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橡胶树尖孢炭疽菌分子检测及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eBank中Colletotrichum属的20个种的ITS序列,比较设计出1对引物CAF53/CAR356(CAF53 5’-GGG CAG GGG AAG CCT CTC G-3’;CAR356 5’-AGC GGT GCT TGA GGG TTG-3’);该引物可以扩增出1条303 bp的尖孢炭疽菌特异性DNA条带。并利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从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垦区橡胶树上收集的21个尖孢炭疽菌株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以杧果上分离的尖孢作为参照菌株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RAPD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ISSR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2种分子标记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基本一致,均可揭示尖孢炭疽病菌的遗传多态性;2种分子标记产生的聚类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差异;ISSR和RAPD类群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均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45个柱花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抗病性,从2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条引物进行扩增,其多态性水平为71.5%。根据RAPD扩增结果,采用非加权成对平均数法(UPGMA)对45个柱花草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建立了树系图,其遗传相似系数为0.5-0.94,在0.665水平上分为14类(A~N)。通过盆栽植株接种我国2种典型的柱花草胶孢炭疽菌试验进行了抗病性筛选,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对2种病原菌的抗性相关系数为0.904。应用多重对应分析(MCA)方法对RAPD扩增结果和柱花草品种抗性鉴定结果进行了分析∶分为6类并计算了每一类的平均距离;除第1类外,柱花草对试验采用的2个炭疽菌生理小种的抗病性或感病性在其RAPD所检测到的遗传多样性分类中呈随机分布,表现出高度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玉米灰斑病菌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吉林省不同玉米生产区采集病样,分离得到38个玉米灰斑病菌纯化菌株,采用RAPD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灰斑病菌在遗传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RAPD图谱聚类分析,病原菌株在相似系数约0.55处聚为一组;在相似系数约0.68处聚为5组,第2组共30个菌株,占所测菌株总数的78.9%,玉米灰斑病菌的遗传变异区域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大豆疫霉菌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随机扩增DNA (RAPD)技术分析了15个大豆疫霉菌( Phytophthora sojae)的遗传多样性,并同其它7 个疫霉种的8个菌株进行了比较。运用筛选出的12个引物共获得152个RAPD标记,其中84. 2%具有多态性。通 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疫霉属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幅度为0. 533~0. 783,大豆疫霉菌与其它几种疫霉的遗 传距离相对较远,用引物OPB06扩增到P. sojae种特有的一个RAPD标记; P. sojae种内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 幅度为0. 855~0. 967,亦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该遗传多样性与菌株毒力之间有一定相关性,而与菌株地理来 源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橡胶树抗寒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RAPD和ISSR技术对20份橡胶树抗寒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6个RAPD引物和12个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条带113和101条,多态性条带指数(PPB)分别为61.1%和63.4%。据Nei-Li相似系数,ISSR标记在相似系数约0.74处,可将20份材料分为野生种质和栽培种质两大类;RAPD标记在相似系数约0.70处,也可将供试材料分为野生种质和栽培种质两类,但只有XJ002420为野生种质。对2种标记的分析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RAPD和ISSR所检测的遗传相似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72。以上结论表明,RAPD和ISSR标记可用于橡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但鉴于ISSR较RAPD有更强的多态性检出能力,ISSR技术应作为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首选单引物标记。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玉米弯孢菌的致病性分化与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北三省15个地区采集分离26个玉米弯孢菌菌株,通过鉴别寄主技术与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致病性与遗传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弯孢菌在致病性与遗传上都存在明显的变异,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未发现变异程度与菌株地理来源有明显的直接关系。26个菌株的致病性分为5种类型,其中中等致病类型分布遍及东北三省,为优势致病类群;强致病类型分布在吉林省的白城市;弱致病类型主要分布在吉林省的白山和梨树。用8个引物对供试菌株进行RAPD扩增,共获得77个RAPD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71个,多态性比例92.2%。供试菌株在相似系数约0.71处共聚为4组,大多数致病性较强的菌株聚在一起,而弱致病株在相似系数相对较低时和其他菌株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四川省东、南、西、北、中5个区域、55个县(市)水稻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样本进行分离、纯化和菌丝融合鉴定,发现分离得到的55株立枯丝核菌菌株除了D42菌株外,其余均属于AG 1IA群。还发现其中一些菌株同时能与多个群发生融合,具有桥梁菌群属性。通过离体叶片致病力鉴定发现,各菌株间致病力差异显著。进一步的RAPD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941处,该55株菌株可聚为8类。这一结果表明,在四川特殊的生态区条件下,四川省水稻立枯丝核菌大多数菌株保持了良好的遗传一致性,但少数菌株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广西云耳菌株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广西的10个百色云耳野生菌株和9个商品栽培菌株的菌丝和子实体性状进行测定,采用ISSR技术对其遗传差异进行分析,从而为广西云耳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9个菌株的菌丝培养特征和子实体外观性状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野生菌株与商品菌株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前者多数菌株的菌丝培养期间色素发生早、子实体颜色较浅而呈半透明状、子实体质地柔软而滑嫩、咀嚼性低,后者菌丝培养期间色素发生晚或无色素、子实体颜色深而不透明、子实体质地较脆、咀嚼性高。ISSR分析结果显示,19个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1~0.90之间,在相似系数为0.69时,可将它们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类群I和III全为野生菌株,遗传相似系数分别在0.69~0.74和0.69~0.77之间;类群II和IV全为栽培菌株,遗传相似系数分别在0.80~0.86和0.85~0.90之间;类群V仅野生菌株BY81。上述结果表明,广西云耳菌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百色云耳野生菌株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广西商品栽培的云耳菌株间的遗传差异较小;野生菌株与商品菌株间的遗传差异大,属于不同的生态类群;百色云耳是一类有待开发的宝贵云耳资源。  相似文献   

