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为调查湖南省部分地区奶牛场生鲜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检出情况,同时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基因型与溶血表型的分布情况及二者的关系。采用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自湖南省部分地区奶牛场生鲜乳的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18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采用绵羊血琼脂平板检测细菌溶血性,并采用PCR方法扩增分离菌株mecA基因及5个溶血素基因。结果显示,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谱型达21种;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为多重耐药,最高耐药重数为9重;对青霉素耐药最严重,耐药率达85.19%,对头孢西丁、苯唑西林、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替米考星)耐药率在20%~30%之间,对多西环素与万古霉素敏感;从24株分离菌中检出mecA基因,鉴定为MRSA。54株分离株在羊血琼脂平板上主要以β和γ溶血为主,α、β及γ溶血率分别为12.9%、44.4%和42.6%;各溶血素基因检出率分别为98.1%(hla)、94.4%(hlb)、96.3%(hld...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内蒙古地区奶牛中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表型及其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采用生化鉴定法结合PCR方法对奶牛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15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菌浓度(MICs)。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1%和75.5%;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也较高,均在60%~70%之间;对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40%~50%之间。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3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均小于30%;对庆大霉素也比较敏感,耐药率13.2%。以上分离菌株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联合用药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高度敏感,耐药率仅9.5%。多重耐药表型结果显示,75.5%的菌株耐2~7种药,24.5%的菌株耐8~13种药。通过PCR方法对奶牛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所携带的耐药表型及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中有3种四环素耐药基因组合在流行。分别是tet M+tet L1株(4.76%)和18株分离菌携带bla Z耐药基因,检出率为85.7%。由此可见,内蒙古地区奶牛乳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5种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多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分离菌株中有tet M、tet K、tet L和bla Z耐药基因在流行,分别编码了对四环素类和β-内酰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重庆市部分养殖场动物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及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基因情况,从重庆部分养殖场采集共1 371份样品,经前处理、增菌,划线接种,挑取疑似菌落,PCR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nuc基因,对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检测菌株中携带的ESBL基因。结果显示:从1 371份样品中分离到8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25株猪源菌株、32株鸡源菌株、6株牛源菌株、10株羊源菌株和16株兔源菌株。89株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最为严重,其次为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除2株兔源菌株外,其余分离菌均为多重耐药,耐药数量从2种到21种不等,猪源菌株的多重耐药最为严重。ESBL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共有86株细菌携带blaTEM-1a基因,携带率高达96.6%。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耐药严重,且广泛携带TEM-1a型ESBL基因。  相似文献   

4.
了解胶东地区猪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提供数据依据。利用多重PCR方法,扩增葡萄球菌属16SrRN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属nuc基因以及耐药基因mecA;血浆凝固酶试验对MRSA进行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对MRSA的耐药表型进行检测;运用SPSS20.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出50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MRSA 122株,占24.02%;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386株,占75.98%。所有样品均来自健康猪只的鼻腔拭子和体表拭子。MRSA对AM和P的耐药率为100%;对CLI、CEF、TIL、CZ、EM、A/C和SXT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对OFL、ENR和SF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3.11%,5.74%和4.10%。MSSA对EM、AM和P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对CLI、CEF、TIL、CZ和SXT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ENR、OFL和A/C的耐药率分别为25.65%,47.15%,41.71%;对SF的耐药率最低为2.33%。MRSA与MSSA未检出耐VAN的菌株。MRSA的多重耐药率为100%,多集中在7耐及以上;MSSA多重耐药率为99.22%,多集中在3~11耐。结果表明,MRSA的检出率较高,MRSA的耐药率及多重耐药率高于MSSA,且均处于较高水平,应给予重视,临床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类药物。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陕北地区奶牛乳房炎源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从某规模化奶牛场无菌采集98份乳样,通过形态学、16S rDNA序列分析和K-B药敏纸片法鉴定葡萄球菌,并检测其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从89份乳样中分离得到56株葡萄球菌,包括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8.9%,33/56),6株表皮葡萄球菌(10.7%,6/56),5株溶血葡萄球菌(8.9%,5/56);5株产色葡萄球菌(8.9%,5/56),4株松鼠葡萄球菌(7.1%,4/56),3株腐生葡萄球菌(5.4%,3/56)。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97%)、氨苄西林(75.8%)和克林霉素(60.6%)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红霉素(48.5%)和四环素(9%)。除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外的23株其他葡萄球菌中,1株表皮葡萄球菌和1株溶血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产生耐药,为多重耐药菌株。试验分离的所有菌株均对替考拉宁、氯霉素和头孢菌素敏感。