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总适应能力是指绵、山羊品种在被引入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相互作用下,所表现出的繁殖力、生产力和经济效果的总和,是衡量绵、山羊品种在被引入地区是否适应,及其适应程度的客观数量化指标.本文对总适应能力的组份,按其相对重要性进行剖分,并对其评定项目、计算得分方法和相应的总适应能力等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以引入地生产指标占原产地生产指标的百分数的平均数作为综合适应能力指标,研究波尔山羊在我国各引入地的综合适应能力.结果表明,波尔山羊在陕西永寿地区表现出较好的综合适应能力,其次是四川洪雅、江苏溧水、江苏徐州和河北秦皇岛,总适应能力评分分别为89.79%、77.78%、77.09%、77.06%和76.15%.波尔山羊在我国综合适应性评分平均为79.57%,表明波尔山羊能够适应我国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但未发挥出最高的生产性能,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3.
波尔山羊在我国各地引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引入地生产指标占原产地生产指标的百分数的平均数作为综合适应能力指标,研究波尔山羊在我国各引入地的综合适应能力。结果表明,波尔山羊在陕西永寿地区表现出较好的综合适应能力,其次是四川洪雅、江苏溧水、江苏徐州和河北秦皇岛,总适应能力评分分别为89.79%、77.78%、77.09%、77.06%和76.15%。波尔山羊在我国综合适应性评分平均为79.57%,表明波尔山羊能够适应我国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但未发挥出最高的生产性能,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1我国绵、山羊育种工作概况1.1遗传资源概况我国绵、山羊遗传资源品种共140个,其中绵羊地方品种42个、培育品种21个、引入品种8个;山羊地方品种58个、培育品种8个,引入品种3个。这些绵、山羊遗传资源广泛分布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其形成反映出不同生态环境下各民族牧业文化发展历程,是各地区人民长期精心培育的成果,更是今后培育新品种的遗传素材。虽然我国有众多的羊资源品种,但很多都处于  相似文献   

5.
波尔山羊的原产地新西兰是南半球的一个岛国 ,与我国北方的气候有显著的差异。如何使波尔山羊更好地适应我们的气候条件 ,充分发挥自身的性能优势 ,是我们引入该品种羊之后的工作重点 ,同时也关系到该品种能否在全省范围推广的关键。虽然波尔山羊的适应性很强 ,但因其毛短 ,皮下脂肪覆盖有限 ,体内蓄积能量少 ,对冷环境的适应能力远不如对热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 7℃波尔山羊就出现寒颤和聚堆现象。因而在寒冷的北方饲养波尔山羊的关键是做好冬季的防寒保暖工作。经我们这一时期的饲养观察和摸索 ,认为在北方饲养波尔山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相似文献   

6.
肖西山 《中国养羊》1996,16(1):29-31
1 我国绵山羊品种资源的优势我国是世界上家畜家禽驯化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畜禽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地形地势复杂,自然环境各异,为畜禽的生存、生长和繁衍提供了多样的生态条件。由于各地人类文化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对畜种的要求各异,在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下,畜种的特征特性也出现了相应的差别,形成了适应各种气候条件和人类需求的多种畜禽品种。到目前为止,列入我国国家级品种志中的绵山羊品种共53个,加上列入省(区)级品种志中的绵山羊品种(品种群)约100个。这些绵山羊品种是我国养羊业的天然基因库。有些品种…  相似文献   

7.
五、发展养羊业的主要措施 1.重视育种工作 养羊业发达国家对绵、山羊育种工作十分重视。改进现有绵、山羊的某些不合乎要求的性状,提高生产性能和培育新品种,使不少国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绵、山羊育种工作由品种协会负责,其任务是提高品种质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养羊业历史悠久,绵、山羊品种资源丰富,养羊生态类型复杂.多样的环境条件和长期的人工选择孕育了丰富的地方绵、山羊品种和培育品种,甘肃省是我国几个拥有丰富绵、山羊种质资源的省份之一,为全球绵、山羊种质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提供了宝贵的遗传素材,从而使得甘肃省绵、山羊种质资源价值在我国羊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括了山东省绵羊、山羊种业总体规模大、特征明显、种质资源丰富、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等现状;分析了绵、山羊地方品种保护与利用不足、引进品种生产性能退化、新品种培育难度大、育种技术和育种模式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地方品种保护和利用并重、本品种选育和引入品种相结合、加大育种投入和长远育种规划、育种技术和育种模式等方面的建议,目的是为加快山东省绵、山羊种业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多胎性能是影响绵、山羊繁殖率的主要因素。但多胎性能的低遗传力使其很难有较大的提高,从而影响了多胎高产品种的培育。本文主要对绵、山羊的多胎性状及其影响因素、遗传基础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四川5个山(绵)羊品种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参阅文献挑选 80个随机引物 ,从中筛选出 3 0个重复性好的引物 ,对四川黑山羊、南江黄羊、北川白山羊、成都麻羊 4个山羊品种和藏绵羊进行RAPD分析 ,并进一步对 1 3只南江黄羊个体 ,1 8只黑山羊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用Nei氏公式计算品种间的遗传距离 ,用UPGMA法构建树状聚类图。结果表明 :黑山羊与南江黄羊的遗传距离最小 ,亲缘关系较近 ;藏绵羊与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都很大 ,亲缘关系远 ;RAPD技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用于山羊品种之间遗传亲缘关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4个山羊品种和4个绵羊品种的7项主要先天性免疫学指标进行了检测并比较。对动物进行颈静脉采血,制备血清,用ELISA试剂盒测定IL-1、IL-2、IL-6、IL-18、IFN-γ、NK细胞、血清溶菌酶。利用生物统计学的方法和原理,以品种和品种来源地为应变量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山羊当地品种的NK和LYS高于引进品种(P〈0.05);绵羊引进品种的IL-1、IL-2、IL-6、IL-18、IFN-γ、NK、LYS均明显高于地方品种(P〈0.01)。在不同品种之间,莱芜黑山羊NK和LYS水平高于崂山奶山羊、波尔山羊和鲁波山羊,萨福克羊的IL-1、IL-6、IL-18、IFN-γ、LYS水平最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小尾寒羊IL-18、IFN-γ水平最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不同种群绵羊、山羊的先天性免疫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为以后抗病育种提供合理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6个绵(山)羊群体遗传分化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绵(山)羊群体的品种特性及其遗传分化,本文利用微卫星标记对我国6个绵(山)羊群体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采用中心产区典型群随机抽样方法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乌珠穆沁羊7个微卫星位点,并引用同实验室小尾寒羊、滩羊、湖羊、同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参照群体)的相关资料进行群体遗传分化水平分析。研究表明:7个微卫星位点在乌珠穆沁羊、小尾寒羊、滩羊、湖羊、同羊、山羊这6个品种中均存在遗传多态性,各座位等位基因均较丰富。根据标准遗传距离、DA遗传距离以及模糊相容关系进行聚类分析,湖羊与同羊首先聚为一类,乌珠穆沁羊和小尾寒羊聚为一类,然后与滩羊聚为一类,5个绵羊品种最后与山羊相聚。  相似文献   

