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粗皮侧耳粗毒素的杀线虫活性及其基本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红琼  冯志新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1):1349-1355
 粗皮侧耳 (Pleurotusostreatus)菌物能产生杀线虫毒素。菌丝细胞提取物和菌丝液体培养滤液对植物寄生线虫的卵、幼虫及成虫均具有较强的毒杀活性 ;用乙酸乙酯从该菌丝麦粒培养物中提取的粗毒素稀释 10倍 ,击倒 95 %的线虫 (Panagrellusredivivus)仅需 4 .5h ;该菌产生的毒素可溶于水及各种有机溶剂 ,石油醚除外 ,对热和酸碱均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尤其对酸的稳定性强 ,对线虫的毒杀活性具有一定的广谱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香菇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情况和菌丝对线虫的作用效果,并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香菇菌丝对番茄上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显示:WA、CMA、OWA、PDA、CPDA和PPDA菌丝处理的线虫相对死亡率均不高,其中PPDA平板上的线虫死亡率最高,其上菌丝作用(Panagrellus redivivus)72 h的线虫相对死亡率为39.4%;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和疏密程度不同,但都能产生晶体物质。盆栽试验显示:香菇菌丝对番茄根结线虫的作用效果不好,根结抑制率仅18.18%,但对番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结线虫卵和雌虫的寄生真菌对根结线虫病害生物防治具有很大应用潜力。本项研究采用分离自北方根结线虫卵的萨克拉普奇尼亚菌串孢变种Pochonia suchlasporia var.catenata CFCC84965,测定其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和雌虫的致病性。被寄生的卵内充满菌丝且胚胎破坏,胚前发育期的卵对菌丝的侵染敏感,即将孵化出2龄幼虫的卵很少被寄生。菌丝环绕于被寄生卵周围形成致密菌网和侵染钉,卵壳皱缩和凹陷,有时可见到菌丝上形成瓶梗细胞和分生孢子;卵胚胎发育停止和幼虫发育畸形,卵内容物聚集变态,卵壳破裂,内容物外渗。萨克拉普奇尼亚菌串孢变种CFCC84965对卵的寄生率为65.18%。该菌对南方根结线虫雌虫具有致病性,菌丝接触雌虫体壁形成侵染钉,穿透体壁,虫体皱缩变形。该菌对根结线虫雌虫的寄生致病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食线虫性真菌弯孢节丛孢菌的分离及捕食线虫过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牛羊相关联的基质中分离食线虫性真菌弯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musiformis并进一步观察该分离株对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 3期幼虫和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捕食过程。【方法】用诱饵平板技术分离弯孢节丛孢,然后借助扫描电镜观察弯孢节丛孢对捻转血矛线虫3期幼虫和秀丽隐杆线虫作用的动态过程。将该菌分离株NPS045接种在表面铺有纤维素膜的20 g·L-1水琼脂平皿中培养4 d后并加入试验线虫,于2种线虫捕捉后不同时间段取样观察。【结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加入试验线虫后5 h该菌产生捕食结构并开始捕捉2种线虫;弯孢节丛孢对捻转血矛线虫3期幼虫于捕捉后22 h刺入角质层,56 h虫体有侵入性菌丝长出,68 h消化完全;秀丽隐杆线虫于捕捉后14 h刺入并明显皱缩,19 h虫体严重皱缩,24 h消化完全。【结论】从1 502份与牛羊相关的样品中分离出17株弯孢节丛孢菌,其在总样品中的检出率为1.13%。  相似文献   

5.
植物寄生线虫作为一类植物病原,对全球农林业产生严重危害,每年由植物寄生线虫造成的损失平均高达1570亿美元.食线虫真菌作为一种安全、高效、低毒防治线虫的生物技术,已受到广泛关注.讨论了食线虫真菌的分类、对线虫的作用机制、防控效果的影响因素和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食线虫真菌与植物寄生线虫互作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子实体对线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子实体各部分均不能杀死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但子实体一量萌发形成菌丝,则能杀死线虫,48h时,子实体萌发部位的线虫死亡率约为32%,并且有的线虫局部解体,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子实体丙酮和水粗提物均不具有毒杀线虫的活性,来自于要上同子实体组织分离,于2%CMA培养基25℃培养7d的菌丝处理线虫,线虫与菌丝接触1-5min被击倒,4-6h成虫死亡,48h线虫死亡率达90%以上,同时,该菌菌丝丙酮和水粗提物均能杀死线虫,实验证明,平菇子实体不含杀线虫毒素。  相似文献   

