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油豆角是喜温蔬菜,需在无霜期栽培,在北方高寒地区露地只能栽培一季。但近几年随着新技术的推广,油豆角的栽培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但可以排开播种、分批上市,而且油豆角可以在保护地内进行提早、延后栽培。特别是大棚油豆角延后栽培,由于其投资少,技术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2.
油豆角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优质菜豆品种,在北方寒冷地带露地仅可栽培一季。不过近两年随着各项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大棚栽培油豆角,可实现其提早、延后栽培。大棚油豆角栽培作为一种受欢迎的种植模式,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且还能远销南方各省市,增加种植者经济收入。但因部分种植者不了解大棚油豆角种植管理要点,以至于产量与品质均不理想,本文对大棚油豆角种植相关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明水县地处寒温带,气候冷凉,土壤属黑钙土,适于油豆角生长.明水县生产的油豆角具有品质佳、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产品远销哈尔滨、大庆、黑河等地,亩纯效益露地生产达到1500元以上,棚室生产达到9000元以上.目前明水县油豆角生产已经由"农家品种"作为主栽品种转为科研院所育成品种为主栽品种;由单一露地生产形式转为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等多种形式栽培;由产前、产中向产后延伸,产品供应种类日渐丰富,产业链在不断延伸;由零星粗放种植转向大规模、无公害生产.油豆角生产已经成为我县"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同时也必将成为我县实施"明"县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4.
紫花油豆角是优良的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产品畅销省内外。依安县经过多年种植,形成了温室、大棚、覆膜、露地综合配套的栽培模式,一年四季均可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紫花油豆角覆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菜豆俗称豆角、架豆,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菜豆种类繁多、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是我省主要的夏菜,尤其是油豆角,以其荚嫩、纤维少、口感好、品质佳而倍受人们的欢迎。特别是近年来,油豆角在棚室中栽培,其产量高于露地、品质优于露地,而且将采收期提前至6月上中旬之前,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6.
<正>佳木斯地区油豆角是蔬菜南销的主要种类,根据不同栽培方式排开生产,可以达到较长时间的市场供应和外销,可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1合理安排播种期适于北菜南销的油豆角种植方式主要是露地种植和大棚秋延后种植。露地春季种植播期从5月初到6月上旬播种陆续排开播种;7月中旬开始采收一直到9月下旬。利用水稻育秧棚生产油豆角是6月中下旬棚内直播,8月中下旬陆续上市,正好是南销的时机。大棚秋延后栽培7月中旬  相似文献   

7.
1.超早三叶紫花架油豆角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蔓生,三片叶即可生蔓,生育期53天。鲜豆角长20厘米,宽2.8厘米,厚1.2厘米。鲜荚无筋无柴,嫩荚绿色,朝阳面带紫色。抗病虫害能力强,667平方米(1亩)产2500 ̄3500公斤,适宜露地、保护地种植。该品种是目前紫花架油豆角中较早熟的品种。2.绿优早地油豆角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绿优早地油豆角,矮生早熟,株高40厘米,生育期50天,鲜荚嫩绿,无纤维,肉质优。荚长18厘米,宽2厘米,具有蔓生架油豆角的品质。株型好、抗倒伏。抗锈病、炭疽病。667平方米产2500公斤。该品种适于全国各…  相似文献   

8.
油豆角是中国东北地区夏季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品种,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吉林省是种植油豆角的主要地区,该地区油豆角的产量和品质都十分优异。该文介绍了吉林省露地油豆角高校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在露地油豆角进行规模化、大面积生产时,为了保证产品能够持续、不间断的供应市场,可以错开播期,从5月初—6月上旬,每隔7d作为一个播期进行播种,从而使市场供应期从7月中下旬开始持续到9月中下旬结束。同时,为了增加油豆角产量和品质,可以将蔓生与矮生豆角进行高矮搭配、通透栽培,这样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菜豆新品种     
《油气储运》2007,(2):8-9
绿优早地油豆该品种是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矮生早熟油豆角,株高40厘米,生育期50天,鲜荚嫩绿,无纤维,肉质优。荚长18厘米,宽2厘米,具有蔓生架油豆角的品质,株形好。抗倒伏,抗锈病、炭疽病。667平方米产2500千克,用种子4千克。适于全国各地露地.棚室栽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西芹属耐寒性蔬菜,要求较冷凉湿润的环境条件,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生长不良。西芹营养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5~20℃。在内地夏季由于气温高、光照强,芹菜  相似文献   

