组成进行分析,计算A、T、G和C的含量,并对这两个基因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其种内、种间差异,构建种系发育树。结果表明:测序所获得的鸡蛔虫18S rRNA、ITS-2基因序列的长度分别为637,350 bp;其中18S rRNA基因序列的A、T、G和C的含量分别为24.5%~25.2%、26.1%~26.4%、28.3%~28.7%和20.3%~20.9%,A+T含量为50.6%~51.6%,G+C含量为48.6%~49.6%,种内差异为0~1.6%;与猪蛔虫(MF358962)、人蛔虫(LC422643)、犬弓首蛔虫(FJ418788)及狮弓蛔虫(JF837179)种间差异为5.18%~61.38%;ITS-2基因序列中的A、T、G和C的含量分别为28.9%~29.1%、38.0%~38.6%、19.1%~19.7%与12.9%~13....  相似文献   

2.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河南省不同地区犬弓首蛔虫分离株线粒体12S rRNA部分基因序列(plastiosome 12S rRNA,p12S rRNA)的遗传变异情况。通过PCR技术对犬弓首蛔虫p12S rRNA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应用Clustal X 2.0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再利用Mega4.0程序进行NJ法绘制种系发育树。结果显示,所获得的18个犬弓首蛔虫分离株p12S rRNA序列长度为497~499 bp。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的犬弓首蛔虫分离株与已知犬弓首蛔虫位于同一分支,与其他蛔虫所属分支相隔较远。犬弓首蛔虫p12S rRNA序列种内相对保守,而种间差异较大,可以作为种间遗传变异研究的标记,从而为犬弓首蛔虫的分类与流行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湖南省湘西地区鸡蛔虫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系发育关系,试验以采集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条鸡蛔虫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扩增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Ⅲ(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Ⅲ,cox3)和核糖体18S rRNA的部分序列。结果显示:PCR扩增获得的鸡蛔虫cox3、18S rRNA基因序列的长度分别为399 bp、637 bp,种内差异分别为0~1.5%、0~1.6%,种间差异分别为13.0%~40.1%、5.18%~61.38%;构建了基于cox3、18S rRNA基因序列的种系发育树,来自于湖南省湘西地区的鸡蛔虫均处于发育树的同一分支上。研究表明来自于湖南湘西地区的鸡蛔虫间尽管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湖南省娄底市犬弓首蛔虫流行状况及虫株遗传变异情况,本试验于2021年3—9月对该地区368份犬粪便和104份环境(土壤和水源)样品的犬弓首蛔虫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对9个犬弓首蛔虫分离株线粒体cox1和nad4序列进行扩增、测序与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的犬粪便和环境样品的犬弓首蛔虫虫卵检出率分别为13.59%(50/368)和18.27%(19/104);其中宠物犬(11.74%)较流浪犬(17.36%)来源粪便样品检出率低,公园来源土壤样品(9.09%)较小区来源样品(3.92%)检出率高;9个犬弓首蛔虫分离株线粒体cox1和nad4序列长度分别为424 bp和1 197 bp,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4%~100.0%和98.7%~100.0%,与其他具有代表性蛔虫分离株对应序列同源性均低于90%;9个犬弓首蛔虫分离株线粒体cox1和nad4序列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7±0.002和0.006±0.003。结果表明湖南娄底市犬弓首蛔虫分离株遗传变异较低,但虫卵流行状况严重,且存在于公共环境中,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阐明我国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湖南分离株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cox1)基因部分序列(pcox1)的遗传变异情况,并用其与其它弓首蛔虫的pcox1序列构建进化关系。应用PCR扩增犬弓首蛔虫虫株的pcox1,将所获得的序列应用Mafft 7.122程序进行比对,然后用Phy ML 3.1程序ML法绘制种系发育树。本实验扩增所获得的pcox1序列长度一致,均为394 bp,种内变异在0~2.5%之间,种间差异为8.2%~11.6%。种系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2个犬弓首蛔虫分离株位于同一分支。由于犬弓首蛔虫pcox1序列种内相对保守,种间差异较大,故可作为种间鉴定检测研究的遗传标记,本研究结果为犬弓首蛔虫的分类、鉴定和群体遗传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西宁市宠物犬弓首蛔虫感染情况,将50份来自西宁市宠物交易市场的幼犬新鲜粪便样本经过饱和盐水漂浮处理后收集虫卵或虫体,虫卵做显微和超微形态鉴定,虫体用于提取基因组DNA和cox2基因扩增与测序分析。结果表明:50份新鲜粪便样本中10份检测出犬弓首蛔虫卵,样本的感染率为20.00%,其中雌性犬感染率(21.05%)高于雄性犬感染率(16.67%)和总感染率(20.00%),2月龄以内的犬感染率相对较高。调查结果提示西宁市宠物交易市场的兽医公共卫生监管力度需要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东北虎源蛔虫与其他蛔虫的种群遗传关系,本研究对湖南省长沙生态动物园东北虎粪便中采集的蛔虫成虫的线粒体DNA中细胞色素I(cox1)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将测序结果与GenB ank中登录的其他蛔虫cox1序列进行对比及种系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来自长沙生态动物园7个东北虎蛔虫样品cox1序列长度基本一致,为413 bp~414 bp,与猫弓首蛔虫同源性最高,达98.4%以上,而且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所有样品均与猫弓首蛔虫位于同一分支。该结果表明,pcox1序列种内相对保守,种间差异较大,因此可以作为猫科弓首蛔虫的种间遗传变异研究的分子遗传标记,从而为蛔虫的群体遗传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来源于湖南省长沙生态动物园猎豹体内的狮弓蛔虫为研究对象,利用保守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猎豹狮弓蛔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亚基基因(cox1)部分序列(pcox1),并用pcox1序列构建与其他相关蛔虫的进化关系。将获得的序列,用Clustal X 1.83程序进行比对,用Phy ML 3.0程序中的最大似然树法(ML)绘制种系进化树。结果显示:样品pcox1序列长度均为367 bp,种内相对保守(1.4%~6.8%),种间变异显著(9.7%~21.4%);种系发育关系指示,猫科动物狮弓蛔虫分离株位于同一分支,犬科动物狮弓蛔虫分离株位于另一分支。由于狮弓蛔虫cox1序列种内相对保守,种间差异较大,故可作为狮弓蛔虫种间遗传变异研究的标记。  相似文献   

9.
