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广西中华草龟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学峰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9):1148-1150
【目的】阐明广西中华草龟的遗传多样性,为今后保护其种质资源及基因库、防止规模化养殖后造成的基因流失提供理论指导,也为中华草龟合理开发利用及选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RAPD技术从分子水平上对广西中华草龟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从7只广西中华草龟的基因组中共扩增出267条条带,平均每个个体约扩增出38条条带,平均每条随机引物获得15条以上的条带,扩增片段大小为100~2000 bp,多态性频率为66.29%;个体间的遗传距离指数为0.1360~0.3609,平均遗传距离指数为0.2092±0.0623。【结论】广西中华草龟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但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变异度较小。  相似文献   

2.
广西中华草龟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广西中华草龟的遗传多样性,为今后保护其种质资源及基因库、防止规模化养殖后造成的基因流失提供理论指导,也为中华草龟合理开发利用及选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RAPD技术从分子水平上对广西中华草龟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从7只广西中华草龟的基因组中共扩增出267条条带,平均每个个体约扩增出38条条带,平均每条随机引物获得15条以上的条带,扩增片段大小为100~2000bp,多态性频率为66.29%;个体间的遗传距离指数为0.1360~0.3609,平均遗传距离指数为0.2092±0.0623。【结论】广西中华草龟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但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变异度较小。  相似文献   

3.
槟榔江水牛群体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探讨RAPD标记在水牛遗传多样性方面检测的应用价值,以及了解槟榔江水牛的群体遗传结构状况,研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对槟榔江水牛2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从7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对其所有个体的总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结果15条引物共产生105种扩增片段,多态片段95条,平均每条引物的扩增带数为7,各引物多态性片段范围在2~12之间,多态频率在40%~100%之间,多态座位平均为90.48%。表明槟榔江水牛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4.
用27条多态性引物对15份黔北麻羊个体基因组进行 RAPD分析. 结果共扩增出253条带,其中多态带为141条,多态频率在30.00%~75.00%之间,平均多态频率为55.73%. 单个引物获得的扩增带数在2~14条之间,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9.37条带. 扩增带分子量范围在210~2700 bp. Nei氏公式计算品种内个体间遗传相似性指数在0.7290~0.9377之间,平均值为0.8634. 遗传距离指数在 0.0623~0.2710之间,平均值为0.1367. 结果表明黔北麻羊具有较丰富的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西林水牛群体的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为其辅助标记育种、遗传资源保护及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广西西林县的8个乡(镇)采集184份西林水牛血样,采用优化后的RAPD技术检测其多态性DNA,统计多态性条带数,并应用Popgene32软件对西林水牛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从18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8条扩增产物稳定、条带清晰可辨的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分子量为100-1000 bp;从184个样本中共扩增出4968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条引物可扩增出621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频率达60.0%-100.0%,平均为89.7%。西林水牛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745,平均Nei氏基因多样度指数为0.3583,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5510。【结论】西林水牛群体的遗传变异、遗传分化及遗传多样性均较高,但选育程度较低,育种潜力较大,有待进一步保种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引物结合位点扩增(iPBS)分子标记技术对34份枸杞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83条iPBS引物中筛选出11条引物分别对34份枸杞种质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检测到91条清晰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9条,多态性比率为97.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6.采用POPGENE软件计算34份种质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70,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27,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489,表明34份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NTSYS-pc软件计算得到34份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6~0.93,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为0.65时,可将34份种质分成5大类群,反映出栽培品种与野生种质遗传差异大,亲缘关系较远.iPBS分子标记可有效用于枸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长白山地区不同花色杓兰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长白山区8个花色11个杓兰属植物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Popgen32软件分析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4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6条,多态基因位点比例为91.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18 2,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为0.250 0,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369 7,样品间的遗传距离为0.010 5~0.969 7。【结论】长白山区杓兰属植物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应用ISSR对25个小菊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目的】揭示选育出的菊花新品种遗传多样性并建立ISSR指纹图谱,为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1个ISSR引物,对新选育的25个小菊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随机引物PCR扩增。【结果】共获得122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14条,占扩增谱带数的93.4%;品种间相似系数变幅在0.282~0.75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390,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620,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5323;在21个引物中,引物ISSR35扩增的谱带可把25个品种完全区分开。【结论】ISSR标记技术能较好地从分子水平揭示出菊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能有效应用于菊花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对澳洲鸵鸟2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个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并对其所有个体的总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结果17条引物共产生103种扩增片段,其中共有片段13条,多态片段90条,平均每条引物的扩增带数为6.06,各引物多态性片段范围在2—9,多态频率在40%-100%。表明澳洲鸵鸟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10.
