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耐铝性较强的荞麦资源。[方法]用水培法对25份荞麦资源的耐铝性进行研究。以发芽的荞麦种子在3d内的根伸长量衡量耐铝性程度。[结果]低浓度(500μmol/L以下)的AlCl3处理对荞麦根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1000μmol/L)的AlCl3处理则会抑制荞麦根系的生长。荞麦基因型间的耐铝性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在所选取的25份荞麦材料中,L2081和T442的耐铝胁迫能力最强,值得在荞麦耐铝性育种和耐铝机制的研究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外源硫化氢对铝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硫化氢(H2S)对铝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硫氢化钠(NaHS)作为硫化氢的供体,分别采用0.2、0.4 mmol/L NaHS,75μmol/L AlCl3,75μmol/L AlCl3与0.2 mmol/L NaHS,75μmol/L AlCl3与0.4 mmol/L NaHS处理水稻幼苗。结果表明,低浓度铝离子对水稻幼苗根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效果,株高、根长、鲜重、干重和生物量均下降,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下降。而H2S供体NaHS能够显著缓解AlCl3的胁迫作用,其中0.4 mmol/L NaHS缓解AICl3胁迫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耐铅性较强的荞麦资源。[方法]用水培法对19份荞麦资源的耐铅性进行研究。以发芽的荞麦种子在3 d内的根伸长量及根系活力衡量荞麦耐铅性的程度。[结果]低浓度的Pb2+处理能促进T352、L2081、T308、T442、T393根系生长量和根系活力增加,但根系生长量和根系活力均随Pb2+处理浓度的进一步增加而下降,说明上述荞麦材料抗铅胁迫能力较强。不同地区之间荞麦材料的耐铅能力存在差异,以威宁地区材料的耐铅能力较强。[结论]荞麦基因型间的耐铅胁迫能力存在差异,以原产于威宁地区的荞麦材料T352、T308、T442、T393耐铅能力较强,值得在荞麦耐铅性育种和耐铅机制研究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荞麦基因型间的耐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耐铅性较强的荞麦资源。[方法]用水培法对19份荞麦资源的耐铅性进行研究。以发芽的荞麦种子在3d内的根伸长量及根系活力衡量荞麦耐铅性的程度[结果]低浓度的Pb2+处理能促进T352、L2081、T308、T442、T393根系生长量和根系活力的增加,但根系生长量和根系活力均随Pb2+处理浓度的进一步而增加下降,说明上述荞麦材料抗铅胁迫能力较强。不同地区之间荞麦材料的耐铅能力存在差异,以威宁地区材料的耐铅能力较强。[结论]荞麦基因型间的耐铅胁迫能力存在差异,以原产于威宁地区的荞麦材料T352、T308、T442、T393耐铅能力较强,值得在荞麦耐铅性育种和耐铅机制研究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验Steedman’swax包埋切片DAPI染色法是否适用于观察花生根尖细胞核形态。【方法】分别采取100μmol/L AlCl3处理不同时间(0、4、8、12 h)后两个花生品种(铝敏感型中花2号和耐铝型99-1507)的根尖,经过Steedman’s wax包埋切片等一系列过程,利用荧光染料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结果】100μmol/L AlCl3可引起花生根尖细胞核形态发生改变,核质浓缩、核边缘化、呈新月状等,具有明显的PCD特征。花生根尖细胞在铝胁迫下发生PCD,PCD程度与花生耐铝性呈负相关,与处理时间呈正相关。【结论】Steedman’swax包埋切片DAPI染色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适用于观察花生根尖细胞核形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铝胁迫下八仙花HmVALT基因表达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八仙花HmVALT基因表达与耐铝能力的关系,揭示八仙花耐铝机理。【方法】以耐铝的八仙花品种H.macrophyllacv‘Coerulea’为材料,扩增获得HmVALT基因片段,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在0,50,100,200,400,600μmol/L AlCl3胁迫下,八仙花根和叶中HmVALT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各处理HmVALT基因在八仙花根和叶部均有表达,且根部的表达量高于叶部;铝胁迫浓度为400μmol/L时八仙花根和叶中HmVALT基因表达量最高,随后降低。【结论】HmVALT基因的表达与八仙花耐铝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张军  于沛  杨兵  廖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83-18086
[目的]探讨重金属镉(Cd)对2种堇菜Cd耐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试验和理化测试比较分析宝山堇菜和长萼堇菜的Cd积累、根伸长率、MDA浓度以及抗氧酶活性。[结果]在300μmol/L Cd添加溶液中生长12 d后,宝山堇菜和长萼堇菜地上部积累的Cd分别为2 595和3 330 mg/kg,说明它们都具有较强的Cd吸收能力;300μmol/L Cd处理,显著抑制长萼堇菜根伸长率和显著增高该植物MDA浓度,对宝山堇菜根伸长率没有明显影响和明显降低该植物MDA浓度,说明宝山堇菜具有更强的Cd耐性;2种堇菜的SOD、POD和CAT活性与中、低浓度(5、50μmol/L)Cd处理浓度没有线性关系,一般在100或300μmol/L Cd添加组中达到最高值,但在500μmol/L Cd处理组中酶活性表现出回落,说明抗氧化酶在2种堇菜Cd耐性中的作用较为有限,长萼堇菜对中、低浓度Cd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结论]堇菜属植物可作为潜在的资源植物用于中、低浓度Cd污染农业区的植物修复实践。  相似文献   

8.