7.
22种植物甲醇提取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寻找新型植物源杀线虫活性物质,测定了22种植物甲醇提取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毒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紫茎泽兰、蕺菜、草麻黄、马钱、半夏、艾蒿、小米椒、大蒜等8种植物在48 h内对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在50%以上,具有较强的杀线虫活性;蕺菜对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在24 h4、8 h内均达到100%,具有极强的杀线虫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生物制剂对南方根结线虫杀虫活性及其防治效果,采用实验室分离培养的10株芽孢杆菌和2种山杏壳木醋液对南方根结线虫进行杀虫活性筛选,并利用温室盆栽番茄实验和番茄田间试验对筛选出的制剂进行防治效果验证。室内生测验证实验表明,有4株芽孢杆菌发酵液和山杏壳木醋液对南方根结线虫有较好的毒杀作用。菌株XYG169发酵液对线虫校正死亡率为84.9%;菌株BMT295发酵液对线虫校正死亡率为100%;菌株BMT256发酵液对线虫校正死亡率为97.9%;菌株YLT74发酵液对线虫校正死亡率为80.7%。山杏壳木醋液稀释100、200、400、600倍和800倍溶液的线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100%、92.8%、65.4%和42.5%。盆栽实验表明BMT295粉剂4g+山杏壳木醋液300倍液处理防效最好,相对防效为74.00%。田间试验表明BMT295粉剂+山杏壳木醋液300倍液处理对南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最好,其相对防效为64.54%,该结论与盆栽实验结论一致。综合室内生测实验、盆栽实验和田间试验结果,BMT295粉剂和山杏壳木醋液联合使用防治效果显著,可以作为生物杀线虫剂进一步在田间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9.
曹君正  武侠  林森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2):2404-2411
【目的】明确卵寄生真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刀孢蜡蚧菌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潜力。【方法】采用分离自山东青岛城阳丝瓜根结线虫的卵寄生真菌CGMCC5329,通过形态学特征观测及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刀孢蜡蚧菌。显微观察刀孢蜡蚧菌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不同生活阶段的定殖。【结果】刀孢蜡蚧菌能够寄生南方根结线虫生活史中的卵、2龄幼虫和雌虫,同时对卵块内卵孵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菌菌丝在卵表面形成侵染钉,卵壳皱缩凹陷,卵胚胎发育停止和内容物凝集,卵内长满菌丝,有时可见到菌丝上形成瓶梗细胞和分生孢子。第6天卵寄生率为85.76%;15 d卵块相对孵化抑制率为91.41%。被真菌寄生的2龄幼虫体表形成致密菌网,穿透体壁,体内长满菌丝,5 d后寄生率为79.23%。寄生的雌虫体壁形成致密菌网和侵染钉,体壁皱缩变形,有时内容物外渗。【结论】刀孢蜡蚧菌CGMCC5329不仅能寄生根结线虫生活史中定居态的雌虫和卵,还能寄生侵染态2龄幼虫。该菌是具有生物防治应用潜力的根结线虫寄生真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筛选和开发高效新型生物杀线虫剂提供依据。[方法]以土壤中筛选的1株具有明显杀线虫活性的细菌菌株W3为供试菌种,对其进行发酵培养,采用硫酸铵沉淀、疏水层析、阴离子柱层析等方法从发酵液中分离W3菌株的杀线虫活性成分,并对各活性成分的杀线虫活性进行测定。[结果]W3菌株粗蛋白处理线虫4h后,虫体活动异常,部分虫体静止不动,处理36h后大部分虫体不活动,部分虫体体壁断裂现象,最终所有线虫被完全消解;从发酵液中纯化出1种能降解线虫体壁的胞外蛋白酶,该酶的分子量约为45KDa,其作用的最佳pH值为7~8,最佳温度为45℃。[结论]W3菌株胞外蛋白酶具有明显的杀线虫活性和线虫体壁降解活性。  相似文献   

11.
榕树根结线虫及其食线虫菌物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榕树根结线虫病病原经鉴定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 从榕树根结线虫的卵囊和雌虫上共分离鉴定食线虫菌物7种 尖孢镰孢(Fusariumoxysporium)是榕树根结线虫的食线虫菌物优势种群,占食线虫菌物分离物总数的41 38%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 inus)和厚孢轮枝孢(Verticilliumchlamydosporium)分别占分离物总数的6 90%,20 69%;食线虫菌物以卵囊寄生物为主  相似文献   

