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10年9月采用样方法对陕西库峪岷县高原鳅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鱼类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到4种鱼类,即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es)、岷县高原鳅(Triplophysa minxianensis)、拉氏(鲈)(Phoxinus lagowskii)和多鳞铲颌鱼(Scaphesthes macro...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多鳞铲颌鱼的营养价值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取40尾人工养殖的多鳞铲颌鱼(25.8 ~42.6g/尾),对其肌肉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经测定,多鳞铲颌鱼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6.60%、18.11%、3.01%和1.42%.该鱼肌肉中共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为77.28%,其中...  相似文献   

3.
<正> 泰山赤鳞鱼在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鲤亚科,突吻鱼属,铲颌鱼亚属,学名为多鳞铲颌鱼Varicorkinus(Scaphesthes)macrolepis(Bleeker)(周忠江等,1980)。赤鳞鱼以肉质细嫩,味美不腥,营养丰富而弛名中外,为我国珍贵鱼类之一。过去在泰山南北海拔270米以上的各主要水系中均有  相似文献   

4.
正台湾铲颌鱼又名台湾白甲鱼,俗称苦花、竹叶鱼、隐鱼,隶属鲤科、鲃亚科、突吻鱼属,与著名的泰山赤鳞鱼(多鳞铲颌鱼)同属不同种。自然条件下栖息于高海拔的山涧溪流中,主要摄食水中昆虫幼体及附生于岩石上的藻类等。该鱼肌间刺少,肉质细嫩、味鲜不腥,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溪流性经济鱼类。目前该鱼产区的市场价已达160~250元/千克,且经常供不应求。为保护开发利用这一珍贵资源,我们利  相似文献   

5.
多鳞铲颌鱼性腺分化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多鳞铲颌鱼(Varicorhinus macrolepis)性腺的分化发育进行组织学研究,观察了雌雄性腺的形成过程及各级生殖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多鳞铲颌鱼卵巢和精巢开始分化的时间分别在80日龄和90日龄,雌鱼和雄鱼的性成熟年龄分别为36月龄和24月龄,精子和卵子的发育均可分为5个时期。在多鳞铲颌鱼的生长发育过程中,12月龄(雄鱼)和30月龄(雌鱼)性腺质量与体长、体质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泰山赤磷鱼学名多鳞铲颌鱼,属鲤形目、鲤科、突吻鱼属、铲颌鱼亚属,又名螭霖鱼、石鳞鱼、斑纹鱼,是生活在泰山山涧溪流中的小型鱼类。其肉质细嫩、香而不腻、鲜而不腥、营养丰富,并具有较高的药  相似文献   

7.
多鳞铲颌鱼属鲤科、亚科、突吻鱼属,是该属16种鱼中分布最北的一种,最北可达北纬40°,其主要产地是鄂西山地、秦巴山区、太行山脉,在山东泰山也有自然分布,是山东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经我们较为详细的研究和长期的饲养观察,发现它确有一些颇为独特的地方。多鳞铲颌鱼属中小型鱼类,根据测量,最大个体可达150克,体长25厘米。体似草鱼,但更浑圆惨长。口下位,有细小口须2对。各鳍舒展,幼鱼鳍浅遁色,成酋胸鳍、腹鳍、臀鳍外缘金黄色。鱼体黄褐色且变色能力很强。更鳞铲颌里栖息在高山溪流中,水质清澈透明,港氧呈饱和状态,水…  相似文献   