表明头孢西丁、氯霉素和四环素类抗菌素对引起该奶牛场的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为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用药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2010年从贵州省猪肉和牛奶样品中分离鉴定出73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3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差异。结果显示,动物性食品源葡萄球菌耐药较严重,对临床上常用药物耐药率较高,且为多重耐药,其中乳源葡萄球菌的多重耐药现象较猪肉源葡萄球菌严重;猪肉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对青霉素类、四环素和大环内酯类耐药,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克林霉素、泰妙菌素及利福平耐药;猪肉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和泰妙菌素耐药,乳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谱与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类似。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云南省部分地区鸡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及其分子分型、抗生素敏感性,从云南省鸡蛋主产区昆明市和曲靖市采集100份样品,参照《GB 47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血浆凝固酶试验和飞行时间质谱进行鉴定,对分离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析抗生素敏感性。结果显示:100份鸡蛋样品中共分离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6.00%,昆明市、曲靖市两个地区均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采样地点仅有农贸市场和鸡场样品分离出该菌,分离率分别为13.51%、2.94%;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显示,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相似系数在67.80%~94.40%之间,表明菌株间同源关系高、亲缘关系近;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全部对四环素耐药,83.33%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耐药,66.67%对头孢西丁耐药,50.00%对苯唑西林、氯霉素和头孢他啶耐药;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2种及以上的抗生素呈现出不同程度耐药,共有4个耐药谱。研究提示,云南省部分地区鸡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菌株间亲缘关系近、耐药情况严峻,建议加强防控以确保鸡蛋及相关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致奶牛子宫内膜炎葡萄球菌超抗原基因分布及其耐药情况,采用PCR对分离到的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并检测超抗原基因在分离菌中的分布,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开展分离菌的药敏试验和PCR检测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Z和mecA的流行情况.结果表明,共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52.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25株(47.2%);超抗原基因SEJ在分离菌中的携带率最高(70.0%),超抗原基因SEA、SEB及SEE携带率最低(1.9%),其他超抗原基因携带率在9.4%~43.4%之间;分离到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96.2%),对万古霉素最敏感,有多重耐药菌株检出;分离菌中BlaZ携带率达98%,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未检出mecA,但CNS中mecA携带率为24.5%.内蒙古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葡萄球菌有12种肠毒素及eta、etb、TSST-1检出,其中SEJ基因的携带率最高;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率较高,并且发现了多重耐药菌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牦牛隐性乳房炎(SCM)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和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本研究自甘肃省甘南州夏季牧场收集无乳房炎临床症状牦牛乳样,通过兰州乳房炎试验(LMT)筛选SCM乳样,从中分离病原菌并纯化培养,利用16S rDNA鉴定主要病原菌,通过纸片扩散法判定其药物敏感性,并采用PCR方法对相关耐药及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筛选出牦牛SCM乳样324份,检出率14.43%;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属、埃希氏菌属和肠球菌属,其中葡萄球菌分离株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最高,分别为59.57%和47.52%;大肠埃希氏菌分离株对四环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43.40%和20.75%;粪肠球菌分离株对四环素和红霉素耐药率最高,分别为25.00%和16.67%;59株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检出MRSA 12株,其中7株携带mecA基因,5株含mecC基因;四环素外排泵基因tetK、tetA携带率最高(85.45%、56.36%),核糖体保护基因tetM携带率最低(34.55%);毒力基因中,clfA、clfB、fib、coa基因检出率较高(87.64%、84.27%、83.15%、82.02%)。研究表明,牦牛SCM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均对青霉素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为黏附因子和凝固酶。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犬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对成都地区采集的犬肛门拭子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共分离156株大肠埃希菌,同时,进行5种抗生素耐药性检测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的菌株筛选。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率较高,头孢喹肟100%,氨苄西林73.1%,但对美罗培南敏感率高达95.5%。采用PCR方法检测β-内酰胺类药物常见的3种耐药基因blaCTX-M、blaSHV和blaTEM,blaCTX-M检出率最高为89.74%,blaTEM为78.84%,blaSHV无检出。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比较表明,犬源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型检出率基本呈正相关,为成都犬源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现状和疾病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5,(11):88-90
