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推动"粮改饲",提高种养效益,本研究比较了4个玉米(Zea mays)品种和4个甜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的产能,以期筛选出适合在我国关中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良青贮品种.结果表明,种间或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和产能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玉米生长期为99~116 d,甜高粱为124~175 d;玉米的叶片数约为14片,甜高粱为8~23片;玉米株高为225.8~281.5 cm,甜高粱为165.3~338.8 cm;玉米青贮产量为40.2~83.9 t·hm?2,甜高粱为35.6~125.3 t·hm?2;玉米干物质产量为12.0~25.1 t·hm?2,甜高粱为10.7~37.7 t·hm?2.产量最高的玉米品种为'D B 08',甜高粱为'极光',比对照籽粒型玉米品种'强盛58'分别增产了84.5%和211.6%.营养分析发现,玉米和甜高粱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等营养物质种间或品种间均存在差异,且各单一最优营养指标并不聚集于同一品种中.综合考虑青贮产量和反刍动物营养需求,本研究建议选择玉米'DB08'和甜高粱'极光'作为青贮饲料在关中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比较了31个玉米品种全株青贮的农艺性状和产能,以期筛选出适合在关中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青贮品种。结果表明,品种之间的农艺性状和产能均差异显著,其中生长时间最长的107 d,最短的87 d;叶片数最多的16.5片,最少的11.3片;株高最高的281.3 cm,最矮的199.5 cm;青贮产量最高的6.2吨·亩-1,最低的2.1吨·亩-1;干物质产量最高的1.8吨·亩-1,最低的0.6吨·亩-1。对产量最高的4个品种(‘DB08’、‘DK625’、‘JKQZ932’和‘HY36’)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发现,除灰分之外,与对照粮饲兼用品种DZ12相比,它们的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青贮产量和奶牛饲喂价值的需求,本文建议专用青贮玉米‘DB08’和‘DK625’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在关中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合冀西北农牧交错区种植的耐瘠薄、耐干旱的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品系)。本试验选取12个早熟的青贮玉米品种(品系),对其株高、穗位高及茎粗等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比较研究。其中‘21RW118’‘德美亚3号’‘21RW66’‘巡天816’‘D1-2’‘德美亚1号’‘D1-1’‘20H-101’含水量在65%~75%之间,符合青贮玉米收获标准;‘20H-101’‘D1-2’‘德美亚1号’的生育期为103 d,且在收获时达乳熟期,鲜草产量分别为53.91 t·hm-2,44.22 t·hm-2,56.63 t·hm-2,干草产量分别为16.20 t·hm-2,15.09 t·hm-2,11.88 t·hm-2;‘20H-101’‘D1-2’‘德美亚1号’的每吨干物质可产生牛奶的重量分别为1 748.0 t·hm-2,1 803.5 t·hm-2,1 800.0 t·hm-2...  相似文献   

4.
8个饲用甜高粱品种的农艺性能及营养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了8个饲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大奖505’、‘大奖1000’、‘大奖1180’、‘大奖1230’、‘百战’、‘海牛’、‘大卡’、‘标杆’)在甘肃兰州地区的形态特征、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大卡’的植株高度、叶片、叶宽均表现优异,且第2茬再生能力强,干草产量最高(53.32 t·hm~(-2)),但其叶片数量较少,粗蛋白含量较低(8.14%);‘大奖1180’的株高较高,茎秆较粗,叶片数量丰富且叶部形态特征也表现突出,干草产量为42.43 t·hm~(-2)、粗蛋白含量为8.05%;‘大奖1230’生长发育快,两茬刈割株高均达到2 m,株高和茎粗都表现良好,且叶片较宽、粗蛋白含量较高(10.58%),但由于叶片数量少,叶片短,干草产量较低(40.06 t·hm~(-2))。综合分析可知,‘大奖1180’、‘大奖1230’和‘大卡’的适应性良好、再生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可作为适用饲用甜高粱品种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寻求青贮玉米(Zea mays)适宜种植密度,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其生物产量、农艺性状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种植密度下生物产量高、营养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的青贮玉米新品种,为试验区青贮玉米生产技术提供优化依据。结果表明,生物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6个品种高、中密度较低密度分别增产8.1%~43.0%和5.0%~19.9%,以陇青贮2号和北农青贮368增产幅度较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各品种青贮玉米收获天数延长,茎粗减小,持绿性降低,其中高密度较低密度收获天数延长3.2%~10.6%,茎粗减小6.0%~22.8%,持绿性降低2.7%~3.9%。各品种青贮玉米粗脂肪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密度较低密度降低6.8%~13.5%;相反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高密度较低密度增加5.0%~8.5%和5.9%~16.2%。综合生物产量、农艺性状、品质等相关性状,在张掖地区适栽青贮玉米品种为陇青贮2号、武科青贮107和北农青贮368,其中陇青贮2号和北农青贮368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武科青贮107适宜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不同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在喀斯特地区种植的生产性能、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以期筛选出适宜喀斯特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根据土壤肥沃分为3个区组,每个区组内种植6个玉米品种(‘曲辰11号’、‘筑青1号’、‘金玉908’、‘金玉818’、‘禾玉9566’和‘黔青446’)。结果表明,鲜草产量最高为‘金玉818’,达60.22 t·hm-2;各参试品种的风干物质含量均在35%~44.5%,穗比重均高于茎比重和叶比重,穗位高表现趋势与株高较为一致,株高最高的是‘筑青1号’(325.44 cm),其次为‘金玉908’(291.38 cm)和‘金玉818’(290.57 cm);营养品质测定结果显示,‘金玉818’、‘禾玉9566’和‘金玉908’在CP含量以及ADF含量均达到国家一级青贮玉米标准;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各参试品种的优劣依次为‘金玉818’>‘筑青1号’>‘禾玉9566’>‘黔青446’>‘金玉908’>‘曲辰11号’。综合评价发现,‘金玉818’产量最高、农艺性状优异、营养品质较...  相似文献   

7.
