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2 0 0 0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讨论结果和目前情况分析 ,预计 2 0 0 0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病虫仍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小麦和水稻主要病虫将中等或中等偏重发生 ;蝗虫、草地螟、玉米螟等害虫偏重至大发生 ;棉铃虫等棉花害虫发生面积下降 ,三、四代发生较重 ;一些次要病虫将继续上升为害。1 重大病虫发生趋势1 .1 小麦病虫中等发生 白粉病在西南、长江流域及黄淮、西北麦区的部分阴湿地区 ,纹枯病在黄淮及江淮麦区将偏重流行 ;条锈病总体上将偏轻流行 ,但四川大部将偏重流行 ,甘肃陇南和天水、陕南、鄂西等地为中等流行…  相似文献   

2.
1994年小麦主要病虫发生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万才 《植物保护》1994,20(6):31-32
1994年小麦主要病虫发生概况刘万才(北京农业部全国植物保护总站100026)据豫、鲁、冀、苏、鄂、皖、川、甘、陕、晋、浙、沪等省市初步统计,1994年小麦主要病虫共发生6.5亿亩次,属中度发生年。其中小麦穗蚜在黄淮大部分麦区,小麦赤霉病在长江流域的...  相似文献   

3.
<正>3月1日,农业部在湖北襄阳召开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现场会,重点部署了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据监测分析,今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流行风险高;穗期蚜虫在华北和黄淮北部麦区可达大发生程度;白粉病和纹枯病在高产麦区偏重发生。随着气温回升、降水增多,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麦蜘蛛等小麦主要病虫陆续发生危害。其中,条锈病在豫南、鄂北及江汉平原、西南、西北麦区呈发病  相似文献   

4.
2017年我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淮海麦区大范围流行, 表现出汉水流域及黄淮南部见病时间早、扩散速度快、黄淮海麦区流行范围广等特点。本文在系统总结2017年全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特点的基础上, 分析认为极端暖冬气候、春季多雨适温气候条件和主产麦区缺乏抗性品种等因素是导致2017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大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小麦赤霉病物联网实时监测预警技术试验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2019年,在长江流域及黄淮沿淮麦区6个县(市)开展小麦赤霉病物联网实时监测预警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小麦赤霉病物联网实时监测预警技术对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发生程度的平均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9.9%和67.1%。其中,对赤霉病发生程度的预测准确率在黄淮沿淮麦区平均为84.3%,高于长江流域的50%;对病穗率的预测准确率在黄淮麦区平均为86.8%,高于长江流域的73.0%。模型对黄淮及沿淮麦区小麦赤霉病的短期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小麦抗赤霉病性田间自然鉴定与抗赤霉病育种中的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4年以来,承接了全国小麦育种攻关中的小麦抗赤霉病性鉴定任务,对来自全国10个麦区12648份小麦育种材料料霉病性进行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至今仍未发现免疫的小麦材料。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的供鉴小麦抗性较强,全国R级小麦材料均分布在这些赤病频繁流行的麦区;西南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及北部春麦区的供鉴小麦抗性最差。我国现有小麦材料的抗病性与丰产性仍存在较大矛盾,至今仍缺乏可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为落实2015年农业部秋冬种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和秋冬季病虫害防治工作,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国家小麦产业体系病虫害防控功能研究室组织相关专家,结合2015年春夏季小麦病虫发生情况,提出了针对我国不同产区秋冬季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秋冬季小麦病虫害防治以黄淮海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西南麦区和西北麦区为主。不同麦区确定各自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8.
中国主要小麦种植区雨养条件下水分胁迫发生规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EPIC(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imate)作物生长模型模拟了1961—2011年中国各小麦种植区小麦生长过程,对中国各小麦种植区小麦生育期内水分胁迫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雨养条件下,全国11个小麦种植区的水分胁迫程度可分为3个等级;冬麦区(新疆冬麦区除外)和东北春麦区水分胁迫均值、发生频率均明显低于其他春麦区;南方的3个冬麦区(华南、西南、长江中下游),水分胁迫的程度、发生频率均低于其他麦区;黄淮、北部冬麦区水分胁迫规律相似,在1、2月和5、6月较高,而北部冬麦区水分胁迫程度和发生频率略高于黄淮冬麦区;北部、西北、北疆春麦区、新疆冬麦区在雨养条件下水分胁迫最为严重,如果没有灌溉,小麦几乎绝收,尤其是新疆冬麦区。  相似文献   

9.
1998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026去冬以来,北方大部地区持续干旱,气温偏暖,南方麦区降水异常偏多,气温偏低,这些对南北方作物病虫害越冬均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回升,越冬病虫逐渐开始复苏,小麦病虫...  相似文献   

10.
黄淮麦区34个小麦主栽品种(系)抗条锈病基因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黄淮麦区小麦主栽品种抗条锈病基因组成,选用来自国内外的15个条锈菌菌株和21个以Avocet*S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对我国黄淮麦区34个小麦主栽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条锈病基因推导,并结合系谱分析明确其抗条锈病基因携带情况。结果表明,Yr3、Yr4、Yr8、Yr9、Yr17、Yr26、Yr27、Yr30、YrA、YrSp、YrSk分别以单基因或基因组合的形式存在于19个小麦品种中,Yr9比例最高,占29.4%,‘泰农18’等9份品种仅含一个抗条锈病基因,‘山农483’等10份品种含多个已知或未知基因,其余品种含有未知基因。该结果将为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的变化和水肥条件的改善,小麦纹枯病在我国危害日趋严重,现已成为长江中下游麦区和黄淮麦区主要病害,每年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小麦纹枯病常与小麦根茎部病害如根腐病、茎基腐病混合发生,发病早期症状相似,影响病害的早期诊断和防治。目前,小麦纹枯病菌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基于常规PCR和Real-time PCR [3,4]。常规PCR和Real-time PCR具备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但这两种检测技术对仪器设备和  相似文献   

