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鹅育种新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鹅的育种近况、常规育种和分子遗传标记育种与利用的基本思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指出:今后在鹅的育种方面,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分子遗传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抗病育种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育种等技术,是鹅业未来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筛选31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广东省狮头鹅、乌棕鹅、阳江鹅、马岗鹅4个家鹅的遗传变异。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了各群体的遗传参数、群体间的Nei氏标准遗传距离DS和DA遗传距离,并采用邻近法(NJ)和类平均法(UMPGA)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广东省4个家鹅群体的平均杂合度为0.652,遗传一致性较好,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远近顺序在两种遗传距离DS和DA的结果中是完全一致的,以DA为基础得到的UPGMA和NJ的聚类结果都表明这4种鹅聚为两类,狮头鹅和乌棕鹅聚为一类,阳江鹅和马岗鹅聚为一类。同时表明以DA为基础得到的结果NJ的聚类结果更加准确。表明在应用微卫星标记分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时,使用更多的微卫星位点,才可以获得更准确更具普遍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品种的起源和进化是研究生物遗传多样性的一个重要领域,对物种的分类鉴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遗传育种都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家鹅的起源和进化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比较鹅核DNA和线粒体DNA及其所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性和分子标记(RFLP,RAPD和SSR)在鹅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阐述了中国家鹅的起源和进化,显示了中国的地方鹅种除伊犁鹅外都起源于鸿雁(Anser cygnoides),而伊犁鹅和欧洲鹅种起源于灰雁(Anser anser)。此外,还给出了一些物种起源和进化研究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运茂  施振旦 《中国家禽》2006,28(24):47-49
中国地缘辽阔,南北地方鹅的繁殖活动特点存在很多差异,南方以广东省的灰鹅为代表。广东省的灰鹅种类主要包括狮头鹅、马岗鹅、乌鬃鹅、阳江鹅等,其中以马岗鹅饲养最为普遍和最具代表性。马岗鹅原产广东省开平市,具有体型大小适中、屠  相似文献   

5.
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动物,其肉中蛋白质含量很高,脂肪含量很低,被贵州省列为重点发展的绿色健康食品之一。随着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应用转录组学解析鹅的繁殖性能、肉质与生长性状、宿主与病原的关系、皮肤毛囊等的分子调控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通过研究鹅遗传资源,解析其分子调控机制,进而对鹅进行育种工作,推动鹅产业发展。笔者对近年来鹅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我国养鹅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在育种、营养、疾病、繁殖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落后,制约了鹅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文章针对上述问题,从保种方案、品种培育、生产技术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为我国鹅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繁殖机制、光照、营养条件、饲养管理、环境因素、育种、人工授精和人工孵化共八方面分析了马岗鹅繁殖性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技术简介:该项目运用开放与闭锁相结合的育种理论,采用群体继代选育及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育成了体型外貌均匀整齐、特征明显、生产性能高的白色小型鹅种——五龙鹅  相似文献   