8.
泰山赤鳞鱼的生物学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安才 《齐鲁渔业》2005,22(8):31-32
泰山赤鳞鱼学名多鳞铲颌鱼(Scqphecthes macrolepis),属鲤科,鲃亚科,突吻鱼属,铲颌鱼业属。在山东仪分布于泰山山涧溪流中,是很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赤鳞鱼肉质细嫩,味美不腥,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足我国五大贡鱼之一。目前,野生赤鳞鱼在泰山濒临绝迹。为保护开发利用这一珍贵资源,泰安市水产部门建立了泰山赤鳞鱼保护繁育中心,对它进行养殖开发研究。现将赤鳞鱼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泰山赤鳞鱼的病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山赤鳞鱼学名多鳞铲颌鱼(Scaphesthesmacrolepis)是鲤科、突吻鱼属、铲颌鱼亚属的鱼类,在山东仅分布于泰山,是山东省省级重点保护鱼类。近几年,在山东省及泰安市政府的扶持下,泰山区兴建了多处养殖场,并逐步推广到山东省境内的临朐、淄博、泗水等地进行饲养,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饲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病害。作者将近10年来的试验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烫尾病1-1 病因由水质不良引起。泰山赤鳞鱼是山涧溪流鱼类,适宜在低温、高溶氧、高透明度的水环境中生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泰山赤鳞鱼学名多鳞铲颌鱼,属鲤形目、鲤科、鲅亚科,是一种小型鱼类,以肉质细嫩、味美不腥、营养丰富而著称,为了增加赤鳞鱼的养殖密度,提高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利用闲置孵化桶微流水养殖赤鳞鱼试验,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场地选择养殖场选在废弃的稚甲培育池,水源  相似文献   

11.
泰山赤鳞鱼,学名为多鳞铲颌鱼(Seqphecthes macrolepis),属鲤科、鲃亚科、突吻鱼属,是山东省唯一重点保护的淡水鱼类,它与富春江的鲥鱼、青海湖的湟鱼、渤海的油鱼和弓鱼,并称为我国五大贡鱼.但是,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再加上利益的驱动,使这一珍贵鱼种濒临灭绝.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珍稀的物种资源,笔者经过多年精心研究,取得了泰山赤鳞鱼人工繁殖实验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多鳞铲颌鱼精子的生物学特性,了解精子活力的持续时间和精子的寿命,为人工繁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观察了神农架多鳞铲颌鱼精子在河水、0~1.0 %氯化钠溶液中的活力。结果发现,精子在河水中活力较高,平均快速运动时间为33.2 s,平均寿命为69.5 s。精子活动的最适氯化钠质量分数为0.5 %,在此质量分数情况下,精子的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均最长,分别为50.6 s、109.7 s。  相似文献   

13.
<正>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又名多鳞铲颌鱼、赤鳞鱼等,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我国分布于陕西、四川、山东、北京地区,是一种名贵淡水经济鱼。其肉质细嫩、鲜美,富含多种氨基酸与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因过度捕捞及生存环境变化,导致其数量逐年减少,野外种群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鱼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同源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从多鳞铲颌鱼雄生殖腺中首次克隆得到核糖体蛋白L34 3’末端cDNA序列。该3’末端cDNA序列长297bp,预测开放阅读框为162bp,编码5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经BLAST比对,该cDNA序列与斑马鱼、斑点叉尾鱼回、非洲爪蟾、大西洋鲑同源率达到82%~85%。利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核糖体蛋白L34mRNA在多鳞铲颌鱼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注射激素后在生殖腺中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核糖体蛋白L34基因在多鳞铲颌鱼雄生殖腺中特异性表达;核糖体蛋白L34在雌性生殖腺、心、脑、鳃、肠和肌肉中表达量较少,其中在雌性生殖腺表达量最低,雄性生殖腺表达量高于雌性生殖腺、肝、心、脑、鳃、肠、肌肉、脾,差异极显著(P0.01)。在雄性生殖腺注射甲基睾丸酮后,核糖体蛋白L34基因的表达量对照组高于注射组,差异显著(P0.05),在雌性生殖腺注射雌二醇后,核糖体蛋白L34基因表达量对照组高于注射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神农架多鳞铲颌鱼的繁殖生物学。生殖季节可凭"珠星"等副性征辨别雌雄,首次性成熟年龄雌鱼为3龄、雄鱼为2龄;雌雄性比为1.08∶1。繁殖期为每年的4月底至6月中旬,属多次性产卵类型。个体绝对繁殖力为1527~15875粒,平均为(5568±3172)粒;个体相对繁殖力为11~41粒/g,平均值为(27.14±7.46)粒/g。  相似文献   