多胺和乙烯对莴苣种子根侧根原基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丽君  王鑫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22-11724
[目的]研究多胺和乙烯对莴苣种子根侧根原基发生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Spm、Spd、Put、ACC、Ag+和Co2+配合IBA处理莴苣种子根,经Schiff法染色后观察侧根原基,以探讨外源多胺和乙烯对植物侧根发生的影响。[结果]100.0、1000.0μmol/L的腐胺(Put)和0.1μmol/L的亚精胺(Spd)对IBA诱导的侧根原基的发生有一定的叠加效应;但0.01~10.0μmol/L的精胺(Spm)均抑制IBA诱导的侧根原基的发生;ACC本身对侧根原基的发生没有作用,但ACC(1.0μmol/L)配合IBA(5.0μmol/L)处理后,可增强IBA对侧根原基的诱导作用。乙烯合成的抑制剂CoCl2(0.025~0.4μmol/L)和生理作用的抑制剂AgNO3(0.02~0.4μmol/L)均可减弱IBA诱导的侧根原基的发生。[结论]多胺和乙烯对IBA诱导的莴苣种子根的侧根原基发生具有协同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铝胁迫诱导柱花草根系分泌柠檬酸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为揭示柱花草的耐铝机制,对铝诱导根系分泌柠檬酸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水培方法,研究柱花草的耐铝性及铝对柱花草分泌柠檬酸的影响,并与紫花苜蓿进行对比。【结果】10μmol·L-1AlCl3对柱花草幼根生长的抑制不显著,而3和5μmol·L-1AlCl3处理24h后,紫花苜蓿幼根伸长明显受阻、根尖的铬天青着色明显。铝胁迫下柱花草根系分泌柠檬酸,且与铝浓度(10、20、30μmol·L-1AlCl3)和处理时间(6、12、18、24h)呈正相关,而紫花苜蓿根系无明显分泌。10μmol·L-1阴离子通道抑制剂(苯甲酰甲醛、尼氟灭酸、4,4-二异硫氰2,2-二磺酸、蒽9羧酸)显著抑制铝诱导的柱花草根系分泌柠檬酸。然而,铝处理对柱花草根尖柠檬酸合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蒽9羧酸处理也不改变该酶活性。【结论】根系分泌柠檬酸是柱花草抵御铝毒害的可能机制,而阴离子通道介导此分泌过程。  相似文献   

10.
蒋春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79+733-679,733
[目的]建立筛选拟南芥抗氧化突变体的条件。[方法]将灭菌的野生型拟南芥种子播种于MS培养基上,4℃层化2 d,并于23℃培养室中垂直放置培养4 d后,将幼苗转移至含有不同浓度的甲基紫精(MV)胁迫培养基中,倒置培养,比较不同MV浓度下根的弯曲生长情况,以根停止弯曲生长的MV浓度作为抗氧化胁迫突变体的筛选条件。[结果]野生型拟南芥幼苗的根在MV浓度为0.7μmol/L时受到明显抑制,停止生长;在MV浓度低于0.7μmol/L时能正常生长或被轻微抑制。[结论]确定筛选抗氧化突变体的MV浓度为0.7μmol/L。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明确铝(Al)、铅(Pb)及其交互作用对大麦幼苗生长及抗氧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胁迫处理10 d后不同浓度Al、Pb单独及复合胁迫对大麦幼苗株高、根长等生长指标和功能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单一Al、Pb胁迫处理均在0.05水平显著抑制大麦幼苗生长,表现为根长、株高等生长指标均在0.0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胁迫处理导致大麦叶片中SOD、POD活性及MDA、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且Al处理下随着胁迫浓度增加的幅度加大。Al、Pb复合处理时,大麦幼苗生长受抑制程度及SOD、POD活性和MDA、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相应单一Al处理值。植株生长、SOD、POD活性及MDA含量以200μmol/L Al+150μmol/L Pb处理下变幅最大,但游离脯氨酸含量在50μmol/LAl+150μmol/L Pb复合处理时最高。[结论]Al、Pb复合处理引发更严重的生长抑制和氧化胁迫。  相似文献   

12.