闫慧颖  李春喜  叶培麟  毛德虎  李荣 《草业科学》2017,34(12):2512-2520
以甜高粱(Sorghum dochna)吉甜5号和九甜杂3号为材料,在海拔2 040m的青海旱地覆膜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行株距分别为40cm×40cm、40cm×30cm、40cm×20cm)和追施不同尿素量(0、150和225kg·hm~(-2))对草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吉甜5号和九甜杂3号两个品种在行距×株距为40cm×20cm(12.00万穴·hm~(-2))时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鲜草产量分别达99.75和108.17t·hm~(-2),干草产量分别达17.89和22.58t·hm~(-2);在生长中期追施150kg·hm~(-2)尿素时草产量较高,品质较好,两个品种的粗蛋白分别达5.47%和4.80%,粗脂肪分别达5.67和7.57g·kg~(-1),酸性洗涤纤维较低,综合表现良好。以上结果表明,青海旱地甜高粱种植密度为12.00万穴·hm~(-2),生长中期追施尿素150kg·hm~(-2)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陇东旱塬区饲用甜高粱品种的农艺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筛选适宜在陇东旱塬区种植的高产饲用甜高粱品种为目的,引进6个饲用甜高粱品种,比较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以及刈割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参试甜高粱品种的农艺性状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大力士鲜草产量以最高,与大卡以外的其他4个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鲜草产量排序为大力士(80.27 t/hm~2)大卡(71.37 t/hm~2)牛魔王(64.53 t/hm~2)海牛(64.42 t/hm~2)绝佳(47.28 t/hm~2)蒙农青饲4号(46.45 t/hm~2);干物质产量尽管差异较大,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刈割次数对干物质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刈割1次的产量(21.58 t/hm~2)高于刈割2次的产量(12.12 t/hm~2);刈割次数间鲜草产量的变化不显著(P0.05);刈割次数与品种间具有交互作用,其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大力士刈割1次的鲜草产量为85.50 t/hm~2,干物质产量为30.99 t/hm~2,均高于其他品种刈割1次和2次的产量。综合分析,6个参试品种中草产量以大力士在刈割1次时表现最好,最适宜在陇东旱塬区种植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合云南永德县南亚热带地区"粮改饲"使用的青贮玉米优良品种,在当地引入"曲辰九号""红单10号""禾玉88""西抗18"和"云瑞21"共5个玉米品种,通过田间品种比较和室内营养分析,应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各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在当地5个青贮玉米品种均可进行春、夏、秋三季复种。其中,"云瑞21"全年的干草产量高达53 461. 39 kg·hm~(-2),尽管较其他品种的产量优势不显著(P0. 05),但营养指标占有优势,无论单季种植、还是三季连作,其综合生产性能均最高。推荐当地"粮改饲"使用"云瑞21"青贮玉米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施氮量对陇东旱塬区青贮玉米(Zea mays)干物质积累及其水分利用的影响,本研究以豫青贮23为试验材料,于2019–2020年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70、140、210和280 kg·hm~(-2),分别用N_0、N_(70)、N_(140)、N_(210)和N_(280)表示)下青贮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土壤储水量、作物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青贮玉米干物质积累总体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N_(210)处理下青贮玉米的干物质产量达到最大,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22.0和23.2 t·hm~(-2);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青贮玉米叶片干物质比例逐渐降低,茎秆干物质比例先增加后降低,穗干物质比例逐渐增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青贮玉米耗水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N_(210)处理下青贮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45.7和65.0 kg·(hm~2·mm)~(-1)。因此,综合干物质积累与水分利用效率,在陇东旱塬区青贮玉米的推荐施氮量为210 kg·hm~(-2)。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饲用玉米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德花  宁凯  徐化凌  毕云霞  陈小芳 《草业科学》2016,33(11):2306-2311
