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1.110314),来自日本九州大学生物资源与生物环境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壳聚糖掺茶籽油可食用包衣对日本梨贮藏的影响。研究人员用1%(W/V)壳聚糖(CH)和0.05%、0.25%以及0.5%(W/V)茶籽油(TSO)制备食用涂层,研究了薄膜的理化性质和对灰葡萄孢的抗菌能力。将掺入TSO涂层的CH用于保存梨,然后在25℃和(85±5)%相对湿度(RH)贮藏环境中测定梨的真菌腐烂率、呼吸速率和其他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宁夏地区玉米镰孢茎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优势病原菌,本研究于2020年采集宁夏地区玉米(Zea mays L.)茎腐病样品36份,对所采集样品进行组织学分离、纯化和单孢分离,参照Nelson等分类系统进行形态学鉴定,并结合镰孢菌特异性引物EF-1α进行序列分析。本研究共获得209株镰孢菌,包括禾谷镰孢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拟轮枝镰孢(F. verticillioides)、木贼镰孢(F. equiseti)、层出镰孢(F. proliferatum)、胶孢镰孢(F. subglutinans)、半裸镰孢(F. incarnatum)、锐顶镰孢(F.acuminatum.)、黄色镰孢(F.culmorum)和燕麦镰孢(F.avenaceum),其分离频率依次为28.2%,23.9%,20.1%,8.1%,7.2%,6.7%,2.9%,1.9%和1.0%。其中,禾谷镰孢复合种在宁夏5市均有分布,且致病性强,为宁夏地区玉米镰孢茎腐病优势致病菌。  相似文献   

3.
为调查西藏部分地区绵羊羔羊、山羊球虫感染率及球虫种类,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测了乃东县(40)、那曲县(31)、白朗县(44)、康马县(50)、亚东县(50)和日土县(48)共计263份粪便样本。结果显示:西藏部分县绵羊球虫平均感染率86.05%;乃东县、那曲县、白朗县、康马县、亚东县绵羊羔羊球虫感染率分别为87.50%(35/40)、87.10%(27/31)、81.82%(36/44)、88.00%(44/50)、86.00%(43/50);185例绵羊羔羊球虫阳性病例中混合感染率达100%;经鉴定共感染8种艾美尔球虫,分别为颗粒艾美耳球虫(E.granulosa)47.91%(103/215)、绵羊艾美耳球虫(E.ovinoidalis)40.47%(87/215)、小艾美耳球虫(E.parva)37.67%(81/215)、阿撒他艾美耳球虫(E.ahsata)30.23%(65/215)、温布里吉艾美耳球虫(E.weybridgensis)24.19%(52/215)、浮(福)氏艾美尔球虫(E.faurei)18.60%(40/215)、错乱艾美耳球虫(E.intricata)15.35%(33/215)、巴库艾美耳球虫(E.bakuensis)13.49%(29/215)。西藏日土县山羊球虫感染率为83.33%;40例阳性病例中混合感染率达100%;经鉴定共感染7种艾美尔球虫,分别为艾丽艾美耳球虫(E.alijevi)39.58%(19/48)、阿氏艾美耳球虫(E.arloingi)47.92%(23/48)、约奇艾美耳球虫(E.jolchijevi)43.75%(21/48)、柯氏艾美耳球虫(E.christenseni)43.75%(21/48)、山羊艾美耳球虫(E.caprina)35.42%(17/48)、雅氏艾美耳球虫(E.ninakohlyakimovae)27.08%(13/48)、家山羊艾美耳球虫(E.hirci)22.92%(11/48)。说明西藏部分地区绵羊羔羊、山羊球虫病具有高感染率的特点,其对当地羔羊的危害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主要针对湖羊规模化饲养后断奶羔羊生长发育不良状况,设计三种不同日粮配方进行60天补饲实验.结果表明,无论从日增重,料肉比还是投入与产出之比来看,均以配方Ⅰ即(能量(MJ/kg)13.38 MJ/kg,粗蛋白13.88%)最佳;而配方Ⅱ即(能量(MJ/kg)13.37 MJ/kg,粗蛋白15.55%)和配方Ⅲ即(能量(MJ/kg)12.88 MJ/kg,粗蛋白17.75%)次之.  相似文献   

5.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8.03.061),来自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采后阿拉伯树胶(GA,5%、10%)、水杨酸(SA,1、2 m M)及其组合(10%GA+1 m M SA)对"Grand Nain"香蕉9天的货架期(SL)品质和生物化学变化的影响,货架期间的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RH)60%~70%。  相似文献   

