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鲇幼鱼耗氧率与氨氮排泄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体重对鲇Silurus asotus幼鱼呼吸、氨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鲇幼鱼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一昼夜在4:00-7:00和17:00-20:00各出现一个耗氧高峰,这两个时间段应是鲇幼鱼的摄食和活动高峰;在18-31℃下,鲇幼鱼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排氨率在18-26℃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于26℃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耗氧率(OR)和排氨率(N)均随着体重(W)的增加而下降,并呈幂函数的关系,相关方程分别为OR=0.8784W-0.9145(R2=0.9731),N=34.665W-0.8999(R2=0.8616);随着温度的上升,鲇幼鱼耐低氧能力下降,当温度大于26℃时,窒息点超过0.5 mg/L;随着体重的增加,鲇幼鱼耐低氧的能力上升,体重低于4.06 g时,窒息点没有显著差异(P〉0.05),当体重达到11.06 g时,窒息点降至(0.319±0.031)mg/L,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  相似文献   

2.
花(鱼骨)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测定了花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并对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以及体重对其窒息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0~25℃)条件下,花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R0)与温度(T)和体重(W)的二元线形回归方程是:R0=0.022T-0.001W-0.05,复相关系数为0.926,F检验表明,花的耗氧率与温度和体重之间有极显著复相关关系;花的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出现在凌晨3:00,低谷是在上午11:00;花的窒息点与体重显著相关,窒息点A(mg/L)与体重W(g)的相关关系表示为:A=0.2671W0.2801,随体重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实验测定了花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并对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以及体重对其窒息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0~25℃)条件下,花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R0)与温度(T)和体重(W)的二元线形回归方程是:R0=0.022T-0.001W-0.05,复相关系数为0.926,F检验表明,花的耗氧率与温度和体重之间有极显著复相关关系;花的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出现在凌晨3:00,低谷是在上午11:00;花的窒息点与体重显著相关,窒息点A(mg/L)与体重W(g)的相关关系表示为:A=0.2671W0.2801,随体重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盐度对壳长为(3.41±0.25)cm的香螺Neptunea cumingii幼螺呼吸和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对香螺幼螺耗氧率、排氨率、氧氮比(O∶N)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一定盐度范围内,试验组香螺幼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盐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盐度为1934时,耗氧率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加,超过34时,随盐度的升高而不断降低;当盐度为1934时,耗氧率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加,超过34时,随盐度的升高而不断降低;当盐度为1929时,排氨率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加,超过29时,随盐度的升高而不断降低;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与盐度(S)的相关方程分别为RO=-0.0006S2+0.0382S-0.4622(R2=0.9115)和RN=-0.0001S2+0.0049S-0.0451(R2=0.5529);在温度试验中,试验组香螺幼螺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T)的升高也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耗氧率与排氨率最高时对应的温度分别为20、25℃,相关方程分别为RO=-0.0014T2+0.0514T-0.2074(R2=0.8017)和RN=-0.0013T2+0.0078T+0.0109(R2=0.8260)。研究表明,香螺幼螺生存的最适宜温度为20℃,适宜盐度范围为2929时,排氨率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加,超过29时,随盐度的升高而不断降低;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与盐度(S)的相关方程分别为RO=-0.0006S2+0.0382S-0.4622(R2=0.9115)和RN=-0.0001S2+0.0049S-0.0451(R2=0.5529);在温度试验中,试验组香螺幼螺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T)的升高也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耗氧率与排氨率最高时对应的温度分别为20、25℃,相关方程分别为RO=-0.0014T2+0.0514T-0.2074(R2=0.8017)和RN=-0.0013T2+0.0078T+0.0109(R2=0.8260)。研究表明,香螺幼螺生存的最适宜温度为20℃,适宜盐度范围为2934。  相似文献   

5.