选择不同的饲用型玉米(Zea mays)品种(系),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作对照,进行引种试验,通过观测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等,筛选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夏播种植的饲用型玉米品种。结果表明,除雅玉青贮26外,供试青贮玉米品种(系)鲜草产量都高于对照品种,桂青贮1号鲜草产量较高(69 802.5kg·hm~(-2)),茎秆强韧抗倒,茎叶比较小(1.833),饲用品质好。综合分析认为,桂青贮1号适合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作为饲用玉米主栽品种夏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牧草生育期是影响牧草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培育出生育期短、高产量的优质牧草新品种,以母本‘永492’和父本‘歇里·努瓦尔’进行种间杂交选育出燕麦饲草新品种‘蒙饲燕2号’。‘蒙饲燕2号’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盐以及抗倒伏能力。生产试验结果表明,2015—2016年‘蒙饲燕2号’燕麦草的平均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种子产量分别为32 406.06kg·hm~(-2),10 935.85kg·hm~(-2)和2 364.91kg·hm~(-2),较对照品种分别平均提高了19.49%,19.22%和5.84%。生育期90天,株高135cm,穗长20.4cm;穗粒数65.5个,穗粒重1.25g;千粒重31.0g。在内蒙古及其毗邻省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不同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品种(系)间的差异,2012-2014年在四川雅安进行鸭茅3个品种(系)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鸭茅品种(系)中,‘宝兴’和‘滇北’为早熟型,而‘金牛’为晚熟型,其利用时间更长。干草产量方面,2013年‘滇北’产量最高,为11 443kg·hm~(-2);2014年‘宝兴’产量最高,为8 101kg·hm~(-2)。方差分析表明,2013年‘金牛’的产量与‘滇北’和‘宝兴’均差异显著(P0.05),而‘滇北’与‘宝兴’差异不显著(P0.05);2014年参试的鸭茅3个品种(系)产量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金牛’的茎叶比最低,表明其叶量丰富。从营养成分分析来看,蛋白质年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金牛’(21.63%)、‘滇北’(20.70%)和‘宝兴’(20.37%),‘金牛’的粗蛋白含量较‘滇北’和‘宝兴’分别高0.93个百分点和1.26个百分点。综合来说,‘金牛’的品质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14.
在豫南大别山区,对5个牧草品种(百胜杂交狼尾草,海牛甜高粱,标兵高丹草,杰宝杂交苏丹草,美利达墨西哥类玉米)进行引种试验,以筛选出高产、优质牧草为"粮改饲"及草牧业发展提供适宜种植牧草品种。通过生育期观测、干草产量测定及营养成分分析,对所引品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海牛甜高粱生育期最长,为148 d,其鲜草产量、干草产量以及粗蛋白产量最高,分别为151.23 t/hm~2、33.27 t/hm~2和3 455.50 kg/hm~2,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海牛甜高粱高产、质优,可在豫南大别山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甘农2号’黑麦(Secale cereale L.)为试验材料,以‘冬牧70’和‘黑饲麦’为对照,来评价‘甘农2号’在2018-2019年在青海省不同区域(海晏县、湟中县、平安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3个黑麦品种中,‘甘农2号’在3个试验点的平均干草产量(13.04 t·hm-2)显著高于‘冬牧70’和‘黑饲麦’,平均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冬牧70’和‘黑饲麦’;3个试验点中,海晏点3个黑麦品种的平均干草产量(12.06 t·hm-2)显著高于湟中和平安点;品种×年份交互作用中,2018年‘甘农2号’黑麦的平均干草产量(14.38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试验点×年份交互作用中,2018年海晏点3个黑麦品种的平均干草产量(14.47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甘农2号’黑麦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高且较稳定,适应青海省海晏县、湟中县和平安区以及其他气候相似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Zea may)产量、青贮后营养品质和发酵质量的影响,提高青贮玉米综合利用价值,以青贮玉米国审品种北农青贮368为试验材料,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传统灌溉量(2 250 m3·hm?2, W1)、节水10% (2 025 m3·hm?2, W2)和节水20% (1 800 m3·hm?2, W3) 3个灌溉水平;传统施氮量(420 kg·hm?2, N1)、减氮10% (378 kg·hm?2, N2 )和减氮20% (336 kg·hm?2, N3) 3个施氮水平,对青贮玉米产量、青贮料的营养品质和发酵效果比较分析,并对相对饲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灌水量为2 025 m3·hm?2、施氮量为378 kg·hm?2 (W2N2)的组合青贮玉米干物质产量最高(22.78 t·hm?2),与传统水肥用量(W1N1)相比增产5.02%,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干物质产量影响显著(P < 0.05)。