9.
旗草内生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态学水平和DNA水平上对11个旗草内生真菌交织顶孢霉Acremonium implicatum分离物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物在形态学和DNA水平上都表现出遗传多样性。在PDA培养基上,依据生长特性将这11个分离物划分为9类。通过11个随机引物对旗草内生真菌分离物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当相似系数为0.93时,11个旗草内生真菌分离物被聚类为7组。用4对选择性引物进行AFLP分析,当相似系数为0.95时,这些分离物也被聚类为7组。RAPD聚类结果与AFLP聚类结果的相关系数大于0.98。RAPD和AFLP聚类结果与形态学上的分类基本一致。旗草内生真菌分离物遗传多样性的存在,说明在A.implicatum的自然株系中有可能筛选出有利于旗草生长,但却不产生家畜毒性物质的优良菌株,从而加速旗草的抗性育种和高产育种。  相似文献   

10.
草菇菌株的ISSR遗传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借助分子标记手段对草菇菌株进行鉴别,利用筛选出的9个ISSR引物,对17个草菇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草菇菌株的ISSR遗传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ISSR-PCR共扩增出81条清晰的DNA片段,其大小介于200~2 000 bp,其中多态性片段61条。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草菇菌株间的DNA指纹均存在差异,各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3~0.95之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个草菇菌株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4处可分成5个组群,草菇V11、V23和V365与其它菌株的遗传距离最远。来自同一菌株的2个分离物V26-1和V26-2归在同一组内,且遗传相似系数达0.93。研究结果表明,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作为草菇菌株鉴别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利用18对SSR多态性引物对来自中国4个省份的116份芒果种质资源进行SSR-PCR扩增,共扩增出202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93条,多态性比率为95.54%,PIC平均值为0.57.UPGMA树状聚类图表明,109份芒果实生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似系数在0.6~1.0之间,可分为4个地域性群组,分别是广东和海南土芒、广西百色土芒、广西南宁土芒以及云南小鸡芒.  相似文献   

12.
炭疽病是杧果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杧果的生长势以及杧果的产量和质量,选种抗病品种是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抗病性鉴定法,初步鉴定了在农业部儋州杧果种质资源圃中的229份杧果种质对炭疽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在参试的种质中未发现免疫和高感种质,其中高抗种质13份、中抗种质36份、中感种质116份、感病种质64份,这些种质的初步评价,为进一步展开杧果抗病遗传规律及分子育种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芒果炭疽病是海南省芒果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本文应用生态位理论,测定芒果炭疽病生境生态位。结果表明芒果炭疽病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比较大,对空间资源利用较充分。果园中间的果树通风性差,湿度大,芒果炭疽病的病情指数最大,北边边线较通风、湿度小芒果炭疽病病情指数最小。果实期、夏稍期、秋稍期、花期芒果炭疽病的生境生态位宽度指数依次为:0.950 8、0.941 2、0.965 3、0.849 7。在各生境位点上,芒果炭疽病对资源的占有和利用能力是不同的,边线的生境相对不利于芒果炭疽病的生存,花期时果园各方位生境  相似文献   

