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蜇不同生长阶段的摄食方式和摄食习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洋  王彬  李轶平  董婧 《水产科学》2011,30(8):491-494
实验室观察海蜇螅状体、碟状体、水母体生长阶段的摄食方式和摄食习性.观察结果表明,海蜇各生长阶段的摄食方式不同,螅状体依靠触手捕获食物,碟状体依靠缘瓣捕获食物,水母体依靠口腕和肩板表面上的吸口完成.三者的摄食习性大致相同,摄食活动昼夜不间断进行,摄食习性是被动性的,对食物的种类只是规格大小的选择.食物规格<1 mm,最大...  相似文献   

2.
摄食促进物质对真鲷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甘氨酸 丙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甘氨酸 丙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 甜菜碱、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甜菜碱作为摄食促进物质,分别添加到真鲷配合饲料中饲喂真鲷,探讨摄食促进物质对真鲷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摄食促进物质不仅可促进真鲷的的摄食性,增加其摄食量,还可以提高真鲷的增重率、饲料效率、蛋白效率。添加甜菜碱对促进真鲷的摄食性无作用,但可促进真鲷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鱼类摄食的经济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 ,鱼类摄食也遵循一条经济学法则 :以最小的付出换得最大的利益 ,即以最小的摄食能量消耗获得最大的食物能量。  相似文献   

4.
鱼虾的摄食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摄食是鱼虾类的基本生命活动,也是取得营养物质的生活方式。鱼虾的摄食行为是其摄食习性的行动表现,是由食欲、激发、探究、吞咽(或吐出)、饱食、饥饿的连锁反应才得以完成的,并且受神经系统控制。但是,环境因素和食物性状可以刺激摄食神经(下立脑中叶)的兴奋,使鱼虾得以完成摄食行为而得到营养物质。因此,研究鱼虾的摄食行为,不但在生理学、营养学有理论意义,而且在指导生产鱼虾饲料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5.
鱼类的摄食感觉是决定鱼类摄取食物与否的关键,也是鱼类营养学研究的基础.文章简要介绍了鱼类的摄食感觉器官--嗅觉、味觉、侧线、视觉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感觉器官在鱼类摄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感觉器官的反应在摄食过程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软骨鱼类摄食习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海洋食物链是海洋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表现方式。它由若干营养级构成。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为另一些动物所摄食,而一种动物又可以摄食多种生物。海洋生态系统中各食物链相互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软骨鱼类无例外的都是食肉性的动物,或者直接捕食其他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7.
正常鱼的摄食是集中在水的中、上层及料台附近,驯养好的鱼摄食时比较活跃。可是近两年来某些主养草鱼和鲤鱼的地区出现了投喂时鱼不摄食或满塘游的现象,造成饲料浪费,严重影响鱼的生长。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养殖的中、后期,在3月份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牙鲆仔鱼轮虫日摄食量及摄食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牙鲆仔鱼对轮虫的摄食量和昼夜摄食规律,我们对孵化5-7天的仔鱼进行连续的摄食观察。结果表明,5.6、7日龄的仔鱼.平均全长分别为3.62、3.68、4.07mm;轮虫日摄食量分别为19个/尾、27个/尾、32个/尾;仔鱼摄食主要在白天进行.昼夜摄食比例平均为83.5%和16.5%,在10:00到12:00及16:00到18:00出现摄食高峰。  相似文献   

9.
斜带石斑鱼仔鱼的摄食节律及日摄食量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张海发 《水产学报》2004,28(6):669-674
鱼类的日摄食节律分为白天摄食、晚上摄食、晨昏摄食和无明显节律四种类型。为了解斜带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日摄食量及昼夜摄食规律,对孵化15天的仔鱼(全长4.86±0.38mm)在不同昼夜节律下的日摄食量和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实验包括自然昼夜组(对照组)、持续光照组和持续黑暗组,各组对轮虫的日摄食量分别为142个/尾、156个/尾和47个/尾;白天摄食量比例分别为总摄食量的91.3%,80.5%和71.7%。对照组在正午(14:00)出现一个明显的摄食高峰;持续光照组在下午(16:00~18:00)出现明显的摄食小高峰;黑暗组则未出现明显的摄食峰。持续光照组在夜间的群摄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黑暗组在白天的群摄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持续光照组摄食强度小幅度增加,日摄食量为对照组的109.9%;而黑暗组摄食强度则明显下降,日摄食量为对照组的33.1%。综上所述,斜带石斑仔鱼摄食节律明显,属于典型的白天摄食类型;仔鱼的摄食与光照有着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宝石鲈摄食节律和日摄食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宝石鲈昼夜摄食规律和日摄食量,采用饱满度指数法在7-9月对124尾宝石鲈在不同昼夜节律下的摄食节律和日摄食率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9:00-17:00为摄食高峰期,凌晨1:00摄食活动最弱,翌日5:00摄食强度明显升高。7-9月,该鱼的日摄食率(用占体质量的百分比表示)分别为6.07%、3.34%、2.37%。宝石鲈有明显的摄食节律,属于白天摄食类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实验研究了月鳢仔鱼期的摄食特点。月鳢仔鱼在孵化后84h开口摄食。此时尚残存22.7%的卵黄、32%的油球;仔鱼期月鳢的主要饵料经历了由轮虫→小型桡足类→小型枝角类→中型枝角类的转变;摄食选择性指数分析表明月鳢仔鱼有明显的选食性,且选食性呈阶段性变化,提出其摄食选择性特点,决定于其摄食方法(吞食)和摄食机能的发育变化(由弱到强),同时其摄食选择性的变化规律符合最佳索饵理论。  相似文献   

