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试验,对野生紫孢侧耳(Pleurotus cornueopiae)DW菌株的生态、形态及培养性状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耐低温,子实体丛生,菌盖肥厚,香味浓,可以在低氮培养基质上生长发育,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在培养条件下,该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蔗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碳氮比是100:1,最适pH值为5。  相似文献   

2.
从西藏林芝市觉木沟采集到一株野生蘑菇,编号为HGHZ01。为明确该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结合形态特征及ITS序列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该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的形态特征与灰白亚侧耳相符,与灰白亚侧耳ITS序列一致性达99%以上,并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支,确定该菌株为灰白亚侧耳(Hohenbuehelia grisea),是西藏新纪录种。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株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果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适pH为9,最适温度为25℃。正交试验表明,该菌株最佳生长条件组合为果糖20 g·L-1、酵母膏2 g·L-1、pH 9、温度25℃。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河北望都县食用菌研究综合所、河北大学生物工程所进行的无孢平菇诱变育种研究取得显著成果,于1987年1月23日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这项研究,采用紫外线诱变和大量筛选获得3株无孢子释放的平菇菌株,经孢子印检测、孢子镜检和涂布以及电镜扫描等方法测定分析,证实是属担子孢子败育的紫孢侧耳突变株。培育的无孢平菇经用棉籽壳栽培,生物学效率为87.5~95%,其产量和质量达到目前生产应用紫孢侧耳菌株的水平,优于国外引进  相似文献   

4.
周巍  尹健  周颖 《中国食用菌》2003,22(4):17-18,44
本文对野生紫孢侧耳的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初步给出其生长、栽培与有关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2株野生侧耳属菌株ZY-P和SH-P为试验材料,结合形态学与ITS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鉴定。设定不同因素对菌丝体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筛选出适合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条件,并通过驯化试验探究野生菌株的出菇特性。结果表明,菌株ZY-P和SH-P分别为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和哥伦比亚侧耳(Pleurotus columbinus)。菌株ZY-P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适pH为7,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全黑暗条件下生长最好。菌株SH-P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甘露醇和酵母膏,最适pH为7~8,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好。经出菇试验,菌株ZY-P和SH-P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分别达46.36%、49.89%。  相似文献   

6.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自湖南省湘乡市翻江镇洪门村的一株野生侧耳进行分离,并完成品种鉴定、菌丝特性研究以及初步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鉴定该菌株为肺形侧耳;其菌丝最适生长的条件为25℃、pH 6~7、黑暗培养,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与用木屑和稻草培养料栽培该菌株的试验结果相比,用配方为稻草40%、莲蓬壳40%、米糠19%、葡萄糖1%的培养料进行栽培后,其主要生产指标没有明显差异;因此,莲蓬壳可作为栽培肺形侧耳的培养料主料之一。在湖南莲产区进行肺形侧耳栽培的推广应用,具有可循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野生蘑菇资源丰富,但经人工驯化栽培的还很少。据调查,在侧耳属(Pleurotus)和亚侧耳属(Hohenbuehelia)中,可食的野生菇有9种。金顶侧耳和亚侧耳以前介绍过,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和紫孢侧耳(Pl-eurotus sapidus)国内已有栽培。现将其余的5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采集自岫岩的野生肺形侧耳进行了菌种分离纯化,并通过比较碳源、氮源、温度及pH等营养因子和环境因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对该菌株的菌丝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25℃;培养基适宜pH为5~11,最适pH为6;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玉米粉,最适氮源是酵母膏。出菇试验,生长出的子实体与采集的野生标本菇型一致,常见的食用菌栽培料可实现栽培。  相似文献   

9.
对采自湖北省十堰市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株野生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进行驯化试验,研究其最适菌丝生长和出菇条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 表明:该菌株菌丝生长最适条件为温度25℃、pH 6~7、碳源为淀粉、氮源为蛋白胨.用木屑与棉籽壳混合培养基质(木屑68%,棉籽壳20%,麸皮10%,...  相似文献   

10.
对采自西藏林芝地区的卵孢侧耳(Pleurotus placentodes)菌株进行生物学性状及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卵孢侧耳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4℃,pH为7.0~7.5;卵孢侧耳可在培养料为50%棉籽壳、30%苹果树木屑、18%麸皮、2%石灰(pH自然、含水量为65%~70%)中栽培出菇;从接种至第三潮菇采收完成大约需要94~109d,生物学效率为31.4%±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