12.
1992年除稻瘟病偏重流行、棉铃虫大发生外,我国农作物主要病虫为中等发生年。根据越冬菌源、秋后残虫量,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和品种布局的变化,以及明年长期天气预报等综合分析,预计1993年农作物主要病虫的发生将重于1992年,总体将是一个偏重发生趋势。1 麦类病虫据中央气象台的长期天气预报,1992年长江流域气温接近常年,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加之近年麦类生产水平提高,灌溉田面积增加等原因,预计1993年白粉病在大部分冬麦区将达到中等以上流行程度,发病面积将超过1.5亿亩;小麦纹枯病近两年在江淮及黄淮麦区已上升成为主要病害之一,菌源较广,预计纹枯病1993年在常发区将中  相似文献   

13.
小麦条锈病是湖北麦区的主要病害,湖北麦区即是小麦条锈病菌的重要冬繁区,又是春季菌源向豫南、华北麦区传播的咽喉和桥梁带,搞好湖北省小麦条锈病的防控工作对湖北省乃至全国小麦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了2015年湖北省小麦条锈病重发特点,详细分析了重发原因,并对采取的行之有效防控措施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2018年我国小麦赤霉病重发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受赤霉病常发区小麦抽穗扬花期降雨偏多、品种抗病性差、田间菌源量大等因素影响, 2018年我国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及黄淮南部大部麦区偏重以上程度流行, 明显重于2017年。本文分析了2018年小麦赤霉病的重发特点及其原因, 提出了下一步小麦赤霉病监测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12001年病虫发生概况2001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是发生严重的年份。流行性和暴发性病虫发生范围广、强度大。其中,小麦条锈病在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以及湖北等地严重流行;东亚飞蝗发生面积和虫口密度均高于上年;稻螟虫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大部地区继续暴发为害,部分稻区三化螟突发严重;玉米螟等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发生仍很严重;土蝗、玉米叶螨、麦叶蜂等次要病虫在北方大部地区为害上升,局部地区发生严重。经济作物病虫为害种类增多,斑潜蝇、烟粉虱、病毒病、疫病等多种病虫为害加重。22002年病虫发生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冬前主…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有关部门制定防灾抗灾计划和农业生产单位安排今年工作提供依据,针对今年全省夏粮夏油作物种植情况结合冬季病虫发生、中央与省的长期天气预报及各病虫的历史资料综合分析,对1994年全省夏粮夏油作物主要病虫的发生趋势作如下预报。 1 小麦条锈病 预计江汉平原麦区中等偏重流行,鄂北鄂西北中等流行,其它地区为中等偏轻以下流行。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多菌灵为主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一直是小麦抽穗扬花期防控赤霉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对2018年我国主要麦区采集的1 464株赤霉病菌菌株进行多菌灵抗性分子检测。共检测出多菌灵抗性菌株97株,抗性频率为6.63%,同时发现抗性菌株以F167Y突变频率最高,其次为E198Q和F200Y。通过比较不同省份间多菌灵抗性发生频率发现,长江中下游麦区赤霉病菌群体抗性频率明显高于黄淮麦区群体。本研究相比之前研究中的抗性频率大幅度上升,表明在多菌灵的选择压力下,多菌灵抗性种群发展迅速。为防止抗性群体的进一步发展,致使多菌灵防治赤霉病失效,应采用混配、复配药剂、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交替轮换使用来防治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18.
徐哲  刘太国  刘博  高利  陈万权 《植物保护》2021,47(3):200-205
为明确自然发病条件下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籽粒镰刀菌毒素污染情况,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测定了长江中下游冬麦组(CZX)、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HNS)、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HBS)、北部冬麦区水地组(BBS)180份小麦样品中DON、3ADON、15ADON、T-2、HT-2和ZEN共6种镰刀菌毒素含量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来自CZX小麦籽粒中的DON、3ADON与ZEN毒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麦区;T-2毒素在CZX小麦籽粒中含量显著低于其他麦区;15ADON毒素含量在HNS与CZX、HBS与BBS以及CZX与BBS差异不显著,其他麦区间该毒素含量差异显著,15ADON在HNS含量最高;检出率方面,HT-2毒素均未检出;ZEN、3ADON检出率较低,DON、15ADON和T-2毒素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Fp)是我国黄淮麦区小麦茎基腐病(Fusarium crown rot of wheat)的优势病原菌,目前该病害呈不断蔓延和为害加重的趋势.本研究从五月中旬小麦灌浆期至玉米收获期,在河南开封和焦作田间调查采集小麦茎基腐病样,对13份小麦茎秆和小麦残茬上...  相似文献   

20.
王亚洲 《植物保护》1989,15(1):60-60
小麦丛矮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病原是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CMV)。全国主要产麦区均有发生,1976年和1977年河北省发病严重,损失小麦达三亿多斤;东北春麦区以内蒙呼盟岭北地区病情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