研究旨在了解江苏省牛奶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分布特征。经耐热核酸酶基因(nuc)和甲氧西林耐药决定子A基因(mec A)的PCR检测,78个牛奶源菌株中18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0株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采用PCR方法检测了所有菌株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aph(2″)、aph(3')-Ⅲ和ant(4',4″),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 A、erm C和msr A,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 M和tet K,上述8种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32.1%、20.5%、41.0%、16.7%、44.9%、12.8%、29.5%和28.2%。除erm C在MSSA菌株中的检出率高于MRSA菌株之外,其余7种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均为MRSA菌株显著高于MSSA菌株。MRSA菌株携带2种及以上耐药基因的百分率较MSSA菌株高,MRSA菌株多重耐药情况更加普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长春地区犬猫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 saureus,S.aureus)和伪中间型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seudintermedius,SP)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7株S.aureus与38株SP所携带的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进行分析,根据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的结果分析耐药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同时进行了MLST分型。结果表明S.aureus和SP对常规抗菌药物表现中介或耐药,但对呋喃妥因敏感率为100%;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Z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00%和57.9%;各有1株同时携带blaZ和blaNDM;S.aureus中检出2株携带磷霉素类耐药基因fosA;SP中检出21株携带多药耐药基因cfr;各检出3株携带多药外排耐药基因mdfA;共检出4株MRSA和11株MRSP;优势ST型分别为ST25和ST1430;在大多数分离菌中携带有γ-溶血素hlgB、黏附素clf、fnb、杀白细胞素LukF-PV、LukS-PV等毒力基因。分离株耐...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青岛地区奶牛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及耐药性情况,采集该地区13个奶牛场的839份牛奶和环境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839份样品中共分离出4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5.24%,其中奶样的分离率最高(8.42%)。所有的分离菌株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氨苄西林、甲氧苄啶、四环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和苯唑西林耐药情况最严重,耐药率分别为88.6%、86.4%、81.8%、77.3%、75%和65.9%;分离菌株多重耐药情况严重,耐受3类及3类以上药物的菌株占40.9%,有1株耐受9类不同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广东省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状、分析耐喹诺酮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分子特征,本研究从2010—2011年广东33个养殖场的不同动物来源的样本中分离鉴定出4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耐喹诺酮金黄色葡萄球菌grlA、grlB、gyrA、gyrB基因在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的突变特征、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qnr、aac6′-Ib-cr、oqxA和qepA)的流行分布特征,同时还检测了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blaCTX-M、blaCMY和blaSHV)、质粒介导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氟苯尼考的基因(cfr和fexA)和万古霉素耐药基因(vanA、vanB和vanC)。结果表明,4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率最高为67%,对环丙沙星和氟苯尼考耐药率为52%,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在40%50%之间,对苯唑西林和氯霉素耐药率为28%,对妥布霉素耐药率为13%,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在10%左右,有2株耐万古霉素。20株耐环丙沙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grlA和gyrA基因的QRDR发生了碱基突变并导致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GrlA氨基酸只有1种突变模式,Ser80→Phe,而GyrA氨基酸存在3种突变模式:Ser84→Leu,Ala或Phe。PMQR基因中,oqxA检出率最高(80%),其次是aac6′-Ib-cr占13%,qnrS1检出3株、qnrD检出2株。检测到2株菌株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blaSHV-12;23株氟苯尼考耐药菌株全部携带fexA基因,其中3株同时携带cfr基因;2株耐万古霉素菌株未检测到相关耐药基因。广东省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现象较为普遍,本研究首次在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测到超广谱质粒编码的喹诺酮耐药基因流行分布广泛,大多数菌株同时携带2种以上质粒编码的耐药基因,提示养殖过程或治疗过程中使用任何一种药物(尤其是动物促生长剂)都可以筛选出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青岛地区奶牛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对14个奶牛场随机采集奶样、鼻拭子、土样及水样共计1 232份样品进行细菌分离纯化、PCR鉴定及药敏试验,共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9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86.4%,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和甲氧苄啶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1.2%、74.6%和74.6%,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利福平、恩诺沙星、头孢噻呋和泰妙菌素有较好的敏感性,介于83.1%-96.6%之间,所有受试菌株均对氯霉素敏感。分离菌株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三耐及三耐以上菌株所占比例为42.5%,其中有1株耐10类药物。本研究对青岛地区奶牛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牦牛隐性乳房炎(SCM)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和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本研究自甘肃省甘南州夏季牧场收集无乳房炎临床症状牦牛乳样,通过兰州乳房炎试验(LMT)筛选SCM乳样,从中分离病原菌并纯化培养,利用16S rDNA鉴定主要病原菌,通过纸片扩散法判定其药物敏感性,并采用PCR方法对相关耐药及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筛选出牦牛SCM乳样324份,检出率14.43%;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属、埃希氏菌属和肠球菌属,其中葡萄球菌分离株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最高,分别为59.57%和47.52%;大肠埃希氏菌分离株对四环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43.40%和20.75%;粪肠球菌分离株对四环素和红霉素耐药率最高,分别为25.00%和16.67%;59株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检出MRSA 12株,其中7株携带mecA基因,5株含mecC基因;四环素外排泵基因tetK、tetA携带率最高(85.45%、56.36%),核糖体保护基因tetM携带率最低(34.55%);毒力基因中,clfA、clfB、fib、coa基因检出率较高(87.64%、84.27%、83.15%、82.02%)。研究表明,牦牛SCM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均对青霉素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为黏附因子和凝固酶。  相似文献   

17.