分离到湖南长沙生态动物园白狮和猎豹的两种野生动物蛔虫样本,对这两种蛔虫线粒体DNA(rDNA)中细胞色素I(cox1)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并与Gen Bank中收录的猫弓首蛔虫、狸猫弓首蛔虫、犬弓首蛔虫、狮弓蛔虫和猪蛔虫cox1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来自长沙生态动物园的白狮和猎豹蛔虫cox1序列长度均为415 bp;与Gen Bank收录JF780951. 1(狮弓蛔虫)序列用Blast软件比较,发现极少数的碱基置换、颠换、缺失及无差异。利用DNAStar 5. 0的MegAlign软件差异性分析显示,白狮蛔虫(WL1、WL2)基因序列和猎豹蛔虫(CH1、CH2)基因序列与JF780951. 1(狮弓蛔虫)序列的平均差异分别为4. 05%和2. 5%。而样品序列与其他序列相比差异均在10. 1%以上。因此,这2种动物4个蛔虫样品种内差异小,种间差异大,同是狮弓蛔虫。  相似文献   

10.
以采自广东4个不同地方的猪蛔虫为研究对象,PCR扩增其线粒体细胞色素c酶第3亚基(cox3)基因的部分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测序之后与网上已发表的相关蛔虫的cox3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品都扩增出了520 bp的cox3的部分序列,序列分析表明,不同地区的猪蛔虫样品cox3序列之间存在的种内差异在0.2%~2.8%,与网上发表犬弓首蛔虫、猫弓首蛔虫、马来西亚弓首蛔虫的相应序列差异明显,分别是16.8%~17.4%、18.0%~19.5%、18.2%~18.7%。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猪蛔虫的分子遗传和种群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沈阳某警犬基地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以及不同品种警犬、不同年龄段警犬间寄生虫感染存在的差异,采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对沈阳某警犬基地180只犬进行肠道寄生虫调查。结果表明:144只犬感染虫卵,感染率达到80%;检出虫卵种类有犬弓首蛔虫、狮弓蛔虫、犬复孔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等4种,感染率分别为36.67%,15.56%,18.89%和8.89%,其中犬弓首蛔虫和犬复孔绦虫为感染率较高的两种寄生虫;1~3月龄的幼犬与其他年龄犬相比,犬弓蛔虫感染率高达76.67%;只有德牧和德荷杂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  相似文献   

12.
为了鉴定送检池鹭所感染的消化道线虫种属关系,通过对虫体、虫卵形态学观察和虫体cox1基因的序列分析进行虫体鉴定,即采用PCR扩增线粒体DNA中细胞色素I(cox1)基因,获得有效序列进行NCBI-Blast在线比对,并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池鹭消化道线虫cox1序列长度为443 bp,与狮弓首蛔虫同源性为9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与狮弓首蛔虫位于同一分支。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池鹭所感染的线虫属于狮弓首蛔虫,鉴定结果可为池鹭消化道线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湖南省怀化地区白纹伊蚊的基因变异、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进化关系,本试验以收集于怀化地区的30只白纹伊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扩增其核糖体18S rRNA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x1)基因序列,并对其基因变异、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进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全部样品的18S rRNA和cox1基因序列长度均为489和1 004 bp;基于18S rRNA基因序列,怀化地区白纹伊蚊的种内差异为0~2.9%,种间差异为28.74%~61.46%;基于cox1基因序列,怀化地区白纹伊蚊的种内差异为0~0.2%,种间差异为6.08%~12.65%。基于18S rRNA、cox1基因序列所构建的进化树发现,来自于怀化市的白纹伊蚊全部位于同一分支上。结果表明,怀化地区白纹伊蚊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且其18S rRNA、cox1基因序列的种内差异小、种间差异大,可作为白纹伊蚊鉴定的理想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4.
