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贮藏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马铃薯的贮藏与收获时间、运输时间、贮藏前准备、病害防治、贮藏条件特别是温湿度条件有密切关系,文章总结了适宜的马铃薯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冬枣果实贮藏期间发生的病害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概述。生理性病害主要有苦痘病、枣果酒化和冷害;侵染性病害包括缩果病、黑斑病、溃疡病、软腐病、浆胞病、霉腐病和果柄基腐病。冬枣贮藏期病害的发生可以通过田间综合预防、采后处理和控制贮藏环境条件等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思州柚果实的贮藏保鲜效果,减少贮藏病害的发生,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通过室内试验筛选5种用于思州柚保鲜的杀菌剂。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在常规剂量范围内对思州柚贮藏期间的抑制病害发生和保水效果均有一定作用,其中阿泰灵(寡糖·链蛋白)保鲜效果最佳,贮藏时间长,其次为精甲·咯·嘧菌和抑霉唑。因此,阿泰灵可作为思州柚贮藏保鲜的推选药剂。  相似文献   

4.
以‘黄金蜜柚’为试材,研究套袋对柚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期(90d)内,套袋果不易失重,贮藏好果率可达94%-96%,高出对照6-8个百分点,果实木质化程度轻于对照;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前期低于对照果,中后期则高于对照果;贮藏中期,‘黄金蜜柚’可滴定酸含量升高,出现"返酸"现象,套袋果贮藏60d后可滴定酸含量超过对照,说明套袋果较耐贮藏;套袋果的Vc含量高于对照。因此,生产上应推广套袋技术特别是套双层柚果专用纸袋,以提高其采后贮藏性能。  相似文献   

5.
<正>苹果在贮藏期有生理病害和真菌病害两大类病害,会引起烂果,做好防治对苹果的长期贮藏、保鲜和增值具有重要意义。1.生理病害及防治技术。贮藏期生理病的发生与果实采收期有着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09,(9):25-26
苹果在贮藏期有生理病害和真菌病害两大类病害,会引起烂果,做好防治对苹果的长期贮藏、保鲜和增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抑制切割柚果肉贮藏中苦味生成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确定柚果肉保鲜最佳方案,采用5点评分法,观察成熟度、囊衣、贮藏温度、气调包装和辐射等因素对柚果肉贮藏过程中苦味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度、囊衣、贮藏温度和复合气调保鲜包装的气体成分均对苦味的形成有显著影响(P<0.05),而辐射对苦味抑制没有显著影响(P>0.05).7成熟的柚果肉去囊衣后用5%O2+95%N2进行气调包装,贮藏于13-17℃,可以达到最佳的柚果抑苦保鲜效果,柚果肉保鲜可达30 d.  相似文献   

8.
在黄瓜生长期间,如受到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无论在植株或瓜条上,会表现出病害症状,严重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棚室黄瓜生理性病害是由不良环境条件、营养不良、有毒物质污染等因素引起的非传染性病害。此类病害不相互传染,一般晴况下,当致病因素消失后就不再发展。黄瓜果实生理病害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花芽分化期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果实膨大后就成了病果:另一个原因是出现了不适于果实膨大的生理环境而形成病果。黄瓜果实生理病害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弯曲果(包括大头果、小头果)、溜肩果、细腰果、流产果、苦味果等。现将其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柚果套袋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盛产金柚、蜜柚,但由于品质不高,农药残留量超标,一直打不进国内、国际的大市场。因此,今后有必要提倡柚果套袋,是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方法之一。1柚果套袋作用1.1防止(或减少)病虫害柚果套袋可以防止或减少虫害:蛀果虫、吸果夜蛾、金龟子、椿象、褐带长卷叶蛾、拟小王卷叶蛾;病害:黑星病、煤烟病、褐腐疫霉病、溃疡病等发生。1.2改善外观促进着色柚果套袋后,在暗光条件下生长,可显著抑制叶绿素合成,促进花青素的形成。因此柚果着色较快而且均匀。同时,由于套袋后柚果在较稳定的环境中生长发育,不受外界的污染、磨擦和损伤,果皮光洁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苹果每年的贮藏量也逐年提高。伴随着贮藏量的增加,苹果贮藏病害的防治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苹果在贮藏期间。发生多种病害,造成烂果,一般发病率为10%-20%,严重时可高达30%-50%。苹果贮藏期病害分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大类。其中侵染性病害主要有青霉病、软腐病、炭疽病、褐斑病等;生理性病害主要有果肉褐变病、果肉粉绵病、褐心病、水心病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延长柚果实采后贮藏寿命,提高其商品价值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新都柚果实生长期套纸袋,成熟后采摘,单果塑膜包装,室温贮藏,每20 d取材1次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套袋果实不易失重 贮藏后期,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超过对照 套袋果Vc含量一直高于对照 对照果的MDA累积速率很快,且一直高于套袋果 套袋果与对照果的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贮藏40 d后,套袋果的POD活性开始上升,并超过对照 采收时CAT活性低于对照,贮藏80 d时测量,虽低于对照,但差异变小。[结论]套袋果较耐贮藏。  相似文献   

