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究含氯肥料对苹果产量、品质及土壤、树体Cl-含量分布的影响,为苹果园合理利用含氯肥料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地区旱地和水浇地两种水分条件不同的8年生红富士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在田间设5个含氯肥料用量处理:CK(0 kg/hm2 Cl-)、T1(113 kg/hm2 Cl-)、T2(226 kg/hm2 Cl-)、T3(763 kg/hm2 Cl-)和T4(1 300 kg/hm2 Cl-),每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N、P、K养分投入量一致,于成熟期测定苹果产量、品质及叶片和果实中Cl-含量,并且测定0~200 cm土层Cl-含量。【结果】无论是旱地还是水浇地苹果园,不同处理苹果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均无显著差异。随着肥料中Cl-用量的增加,旱地和水浇地苹果树果实和叶片中Cl-含量均有所提高,且T4处理Cl-均显著高于CK(Plt;0.05),其中旱地苹果园中T4处理果实和叶片Cl-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了62.16%和311.02%(Plt;0.05),水浇地苹果园中T4处理果实和叶片Cl-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20.11%和46.55%。含氯肥料用量的增加促进了不同果园土壤中Cl-的累积,而旱地和水浇地果园土壤Cl-含量垂直分布规律明显不同,其中旱地苹果园土壤Cl-主要分布在0~100 cm土层,而水浇地果园土壤Cl-主要分布在100~200 cm土层。【结论】在黄土高原地区,无论是旱地还是水浇地苹果园,肥料中Cl-用量的增加均提高了苹果叶片、果实及土壤Cl-含量,但中短期施用不会对苹果产量及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适量低成本的含氯肥料(氯化铵、氯化钾)可在黄土区苹果园中短期施用,且水浇地果园表现优于旱地。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含氯肥料对不同质地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以不含氯肥料为对照(CK),连续5 a定位研究含氯15%肥料(T1)、含氯30%肥料(T2)对3种质地(砂土、壤土、黏土)土壤理化性质及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壤土0~20 cm土层T1、T2处理和40~60 cm土层T2处理,黏土20~40 cm土层T1、T2处理,其pH值均较CK显著降低。砂土、黏土0~20、20~40、40~60 cm土层的T2处理氯离子含量均较CK显著升高。砂土40~60 cm土层T2处理水溶性盐含量较CK显著降低,壤土0~20、40~60 cm土层和黏土0~20、20~40 cm土层水溶性盐含量随含氯肥料施用量的增加有升高趋势。与CK相比,砂土0~20 cm土层及壤土40~60 cm土层T1、T2处理水溶性钙含量显著降低;壤土20~40 cm土层和黏土0~20、40~60 cm土层T1、T2处理水溶性钙含量显著升高。>0.05 mm土粒占比方面,与CK相比,砂土0~20、40~60 cm土层T1处理和壤土20~40 cm土层T2处理均显著升高,而壤土0~20 cm土层T1、T2处理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探究减量施氮配施复合微生物肥料对旱地苹果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为苹果园减肥增效和合理使用化肥提供科学依据。以6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设置4个施肥处理:常规施氮+复合微生物肥料(T1)、常规施氮+清水(T2)、氮肥减量15%+复合微生物肥料(T3)、氮肥减量15%+清水(T4),连续3年观测苹果叶片和果实生长、产量、品质等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相比较,氮肥减量15%不会显著影响苹果产量、品质及叶片氮磷钾含量,喷施复合微生物肥料能显著增加苹果产量和提高部分品质项目,常规施氮和氮肥减量15%模式下,分别可使苹果产量增加11.11%和13.27%,果形指数增加0.07和0.06,糖酸比增加19.02和24.40,天冬氨酸含量增加0.048和0.020mg/100g,总酚含量增加0.253和0.323mg/g,并显著增加了叶片磷含量。喷施复合微生物肥料可有效增加苹果产量并提高苹果品质,是实现旱地苹果园减肥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农业劳动力,探讨一次性施入有机肥对丘陵地区土壤的改良效果,于2016年4月~2017年11月进行大田试验。本文以牛粪为原料,设置不同用量的牛粪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一次性施入牛粪对土壤肥力、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100000 kg/hm~2)相比,一次性施入200000 kg/hm~2(T1)、300000 kg/hm~2(T2)和400000 kg/hm~2(T3)牛粪处理能显著增加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以300000 kg/hm~2(T2)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在5月份,300000 kg/hm~2(T2)处理的各土层有机质含量分别比CK高56.82%和108.20%,6月份,300000 kg/hm~2(T2)处理的各土层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是CK的4.45倍、7.28倍、2.15倍和2.99倍、2.19倍、1.81倍;一次性施入不同用量的牛粪能显著提高各土层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的活性,在苹果各个生长发育时期中均以300000 kg/hm~2(T2)处理的效果最佳;与CK相比,一次性施入不同用量的牛粪处理的不同土层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并且明显抑制了真菌的增长,以300000 kg/hm~2(T2)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综合考虑,在丘陵地区果园管理中,以一次性施入300000 kg/hm~2牛粪处理为宜,既可以减少果园劳动力,又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
在庄浪县良邑镇良邑村果园进行了苹果不同材料覆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有效减轻果园杂草危害,并有效提高果园土壤含水量,地膜覆盖较不覆膜土壤含水量提高1.3~1.39个百分点。苹果园果带覆盖金土地环保膜产量及纯收入最高,小区产量为134.8 kg,折合产量为10 110 kg/hm~2,较果园不覆盖(CK)增产1 860 kg/hm~2,增幅22.5%,纯收入46 770元/hm~2,较果园不覆盖(CK)增加11 520元/hm~2;果带黑膜覆盖产量及纯收入次之。  相似文献   

6.
