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板蓝根多糖对中华鳖脑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1],目前,对其主要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也逐渐展开.板蓝根多糖 (IRPS)是从菘蓝的干燥根中提取出的一种活性多糖.有研究表明IRPS能使小鼠吞噬能力增强,淋巴细胞增殖[2].  相似文献   

2.
应用响应面分析法(RSM)提取太子参茎叶多糖(RPSLP),观察RPSLP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设计原理,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法提取太子参茎叶粗多糖,经乙醇沉淀及Sevage法除蛋白制备RPSLP。饲喂小鼠,称质量法测定免疫器官指数,碳粒廓清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响应面试验显示,太子参茎叶多糖提取率为3.60%,多糖含量为70.00%。动物试验显示,RPSLP能增加小鼠免疫器官总质量和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并能增强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同时能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结果表明太子参茎叶多糖含量高,且RPSLP能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松乳菇菌丝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小鼠分为4组,试验组每日分别灌胃3种剂量的松乳菇菌丝多糖,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 d。于第15天,称取胸腺和脾脏的重量,测定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以碳廓清法测定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采用MTT法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采用鸡红细胞免疫小鼠法检测血清溶血素效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明显升高,且中、高剂量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活性(P0.05);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高剂量组能极显著提高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1);3个剂量组均能进一步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效价,且中、高剂量组能极显著提高(P0.01)。说明松乳菇菌丝多糖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白花蛇舌草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将6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等分为4组,1~3组分别以50、100和150 mg/kg 体重的白花蛇舌草多糖粗提物灌胃小鼠,连续给药7 d,第4组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作为空白对照组。最后一次给药12 h后,各组小鼠用鸡新城疫弱毒疫苗接种,2头份/只,分别于给药结束后的7、14和21 d采小鼠外周血并分离淋巴细胞和血清。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CCK-8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微量血凝抑制试验评价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各组小鼠体重;21 d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并测定脾脏指数。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白花蛇舌草多糖组小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免疫抗体水平、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脾脏指数和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量效关系。结果表明,白花蛇舌草多糖能显著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本试验结果为利用白花蛇舌草多糖开发保健产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九种中药成分对体外培养小鼠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进一步探索黄芪多糖等9种中药成分免疫增强活性的作用机理并比较各成分之间免疫增强活性的强弱,在体内试验的基础上,用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了它们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参皂甙、蜂胶黄酮、黄芪多糖、淫羊藿黄酮、淫羊藿多糖都能显著地直接或协同ConA刺激脾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也能显著增加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显著升高体外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的IgG水平;当归多糖能协同ConA和LPS的诱导活性,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系统的IgG水平;黄芪皂甙能直接和协同LP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板蓝根多糖则仅能促进LPS的诱导活性,蜂胶多糖的作用则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复方白毛藤注射剂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白毛藤注射液是经水醇法制备而成,以小鼠为试验动物模型,连续给药15d后,通过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小鼠碳粒廓清试验、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迟发型变态反应(DTH)试验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DNFB诱发的DTH反应的强度、腹腔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及廓清指数。结果表明。高剂量组显著增强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小白鼠对DNFB诱发的DTH反应;同时吞噬百分数、吞噬指数、廓清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复方白毛藤注射剂具有免疫增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测定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途径CecropinA-thanatin杂合肽对小鼠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根据试验要求:将试验小鼠分为高、中和低剂量灌胃抗菌肽组(A组、B组和C组)、中间剂量腹腔注射抗菌肽组(D组)、中间剂量灌胃庆大霉素组(E组)和对照组(灌胃pPICZαA空载体转化酵母的上清,F组),各处理方法连续处理4周;4周后脱臼处死小鼠,称体质量、脾和胸腺质量;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油镜下观察并计算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杂合肽混合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45 mmol/L,生长性能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杂合肽灌胃组小鼠明显比其他组小鼠表现更好;免疫器官指数试验结果显示:灌胃高剂量杂合肽可显著提高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及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试验结果显示:灌胃和腹腔注射中间剂量杂合肽均可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显示灌胃中间剂量杂合肽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P0.05)。