用27条多态性引物对15份黔北麻羊个体基因组进行RAPD分析.结果共扩增出253条带,其中多态带为141条,多态频率在30.00%~75.00%之间,平均多态频率为55.73%.单个引物获得的扩增带数在2~14条之间,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9.37条带.扩增带分子量范围在210~2700bp.Nei氏公式计算品种内个体间遗传相似性指数在0.7290~0.9377之间,平均值为0.8634.遗传距离指数在0.0623~0.2710之间,平均值为0.1367.结果表明黔北麻羊具有较丰富的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西眼镜蛇Dmrt基因DM结构域特性,为探讨眼镜蛇性别决定和分化发育的分子机制及证实Dmrt基因家族在爬行动物进化中的保守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眼镜蛇为材料,采用简并PCR扩增克隆眼镜蛇Dmrt基因DM结构域,并分析其与人、猕猴、牛、小鼠、大绿蛙、中华蟾蜍、扬子鳄等相应Dmrt基因DM结构域的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克隆获得广西眼镜蛇Dmrt基因家族的两个成员,分别命名为Nn1 Dmrt和Nn2 Dmrt.经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两个Dmrt基因DM保守区核酸序列与人、猕猴、牛、小鼠、大绿蛙、中华蟾蜍、扬子鳄相应Dmrt基因保守区核酸序列的相似性均在74%以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均在80%以上.[结论]Dmr基因DM结构域编码序列在不同物种中同源性较高,Dmrt基因家族在动物系统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2.
广西地方玉米种质和加拿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45份广西地方玉米品种和15份加拿大改良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更好地利用地方品种拓宽广西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混合取样法(每个群体中随机提取4个混合样本,每个样本包括10个单株)和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研究。【结果】70对SSR引物在60个群体的240份样本中扩增出245条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目为2~6条,平均每个位点3.5条。加拿大的15份群体和广西的45份地方品种分别聚为二大类群。加拿大的15份群体又可以分为硬粒型和马齿型两个亚群。在45份广西地方种质中,同样可以分为硬粒型和马齿型两个亚群;糯玉米没有单独聚类,而是分散在硬粒型类群当中。【结论】广西亚热带种质比温带的加拿大种质具有更大的遗传变异,研究这些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可更好地扩增广西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对玉米育种中发现潜在突破性种质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西和广东优质常规稻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广西、广东近年育成的优质常规稻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以均匀分布在水稻基因组上的16对SSR多态性引物对101份优质常规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6对引物均表现出多态性,共检测出55个多态性位点,平均等位基因Ap为3.4375,有效等位基因数Ae为2.049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76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6802~0.9798,说明SSR标记能够揭示不同材料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将101份水稻品种(系)完全区分开,为两广地区水稻品种资源的研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三个鸡品系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快羽系、绿壳蛋系和合成系3个鸡品系之间的遗传差异及其遗传关系,为进一步开展这3个鸡品系的杂交配套利用提供依据,本文采用RAPD标记对3个品系的血样进行了群体遗传关系分析。实验共筛选出27条随机引物,对3个鸡品系的池DNA进行了RAPD分析。27条引物共产生235种扩增片段,扩增产物片段的长度大小在277~2441bp范围内。利用电泳分析数据分别计算了3个品系群体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指数。结果表明:快羽系与绿壳蛋系间的遗传关系最近;而快羽系与合成系间的遗传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15.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对云南鹅主产区6个不同地点的45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学分析,从8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23个引物对所有个体的总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共检测出178条DNA片段,其中150条属多态性片段(多态率84.27%),计算了各座位在群体中的基因频率、杂合度和群体Shannon多样性指数等参数。结果表明:云南鹅的群体遗传变异较丰富。