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状及药敏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查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耐药现状,对2009年以来新疆、浙江、山东、内蒙古和上海五省区不同地方分离的1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临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新疆分离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多西环素、四环素耐药,22%的菌株对头孢西丁耐药,43%的对氯霉素耐药,64%的对环丙沙星耐药,58%的对庆大霉素耐药;其它4地区分离株耐药情况更为严重,除头孢西丁以外,对其它9种抗生素均耐药。对菌株的多重耐药情况分析发现,新疆分离株中对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占86.1%,对10种抗生素完全耐药的占17.4%;而内地分离株的数据为100%和38.2%。此外,在试验中鉴定出3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疆19株,占新疆菌株的22.1%,内地四地区14株,占内地分离株的41.2%。结合2005~2009年间发表的相关耐药数据的分析结果,研究显示,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多重耐药,且出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在不同地区分离株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研究还发现,新疆分离株与浙江、山东、内蒙古和上海四地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有较大差异。此外,在整理药敏试验资料时,发现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中,药物的选择没有遵循选药规则,试验操作不规范和试验结果的报告不规范等问题,对此提出一些探讨性建议,供试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四川省成都市及周边区域鸽源沙门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通过常规细菌分离鉴定并结合PCR方法,获得42株鸽源沙门菌,采用K-B纸片法,选取20种抗生素,对42株鸽源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并结合PCR方法对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受检菌对链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耐药率为88. 1%;对阿莫西林耐药率为83. 3%;对头孢拉定、氨苄西林、萘啶酸的耐药率为81. 0%。42株沙门菌皆有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其中33株同时耐4种以上抗生素,占检测菌株的78. 6%(33/42),主要的耐药谱为CTX-CRO-FLO-CPIOFL-AKN。42株沙门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aac (6')-Ib-cr检出率最高,为88. 09%(37/32);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dA1、aph (3)Ⅱ、aac(3)Ⅱ检出率分别为80. 95%(34/42)、76. 19%(32/42)、16. 67%(7/42);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1、bla CMY-2检出率分别为42. 86%(18/42)、19. 04%(8/42);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 M、tet A、tet B检出率分别为40. 4%(17/42)、38. 09%(16/42)、9. 52%(4/42);磺胺类耐药基因sul2检出率为80. 95%(34/42);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检出率为38. 09%(16/42)。结果表明:四川省成都市及周边区域鸽源沙门菌存在普遍耐药,且多重耐药较为严重,耐药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北京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及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16SrRNA PCR检测方法对5个奶牛场的100份隐性乳房炎奶样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采用K-B纸片扩增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显色培养基分离到24株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经16SrRNA PCR鉴定,15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β-内酰胺类中的氨苄西林产生普遍耐药性,对克林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3.33%和40%;对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性较低,耐药率为6.67%。说明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7类9种抗菌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旨在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针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能存在细胞壁增厚的耐药机制。2016—2018年间,采集宁夏地区部分奶牛养殖场临床及亚临床型乳腺炎的乳样,通过显色培养基鉴别、镜检及PCR方法,分离鉴定牛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了解本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及多重耐药情况;通过qRT-PCR方法检测细胞壁增厚相关的pbpB、murG、glmU、atlR基因转录丰度,并结合透射电镜进行形态观察,以确定增厚及发生原因。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出261株牛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包括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其中氨苄西林为79.69%,青霉素为78.54%。多重耐药情况是以3、7和8重耐药的菌株居多;其中1株耐药种数达14种之多。qRT-PCR结果表明,4种相关基因的转录丰度均极显著上调(P0.001或P0.01)。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 MSSA) JY21菌株的细胞壁在64和128μg·mL~(-1)的青霉素浓度下,较对照组均极显著增厚(P0.001),并可见细胞壁表面粗糙,有结节状凸起;但药物浓度从64μg·mL~(-1)升高至128μg·mL~(-1)细胞壁不再显著增厚(P0.05)。MRSA WLD10菌株细胞壁未出现明显增厚(P0.05)。综上所述,本地区牛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针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细胞壁增厚的耐药机制;增厚的原因主要是肽聚糖的过度合成及细胞自溶的减少。与MSSA JY21菌株相比,细胞壁增厚并非MRSA WLD10重要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