14.
山东3个绵羊品种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系统进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洼地绵羊共3个品种部分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 基因片段,并以鲁北白山羊为外群,应用NJ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 44 个位点检出变异,绵羊群体变异度为0.0102,线粒体DNA多态性相对贫乏,推测3个品种具有共同母系祖先;洼地绵羊与大尾寒羊关系较近,与小尾寒羊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15.
将简阳大耳羊种公羊引入喀斯特高寒山区,与贵州黑山羊进行杂交,以改良贵州黑山羊中心产区的肉用性能。试验对引入的简阳大耳羊种公羊进行了适应性研究,主要包括行为学观察、生产性能与生理指标的测定、抗病能力观察以及繁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①行为学研究得出,放牧条件下简阳大耳羊种公羊反刍时间长于贵州黑山羊;②在引入初期,部分简阳大耳羊种公羊出现了咳嗽症状,经治疗后均痊愈,发病率低于8%,无死亡发生;③简阳大耳羊种公羊在引入2个月后体质量增加最显著,平均体质量增加约11 kg,引入1年后简阳大耳羊种公羊平均体质量增加16.69 kg,为引入时的133.01%,高于贵州黑山羊的增长速度;④引入的简阳大耳羊种公羊主要生理指标正常,与原产地的生理指标基本相符;⑤简阳大耳羊种公羊与贵州黑山羊交配公母比例为(1∶35)1∶40,受胎率在97%以上,羔羊成活率为92.5%,未出现难产。该试验得出,简阳大耳羊种公羊可以作为喀斯特高寒山区发展养羊业的优良杂交父本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小尾寒羊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绵羊品种。以其多胎高产、生长发育快、早熟、肉用及裘用性能好、适应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养羊户和养羊工作者的重视。为此,本文介绍了小尾寒羊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并结合我国对小尾寒羊利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绵羊品种资源丰富,适应性广,对人类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针对如何有效保护遗传资源,提出了中国绵羊核心种质的概念、构建策略及其可行性;优化保种设计,保护珍贵的地方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8.
山羊BMP15基因FecX-L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SSCP方法在高繁殖力山羊品种(济宁青山羊、波尔山羊和文登奶山羊)和低繁殖力山羊品种(内蒙古绒山羊、安哥拉山羊和辽宁绒山羊)中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基因的FecX-L突变,同时研究该基因突变对济宁青山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这6个山羊品种都没有发生与Lacaune绵羊相同的FecX-L突变(C53Y)。可见BMP15基因中影响Lacaune 绵羊高繁殖力的突变位点对济宁青山羊的高繁殖力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选择黔北麻羊、内蒙古白绒山羊、关中奶山羊3个山羊品种构建品种DNA池。对RBP4基因部分CDS区和3’UTR进行PCR产物扩增,并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所选山羊品种RBP4基因分CDS区和3’UTR区,无突变位点存在。序列分析表明,山羊与其他物种RBP4基因的同源性很高,其中以牛最高,达到98.8%。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羊和牛在同一进化支上。生物信息分析表明:RBP4基因所表达蛋白氨基酸序列中有5个磷酸化位点。因此,山羊RBP4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是高度保守的。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山羊RBP4基因功能遗传变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主要地方山羊品种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研究了我国主要地方山呼吸主部分国外品种共计23个山羊品种251个山羊个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结果表明:(1)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sp)为0.7084,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为0.8583,山羊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指数(AIGD)(0.0810-0.2044)明显大于品种内的AIGD(0.0444-0.1112),不同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o)除安哥拉山羊和承德无角山羊大于50%外,其它各品种均低于50%,上述结果说明所研究山羊群体不仅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山羊核基因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间,我国地方山羊品种间遗传分化比较明显。(2)中卫山羊(0.3410)和辽宁绒山羊(0.2589)的Ho值明显低于各品种的平均值(0.3881);雷州山羊(0.0566)、中卫山羊(0.0564)和辽宁绒山羊(0.0444)的AIGD值也明显低于各群体的平均值(0.0749),说明辽宁绒山羊、中卫山羊和雷州山羊核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相对其它品种来说较为贫乏,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