苏勇 《兽医导刊》2016,(2):154-154
弓首蛔虫病主要是由犬弓首蛔虫和猫弓首蛔虫寄生于犬科和猫科动物小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据调查,世界各地犬的弓首蛔虫感/染率为5.5~64.7%,猫的弓首蛔虫感染率在25.2%~66.2%。弓首蛔虫感染可使幼犬和小猫生长缓慢、发育不良、严重时甚至引起犬和猫的死亡。犬弓首蛔虫和猫弓首蛔虫还可以感染其他多种动物和人,引起幼虫移行症。人弓首蛔虫病以儿童多见,都是因为吞食了感染性虫卵而至。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眼幼虫移行症是人弓首蛔虫病的主要表现,严重者多个器官受损、眼睛失明等。调查显示,人血清中抗弓首蛔虫抗体阳性率在1.6~37%。因此该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重要的人与动物共患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怀化地区犬瘟热病毒的基因变异与遗传多样性情况,阐明其遗传进化关系。【方法】从怀化地区收集30株犬源犬瘟热病毒样本,用PCR法扩增其H、F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分析H、F基因序列碱基组成;利用Clustal X、MegAlign软件进行变异位点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运用Clustal X、PhyML 3.0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ML)对怀化地区犬瘟热病毒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并用FigTree v 1.3.1软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30株怀化地区犬瘟热病毒均为Asia-Ⅰ型,其H、F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1 778和1 850 bp,其AT含量分别为56.8%~57.9%和54.9%~56.1%,GC含量分别为42.2%~43.0%和44.1%~44.9%。H基因的种内差异为0~3.1%,种间差异为51.36%~60.15%;F基因的种内差异为0~2.4%,种间差异为39.60%~53.09%。基于H、F基因序列所构建的遗传进化树发现,来源于怀化地区的30株犬源犬瘟热病毒全部位于遗传进化树的同一分支上。【结论】来源于怀化地区犬瘟热病毒之间虽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对某警犬基地180头犬进行肠道寄生虫的调查,共检出犬弓首蛔虫、狮蛔绦虫、犬复孔绦虫、细粒棘球绦虫4种;感染比率分别为36.67%、15.56%、18.89%、8.89%,犬弓首蛔虫和犬复孔绦虫为感染比率较高的2种寄生虫;1~3月龄的幼犬与其它年龄犬相比,犬弓首蛔虫感染率高达76.67%;不同品种犬间寄生虫感染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白狮蛔虫湖南动物园分离株线粒体nad5的遗传差异,并利用nad5序列分析白狮蛔虫与其他蛔虫的种系遗传关系,应用PCR技术对白狮蛔虫线粒体nad5的部分序列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利用Clustal X2.0程序对测序所得序列进行比对,再运用Mega4.1程序进行NJ法绘制种系发育树。结果表明:所获得nad5序列长度基本一致,约530 bp,15个样品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7.4%~99.8%,通过构建系统种系发育,结果显示15个白狮蛔虫分离株与狮弓蛔虫位于同一大分支,与其他蛔虫所属分支具有较远的距离,得到较为明显的鉴别。狮弓蛔虫nad5序列种内较为保守,但种间差异明显,nad5基因可以作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应用于狮弓蛔虫的分子鉴定和种间遗传变异研究,从而为狮弓蛔虫的群体遗传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犬蛔虫病是幼犬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危害3周~5月龄的幼犬,感染率在5%~80%之间,直接影响着幼犬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成年犬很少感染。寄生于犬的蛔虫主要有两种,一是犬弓首蛔虫,该蛔虫是幼犬寄生的主要蛔虫。二是狮弓首蛔虫,常发生于成年犬。但成年犬两种蛔虫均为终末宿主。另一种在犬很少寄生的蛔虫为猫弓首蛔虫。蛔虫病之所以广泛流行,主要是因为蛔虫的生活史简单及虫卵的抵抗力强等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9.
为初步了解石河子市犬蛔虫感染状况,对石河子市136份家养犬及流浪犬粪便样品进行蛔虫卵大小、形态鉴定及虫卵计数,确定蛔虫种类、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同时对检出的蛔虫卵进行体外发育形态观察。结果显示:犬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感染率分别为3.68%(5/136)、8.82%(12/136),两种蛔虫混合感染率为3.68%(5/136),阳性样品全部来自流浪犬,每克粪样虫卵数(EPG)最高可达400;对蛔虫卵体外培养,观察到狮弓蛔虫卵单细胞期、二分裂期、四分裂期、桑葚胚期、肠胚期及幼虫期等时期的形态。结果表明,石河子市家养犬蛔虫感染控制效果较好,但流浪犬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需重点加强对流浪犬的蛔虫监测和驱虫。本研究为石河子市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防控提供了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用粪便学检查方法对南京地区289份犬粪便中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犬寄生虫感染率为33.91%,其中蠕虫感染率为19.03%,原虫感染率为14.88%。病原分别为犬弓首蛔虫、狮弓蛔虫、犬钩口线虫、粪类圆线虫、阔节裂头绦虫、犬复孔绦虫、犬等孢球虫和俄亥俄等孢球虫,其中优势寄生虫为犬弓首蛔虫、犬等孢球虫和犬复孔绦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