小飞蓬对Cd的耐性与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小飞蓬的生长、生理及富集重金属的能力,探索小飞蓬对Cd污染的生理响应机制与耐性机理。[方法]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5个Cd浓度(0、25、50、75、100μmol/L)处理对小飞蓬(赣南钨矿区优势植物)生长、叶绿素含量和吸收Cd的影响。[结果]当Cd浓度为25和50μmol/L时小飞蓬能正常生长,各生长指标与对照(0μmol/L)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当Cd浓度达到75和100μmol/L时植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小飞蓬对Cd吸收有很强的分异特征,能将更多重金属积累在植物地上部。小飞蓬地上部和根系的Cd含量随营养液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Cd浓度为75μmol/L时,植物地上部Cd吸收总量达到最高,为118.87 mg。[结论]小飞蓬对修复低、中浓度Cd污染的土壤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栽培稻品种耐铝性及高州普通野生稻耐铝性的特点,明确供试品种中的耐铝品种和铝敏感品种,以及野生稻中的耐铝材料,为定位来自高州普通野生稻的耐铝基因奠定材料基础。【方法】以Al3+浓度为25、50和100μmol·L-1的简单钙溶液处理1d后的苗期种子根或野生稻离蘖茎新生根相对根伸长量(relative root elongation,RRE)的大小评价材料的绝对耐铝性,以各材料的RRE与耐铝性对照品种日本晴的RRE之比作为相对根伸长比衡量材料的相对耐铝性。【结果】供试品种间、不同Al3+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水稻种子根相对根伸长量RRE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01);综合来看,日本晴、L202、辽粳944和88B等为耐铝品种;以Al3+浓度为50μmol·L-1的简单钙溶液处理1d后的RRE为指标衡量不同基因型材料的耐铝性是可靠的。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种子根在Al3+浓度为50μmol·L-1简单钙溶液处理1d后RRE值表明,材料之间的耐铝性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01)。有55个编号材料的RRE≥0.50,为耐铝性材料。与栽培稻耐铝对照品种日本晴相比较,以50μmol·L-1Al3+浓度的简单钙溶液处理1d后RRE值大于日本晴(RRE=0.6198)的供试野生稻有37个编号(GZW020的RRE最大,为1.8730)。对高州普通野生稻离蘖茎新生根以Al3+浓度为50μmol·L-1溶液处理1d后RRE的比较,发现RRE≥0.50的耐铝性材料有13个。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同编号的野生稻其种子根RRE和离蘖茎新生根的RRE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0.76012,P=0.0041)。认为高州普通野生稻材料蕴藏有耐铝的基因,随后在以栽培稻铝敏感品种华粳籼74为受体、耐铝野生稻GZW087为供体的BC3F2世代19个株系的耐铝性检测中发现2个株系具有耐铝性,表明来自野生稻亲本的耐铝性传递到了回交后代。【结论】水稻品种间耐铝性存在显著差异,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有丰富的耐铝特性,这为定位其耐铝基因及创新水稻耐铝资源奠定了重要的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腐殖酸钠(HA-Na)对镉胁迫下冬小麦种子萌发及根系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鲁麦2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d~(2+)溶液处理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HA-Na溶液对Cd~(2+)胁迫下冬小麦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Cd~(2+)胁迫使冬小麦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均受到抑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根长及芽长均降低。低浓度的HA-Na提高了Cd~(2+)胁迫下冬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根长、芽长,部分缓解了Cd~(2+)胁迫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以50μmol/L HA-Na溶液处理的缓解效果最好,但随着HA-Na浓度的增大,其对Cd~(2+)胁迫的缓解效应逐渐减弱,当HA-Na浓度达200μmol/L时,会明显加剧Cd~(2+)胁迫的毒害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被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治理和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辛健康  包汉颖  孙天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63-20063,20099
[目的]研究铝离子对5种土壤中细菌的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以筛选出的7株细菌为研究对象,分析菌落在不同浓度铝离子下生长状况。[结果]随着Al3+浓度不断增加,细菌生长受到抑制;细菌中B2、B3、B4、B5耐铝性较好,在Al3+浓度3 mmol/L时能够生长;7株细菌中,B4的增长率最高,耐铝性最好。[结论]该研究为微生物的耐铝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