长期施用含硫与含氯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长期施用含硫酸根、氯离子的肥料对南方红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长期施用含硫酸根、氯离子肥料的稻田耕层土壤中SO42-、Cl-含量变化及其与早、晚水稻产量的关系。【结果】长期施用含SO42-肥料,SO42--S含量在土壤中表现为前期上升,后期下降,其含量变化与早、晚稻总产量呈显著负相关。长期施用Cl-、Cl-+SO42-、SO42-肥料,3个处理早稻和晚稻历年平均产量分别为5 738.9、5 657.5、5 633.8 kg?hm-2和4 831.9、4 603.8、4 557.0 kg?hm-2,以施Cl-处理产量最高。施SO42-处理15年后水稻产量下降迅速,显著低于施Cl-处理,至2000年后又平缓上升,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施氯处理土壤SO42--S含量维持在26.50 mg?kg-1左右,未出现缺硫现象。【结论】在南方红壤丘陵区水田上长期施用含硫肥料易导致土壤SO42--S过量累积,对水稻生长存在一定风险,施用含氯肥料效果要好于含硫肥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锌肥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效锌含量、苹果树叶片和果实锌含量、以及苹果光合特性、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苹果合理施用锌肥提供参考。【方法】在陕西省蒲城县和乾县以“长富二号”苹果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施锌(对照,T1)、叶面喷施锌肥(T2)和水肥一体化追施锌肥(T3)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苹果果实和叶片锌含量、叶片生物学性状以及苹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在乾县和蒲城,在0~20和20~40 cm土层,T2和T3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均高于T1处理,且T3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最高,分别为1.88,1.22 mg/kg(0~20 cm土层) 和1.16,0.70 mg/kg(20~40 cm土层)。在乾县,T2处理叶片和果实锌含量最高,其次为T3处理,T1处理最低;在蒲城,T2和T3处理叶片、果实锌含量均显著高于T1处理,其中T3处理均最高。在乾县和蒲城,与T1处理相比,T2和T3处理百叶厚和百叶质量及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均显著增加。在乾县,苹果的果形指数为0.83~0.89,其中T1处理明显高于T2和T3处理;在蒲城,苹果的果形指数为0.81~0.91,其中T3处理明显高于T1和T2处理。在蒲城,3个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在乾县,T2和T3处理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T1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乾县和蒲城, T2和T3处理可溶性糖和VC含量均显著高于T1处理。乾县T2处理苹果产量和净利润均最高,分别为30 961 kg/hm2和82 505元/hm2,较T1处理分别增加了45.49%和52.85%;蒲城T3处理苹果产量和净利润均最高,分别为29 159 kg/hm2和78 595元/hm2,较T1处理分别提高了28.56%和65.77%。【结论】施用锌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苹果叶片和果实锌含量以及苹果产量和品质;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水肥一体化追施锌肥的效果比叶面喷施锌肥更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改善目前苹果园过量施肥的现状,探索适合鲁中地区苹果园提质增效的合理施肥方案。【方法】以5年生的‘沂源红’苹果为试材,设置常规施肥(CK)、优化施肥(T1)、300kg/亩和500kg/亩有机肥分别替代10%的化肥、20%的化肥及30%的化肥(T2-T7)八个处理,试验收获期测定苹果亩产、生物学性状及果实品质各项指标。【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施用有机肥可以明显提高苹果的产量和果实品质。与常规施肥相比,各处理组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1>T6>T2>T7>T3>T5>T4,且以优化施肥(T1)最显著,产量提高49.54%。同时,优化处理(T1)能够显著提高苹果生物学性状和果实品质:单果重、果实硬度、果型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8.89%、8.33%、21.85%、8.59%、13.16%和35.49%,可滴定酸的含量降低28.89%。【结论】在鲁中地区苹果园中建议采用优化施肥,即每亩全年施用氮肥(折纯)22kg,磷肥(折纯)15kg,钾肥(折纯)22kg,同时施用500kg有机肥替代化肥,不仅有利于增加苹果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果实商品性,也有利于鲁中地区苹果园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庄浪县南湖镇果园苹果上开展施用浓缩沼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浓缩沼液2次的苹果果形指数、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品质等经济性状均优于其他处理。