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理奶牛养殖有400多年的历史,现有奶牛存栏2万多头,2003年引进澳大利亚高产奶牛1170头,奶业是大理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生态奶业的发展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结合大理生态保护,洱海治理,环境及消费安全的考虑,本文力求为大理奶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分析唐山市奶业现状,发现唐山市奶业存在饲料结构不合理,奶牛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不健全,奶牛粪污处理程度低等问题。据此笔者提出加快奶牛生产经营组织模式转型,推进奶业科技集成与示范,控制奶业污染,推行"种养结合"生产方式等多项促进奶业高效、生态、安全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疆奶业如何走向现代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奶业经过多年积累和近年的快速发展,经过低谷时期的调整,现在已经由常规大发展进入较为理性的转型发展时期,正在由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过渡。目前新疆奶牛存栏数较大,但是奶牛饲养综合效益依然较低。本文所指的奶业,主要是牛奶,牛奶占奶制品的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4.
首农奶业     
《中国奶牛》2012,(1):60-61
"中国奶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转型"建设现代奶业是中国奶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成功转型的重要标杆。养殖作为奶业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如何加快转型,值得业界深思……。寻访生产典型,加之示范推广,让奶牛养殖顺利转型少走弯路,本刊携北京奶牛中心、北京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共同走进奶牛养殖一线,去提炼孕育那平凡中的典型技术、管理经验,以翔实可靠的数据、先进实用的技术、浅显易懂的文字和美观大方的版式,向广大读者呈现最精致的奶业大餐,进而加快奶牛养殖转型,推动奶牛养殖科技进步,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目前奶牛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发展生态奶业的重要性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宁夏奶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忠市利通区位于宁夏平原中部,地处黄河灌区农业精华地带,是奶业大县和畜牧业强县。奶业是利通区畜牧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奶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50%左右。利通区正从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向种、养、加复合发展的现代高效农业结构转化,是宁夏平原乃至我国传统农区发展奶业生产的典型。1奶业发展概况1.1发展奶业生产基础条件优越1.1.1宁夏平原属奶牛养殖生态适宜区域。利通区农业发达,黄河横穿全境,引黄灌溉历史悠久,水利设施完备,沟渠纵横交错,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利通区属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奶牛发展现状做了较为全面写:对奶牛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特别是政府资金扶持政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集中解决奶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是奶业发展的动因。同时全国奶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奶业也出现了新的特点:生产模式多样化、机械化程度提高,高产奶牛引进也为奶业发展及入了新活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北省的奶牛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和奶牛单产水平均有显著提升,但在快速转型升级过程中受养殖成本上升、专业人才缺乏、企业融资困难、生鲜乳交易价格持续低迷、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平衡等因素影响,奶牛养殖业生产效益不理想,制约了全省奶业发展步伐。本文通过对省内奶牛养殖场经营情况的调研并结合国外保护奶业发展的经验对河北省奶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完善奶业发展保障机制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在奶业振兴新形势下能为行业管理部门、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企业决策及开展奶业战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奶业发展模式也即将发生由奶牛小区模式向荷兰奶业合作社模式的转变。文章详细介绍、分析了奶牛小区模式和荷兰奶业合作社模式各自的的特点,从而说明,由奶牛小区模式向荷兰奶业合作社模式转变是我国奶业发展模式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中国奶业发展遭遇瓶颈,奶业发展模式陈旧弊端逐渐显露。传统的奶牛养殖模式各环节严重脱节,加之自然灾害和"三区"划定等客观因素,加剧了湖北省奶业发展困境。在这种形势下,湖北省多家奶牛养殖企业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大型奶牛养殖企业采用"种养加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多家中型奶牛养殖企业采用"养殖+奶吧"的发展模式,也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促进了奶牛养殖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奶业已经进入由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过渡的转型期,正在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和一体化的方向迈进。但随着奶牛养殖场规模的扩大,环境污染成为一个隐患,并直接影响到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企业的利润、消费者的健康以及整个奶业产业链。如何在保持中国奶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保证奶牛养殖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南京奶业(集团)公司召开奶业发展研讨会根据十五大精神研究奶牛生产乳品加工和营销策略日前,南京奶业(集团)公司召开全市奶业发展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公司全体领导成员、各处室负责人,直属基层单位,县区奶业主管部门,奶牛基地场、站负责人等。全体与会同志对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石家庄冀中乳业联合公司是我国一个大型奶业企业,所属国营、集体和个体奶牛场、户饲养良种奶牛9000多头,年产牛奶1.3万多吨。这个公司为了奶业的大发展,1990年和1991年先后向农业部奶业发展基金会低息贷款350万元,用于购买奶牛、完善服务体系和设备更新改造,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刊辑】近期,由于粮食及饲料价格不断上涨,黑龙江省奶牛养殖成本不断升高,大多数乳品企业和奶牛养殖场都在微利经营,少部分已开始亏损。这种影响进而波及到产业链下游的养殖户,使目前奶牛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也处于微利状态。而国际市场奶粉价格却一直处于下跌状态,导致进口奶粉长驱直入。为此,黑龙江省已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奶业大省向奶业强省的转型。一是出台和实施了千万吨奶战略发展规划,通过优化产业布局,侧重支持优势地区奶业发展,如在杜尔伯特、林甸、富裕、肇东等奶业发展重点县加强奶业生产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5.