14.
采用离体叶片抗病性鉴定法对来自国内外的189份芒果种质进行了抗炭疽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种质中未发现免疫种质,其中高抗种质9份、中抗种质55份、中感种质90份、感病种质34份和高感种质1份.对于这64份抗病种质,应在炭疽病流行年份继续开展田间抗病性评价工作,同时结合农艺性状评价,确定种质是否能在生产上推广或能否作为育种材料.试验结果为189份芒果种质抗炭疽病创新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芒果炭疽病是世界性的主要病害之一,引起芒果炭疽病的病原菌有胶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2种。通过溶壁酶酶解菌丝体成功制备尖孢炭疽菌原生质体,用抗潮霉素基因作为选择标记,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用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CT74-sGFP)转化原生质体,获得表达GFP尖孢炭疽菌的转化子菌株;转化子菌株在含潮霉素平板上经多次单孢纯化后,在无选择压下连续继代培养仍能发出稳定而强烈的绿色荧光,用GFP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转化子菌株基因组DNA获得预期大小片段,表明gfp基因已成功导入芒果炭疽病病原菌基因组中,且稳定遗传;GFP标记菌株生长正常,致病性和野生型菌株无明显差别,这为进一步研究该病菌在自然界的生物学及侵染方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安泰生防治芒果炭疽病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芒果嫩叶及开花期间每隔 7- 10 d喷 1次 1000~2 000 u g/mL安泰生或 1000ug/mL多菌灵杀菌剂可极显著地降低芒果叶片炭疽病的发生;果实中的潜伏侵染炭疽菌菌量亦显著地减少并且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炭疽病的严重程度。其中 2 000 ug/mL安泰生效果最好,其防治叶片炭疽病效果达81.58%;采后果实炭疽病防效达63.21%。大田喷安泰生后还可适当提高果实产量和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7.
阿米西达控制杧果果实采后病害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阿米西达控制杧果采后病害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的3种药剂中,阿米西达对杧果炭疽病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的菌丝体生长、产孢及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杧果蒂腐病菌(Botrydiplodiatheobromae) 菌丝体生长的抑制效果较施保功差;采后用100~200μgmL的阿米西达控制杧果贮运期间炭疽病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效果,而在此质量浓度时,对杧果蒂腐病和酸腐病的防效则不稳定;阿米西达结合热处理防治杧果炭疽病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主要杧果资源遗传关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SSR技术,对48个杧果品种(系)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检测.14个SSR基因座在48个品种(系)中分别扩增出3~6个等位基因,共获得63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A)平均为4.50;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为2.66,各基因座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在0.1929~0.686 3之间,平均0.533 7,平均杂合度观测值(Ho)和期望值(He)分别为0.424 1和0.594 3.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55 9~0.941 2之间,平均为0.705 3.以桂热杧06-3号与桂热杧06-5号两者之间的相似系数最小,而Keitt与红凯特杧及玉文杧与蜜桃杧之间相似系数最大.UPGMA聚类分析将48个品种分为5大类群.聚类结果表明,在分子水平上,杧果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胚性无直接关系;且广西本地杧果品种(系)多是象牙杧、青皮杧、吕宋杧或秋杧等的杂交子代或实生后代.  相似文献   

19.
MYB家族作为植物中较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参与调控植物的多种生理活动。本研究基于芒果果实转录组测序结果,鉴定出71个MYB家族蛋白,其中包含1个4R-MYB蛋白、3个R1R2R3-MYB蛋白、60个R2R3-MYB蛋白和7个MYB相关蛋白。进化树及基序分析表明:除个别蛋白外,相同类型的MYB蛋白均聚在一起,且相近分支的MYB蛋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基序。60个全长MYB家族蛋白中,大部分为不稳定蛋白,且均为不含跨膜结构和信号肽的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均定位于细胞核。进化树分析发现芒果R2R3-MYB蛋白与拟南芥有较高的保守性。R2R3-MYB蛋白保守域分析发现,R2和R3结构域均有多个氨基酸保守不变。GO分析发现芒果R2R3-MYB蛋白共注释到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功能的15个亚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