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寻找绿色安全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是近些年来动物营养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由于植物精油具有抗菌、抗炎、促进生长、无耐药性、无毒副作用、安全度高等优点,已成为极具潜力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并已应用于生产。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精油的生理作用以及目前在养殖业使用广泛的几类植物精油的生理作用及应用效果,并且论述了植物精油和有机酸复合使用的效果,以期为开发高效安全、绿色的抗生素替代品提供理论依据,为植物精油在畜禽养殖中应用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我国畜禽无抗养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饲料“禁抗”势在必行,行业如何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国信 《猪业科学》2020,37(6):118-121
抗生素自问世以来,在防治动物疾病、促进畜禽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甚至滥用,药物残留和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给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风险隐患。对此,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实施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行动(简称饲料"禁抗")。从长期发展来看,饲料"禁抗"对行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正向作用,但短期对饲料养殖行业会带来一定的冲击。饲料"禁抗"是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水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无论是饲料企业,还是养殖场户,应以冷静积极的心态面对,积极找寻饲用抗生素减量替代方案,并加速推广应用,以助力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满足人们对安全优质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抗生素被发现和使用以来,其作用功不可没,抗生素可通过抑制环境中的抗生长因子产生的亚临床症状而促进动物生长,部分抗生素可以使蛋白质代谢相应得到改善,降低血液中氨、尿酸含量,增加氮沉积。抗生素还具有降低肠壁厚度、改善肠黏膜结构、降低肠道维持需要的作用,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但随着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的负面影响日渐突出,细菌抗药性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畜禽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可引起畜禽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会在畜产品和环境中造成残留。另外,抗生素还有致基因突变、引发畸形和诱发癌症等毒副作用。因此,寻求抗生素替代品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焦点,研发安全、高效、绿色的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已迫在眉睫。虽然一些抗生素替代品在不同程度上可以替代抗生素,并对动物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一些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在抗病促生长效果和全面替代抗生素方面还存在较大局限性,本期特邀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李爱科研究员就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希望能对行业从业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饲用抗生素对畜禽养殖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抗生素的使用过度带来了细菌耐药性、畜产品过量残留、间接威胁人类健康等不良后果。自2020年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正式实施,饲用促生长抗生素添加剂被全面禁止,无抗养殖成为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大趋势,抗生素替代物研究及应用成为行业热点。抗生素替代物主要通过竞争性抑制、阻碍黏附、特异性消除致病菌及提高宿主免疫力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综述了7种抗生素替代物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结合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为开发绿色、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的抗生素替代物提供理论参考,以期推动我国饲料添加剂和健康养殖发展。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 饲用抗生素的使用与食品安全及贸易壁垒两大热点关系紧密.业内对饲用抗生素的使用多持"远离"观点,甚至推崇让饲料及畜产品"无抗".<欧洲禁用促生长抗生素及其对人畜健康的影响>提出的观点是:合理科学地使用动物专用促生长抗生素,不仅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健康,而且可以预防动物疾病,从而生产出健康安全的动物蛋白.  相似文献   

6.
正饲用抗生素通常是指我国农业部批准的具有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作用,可在饲料中长时间添加使用的33种饲料药物添加剂,不包括商品饲料中不得添加、仅允许通过混饲给药用于防治动物疾病的其他24种兽药成分[1]。饲用抗生素与医用抗生素的最大区别在于其低剂量和持续使用[2]。2013年我国超过5万t的抗生素排放进入水土环境中[3,4]。在饲料、动物、环境和食品的食物链  相似文献   

7.
饲粮中长期添加和滥用亚治疗剂量的抗生素,引起细菌耐药、菌群失调、药品残留、环境污染等安全问题。随着无抗饲料养殖时代的到来,寻找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成为研究热点。植物提取物是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从天然植物原料中分离提取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改善消化生理、促生长,增强免疫,调节肠道微生物,改善肉品质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绿色、无耐药、低残留"替抗"产品。本文综述了植物提取物在畜禽无抗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绿色、安全饲用的抗生素替代品的研发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9月,农业部发文禁止食品动物使用4种抗生素后,兽用多粘菌素也被禁止用于动物促生长,可见我国养殖业限抗政策日渐趋紧。我国最初使用抗菌促生长剂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为预防和控制疾病、减少动物死亡、促进动物生长、提高产量、降低动物源病原菌排放以及改进公共卫生环境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养殖大国,养殖业处于养  相似文献   