大力引导推广"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动奶牛养殖业的良性发展。奶业是节粮、高效、关联度高的产业,奶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对畜牧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以及二、三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对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全民体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协调发展及带动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全省奶业发展情况,准确把握发展趋势,为今后奶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安排,奶业专题调研组于2012年2月27日~3月16日先后到长春、白城、松原、延边等奶牛主产区进行了调研,通过听取汇报,深入奶牛养殖场(小区)、生鲜乳收购站实地查看及与养殖户座谈等方式,对奶业发展形势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1奶业发展形势1.1奶牛发展情况随着乳制品消费市场的恢复和发展,全省奶牛饲养业稳步发展。当前奶牛发展呈现四个特点:一是饲养总量增势放缓。随着饲养成本上升,奶牛养殖比较效益降低,奶牛饲养总量扩张速度变慢,局部地区奶牛存栏萎缩。  相似文献   

17.
1《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扭转奶业发展不利局面2007年9月27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给中国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在此之前,我国奶牛养殖的成本明显上升,原料奶收购价格偏低,奶牛养殖效益大幅下降,全国40%的奶牛养殖户亏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宰杀母  相似文献   

18.
从美国奶业发展看中国奶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学习和借鉴美国在奶牛场现代化建设、奶牛育种、繁殖与科学饲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具体做法,进一步推进“学生奶奶源升级计划”的开展,2006年12月3—23日,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部及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培训考察团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就奶牛育种、饲养、疾病预防、挤奶与牛奶质量控制、牛舍设计与奶牛福利、牛奶加工、乳制品市场与国际贸易、美国学生奶计划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学习,并参观考察了威斯康辛大学的贝比考克奶牛国际研究所、威斯康辛大学试验奶牛场、Crave兄弟奶牛场、Rosy-Lane荷斯坦奶牛养殖场、ABS国际奶牛育种公司、贝比考克研究所乳品加工厂、Boumat-ic公司。培训考察团还应邀拜访了威斯康辛州农业部,与主管奶业发展和贸易的部门官员进行了座谈,就奶业发展和学生饮用奶推广交换了意见。本文基于此次培训和考察过程中对美国奶业的生产现状和水平了解的基础上,探讨美国奶业发展之路,以期抛砖引玉,对中国奶业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凌虹  朱燕 《中国乳业》2012,(6):19-21
重庆市的奶牛养殖业处于转型发展阶段,乳品加工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乳品消费市场潜力大,奶业的各个环节发展不平衡。重庆市奶业还存在着奶牛产量低,效益差,一体化水平不高,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建议重庆市可以从几个方面促进奶业发展:多种模式发展奶牛养殖业;改良品种;发挥本地乳品的优势;实现草畜配套发展;出台更多扶持政策等。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奶牛产业历史悠久,积累了一定的发展经验,在2009年依托自身的资源条件和财政支持,建立了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积极探索本省奶业的科学发展之路。在奶业现代化的趋势下,云南省奶业正在积极发掘自身潜力,力争实现云南省奶业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