12.
棉花高产栽培配套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棉花苗期、蕾期、花铃期等关键生长期的需肥特点,并提出适宜的施肥时期、肥料种类、施肥量及施肥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优质专用小麦高产高效的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优质专用小麦定位小区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潮土区优质小麦必须氮磷或氮磷钾配肥,磷钾配合产量不如对照.通过计算机模拟小麦产量与施氮量之间关系得出,最佳施氮量为187~234kg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提高糖蔗产量和效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提高糖蔗产量和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将100羽35日龄伊沙蛋鸡随机均分为高钙高蛋白组(饲喂含钙36.8 g/kg、蛋白242.5 g/kg的日粮)和对照组(饲喂含钙8.5 g/kg、蛋白175.3 g/kg的日粮)。在饲喂高钙高蛋白日粮32 d时,对2组鸡作动脉血血气分析与血清电解质测定,并利用结肠造口术收集尿液,测定鸡尿液中电解质的变化,以探讨高钙高蛋白日粮对青年蛋鸡体液酸碱度和电解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钙高蛋白日粮能致鸡发生高尿酸血症,同时引起鸡腹泻,使鸡尿量增加,尿液pH较对照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高钙高蛋白组鸡血液pH、碳酸氢根及剩余碱显著升高,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血清无机磷和钾显著降低,血清尿酸、钙显著升高,镁、钠和氯离子稍有变化,但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尿液中尿酸、钙、氯的相对含量和24 h总量显著升高,镁相对含量和24 h总量显著下降。说明高钙高蛋白日粮在引起青年蛋鸡高尿酸血症的同时,能致鸡代谢性碱中毒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6.
优质早稻佳辐占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最优设计.对优质早籼稻佳辐占进行密度和氮、磷、钾肥用量4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产量、挣收入、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与4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4项措施对产量、净收入、胶稠度都有影响。增施钾肥能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施氮肥能提高蛋白质含量。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高效高胶稠度的技术措施是每公顷插22~26万丛.施肥量折算为N144.6~163.8kg、P2O554~72kg、K2O92.5~149.4kg。  相似文献   

17.
从高产优质高效的角度,通过对延边水果的基本情况、产销现状的分析和延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水果产业的可能性分析,提出水果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必须进行结构调整,树立产业化的指导思想,抓好6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引进台湾青干厚敛杨桃在合浦县栽培,植株表现良好,早结丰产,商品性状优越,发展前景好。栽培要点是适当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适时疏花疏果,注意套袋保护和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19.
韭菜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是全国韭菜新品种培育、新品种繁育推广和新技术研究中心 ,不仅建立了全国最大的韭菜种质资源基因库 ,而且先后育成了韭菜 791、豫韭菜 1号、豫韭菜 2号、平韭 4号和平丰 6号等系列韭菜新品种 9个 ,针对良种的不同特性 ,研究了配套栽培管理技术 ,特别是研究出了韭菜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对指导大面积韭菜无公害基地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1 因地制宜 ,培育壮苗1 .1 地块选择选择地块平整、土壤肥沃、疏松透气、能灌能排、交通便利 ,无剧毒农药残留 ,无“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污染的土地 ,同时…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pproaches to simultaneously increase grain yield and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in rice. Breeding nitrogen efficient cultivars without sacrificing rice yield potential, improving grain fill in later-flowering inferior spikelets and enhancing harvest index are three important approaches to achieving the dual goal of high grain yield and high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Deeper root distribution and higher leaf photosynthetic N use efficiency at lower N rates could be used as selection criteria to develop N-efficient cultivars. Enhancing sink activity through increasing sugar-spikelet ratio at the heading time and enhancing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from sucrose to starch though increasing the ratio of abscisic acid to ethylene in grains during grain fill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grain fill in inferior spikelets. Several practices, such as post-anthesis controlled soil drying, an alternate wetting and moderate soil drying regime during the whole growing season, and non-flooded straw mulching cultivation, could substantially increase grain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mainly via enhanced remobilization of stored carbon from vegetative tissues to grains and improved harvest index.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understand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water and N on crop and soil and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high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in high-yielding r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