苹果喷施浓缩沼液2次的产量及纯收入最高,产量为11 475 kg/hm~2,较施普通沼液(CK)增产1 500 kg/hm~2,增幅15.04%,纯收入58 125元/hm~2,较沟施普通沼液(CK)增加7 500元/hm~2,喷施浓缩沼液1次的产量及纯收入次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对苹果产量及果园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清耕为对照(CK),设置自然生草(T1),绿肥覆盖(T2),玉米秸秆覆盖(T3),腐熟羊粪覆盖(T4),研究了苹果产量,土壤物理特性、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碳通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果园覆盖提高了苹果产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其中以腐熟羊粪覆盖处理的苹果产量最高,比对照高出17.02%,其次是绿肥覆盖处理,比对照高出11.08%。【结论】在苹果栽培过程中,可进行腐熟羊粪覆盖或绿肥覆盖,以改善果园土壤物理特性,提高果园土壤养分,增加苹果产量。  相似文献   

11.
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甘蔗和土壤氯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蔗上连续四年施用含氯化肥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等氮、磷、钾养分条件下,含氯化肥的施用对甘蔗的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未产生显著不良影响;蔗叶和蔗汁的氯含量随施氯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氯量对蔗叶和蔗汁中氮、磷、钾含量无不良影响;在第四年,施氯量最大的处理,其0~20cm土层土壤的氯含量较基础土壤仅增加15~17mg/kg;施含氯化肥可使土壤pH值降低。因此,含氯化肥可以在甘蔗上使用,但在酸性土壤施用,应适当配合碱性肥料,防止土壤的酸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百色烟区土壤含氯状况及烟叶氯素特征,为指导该烟区土壤平衡施肥及优质特色烟叶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PS定位技术,在烤烟尚未施用底肥和移栽前采集耕层20 cm土样,按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土壤氮素含量特征。同时选取对应植烟地块烟叶C3F烤后样本,采用莫尔法测定其氯素含量,并对氯素营养丰缺状况进行评价。【结果】百色植烟土壤含氯量较低,平均为19.80 mg/kg,且集中分布在10~30 mg/kg范围;不同土壤类型氯含量依次为红壤>黄壤>水稻土>石灰土,且有75%以上的土壤样本氯含量分布在10~30 mg/kg范围。百色烟区烟叶含氯量平均为0.10%左右,且变异程度在30%以上;各植烟县烟叶含氯量大多处于低~缺范围,其中隆林、田林、西林、乐业4县缺乏程度高达90%以上。【结论】百色烟区土壤和烟叶含氯量均较低,不利于发展优质烤烟生产,建议加强含氯肥料施用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研究,以改善烟叶质量,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根区注射平衡追肥处理对渭北旱塬苹果品质、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为渭北旱塬苹果水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陕西渭北旱塬苹果园,于施用6 000kg/hm~2基肥(NPK总养分为1 350kg/hm~2)的基础上,以当地常用追肥处理(沟施追肥1次+根区注射追肥2次,果树全生长周期NPK养分投入为2 557kg/hm~2,其中追施的NPK总养分为1 207kg/hm~2,追施的N、P_2O_5、K_2O用量分别为374,145,688kg/hm~2)为对照(CK),探讨根区注射平衡追肥处理(根区注射追肥4次,果树全生长周期NPK养分总投入为2 000kg/hm~2,其中追施的NPK总养分为650.2kg/hm~2,追施的N、P_2O_5、K_2O用量分别为179.8,105.0,365.4kg/hm~2)苹果品质、产量、养分利用效果的变化,并分析苹果果实中N、P、K、Zn、Fe、Se等6种营养元素与其品质的相关性。【结果】与常用追肥处理相比,根区注射平衡追肥处理的N,P_2O_5,K_2O用量分别减少了52%,28%和47%,追施的NPK总养分用量减少了46%,但产量可达到与常用追肥处理同样的高产水平。根区注射平衡追肥处理大果率(果径≥75mm)提高17.5%,苹果硬度、可溶性糖、糖酸比、Vc含量分别增加7%,27%,30%和112%,果实中Zn、Fe、Se含量分别增加122%,174%和41%。