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发甦 《农业考古》2015,(1):293-300
江西区域的农业文化是源远流长的,这一区域农业文化蕴育出的耕读文化既有与全国具有共性的地方,也有有其特色的地方。江西耕读文化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大致有四种类型:自愿归隐型耕读文化,入仕前或致仕后耕读文化,壮志未酬型耕读文化,遗民型耕读文化),也表现在士人(士大夫)的农书著作与劝农文中,前者是对中国农业历史知识经验的总结,后者是一种导向性政策文化。  相似文献   

2.
耕读教育是将农业生产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态,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耕读教育对于呼唤民众厚植爱国情怀、培养“三农”人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耕读教育实践路径包括打造师资队伍,提高耕读教育水平;建设实践基地,打造耕读教育平台;创新方式方法,突出服务“三农”导向;发挥网络力量,扩大耕读教育影响等。这些对于其他农林类高校开展耕读教育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耕读教育对于农业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优秀耕读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推广传承耕读教育既是当下的时代课题,也是人才培养的实践要求。针对农学专业开设耕读课程的必要性、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改革与创新点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农学耕读课程教学更好地开设农业发展史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开展耕读教育涵养“三农”情怀的保障机制走出一条兼具时代气息和学科特色的立德树人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3月18日,河北省秦皇岛开发区上徐各庄小学校园内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原来是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阿公司")与上徐各庄小学的师生们共同举办"耕读园"活动。上徐各庄小学酝酿"耕读园"种植基地建设由来已久,经过学校以及中阿公司共同努力推进,"耕读园"有了初步雏形。会上,上徐各庄小学的老师丁薇介绍了"耕读园"的由来,并对"耕读园"的名称进行了深刻解读。中阿公司副总经理杜显兰表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承,  相似文献   

5.
汉晋以降,无论是寒门蓬户,还是名门大族,大都提倡"耕读传家"。古人为什么选择"耕读传家"?第一,守护祖先香火。传统农业社会,人即便官居一品、富甲天下,祖先坟墓、家族祠堂所在地才是身心的归宿和灵魂的寄托,才是真正的"家"。守护祖茔、礼敬祠堂不仅是一种孝道的文化迫力,也是身份认同催生的行为选择,所以才有了"叶落归根""告老还乡"的心理需求和社会性集体行动。  相似文献   

6.
农业现代化及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人才的支撑,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是推动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而“耕读一体”是保证农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本文将耕读教育与校企合作有机结合,在校企合作与亦耕亦读的实践中探索“校企共育、耕读一体”的育人机制内涵和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教研育深度融合,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农业现代化及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人才的支撑,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是推动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而耕读一体是保证农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本文将耕读教育与校企合作有机结合,在校企合作与亦耕亦读的实践中探索“校企共育、耕读一体”的育人机制内涵和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千年农耕文明精神的感召下“学农、知农、爱农”,促进产教研育深度融合,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全面推进新农科建设工作,落实《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农林教育分会与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组织召开耕读教育实施进展与问题调研研讨会,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围绕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内涵等进行深入探讨解读。本刊将以笔谈的形式刊发专家观点,以期为新时代涉农高校全面推进耕读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全面推进新农科建设工作,落实《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农林教育分会与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组织召开耕读教育实施进展与问题调研研讨会,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围绕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内涵等进行深入探讨解读。本刊将以笔谈的形式刊发专家观点,以期为新时代涉农高校全面推进耕读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耕读文化发端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反映了古人安身立命、立己达人的精神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开展耕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充分发挥耕读教育的时代价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涵养学生“三农”情怀,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全面推进新农科建设工作,落实《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农林教育分会与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组织召开耕读教育实施进展与问题调研研讨会,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围绕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内涵等进行深入探讨解读。本刊将以笔谈的形式刊发专家观点,以期为新时代涉农高校全面推进耕读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全面推进新农科建设工作,落实《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农林教育分会与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组织召开耕读教育实施进展与问题调研研讨会,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围绕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内涵等进行深入探讨解读。本刊将以笔谈的形式刊发专家观点,以期为新时代涉农高校全面推进耕读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耕读教育是农林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解读耕读教育课程设计的内涵与外延,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硕士公共必修课“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为例,分析该课程“读—耕—再读”的课程设计方案,通过强化农科特色,突出“三农”本色,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拓展课程实践形式,实现了良好的课程效果。耕读教育要融入课程改革,需要全程贯穿育人目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构建耕读结合的课程实践体系,以此探索新时代赋予耕读教育的新模式与新内涵。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全面推进新农科建设工作,落实《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农林教育分会与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组织召开耕读教育实施进展与问题调研研讨会,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围绕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内涵等进行深入探讨解读。本刊将以笔谈的形式刊发专家观点,以期为新时代涉农高校全面推进耕读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耕读教育作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重要连接点,是促使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的关键载体。以耕读传家为基石的耕读教育蕴含着个人与家族的美好期望,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演变而越来越丰富。新时代的耕读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农高校应不断贯彻和落实耕读教育,努力探索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新范式,推进耕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营造校园及社会耕读教育文化环境,通过改革考核机制、加强经费投入等方式构建高校耕读教育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以1958—2023年CNKI收录的319篇学术文献为样本,运用CiteSpace进行基本特征和内容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时间分布上,耕读教育研究经历初步发展、缓慢恢复、全面爆发三阶段;空间分布上,研究拘囿于教育学、文化及农业视角,学科融合研究亟须开展,高被引文献未形成绝对优势,研究力量独立化、分散化特征明显,合作交流亟待加强。研究主题上,耕读教育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构成知识基础,耕读教育的文化底蕴、时代价值与协同路径是研究前沿。研究趋势上,耕读教育研究分化为萌芽期与发展期,实现耕读教育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衔接式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本质要求。后续研究需在拓展内容、丰富视域、彰显特色、协同推进方面深化。  相似文献   

17.
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颇具创意的传统文化、农耕文明的展示、体验与回归自然的融合感,在这次农业盛会大放异彩,引起很多游客的热情关注。稻香"耕读"——回归对土地与农耕的尊重与热爱对乡村民俗文化的发掘和创造,是此次嘉年华的一大亮点。一进入园区,用稻草编织的农业景观"楠溪人家"及"耕读小院"便吸引了游客纷纷驻足留念。  相似文献   

18.
开展耕读教育是农业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肩负强农兴农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四川农业大学以兴天下之农事为己任,研究提出高校耕读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生产劳动阶段,劳动教育阶段,耕读教育阶段。确立新时代耕读教育指导思想,以新农科内涵建设为引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创新构建了“蜀韵耕读”教育育人体系:一是组建“三育”师资队伍支撑体系;二是创建“三读”课程育人体系;三是创构“三耕”实践育人体系;四是架构耕读教育全方位保障体系。该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助力培养了一批“学农为农”情怀深厚、“强农兴农”能力突出和“知农爱农”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耕读教育理念推行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通过对耕读教育理念的理论诠释分析农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实践育人路径,旨在推动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提出“学专业、爱专业、立志从事专业”的目标定位,坚持全员参与、小组行动、小问卷大样本、平台管理的组织维度与形式,“全员、全覆盖、全过程”协同育人管理体制与保障,线上线下两个支持平台和评价系统,创新大学生实践育人范式,提出耕读教育理念下农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实践育人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耕读教育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保障。目前国内耕读教育研究处在起步期,相关研究有亟待完善深化之处,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有待深入挖掘,研究方法实证性有待加强,涉及对象有待进一步拓宽。今后应深化理论研究,为新时代耕读教育提供内容滋养;提升问题意识,加强实证研究;加强系统观念,拓宽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