6.
对3株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Sw/GX/17/05、Sw/HN/1/05和Sw/GX/13/06的血凝素(HA)、核蛋白(NP)、神经氨酸酶(NA)、基质蛋白(M)和非结构蛋白(NS)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株分离毒株HA、NP、NA、M和NS基因之间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1.3%~98.0%、98.4%~98.8%、97.4%~98.3%、98.8%~99.8%和98.1%~98.4%.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毒株与美国分离的三源基因重排H1N2 SIV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在HA、NP、M和NS基因进化树中,3株分离毒株均位于古典H1N1亚型SIV群,在NA基因进化树中,3株分离毒株则位于人流感病毒群.HA和NA基因推导氮基酸序列分别与代表毒株古典H1N1 SIV A/swine/Maryland/23239/1991(H1N1)和人H3N2流感病毒A/Buenos Aires/4459/96(H3N2)比较分析显示:HA(95.4%~96.1%)和NA(96.6%~97.2%)具有较高的氨基酸同源性;糖基化位点、抗原位点和受体结合位点(HA)处氨基酸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氨基酸差异对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近年来四川主要养猪地区猪群猪2型链球菌(S.suis 2)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利用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来自四川地区15个市(区)526份猪血清样品进行S.suis 2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四川地区猪群血清调查的总阳性检出率为40.30%(212/526);按地区分析,15个市(区)S.suis 2检出阳性率的地区占86.67%(13/15),其中阳性检出率超过50%地区占46.67%(7/15),宜宾地区的阳性检出率高达78.57%(11/14);按猪场分析,四川地区猪场S.suis 2阳性检出率高达76.74%(33/43),其中规模化猪场阳性检出率较高,为81.81%(18/22);在母猪、保育猪和育肥猪的猪群血清中,种母猪阳性检出率最高,为76.28%(74/97);并且夏季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46.81%(110/235)。研究表明S.suis 2在四川主要养猪地区普遍存在,并且在部分养猪区域、规模化猪场及种母猪猪群中存在较大的流行风险。本研究对四川主要养猪地区S.suis 2的流行和预防提供了调查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PCR方法,对云南省16个州市的临床健康猪群进行PCV-2病原学监测。2009~2011年PCV-2阳性率分别为3.97.%(120/3019)、1.95%(57/2923)和2.7%(79/2922)。规模场的PCV-2阳性率分别为1.65%(6/362)、1.24%(4/321)、1.31%(5/379);散养户的PCV-2阳性率分别为4.29%(114/2657)、2.03%(53/2602)、2.9%(74/2543);监测结果显示,我省猪群PCV-2感染范围较广,滇西和滇南片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片区,滇中和滇东片区阳性检出率较低;散养户圆环病毒感染率高于规模场;该病在我省无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9.
旨在了解陕西省部分地区腹泻羊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 coli)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本研究从10个养殖场采集54份腹泻羊拭子样品,经分离纯化、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共分离得到50株E. coli,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氨苄西林、氟苯尼考和磺胺异噁唑耐药率达90%以上,且98%(49/50)为多重耐药菌,对8~11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占68%(34/50),仅对美罗培南敏感。所有菌株均携带1~6种不同的耐药基因,其中,Sul1(64%)、TetA(34%)、blaCTX-M(32%)携带率较高,未检测到blaSHV。有5株产ESBLs的E. coli携带mcr-1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98%(49/50)的菌株携带毒力基因,其中,etrA检出率最高,为80%(40/50)。综上表明,陕西省羊源E. coli多重耐药情况严峻,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不符,提示可能存在其他耐药机制,同时,分离菌具有复杂的毒力谱。本研究为陕西省羊源致病性E. coli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Tris-葡萄糖稀释液为基础稀释液,就卵黄(20%、25%、3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添加量(0.725 mg/ml、1.000 mg/ml、1.500 mg/ml)对犬精子冻后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20%的卵黄添加量组犬精子的冻后活率最高.25%卵黄添加量组和30%卵黄添加量组比较则没有明显差异(F﹤F0.05).(2)添加SDS与对照组比较,添加SDS组的精子冻后活率都较高.三种SDS添加量中,1.000 mg/ml的添加量效果最好,冻后精子活率极显著(F﹥F0.01)或显著(F﹥F0.05)高于添加量为0.725 mg/ml和1.500 mg/ml时的冻后精子活率.  相似文献   