CecropinA-thanatin杂合肽可提高小鼠的体质量增长率;合适的CecropinA-thanatin杂合肽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可提高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细胞免疫及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PS)、芦荟多糖(AP)、银耳多糖(TFPS)、黑木耳多糖(AAP)4种中药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将4种多糖体外作用于小鼠脾淋巴细胞;采用MTT法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4种多糖在浓度为400 μg/mL时均能促进静止态淋巴细胞增殖;多糖协同ConA或LPS作用于淋巴细胞,4种多糖表现不同程度的增殖促进作用.在静止态淋巴细胞增殖以及协同丝裂原作用于淋巴细胞的增殖试验中,芦荟多糖所表现的促进增殖作用较强于其他3种多糖.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酵母多糖(YPS)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将18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Y模型组、试验Ⅰ组(低剂量组)、试验Ⅱ组(中剂量组)、试验Ⅲ组(高剂量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按40 mg/(kg·w)连续3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力低下小鼠模型,造模后,试验Ⅰ、Ⅱ、Ⅲ组给小鼠分别每天灌服0.2、0.5、1 mg/mL的YPS 0.1 mL/10g体重,空白对照组和CY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30 d后,检测各组小鼠免疫学指标.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可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巨噬细胞吞噬率、巨噬细胞吞噬指数、NK细胞活性、血清中IL-4和IFN-γ的水平.试验Ⅱ、Ⅲ组显著提高免疫器官指数、抗体生成细胞溶血空斑数和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极显著地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迟发性变态反应、巨噬细胞吞噬率、巨噬细胞吞噬指数、NK细胞活性、血清中IL-4和IFN-γ的水平.说明YPS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天花粉多糖(HTA)注射剂,进行其免疫学方面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N.S、Cy对照组相比,天花粉多糖能显著促进绵羊红细胞(SRBC)抗体的产生(P<0.01);能促进小鼠脾脏免疫器官细胞的增殖,与Cy阴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在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CRBC)的能力方面,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HA-P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表明,天花粉多糖能显著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与Le、N.S、Cy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黄芪中黄芪总糖的含量差异。方法:对黄芪样品进行煎煮处理,提取黄芪总糖成分,按照部颁黄芪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糖的含量。结果:甘肃产黄芪总糖含量最高为19-3%。结论:不同产地黄芪中黄芪总糖的含量差异较大,可能与其产地、采收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壳聚糖对黄芩黄酮浸提液纯化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壳聚糖添加量、料液温度和pH值对黄芩黄酮浸提液纯化效果。结论:壳聚糖对黄芩黄酮浸提液具有较好的纯化作用,最佳工艺条件为A3B2C2,即药液温度50℃、壳聚糖加入量为2%、pH值为5。  相似文献   

13.
板蓝根凝集素的分离及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丙酮盐溶液及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对生药板蓝根进行凝集素的粗提,并对其部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 8和NaCl浓度为0.6 mol/L时提取的凝集效果最好,20%硫酸铵分级沉淀凝集最多;丙酮盐溶液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还原性糖含量分别是20.45%和3.40%;硫酸铵提取物的可溶性糖含量为0.03%,但还原性糖含量很低;丙酮提取液组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白头翁水溶性物质的提取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对水溶性物质浸膏率的影响,从而优选白头翁水溶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白头翁水溶性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17,100℃提取6 h,提取6次,白头翁水溶性物质浸膏率为21.12%。本研究为白头翁水溶性多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试验根据中兽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辨证施治原则,筛选出抑制引起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佳中药组方,为其临床防治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选用蒲公英、马齿苋、金银花、紫花地丁、赤芍、白芍、菊花、黄芩、漏芦、红花10味中药,通过L12(211)正交试验初步筛选抗菌中药组方中的最佳优选因素,再通过L16(45)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药物组方配比;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中药组方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二倍稀释法和平板计数法分别测定中药组方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通过L12(211)正交试验初步筛选出了抗菌中药组方最佳优选因素:赤芍、黄芩、红花、菊花和白芍;L16(45)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药物组方最佳配比为黄芩:赤芍:菊花:白芍:红花=3:3:3:1:2;新药组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为17.39 mm,MIC和MBC分别为62.50、125.0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直径为25.44 mm,MIC和MBC均为31.25 mg/mL。本研究成功筛选出了一种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杀菌作用的中药新配比组方。  相似文献   

16.