青贮料经袋式青贮周年保存后, W1N1、W2N2和W2N3处理干物质损失率均低于1.0%。不同水氮处理对青贮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淀粉和粗灰分含量影响显著(P < 0.05),对粗脂肪含量影响不大。经长期保存的青贮料pH稳定在4.0左右,相对饲用价值为136.04~164.35,乳酸含量为3.33%~4.34%,乙酸含量为1.63%~2.29%。节水减氮处理不同程度提高了乳酸含量,其中W2N2处理乳酸含量最高。W2N2和W3N3处理的乙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 < 0.05)。综合青贮玉米产量、干物质含量损失率和青贮品质等参数,本研究条件下理想水氮处理为W2N2,在该处理下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挖掘四川地区丰富的水热资源,建立饲草料周年生产体系,进行了不同种植模式下青贮玉米(Zea mays)与饲用燕麦(Avena sativa)产量和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随播期延迟,燕麦和青贮玉米生育期均缩短。晚秋播种‘林纳’综合表现良好,可前作青贮玉米。青贮玉米播期为5月21日时,‘奥玉3628’表现最优,可作为两季青贮玉米轮作模式中的第一季饲草。播期为8月21日时,‘雅玉158’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两季青贮玉米轮作模式中的第二季饲草。“青贮玉米‘奥玉3628’→青贮玉米‘雅玉158’→饲用燕麦‘林纳’”轮作模式下饲草全年生长时间长达339 d,全年干草产量高达48 905.15 kg·hm-2,粗蛋白产量达5 388.35 kg·hm-2,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具有良好的推广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Zea may)产量、青贮后营养品质和发酵质量的影响,提高青贮玉米综合利用价值,以青贮玉米国审品种北农青贮368为试验材料,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传统灌溉量(2250?m3·hm?2,?W1)、节水10%(2025?m3·hm?2,?W2)和节水20%?(1800?m3·hm?2,?W3)?3个灌溉水平;传统施氮量(420?kg·hm?2,?N1)、减氮10%?(378?kg·hm?2,N2?)和减氮20%?(336?kg·hm?2,?N3)?3个施氮水平,对青贮玉米产量、青贮料的营养品质和发酵效果比较分析,并对相对饲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灌水量为2025?m3·hm?2、施氮量为378?kg·hm?2?(W2N2)的组合青贮玉米干物质产量最高(22.78?t·hm?2),与传统水肥用量(W1N1)相比增产5.02%,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干物质产量影响显著(P?<0.05).青贮料经袋式青贮周年保存后,?W1N1、W2N2和W2N3处理干物质损失率均低于1.0%.不同水氮处理对青贮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淀粉和粗灰分含量影响显著(P?相似文献   

19.
为选出适宜山西省北部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对16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其全株收割后调制成的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进行了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方面,‘大京九26’的株高和穗位均最高,茎粗较细;绿叶数排在前三位的为‘屯玉168’、‘强盛青贮30’和‘京科青贮516’;在产量方面,‘大丰26’的鲜草产量最高;调制成青贮饲料后,除‘登海679’、‘太玉511’,其余品种的pH值均小于4.20,‘先玉1225’的淀粉含量最高;鲜草产量与茎粗、绿叶数、茎重、穗重和叶重成极显著正相关,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与绿叶数成显著正相关。综上,种植青贮玉米时,可选择茎秆粗壮,绿叶数多、穗位低的品种;粮饲兼用品种‘晋单65’、‘屯玉168’,青贮专用品种‘京科青贮516’、‘强盛青贮30’的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青贮玉米品种在山西省北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品种的青贮玉米(Zea mays L.)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生物产量变化与相关农艺性状的关系,发掘青贮玉米品种生产潜能,为筛选适应干热河谷区青贮玉米品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国内收集的25个青贮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评价了不同品种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生产潜力。结果表明,鲜草产量在前3位的是‘正大808’、‘云瑞10号’、‘曲晨9号’,分别为80.46 t·hm-2,80.34 t·hm-2和72.40 t·hm-2;干草产量在前3位的是‘云瑞10号’、‘东单159’、‘正大808’,分别为23.62 t·hm-2,20.43 t·hm-2,19.79 t·hm-2;‘正大808’、‘云瑞10号’和‘曲晨9号’的株高、茎粗、叶长、青叶数等主要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加权关联度值排名前3位分别为0.7970,0.7764,0.7555。‘正大808’、‘云瑞10号’和‘曲晨9号’农艺性状优良,抗倒伏、倒折能力强,空杆率低,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作为青贮玉米种植生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