11.
甜菜碱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 96头杜长大生长猪 ,随机分成 4组 ,以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甜菜碱 (10 0 0、15 0 0、2 0 0 0 mg/kg)对猪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及肉质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日粮中添加 10 0 0 mg/kg和 15 0 0 mg/kg甜菜碱组猪日增重分别提高 13.2 0 % (P<0 .0 1)、9.2 8% (P<0 .0 5 ) ,日均采食量分别增加 7.30 % (P<0 .0 5 )、7.33% (P<0 .0 1) ,料重比分别下降 7.93% (P<0 .0 1)、6 .5 5 % (P<0 .0 5 )。此外 ,10 0 0 mg/kg甜菜碱组猪的胴体瘦肉率和眼肌面积比对照组分别提高 7.15 % (P<0 .0 5 )、19.12 % (P<0 .0 5 ) ,胴体脂肪率与背膘厚分别减少 2 7.2 1% (P<0 .0 5 )、14 .86 % (P<0 .0 5 ) ;背最长肌中的肌红蛋白和肌内脂肪分别提高 34.2 1% (P<0 .0 1)、2 9.5 6 % (P<0 .0 1)  相似文献   

12.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9.108864),来自日本九州大学生物资源与生物环境科学研究院的Passakorn Kingwascharapong等人研究了含不同浓度蛙皮油(FSO)(W/W比分别为5%、25%和50%)明胶涂层对柿子品质及其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颈静脉采集的40份不同年龄阶段的羊血液样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结果显示寄生虫总阳性率为82.50%(33/40),其中,北坡放牧母羊总阳性率为85%(17/20),北坡放牧公羊总阳性率为80%(16/20)。共检出3种血液病原,包括A.phagocytophilum、A.bovis、Theileria spp,阳性率分别为37.50%(15/40)、75.00%(30/40)、32.50%(13/40),其中北坡放牧母羊三种病原阳性率分别为75%(15/20)、75%(15/20)、50%(10/20),南坡放牧公羊仅感染牛无浆体和泰勒虫,二种病原阳性率为75%(15/20)、15%(3/20)。2-3种病原混合感染比较普遍,总混合感染率高达45%(18/40);2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27.5%(11/40),其中A.phagocytophilum+A.bovis、A.bovis+Theileria.spp、A.phagocytophilum+Theileria spp、A.phagocytophilum+A.bovis+Theileria spp的混合感染率分别为15%(6/40)、10.00%(4/40)、2.50%(1/40);3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17.50%(7/40)。依据PCR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情况综合分析,该羊场羊群发病及引起死亡的原因,应是泰勒虫与无浆体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4.
从牛活体卵母细胞的采集方法、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 )供试奶牛前后两次采卵的最短间隔为 6d,采集回收卵子数最多为 2 2枚和2 1枚 ,最少为 3枚和 5枚 ;(2 ) 2头供试奶牛采集回收卵子平均为 1 0 .72± 1 1 .6枚 /次和 1 0 .5± 7.5枚 /次 ,A、B级卵子比例分别为 70 .34% (83/ 1 1 8)和 61 .88% (1 38/ 2 2 3)。(3)受精后 48h观察卵裂结果 ,分别为 45.76%和 32 .38% ,囊胚发育率分别为 2 9.66%和 2 0 .95%。  相似文献   

15.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5.04.020),来自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的Ghulam Khaliq等人研究了阿拉伯胶涂层结合氯化钙处理对?果低温贮藏条件下的理化性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果用10%阿拉伯胶(GA)+3%氯化钙(CA)处理,然后在(6±1)℃、(90±3)%相对湿度环境下贮藏天后转移到下放置天然  相似文献   