研究桉叶、地榆、乌梅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其相互影响。采用平皿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桉叶、地榆、乌梅单药水煎液,以及桉叶地榆、桉叶乌梅、地榆乌梅混合液和桉叶、地榆、乌梅混合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非O1群)、溶藻弧菌、蜡状芽孢杆菌的药物敏感度、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试验结果显示,桉叶、地榆、乌梅单药及其两两对药和三药混合液对供试菌株均表现良好抑菌作用;单药以乌梅抑(杀)菌作用最强,桉叶次之,地榆最弱,地榆对乌梅的体外抑(杀)菌作用显示拮抗作用;对药混合液和三药混合液的体外抑菌作用与单药相似或稍强。  相似文献   

17.
研究玉竹多糖和板蓝根多糖对环磷酰胺致雏鸡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将12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玉竹多糖对照组、玉竹多糖调节组、板蓝根多糖对照组、板蓝根多糖调节组、免疫抑制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在7日龄时饮水免疫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LaSota株+H120株)。测定免疫后不同阶段雏鸡新城疫疫苗抗体滴度、血清IgA含量和外周淋巴细胞OD570 nm值,以及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结果显示,环磷酰胺造模后,可见环磷酰胺抑制对照组抗体滴度持续处于较低的状态,血清IgA含量较低,外周淋巴细胞增殖受抑制,免疫器官指数较低;在免疫后14 d、21 d、28 d和35 d,玉竹多糖调节组和板蓝根多糖调节组血清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免疫抑制对照组(P<0.05);在免疫后21d、35 d,玉竹多糖调节组和板蓝根多糖调节组血清IgA含量、外周淋巴细胞OD570 nm值和免疫器官指数显著高于免疫抑制对照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玉竹多糖和板蓝根多糖对环磷酰胺造模形成免疫抑制雏鸡免疫系统具有调节功能,可解除免疫抑制,使免疫系统恢复至正常水平,能够提高雏鸡新城疫疫苗抗体滴度、血清IgA含量,增强外周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利用Marc-145细胞体外培养系统,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来评价板蓝根、黄芪等中药活性提取物成分体外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对细胞的感染作用,并通过改变加药方式(先加药物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药物、病毒和药物感作后同时加入),初步探讨中药活性提取物的抗病毒机制。结果表明。在安全浓度范围内,板蓝根水提物体外对PRRSV具有显著的直接杀灭作用;连翘、黄芪水提物和黄芪多糖体外对PRRSV均具有明显的阻断和抑制作用,为筛选抗PRRSV中药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甘肃岷县不同海拔栽培当归多糖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甘肃岷县不同海拔区域栽培当归多糖含量进行测定,探索当归多糖含量与栽培区域海拔之间的关系。方法:加热回流提取当归多糖,苯酚-浓硫酸法比色,在490 nm处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对照标准曲线计算样品多糖含量。结果:当归多糖在2 300-2 900 m区域内随海拔升高含量逐渐增高,在海拔2 900-3 100 m区域内随海拔升高含量逐渐下降,其中2 600-2 900 m海拔区域栽培当归样品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海拔区域当归多糖含量。结论:本研究探讨了当归多糖含量随栽培区域海拔的变化规律,对当归最适栽培区域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比较不同桑叶提取物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用不同浓度乙醇醇沉桑叶水提物,制备桑叶粗多糖MLP-1、MLP-2、MLP-3、MLP-4、MLP-5,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各提取物多糖含量。以5种桑叶粗多糖和桑叶水提物(MLAE)为试验药物,采用MTT法比较多糖含量分别在15.625、31.25、62.5、125、250 μg/mL浓度时各提取物单独刺激及协同LPS、PHA共同刺激小鼠脾脏B、T淋巴细增殖的变化。结果显示,多糖浓度在15.625~250 μg/mL范围内,各提取物无论单独还是协同LPS和PHA时均能促进小鼠脾脏B、T淋巴细胞的增殖,其中,MLP-1多糖含量在低浓度时能显著刺激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P<0.05);MLP-3和MLP-5在低浓度时表现出较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MLAE协同LPS在大部分浓度点的脾脏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显著高于细胞对照组和LPS对照组,可显著提升体液免疫功能(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