9.
饶辉 《湖南饲料》2008,(3):27-29
随着政府对饲用促生长抗生素发布禁令,以及在抗生素使用方面存在的争议,寻找既无药残、无污染又能促进畜禽产品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抗生素替代品备受关注。饲用酶的研究开发已成为替代抗生素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畜禽产量的主要饲料添加剂之一,酶制剂的添加可以降低饲料的黏度并且在消化功能有显著的效果。作为一种新型高效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同时又能开辟新的饲料资源,从而使饲料工业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饲用抗生素被认为是20世纪畜牧业生产最伟大的生物技术,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自从20世纪50年代首次报道金霉素对猪有促生长作用以来,国外把抗生素广泛作为抗菌、促生长剂应用到饲料中。抗生素在防治动物疾病、提高畜禽生产率,满足人类动物产品需要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抗生素在动物体内和动物产品中的残留,同时,抗生素经动物代谢后在环境中的残留破坏了生态环境,以及这种残留加速耐药菌的产生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而,从60年代开始,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一直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1.
郭秀芬 《兽医导刊》2016,(2):229-229
对畜禽养殖业来说,抑菌促生长添加剂的作用主要是抑制动物消化道内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增强消化道吸收能力,提高养殖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促进动物生长。生长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也可促进动物肌肉组织的生产,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抗生素类药物及其他抗生长剂的使用,旨在为广大兽医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12.
饲用抗生素是指添加在健康动物饲料中,以改善动物营养状况和促生长为目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抗生素在饲料中以低剂量长期添加,可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生产性能。然而,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在饲料加工和养殖过程中,超量和长期添加抗生素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饲料的安全性和畜禽健康,进而造成动物性食品的严重污染与残留,易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3.
中兽药具有杀菌、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及饲用后无残留、无耐药性等优点,可提高饲料利用率、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减少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对于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禽健康养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畜禽细菌耐药性不断提高,不仅影响畜禽产品品质,而且威胁人用抑菌药物储备。促生长药物饲料添加剂的禁用推动了畜禽养殖无抗化的发展,但畜牧企业面临了饲养周期延长、畜禽发病率提高等一系列难题。中草药作为饲用抗生素的替代品逐步成为了无抗化养殖的重要添加剂之一,但具体作用机制仍存在空缺。网络药理学通过计算模拟药物分子靶点,实现化合物-靶点-信号通路可视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中草药中各活性成分的具体作用功效。因此,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对植物提取物在畜禽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旨在为畜禽营养研究提供系统药理学工具。  相似文献   

15.
饲用抗生素对动物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可提高饲料报酬,有些饲用抗生素还具有驱虫作用。由于以前我国对饲用抗生素研究较少,从产品种类到应用技术都严重缺乏,致使使用情况混乱,造成畜产品的药物残留。而且国外的饲用抗生素产品纷纷占领国内市场,形势严峻。针对这种情况,国家科委下达了“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专题“饲用抗生素研究”,目的是研究不同抗生素在我国目前饲养条件下的饲用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使用抗生素的技术,使其既发挥防病促生长的作用又不在体内残留,同时瞄准国际上新的品种,在国内进行研制,填补国内空白,缩…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家禽养殖产能激增超15%,然而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畜产品消费端受阻,家禽价格长期低位运行,去年以来饲料粮价一路上涨,家禽养殖企业雪上加霜。2020年我国正式实施无抗饲料,禁止在饲粮中添加促生长用抗生素,如何提高养殖效益,提高动物免疫能力,促进健康养殖,近期《广东饲料》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家禽产业创新团队-营养与饲料岗位专家张辉华教授。  相似文献   

17.
饲用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机制及其替代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饲用抗生素是一种畜禽促生长剂,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已有5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重视饲用抗生素的研究,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国家“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下,我国在对饲用抗生素基础研究和产品生产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产品上,从原来全部依赖进口转变为今天的100%自主研制和生产,并有批量出口。在促生长机制等基础研究方面,研究提出了饲用抗生素的免疫屏障促生长作用机制,建立了饲用抗生素、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物三元平衡关系;揭示了饲用抗生素与免疫增强剂在促生长效果上的辩证关系,初步建立了多靶点筛选研究模型,为今后研究新的畜禽促生长剂以及饲用抗生素替代技术奠定了基础。饲用抗生素是一种药,目前关于对其合理使用和替代技术研究已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另外,由于其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因此,饲用抗生素问题也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欧盟已首先公布了禁止饲用抗生素的法令,世界其它国家政府也在研究对策。植物提取物和有益微生物是研究替代饲用抗生素的重要途径,目前在实验室内已获得成功。今后应加强对饲用抗生素安全性方面的研究,从系统科学出发,以提高畜产品质量为目的,研究开发行之有效的饲用抗生素的安全技术和替代技术,兴利除弊,促进畜牧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勇  佟建明 《饲料广角》2004,(21):36-38
免疫增强剂是饲料添加剂由抗生素型转向非抗生素型过程中人们普遍关注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很多报道显示了一些免疫增强剂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动物免疫力,而且能起到促生长的作用。免疫增强剂的医疗、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不同类型的添加剂起到了抗病促生长的相似功效,其促生长机理却有所不同,人们对饲用抗生素与免疫增强剂的促生长机理的研究成为无抗技术研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动物的生长过程入手就此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及直接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可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虽然抗生素具有抗菌的作用,但某些抗生素和直接饲用微生物结合使用可对畜禽产生协同效应。——原编者按人们在畜禽饲粮中添加亚治疗浓度的抗生素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做法已有近40年的历史了(Jukes,1990)。直接饲用微生物(酵母和细菌)越来越被饲料制造商所接受。部份原因是对这些微生物在肠道中的作用有了更好的了解(Fuller,1986)。据信,直接饲用微生物改善动物性能的原理是通过竞争性排斥致病菌,保持肠道促进养分消化和吸收的最佳条件,或是产生促进生长的物质。  相似文献   

20.
产酶益生素对断奶仔猪防腹泻促生长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产酶益生素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具有显著的抗病、促生长作用,能提高养殖的综合效益。它没有抗生素的副作用,在抑制病原菌的同时,也有助于动物营养物质的吸收,使动物保持健康,促进动物生长。畜禽饲料中添加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