12.
掌握仔稚鱼发育成长过程中的摄食量。对摸清天然海域中仔稚鱼的减耗过程和存活机理,研究资源变动和在人工育苗生产上有计划地培养生物饵料,根据仔稚鱼发育阶段投喂适量饵料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为此,过去许多学者研究了香鱼、牙鲆、黑鲷、真鲷、条石鲷、鲈鱼、(鱼师)鱼等仔稚鱼的日间摄食量。  相似文献   

13.
14.
黄颡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节律及日摄食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黄颡鱼早期发育阶段摄食的昼夜节律性及日摄食率。结果如下:黄颡鱼仔稚鱼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胃平均饱满指数在仔鱼前期、仔鱼后期和稚鱼期分别于21:00、3:00、6:00达最高峰,均于15:00达最低值。不同发育阶段的日摄食率分别为:仔鱼前期69.96%,仔鱼后期28.84%,稚鱼期10.00%。  相似文献   

15.
<正> 鱼苗、鱼种下塘后的摄食驯化,一般都以声响作为刺激,从而建立起摄食条件反射。以后池鱼每当听到声响,就会迅速游向饲料台附近集中吃食,以减少饲料沉入水底,避免浪费。对面积较大的池塘,声响刺激还可使远处的鱼不致错过投喂时间达到定时摄食的目的,具体驯化方法如下:1.肥水下塘时,鱼苗的适口饵料丰富,不要急于投喂;2~3天以后,在饲料台附近,用长杆拴一个下面钻孔的铁罐头盒,里边放入豆粕,麦麸等,边振动长杆边给以声响,此时食物落入水中,把池边寻找食物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研究鮸(Miichthys miiuy)在舟山渔场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研究于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在舟山渔场逐月采集鮸样品共计727尾,结合胃含物分析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鮸的摄食习性。结果表明,舟山渔场鮸的主要饵料生物类群有鱼类(Pisces)、虾类(Decapoda)、口足类(Stomatopoda)、头足类(Cephalopoda)、双壳类(Lamellibranchia)、蟹类(Brachyura),优势饵料种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凤鲚(Coilia mystus)、黄鲫(Setipinna taty)和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其δ13C值范围为-19.09‰~-13.04‰,平均值为(-16.74±1.03)‰,与体长呈显著负相关(P<0.01);δ15N值范围为10.72‰~15.96‰,平均值为(12.44±1.36)‰,与体长呈显著正相关(P<0.01)。根据δ15N值计算出舟山渔场鮸的营养级...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的科学投喂策略,在实验室内开展了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模拟实验,通过72 h的观察,探讨了不同体质量和不同性别大鳞副泥鳅的昼夜摄食节律及日摄食量。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属于典型的夜间摄食类型,一天中有2个极明显的摄食高峰,集中在04:00—05:00和20:00—21:00。大鳞副泥鳅的昼夜摄食节律与个体大小和性别无显著相关性。小规格雌、雄群体均具有最大的日摄食量,且雌性群体的日摄食量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加显著降低。15℃条件下,大鳞副泥鳅群体的日摄食量占群体总体质量的2.2%~4.8%,个体的日摄食量约占个体体质量的3.0%。建议大鳞副泥鳅的投饲频率为一天2次,以体质量的3%~5%进行饲料投喂,最佳投饵驯化时间集中在6:00—7:00和18:00—19:00。  相似文献   

19.
利用灯光诱导捕鱼,这种方法已延用了好几百年。移动的灯光也可诱导鱼类通过水站的水道,但鲑鳟鱼类一般不会被灯光所吸引,却会对闪烁的灯光作出反应,即受惊逃避反应。挪威的二位科学家研究了如何诱导鲑鱼摄食的方法。养在网箱里的鲑鱼抢食饲料的时间很短暂,因为饵料会很快沉入箱底。如果网箱很大,鲑鱼远离投饵区时,有时还未发现投下的饵料,饵料就已沉入箱底。要使鱼有更多的机会获得饵料,在投饵前用声音、灯光或其它手段来“通知”他们则是一  相似文献   

20.
聂国兴  邓大鹏  闫潇 《水产学报》2020,44(11):1926-1934
鱼类通过摄食活动获得能量和营养物质,而食欲是影响鱼类摄食的重要因素之一。食欲调控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大脑整合机体能量和摄食信号,通过食欲调节因子(包括促进食欲因子和抑制食欲因子)调控鱼类摄食行为。Apelin作为一种新型内分泌因子,在体内发挥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其中,apelin在摄食调节方面的作用正在引起学者的关注。本文以哺乳动物为参照,综述了apelin的组织分布、饥饿和营养物质对apelin表达的影响、apelin处理对鱼类摄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和信号通路,旨在为促进鱼类摄食和水产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