9.
中国养鹅业经过20世纪末约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出现了增长缓慢的趋势,原因除了中国畜牧用地限制、疫病危害和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外,缺乏技术创新和突破也是主要原因.鹅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繁殖技术.鹅人工授精技术的完善和应用,不但可以提高优秀公鹅的配种效率,而且可以加快鹅育种的遗传进展.如果精液冷冻保存成功,鹅人工授精技术还可以用于保种和克服配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鹅的育种落后和繁殖率低是制约养鹅业发展的瓶颈,鹅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将对养鹅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作者对近几年鹅精液收集、精液保存、精液品质评估和输精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广东鹅品种资源保护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广东省鹅品种资源概况广东省主要有狮头鹅、马岗鹅、乌鬃鹅(清远鹅、墨鬃鹅)和阳江鹅(黄鬃鹅)等优良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马岗鹅的生长发育规律,挖掘马岗鹅的生长潜力,本研究通过测定马岗鹅0~12周龄的体重和体尺性状,并用Logistics、Von Bertalanffy和Gompertz 3种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结果表明:马岗鹅体重生长曲线最佳模型为Gompertz模型(R2=0.999),拐点周龄是4.31周龄,拐点体重是1459.01g,2~8周龄的周增重都在320 g以上,相对生长率都在16%以上,8周龄前为马岗鹅体重迅速增长时期。胸深、龙骨长、颈长的最佳拟合模型为Gompertz,拐点周龄分别为0.65、3.71、2.28周龄;体斜长、半潜水长的最佳拟合模型为Von Bertalanffy,拐点周龄分别为0.53、0.47周龄;胸宽、骨盆宽、胫长、胫围的最佳拟合模型为Logistic,拐点周龄分别为3.81、1.39、0.91、0.51周龄;7周龄前为马岗鹅体尺性状迅速增长时期。本研究结果可为马岗鹅的生产和饲养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马岗鹅天然免疫受体TLR4基因特点及该基因在马岗鹅脏器的表达差异,研究扩增马岗鹅脾脏中的TLR4基因并测序,分析和预测TLR4基因核酸和蛋白特征,应用real-time PCR检测TLR4 mRNA在马岗鹅体内脏器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马岗鹅的TLR4基因大小为2 611 bp,编码氨基酸843个,分子质量为96.17 ku,理论等电点为7.55,含有3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蛋白整体表现为疏水性;相似性分析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马岗鹅的TLR4基因与绿头鸭、原鸡等禽类动物有着较高的相似性;TLR4基因在马岗鹅的脾、法氏囊、胸腺、肺、肠等富含淋巴组织或细胞的器官中相对转录量较高。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马岗鹅的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14年,世界家禽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仍然以活体原位保种为主,而评价方法继续推行分子标记方法。传统遗传育种技术与信息技术、统计学手段以及分子遗传等多学科的结合则越来越密切。大规模高通量的SNP检测技术相继建立和应用,全基因组选择已成为肉鸡遗传育种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基因组选择的计算方法和基因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方面。而在我国国内,分子遗传育种仍是肉鸡遗传育种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不同饲养方式下马岗鹅生长曲线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马岗鹅是广东五大地方良种鹅之一,本试验选用健康1日龄的马岗鹅100只,随机分成放牧组及舍饲组,每组50只。试验期为10周,于每周第1天早晨空腹称重,计算其各周的平均体重、各周的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及每周日增重。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不同饲养方式马岗鹅10周龄的体重变化进行拟合。结果,不同饲养方式下马岗鹅体重增长趋势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拟合优度R2均在0 99以上。舍饲条件下,马岗鹅的体重极限值K及生长速度参数b均高于放牧组。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单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阐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家禽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亲缘关系研究、遗传图谱构建、QTL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应用成果,期望该技术在家禽遗传育种研究中开辟新道路。  相似文献   

16.
AFLP是一种新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它结合了RFLP和PCR技术的优点,具有RFLP的稳定性和PCR的高效性,被称为"最有威力的分子遗传标记"或"下一代分子标记".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综述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这种遗传标记的原理、技术特点、技术发展及其在动物遗传多样性、种质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牦牛DNA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归纳总结DNA分子遗传标记的类型、特点和检出方式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动物遗传育种研究中常用的DNA分子遗传标记如RFLP标记、VNTR标记、AFLP标记、PCR-SSCP标记、RAPD标记、SNPs标记、微卫星标记、DNA指纹标记及mtDNA标记等在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DNA分子标记在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中已渗透到牦牛品种的起源、演化和分类研究;牦牛品种间或品种内个体间以及与其他种间亲缘关系鉴定;犏牛雄性不育的机理研究及牦牛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克隆和多态性研究等方面。最后探讨了今后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正>广东省是我国鹅生产和消费大省之一,年出栏肉鹅约4500多万只。同我国许多地方鹅种一样,广东省内4个地方鹅种(马岗鹅、乌鬃鹅、阳江鹅和狮头鹅)的繁殖活动都具有明显季节性,繁殖期从每年7—8月份开始,到次年3—4月份结束。  相似文献   

19.
分子育种主要是一种利用DNA水平上的分子标记对生物群体进行遗传改良。动物分子育种方法主要包括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和体细胞克隆育种。本文主要从标记辅助育种和转基因育种两个方面综述猪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该文主要针对2018年国内外家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技术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其中传统育种方面主要研究了选择效应及性状评定、遗传与环境互作和种质性能测定;分子育种方面主要涉及生长、肉质、皮毛、繁殖等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而家兔繁殖技术方面主要包括精液冷冻研究及添加物和环境对家兔繁殖的影响。2018年国内在家兔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方面研究较多,传统育种主要对一些地方品种种质性能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子育种主要集中于肉质、皮毛和繁殖性状的研究,并获得了新的相关分子标记和基因;但家兔繁殖技术方面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外传统育种主要研究了选择与性状评定和遗传与环境互作;分子育种主要集中在筛选生长与肉质及繁殖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方面,但在皮毛性状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且国外分子育种主要是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筛选分子标记或研究性状相关基因的功能,而国内多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对研究性状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基因及调控网络。作者对2018年国内外家兔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家兔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