12.
苹果贮藏期病害包括生理病害和微生物病害。生理病害是因生产或贮藏条件不适或缺乏矿质元素而引起的,微生物病害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染所致。苹果贮藏期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如下:1.生理病窨1.1苹果苦痘病主要是果实含钙量较低及氮钙比较高引起的,也与成熟期高温干旱、水分失调、修剪过重,贮藏期温度过高有关。发病初期果皮下果肉褐变,果面出现颜色稍暗的凹陷圆斑,  相似文献   

13.
黄瓜是蔬菜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但黄瓜对自然环境选择较严,抗逆性较弱,生产上极不稳定,其果实的生理病害种类很多,严重地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黄瓜的商品性,从而在黄瓜生产上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在黄瓜生长期间,如受到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无论在植株或瓜条上,会表现出病害症状.黄瓜生理性病害是由不良环境条件、营养不良、有毒物质污染等因素引起的非传染性病害.黄瓜果实生理病害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弯曲果(包括大头果、小头果)、溜肩果、细腰果、流产果(化瓜)、苦味果等.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其主要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实用技术》2014,(5):44-45
近年来,很多农户采用地窖贮藏柚类,获得很好的贮藏效果.地窖贮藏的柚果新鲜饱满,失重小,干疤少,贮藏期长,尤其适用于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采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连续3a对不同柚园柚青果炭疽病的系统调查,发现柚青果炭疽病有4种类型,即流胶型或果腐型、泪痕污染型、干斑型、隐症型,以流胶型或果腐型为主。6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应配合生态园建设技术施以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6.
柚实雷瘿蚊是近年在广东梅县和湖南江永,芷江等地发现的主要柚树害虫,为闸明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进而为其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笔者于1996-2000年在湖南对此虫进行了系统调查,明确柚实雷瘿蚊在目前主要分布于永州,怀化,并对其各虫态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柚实雷瘿蚊在湖南一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于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进入土中或未腐烂的柚果中开始越冬,翌年4月下旬羽化,幼虫4龄,蛀食柚果,造成柚果未熟先黄,落果和烂果,全年在5月中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下旬或9月上旬有3个害高峰期,尤以5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为害最重,提出了加强检疫,冬后表土施药,套袋保果,树冠及表土施药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杏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1,他引:5  
概述了杏的生产现状,对影响杏贮藏效果的因素、贮期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目前普遍采用的杏贮藏保鲜技术进行归纳,并展望今后杏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苹果贮藏期主要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在贮藏期间发生的病害分为生理病害和真菌病害两大类,前者是由于生长、贮藏条件不适或缺乏某种矿物质引起的;而后者则是由于微生物采前潜伏侵染或采后伤口侵染引起的,这是影响苹果长期贮藏的重要因素。有效地防治这两类病害对苹果的保鲜和增值具有重要作用。一、生理病害1.  相似文献   

19.
邓定洪 《当代农业》2014,(23):24-24
红皮黄金柚是从黄肉蜜柚的芽变中选育而成的蜜柚新品种.具有以下突出特点:嫩梢、嫩叶呈现金黄色.成熟叶片绿色.在柚类中独具一格.具有很高观赏价值。花粉多.花瓣白色.花蕾黄色,成熟果面自然橙红亮丽,套袋更亮丽,贮藏时间越长,果皮会更红.这在柚类中绝无仅有(红肉蜜柚、黄肉蜜柚果面都不是红的.  相似文献   

20.
一季作区马铃薯的贮藏时间较长,对温湿度等环境条件的要求很严格。文中根据一季作区马铃薯生产贮藏实际情况,结合马铃薯的贮藏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操作、管理措施和病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