果实营养元素与品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根区注射平衡追肥处理果实Zn、Fe含量的大幅度提升与其Vc含量明显增加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结论】根区注射平衡追肥方法发挥了高效水肥耦合作用,提高了苹果树体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达到节肥、稳产与提质的效果,值得在渭北旱区苹果园中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宁夏主栽"小义和秋"白菜为研究对象,设置345 kg·hm~(-2)氮肥(CK,常规施肥)、37.5 kg·hm~(-2)纳米肥料助剂+345 kg·hm~(-2)氮肥(T1)、75 kg·hm~(-2)纳米肥料助剂+300 kg·hm~(-2)氮肥(T2,减氮13%)、112.5 kg·hm~(-2)纳米肥料助剂+255 kg·hm~(-2)氮肥(T3,减氮26%)、150 kg·hm~(-2)纳米肥料助剂+210 kg·hm~(-2)氮肥(T4,减氮39%)共5种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探究灌淤土上纳米肥料助剂与氮肥配施对白菜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CK相比,白菜干物质量、株高、外叶数、球纵径、横径、单株毛菜质量、产量涨幅分别增加1.22%~6.31%,1.67%~4.80%,6.98%~15.90%,12.19%~56.60%,1.22%~25.91%,0.68%~27.89%和3.98%~32.24%,白菜可溶性固形物较CK增加-2.49%~1.88%,不同处理之间可溶性糖与Vc含量影响不明显,硝酸盐含量较CK降低2.46%~4.54%,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1.72%~13.79%,-25.65%~1.07%,和11.99%~18.80%,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了5.61%~18.36%。同时,较CK相比,苗期SPAD值无影响,莲座期、结球前期及结球后期的外叶和中叶SPAD值有一定差异,并在结球前后期SPAD达到峰值,成熟期各处理叶片SPAD值无显著差异。综合白菜成熟期各因子T2处理表现最佳,在银川平原灌於土上以减氮肥13%+75 kg·hm~(-2)纳米肥料助剂对复种白菜生长与增产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2种类型微生物肥对夏黑葡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生物肥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夏黑葡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筛选优质、安全、生态和高效的葡萄施肥模式及发展广西葡萄产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4年生避雨栽培鲜食葡萄品种夏黑为试验材料,将微生物菌剂保根120与多肽海藻复混肥以450.00、675.00、900.00、1125.00、1350.00 kg/hm~2按1∶1混合均匀后再与发酵羊粪7500.00 kg/hm~2+过磷酸钙375.00 kg/hm~2混合配施,分别设为5个施用微生物肥处理(T1~T5处理),以常规施肥(羊粪7500.00 kg/hm~2+过磷酸钙375.00 kg/hm~2)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处理夏黑葡萄的生长发育指标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与CK相比,施用微生物肥夏黑葡萄的初花期、着色期和成熟期均提前,新梢生长量、基部粗度、叶片厚度及花序长度、单穗重、穗长、果粒大小、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均有所提高,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同时,降低了人工疏果成本,葡萄种植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其中,T4和T5处理(分别为保根120 1125.00 kg/hm~2+多肽海藻复混肥1125.00 kg/hm~2+羊粪7500.00 kg/hm~2+过磷酸钙375.00 kg/hm~2配施和保根120 1350.00 kg/hm~2+多肽海藻复混肥1350.00 kg/hm~2+羊粪7500.00 kg/hm~2+过磷酸钙375.00 kg/hm~2配施)对促进夏黑葡萄提早着色和成熟的效果较佳,果实可提前10 d成熟上市,尤其以T4处理的综合表现最佳,新梢不徒长,花序长度、单穗重、穗长、单株产量、折公顷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分别较CK提高40.63%、9.83%、30.11%、18.10%、15.93%、6.18%和28.51%,可滴定酸含量较CK降低17.31%,经济效益比CK高144 256.15元/hm~2。【结论】微生物菌剂保根120 1125.00 kg/hm~2+多肽海藻复混肥1125.00 kg/hm~2+羊粪7500.00 kg/hm~2+过磷酸钙375.00 kg/hm~2配施的施肥模式能促进夏黑葡萄生长发育,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果实品质,提早果实上市时间,有效提高种植效益,可供广西夏黑葡萄或其他鲜食葡萄种植区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对甘蔗白蚁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于2018年和2019年采用拌肥料撒施法进行两种不同含量氯虫苯甲酰胺对甘蔗白蚁的田间防治试验。