12.
对佳木斯地区水稻地、湿地草甸与玉米地等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线虫群落的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在土壤深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稻地和湿地草甸的土壤线虫总数、玉米地的植物寄生线虫数量、林地的捕食杂食线虫数量随土壤深度变化显著;玉米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随深度变化显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线虫群落在不同土壤深度的垂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噬线虫真菌的作用方式,营养,活性影响因子,提高防治效果的途径及有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不同细菌菌株对大豆根腐病菌及胞囊线虫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细菌是大豆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成员,利用有益细菌菌株作为生防因子是解决土传微生物病害的重要途径。本试验对部分细菌菌株对大豆根腐病菌及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部分菌株对大豆根腐病原菌-瓜果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抑制效果明显,但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抑制效果不明显;获得了7株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孵化具有抑制效果的菌株。在田间筛选过程中,从1069株细菌中筛选获得14株菌株,这些菌株包衣处理大豆种子表现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有可能成为有应用前景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5.
China is one of the twelve prolific biological diversit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nematophagous fungol resources are very abundant.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advance of nematophagous fungi is discussed from six aspects: resources introduction, biology of nematophagous fungi, the application of biocontrol agents, fungistsis in soils, research on nematicidal metabolites and molecular biology on nematophagous fungi. Concerning Clonostachys rosea, the alkaline protease (designated Lmz1) wa…  相似文献   

16.
李丹  张波  李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179-9182,9185
[目的]筛选出高产漆酶菌株,研究菌株产漆酶对污水中萘是否有降解能力.[方法]采取液体发酵法和气相色谱法.[结果]主要对21个隶属于担子菌的菌株进行了漆酶活性的比较.首先,平板培养进行比较,之后液体发酵的试验方法培养15 d后得到高酶活的菌株,漆酶酶活高(酶活达到1 000 U/ml以上)的菌株有3个,依次是香栓菌(Trametes suaveolens)、灰管层孔菌(Fomes lignosus)和彩绒革盖菌(Trametes versicolor).进一步对香栓菌的漆酶性质进行研究,其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35℃,最适碳源为乳糖,氮源为蛋白胨.通过对其中8种产漆酶菌株对污水中萘(含量)的降解处理,结果表明菌株香栓菌和硬毛栓菌(Trametea trogii)产生的漆酶对污水中的萘降解率均为100%,而一色齿毛菌(Cerrena unicolor)和烟管菌(黑管菌)(Bjerkandera adusta)对污水中的萘降解均能达到50%以上.[结论]得到3株产漆酶酶活较高的菌株.菌株产漆酶对污水中萘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鉴定出对松材线虫有较高杀灭活性的放线菌,并确定其毒力因子。方法以藤黄八叠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3个敏感菌株为抑菌检测对象,从南阳师范学院校园内、白河边、宝天曼、卧龙岗等地采集的土壤样品中筛选有抑菌活性的放线菌,采用形态学观察以及基于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抑菌活性最高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将该菌株进行杀松材线虫活性测试,并分离纯化出杀线活性物质。结果筛选出4株有抑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C611、C612、C614、C619,其中C611菌株对藤黄八叠球菌、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较高抑制活性。结合该菌株形态学、生理学特征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结果,将其初步确定为链霉菌属。将C611发酵液处理松材线虫7 d后,线虫死亡率高达85%,空白对照组死亡率为0,对C611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后,初步确定活性成分为呋喃它酮。使用含量为0.1%呋喃它酮纯溶液测试杀线虫活性,作用于线虫5 d后其死亡率高达96%。结论本研究筛选到的生防放线菌C611,鉴定出其活性物质为呋喃它酮,丰富了松材线虫生防菌的种类,本研究首次发现呋喃它酮对线虫有较强毒杀作用,为松材线虫生物防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佳木斯地区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线虫群落组成进行研究。[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取样,采用淘洗-过筛-蔗糖离心法分离线虫,同时对线虫进行科属鉴定。[结果]土壤线虫25科36属,植物寄生线虫比例较高,共有优势属为盘旋属和野外垫刃属。土壤线虫总数、植物寄生线虫和食细菌线虫数量在土地利用类型间差异在0.05水平显著,赤小豆地和玉米地线虫数量多于林地和林边湿地;盘旋属集中分布于赤小豆地和玉米地;林地和林边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高于玉米地。[结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组成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3个优良品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对大蜡螟幼虫Galleria mellonella的致病性测定,对采自甘肃省内的3个优良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megidis的0627 M品系、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itiae的0619 HT品系和斯氏线虫S.krussei的0657L品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质量的大蜡螟幼虫体内,0627 M品系线虫繁殖量最高,侵染周期最长;0627 M品系和0619 HT品系侵染大蜡螟所用剂量小,但相同剂量下0619 HT品系的侵染速度较高;0627 M、0619 HT、0657L 3种线虫品系的侵染活性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20~25℃、15~30℃、20~30℃;在25℃恒温下,当沙土含水量低于1.0%时,3种线虫品系均丧失侵染活性.研究表明3种线虫品系在田间害虫防治上均具有较高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