16.
泰山赤鳞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山赤鳞鱼学名多鳞铲颌鱼,属鲤科,纪亚科,突吻鱼属,是突吻鱼属16种鱼中唯一能分布到北方的种类。在山东,仅分布于泰山,是山东省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目前,在泰安已成为很有地方特色的养殖种类,市场售价颇高。一、生物学特性1.外部形态泰山赤鳞鱼身体略成圆筒形,吻钝,口下位,下唇边缘角质化。各鳍舒展,胸鳍、腹鳍、臀鳍外缘金黄色,周身略具金属光泽,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很快地发生深浅变化。2.生活习性泰山赤鳞鱼是常年生活于山涧溪流中的中小型鱼类,其主要食物是摇蚊幼虫、蜉蝣稚虫等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根据观察,…  相似文献   

17.
泰山东临黄海,西襟黄河,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古人称之为华夏神山,天下大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同样也造就了独具特征的泰山赤鳞鱼。据《泰山药物志》记载:“泰山赤鳞鱼又名螭霖鱼、石鳞鱼、斑纹鱼。生石溅中……。”考察证明:泰山赤鳞鱼属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鲤形总目、鲤形目、鲤科、囟巴亚科、突吻鱼属、铲颌鱼亚属,学名多鳞铲颌鱼(Scaphesthes macrolepis)。泰山赤鳞鱼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中的山区,山东仅分布于泰山,在泰安已成为地方特色的养殖品种,故名泰山赤鳞鱼。它是一种小型鱼种,与富春江的鲥鱼、青海湖的湟鱼(裸鲤)、渤海的弓鱼和油鱼,并称为我国五大名鱼。泰山赤鳞鱼以其肉质细嫩、味美不腥、营养丰富而驰名海内外,古代皇帝来泰山封禅,赤鳞鱼为御膳中必备之菜;而现在中外贵宾来泰山观光旅游以吃到赤鳞鱼为荣。1991年王元平编著的《泰山风味菜》中的原料名产类中的第一位名产就是泰山赤鳞鱼,而泰山赤鳞鱼的名菜就有10多种:姜太公钓鱼、八仙瑶池聚会、龙凤浮白云、龙潭赤鳞鱼、凤尾赤鳞鱼等都是传统的名菜,备受中外佳宾的喜爱。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人工养殖台湾铲颌鱼的食用营养价值,对其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脂肪酸组成和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台湾铲颌鱼肌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质量分数(鲜质量基础)分别为76. 67%、18. 55%、2. 59%和2. 15%;肌肉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占氨基酸总量的41. 05%,呈味氨基酸4种,占氨基酸总量的38. 9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肌肉中共检测出17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量的比例约为2∶3∶5;肌肉中铁、铜、锰和锌含量分别为11. 34、0. 13、0. 28和17. 58 mg/kg。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台湾铲颌鱼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鱼类,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曹建军 《河北渔业》2005,(6):41-41,48
陕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流域,地质复杂,河流纵横交错,水库、湖泊星罗棋布,秦岭山脉横贯东西、生物物种非常丰富,目前陕西省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有川陕哲罗鲑、秦岭细鳞鲑、大鲵、水獭;省级重点保护有秦巴小鲵、多鳞铲颌鱼等三十多种。主要分布在秦岭南北山涧河流小溪。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0-2011年和2015-2016年对长江天鹅洲故道鱼类资源的调查,分析了长江天鹅洲故道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着重了解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潜在饵料鱼资源-小型鱼类的情况。结果表明,2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51种,隶属于6目12科41属,其中2010-2011年采集鱼类50种,2015-2016年采集鱼类38种。小型鱼类共采集到32种,其中2010-2011年度为31种,2015-2016年度为22种,减少的种类主要为长江干流繁殖进入天鹅洲故道的种类。2015-2016年相比2010-2011年,小型鱼类优势种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2010-2011年故道小型鱼类优势种5种,按优势度大小排序为: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贝氏歺又鱼(Hemiculter bleekeri)、鲫(Carassius auratus)、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和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而2015-2016年优势种为4种,按优势度大小排序为: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歺又鱼(Hemiculter leucisculus)、短颌鲚和鲫,来自长江干流繁殖的小型鱼类资源有所减少。建议通过灌江纳苗引入似鳊、银鮈、贝氏歺又鱼等长江干流繁殖的小型鱼类,改善生境,为歺又鱼、鲫等湖泊定居鱼类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以增加长江江豚饵料鱼类的资源量,满足其食物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