在收获前(11月)调查甘蔗白蚁为害株,收获时调查白蚁为害株、甘蔗有效茎数和测定产量,计算甘蔗白蚁防治效果与经济效益。【结果】在板麦村试验点5%氯虫苯甲酰胺7.5 kg/hm~2和4%氯虫苯甲酰胺7.5 kg/hm~2对甘蔗白蚁为害株率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对照药剂15%吡虫啉7.5 kg/ hm~2的白蚁为害株率;而在渠凹村3种药剂处理白蚁为害株率差异不显著。总体而言,以5%氯虫苯甲酰胺7.5 kg/hm~2防治甘蔗白蚁效果较好,可将白蚁为害株率控制在3%以内,防治效果达80%以上;甘蔗产量比空白对照增加19.2~31.5 t/hm~2,纯收入增加8 784~15 180元/hm~2,增产增收明显。【结论】5%氯虫苯甲酰胺(桂中2号)7.5 kg/hm~2对甘蔗白蚁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效益显著,可在甘蔗白蚁为害较严重的蔗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百色烟区土壤含氯状况及烟叶氯素特征,为指导该烟区土壤平衡施肥及优质特色烟叶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PS定位技术,在烤烟尚未施用底肥和移栽前采集耕层20cm土样,按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土壤氮素含量特征。同时选取对应植烟地块烟叶C3F烤后样本,采用莫尔法测定其氯素含量,并对氯素营养丰缺状况进行评价。【结果】百色植烟土壤含氯量较低,平均为19.80mg/kg,且集中分布在10~30mg/kg范围;不同土壤类型氯含量依次为红壤〉黄壤〉水稻土〉石灰土,且有75%以上的土壤样本氯含量分布在10~30mg/kg范围。百色烟区烟叶含氯量平均为0.10%左右,且变异程度在30%以上;各植烟县烟叶含氯量大多处于低-缺范围,其中隆林、田林、西林、乐业4县缺乏程度高达90%以上。【结论】百色烟区土壤和烟叶含氯量均较低,不利于发展优质烤烟生产,建议加强含氯肥料施用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研究,以改善烟叶质量,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8.
鄂西南烤烟叶片含氯状况及施氯效果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在调查鄂西南主要植烟土壤氯含量及烤烟叶片含氯量的基础上,通过田间施氯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氯含量低是导致烟叶含氯量低的主要原因。烤烟施氯即能提高烟叶产量,又能改善烟叶品质,施氯量30.0 ̄97.5kg/hm^2对烟叶的产量和质量均有良好的效果。同时用氯化钾代替部分硫酸钾能降低肥料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不同比例的粉煤灰、磷矿粉和鸡粪混合施用,研究其对果园酸性土壤修复效应及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处理1:空白对照,处理2:粉煤灰3 150 kg/hm~2+磷矿粉3 150 kg/hm~2+鸡粪5 250 kg/hm~2,处理3:粉煤灰2 100 kg/hm~2+磷矿粉2 100 kg/hm~2+鸡粪10 500 kg/hm~2,处理4:粉煤灰1 050kg/hm~2+磷矿粉1 050 kg/hm~2+鸡粪15 750 kg/hm~2。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期,处理2、3、4土壤pH值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0.57%、27.73%、24.88%;处理3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以及微生物总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土壤缓冲能力低于处理4,有效磷含量低于处理2;处理3果实产量最高,品质最优,但与处理4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本试验条件下粉煤灰2 100 kg/hm~2+磷矿粉2 100 kg/hm~2+鸡粪10 500 kg/hm~2能有效地改良果园酸性土壤,促进果实增产提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陕西优势苹果产区果园土壤的砷含量、污染情况和分布特征。【方法】2003~2007年,在陕西27个苹果基地县共选择495个代表苹果园,在每一果园采用"S"形法选取20个样点,采集0~40 cm土层土样,分析土壤中的砷含量。【结果】陕西渭北苹果园的土壤均为碱性,pH值为7.6~9.7;土壤中的砷含量和pH值频数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几何平均值分别为11.80 mg/kg和8.30;按中国绿色食品产地土壤技术条件进行评价,土壤中的砷污染指数为0.605,污染指数大于0.5的果园达到88.6%;土壤中砷的垂直集中区域为0~40 cm土层,含量为3.7~19.9 mg/kg;土壤砷含量与pH值的相关系数为0.316 0,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α=1%);在pH值为7.6~9.7时,土壤pH值越高越有利于砷的累积。【结论】以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土壤条件进行评价,陕西渭北苹果园土壤中的砷对苹果生产存在着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