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叶绿体SSR(cpSSR)分子标记对从国内外引进的64份山药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DNA指纹图谱,旨在为山药品种亲本选择,山药种质创新及品种改良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从21对cpSSR引物中筛选出10对扩增稳定、多态性高的引物,在64份山药种质材料中扩增出69个条带,多态性条带59个,多态性比率高达85.51%,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69 3(1.231 1~1.916 0),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560 6(0.329 0~0.671 1),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378 1(0.184 8~0.478 1),表明64份山药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 0.55~0.93,在相似系数为 0.63时,可将64份山药种质资源分为4类,结果表明,基于cpSSR 分子标记的山药种质资源的分类在种间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但是cpSSR 分类表现出较大的地理分布的相关性,而与形态特征关系不密切。选用较少的引物区分较多的品种为原则,采用2对引物成功构建供试种质的DNA指纹图谱,为山药种质资源鉴定和品种选育亲本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玫瑰香系葡萄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利用iPBS标记对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DNA指纹图谱。筛选出14个引物,对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5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2条,多态性比率为86.86%。各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0.863 8、1.868 4、1.409 0、0.251 8和0.390 7。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26 3~0.940 8,变幅为0.413 5。上述结果表明: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构建39个玫瑰香系葡萄种质资源的聚类树状图,在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2处可将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分为4组,其中欧亚种主要分布在第Ⅰ组,而欧美杂交种主要分布在第Ⅱ、Ⅲ和Ⅳ组。利用8个引物的16个多态性位点构建了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的DNA指纹图谱,该图谱可为玫瑰香系葡萄品种的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来自广西、云南、海南和广东的63份木奶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对应的DNA指纹图谱,为木奶果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3份地理位置相差较远的种质,从75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和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对63份供试种质进行多态性扩增,利用Popgene 1....  相似文献   

19.
利用RAPD技术对64个三叶青种质资源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对引物中筛选出10对引物进行批量PCR实验。结果表明:64个三叶青样本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666 7~2.000 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47 9~1.701 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67 0~0.398 4,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262 8~0.583 0,平均多态位点为7.5,平均多态百分数为93.145%;在遗传相似系数0.720 56处,可以将64个三叶青样本分成11大类;在遗传相似系数0.697 04处,则可将64个三叶青样本分成4大类;聚类分析的结果与种源的地理距离存在不一致性,这可能与种质资源库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有关。表明所测三叶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为合理保护三叶青的基因资源及其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倍性团头鲂群体遗传变异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鲤的微卫星DNA标记中筛选4对有效引物,进行不同倍性团头鲂遗传变异的微卫星DNA分析。结果表明:(1)4对引物中有2对能在不同倍性团头鲂五群体中探测到多态性,其等位基因数为4~6个,大小在131~307bp之间。发现两个等位基因(MFW19—175和MFW19—256)可作为异源3n特异的微卫星DNA标记。(2)不同倍性团头鲂五群体内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0562~0.288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315~0.1969,平均遗传距离为0.0395~0.1542,不同倍性团头鲂群体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3)反交3n、异源3n、正交3n和同源4n—F1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地高于2n群体(P〈0.05)。(4)分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五群体分子系统树分成明显的两支,同源4n—F1、正交3n、反交3n和异源3n为一支,2n为另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