16.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8.06.053),来自伊朗库尔德斯坦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采前喷施锌对苹果酶促褐变和果肉颜色变化的影响。苹果中的酶促褐变(EB)在加工过程中或新鲜食用过程中发生。研究人员采前3~4周对苹果树(品种为Delbard Estival和Kohanz)喷清水(对照)、0.13%螯合锌(C-Zn)或0.13%纳米螯合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分两个试验考察饲料中添加黄霉素和甘露寡糖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试验Ⅰ以平均初重(1.00±0.00)g奥尼罗非鱼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8 mg/kg黄霉素和5 g/kg甘露寡糖.结果表明,饲养8周后,添加8 mg/kg黄霉素和5 g/kg甘露寡糖,奥尼罗非鱼稚鱼增重率分别提高6.1%(P<0.10)和14.3%(P<0.05),饲料系数分别降低8.8%(P<0.05)和12.9%(P<0.05).试验Ⅱ以平均初重(20.11±0.05)g奥尼罗非鱼为试验对象,试验设计与试验日粮同试验Ⅱ,饲养30 d后,添加黄霉素8 mg/kg和甘露寡糖5 g/kg,鱼体增重率分别提高10.2%(P<0.10)和19.2%(P<0.05).饲料系数分别降低10.2%(P<0.05)和13.4%(P<0.05);干物质消化率分别提高11.2%和12.9%(P<0.05),蛋白质消化率分别提高2.9%和3.4%(P<0.05);添加8 mg/kg黄霉素和5 g/kg甘露寡糖均显著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溶茵酶活性(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8 mg/kg黄霉素和5 g/kg甘露寡糖均可提高奥尼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18.
15种热带乔灌木单宁含量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5种热带乔灌木不同月份(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单宁含量的测定,以期明确部分木本饲用植物单宁含量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5种热带乔灌木单宁平均含量由低到高顺序如下:对叶榕(Semen cuscuta L.f.)(0.39%)<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inn.)(0.77%)<克拉豆(Cratylia argentea(Desv.)Kuntze)(0.78%)<假木豆(Dendrolobium triangulare(Retz.)Schindl.)(1.16%)<木豆(Cajanus cajan(Linn.)Huth)(1.29%)<双荚决明(Senna bicapsularis(Linn.)Roxb.)(1.38%)<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 Linn.)(1.56%)<圆叶舞草(Codariocalyx gyroides(Roxb.ex Link)Hassk.)(1.57%)<大果榕(Ficus auriculata Lour.)(1.62%)<长穗决明(Senna didymobotrya(Fresen.)H.S.Irwin et Barneby)(1.82%)<大叶千斤拔(Flemingia macrophylla(Willd.)Prain)(1.91%)<黄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Lour.)Blume)(2.14%)<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Lam.)de Wit)(2.34%)<金合欢(Acacia farnesiana(Linn.)Willd.)(2.67%)<白饭树(Flueggea virosa(Roxb.ex Willd.)Voigt)(2.80%);15种热带乔灌木单宁含量差异较大且含量随月份变化明显。不同植物种类、生长时期、生长环境等可能是导致单宁含量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牛胚胎玻璃化超快速冷冻一步法移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 30 %乙二醇 0 .3mol/ L 蔗糖 - m- PBS液 (VS1)、30 %乙二醇 0 .3m ol/ L 蔗糖 5 %葡聚糖 (T- 5 0 0 ) - m-PBS液 (VS2 )、30 %乙二醇 0 .3mol/ L蔗糖 10 %葡聚糖 (T- 5 0 0 ) - m- PBS液 (VS3)玻璃化超快速冷冻奶牛胚胎 ,一步法移植。结果显示 ,VS1、VS2、VS3组玻璃化超快速冷冻奶牛胚胎解冻后的形态正常率分别为 10 0 % (2 0 / 2 0 )、95 %(19/ 2 0 )和 5 5 .6 % (5 / 9) ;培养存活率分别为 70 % (14 / 2 0 )、75 % (15 / 2 0 )和 2 2 .2 % (2 / 9) ;囊胚孵化率分别为 0、2 0 % (4/2 0 )和 0。VS1、VS2组玻璃化冷冻奶牛胚胎解冻后的形态正常率极显著地高于 VS3组 (P<0 .0 1) ;VS1、VS2组玻璃化冷冻奶牛胚胎解冻后的培养存活率分别显著 (P<0 .0 5 )和极显著 (P<0 .0 1)地高于 VS3组。 VS1组冷冻的胚胎经一步法移植了 5头 (1枚 /头 ) ,未获得妊娠 (0 / 5 ) ;VS2组冷冻的胚胎用一步法移植了 10头 (1枚 /头 ) ,结果获得 2头妊娠(2 / 10 ) ,并产下 2头正常犊牛。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国奶山羊无浆体病的流行情况,应用套式PCR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采自河南、云南、陕西共12个县区奶山羊的300份血样和204份奶样无浆体16SrRNA基因和MSP4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在血液样品中共检出3种无浆体,分别为嗜吞噬细胞无浆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牛无浆体(A.bovis)和绵羊无浆体(A.ovis),阳性率分别为18%(54/300)、21.67%(65/300)、5.33%(16/300);血液无浆体总阳性率为23%(69/300);陕西奶山羊3种无浆体阳性率分别为A.phagocytophilum20.09%(47/234)、A.bovis 20.94%(49/234)、A.ovis 6.41%(15/234),河南分别为A.phagocytophilum11.11%(7/63)、A.bovis 25.4%(16/63),A.ovis 1.59%(1/63);云南均为0%(0/3)。仅在1份羊奶样品中检出A.ovis,阳性率为0.49%(1/204)。调查结果表明,奶山羊无浆体感染普遍存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饲养方式奶山羊的无浆体阳性率及优势种存在差异;A.phagocytophilum作为人兽共患病原,在奶山羊养殖中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