花[鱼骨]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测定了花[鱼骨]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并对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以及体重对其窒息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0~25℃)条件下,花[鱼骨]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R0)与温度(T)和体重(W)的二元线形回归方程是:R0=0.022T-0.001W-0.05,复相关系数为0.926,F检验表明,花[鱼骨]的耗氧率与温度和体重之间有极显著复相关关系;花[鱼骨]的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山现在凌晨3:00,低谷是在上午11:00;花[鱼骨]的窒息点与体重显著相关,窒息点A(mg/L)与体重W(g)的相关关系表示为:A=0.2671W^0.2801,随体重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温度和盐度对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为该贝的繁育和养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温度(10、15、20、25、30℃)和盐度(15、20、25、30)对织锦巴非蛤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温度在10~30℃时,随着水温的升高,织锦巴非蛤的耗氧率逐渐增大,而排氨率先增加后下降,20℃时达到最大值;盐度在15~30时,随盐度的升高,织锦巴非蛤的耗氧率逐渐增大,排氨率也逐渐增大,当盐度为25时,排氨率略有下降。在盐度29,水温10~30℃范围内,织锦巴非蛤的O∶N值为16.320~71.046,平均值为31.692。在水温24℃,盐度为15~30时,O∶N值为10.459~32.974,平均值为19.060。在本实验条件下,根据数据得出耗氧率与温度的拟合方程:y=0.027 7x+0.130 1,R2=0.985 2;排氨率与温度:y=-0.000 2x2+0.007 8x-0.045 4,R2=0.808 4;耗氧率与盐度:y=0.047 2x-0.637 4,R2=0.922...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紫黑翼蚌耗氧率和排氨率及其昼夜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静水呼吸法测定了在3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紫黑翼蚌耗氧率及排氨率的变化,比较了雌雄蚌的呼吸代谢差异,并研究了其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7~27℃条件下,紫黑翼蚌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雄蚌耗氧率高于雌蚌,但无显著性差异;而雄蚌排氨率低于雌蚌,且在22℃、27℃条件下排氨率差异显著(P=0.014,P0.01);在27℃条件下,雄蚌的氧氮比显著高于雌蚌(P=0.019),这可能与紫黑翼蚌雌雄生理差异有关;22℃时,紫黑翼蚌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夜间显著高于白天,雌雄蚌的呼吸代谢高峰均出现在凌晨1:00~3:00,除雄蚌的排氨率低谷出现在9:00~11:00,其他低谷均出现15:00~17:00。在22℃条件下,雄蚌一昼夜平均耗氧率高于雌蚌,而平均排氨率低于雌蚌,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结果初步揭示了温度对雌雄紫黑翼蚌呼吸代谢的影响及昼夜变化规律,为提高其人工驯养成活率、池塘合理放养及雌雄生长差异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应用密闭定容装置,测定了20℃、24℃、28℃时大口鲇仔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大口鲇仔鱼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有上升的趋势,耗氧率与温度之间有极显著关系;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3种温度耗氧高峰均出现在傍晚17~19时,低谷出现在清晨5~7时;窒息点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泥鳅呼吸代谢活动规律和变化特点,利用静水密闭式方法研究温度及其突然变化对泥鳅耗氧率(OCR)、排氨率(AER)和窒息点(AP)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泥鳅的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温度为10~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泥鳅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逐渐升高,在30℃时开始下降;窒息点则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出现了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泥鳅氧氮比(O/N)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呈"V"型变化,但均高于8且低于24,说明泥鳅主要以蛋白质为供能物质,其次为脂肪。在突然变化后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泥鳅的耗氧率呈上升趋势,而排氨率和窒息点则出现了"W"型的变化趋势,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再升高,与恒温条件下相比,突然变化后的同比温度组的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均发生了增加。说明在泥鳅的养殖管理过程中应避免温度的剧烈变化,以免引起泥鳅耗氧率增加,对低氧的耐受能力下降而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0.
欧洲丁鱥鱼种耗氧率与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温23~24℃下,测定了体重为(3.20±0.20)~(18.25±0.72)g欧洲丁鱥Tinca tinca的耗氧量、耗氧率,以及体重为(4.20±0.15)~(15.25±0.40)g欧洲丁鱥的窒息点。结果表明:耗氧量与鱼体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式为Y=0.512W0.559(r=0.9903,P<0.05),耗氧率则与鱼体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式为Y′=0.3165W-0.283(r=-0.9900,P<0.05);欧洲丁鱥的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一昼夜出现两个高峰值,分别在7:00~9:00和19:00~21:00,低峰值出现在22:00~2:00;欧洲丁鱥的窒息点为(0.360±0.015)~(0.300±0.010)mg/L(以O2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