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双重PCR方法检测羊支原体肺炎病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ycoides subsp.capri,Mmc)特异性引物MmcF/MmcR和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pneumontiae,Mo)特异性引物LmF/LmR退火温度、引物浓度比例等条件的选择,建立了一个可以同时检测Mmc和Mo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可同时扩增出Mmc 195 bp和Mo 361 bp目的片段,但对其他病原菌不能扩增出任何条带,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分别检测出0.1ng的Mmc DNA和0.01 ng的Mo DNA,或同时检测出1ng Mmc和1ng Mo混合的DNA。用该双重PCR方法可对实验室保存的4株绵羊肺炎支原体和2株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进行准确鉴定,并可从临床病料中检测出相应支原体,表明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用于Mmc和Mo的快速鉴定、实验室诊断和病原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6,(7):1131-1134
根据GenBank登陆的绵羊肺炎支原体(MO)、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和精氨酸支原体(M.arg)的相关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扩增MO hsp70基因、MmC hsp70基因和M.arg ADI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了MO、MmC和M.arg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同时扩增出MO 703bp、MmC 385bp和M.arg223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而对其他病原的DNA扩增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这3种支原体的最低核酸检出量均为10pg。55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三重PCR检测结果与分离培养诊断方法一致,均能检测出样品中的病原菌。本试验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为MO、MmC和M.arg的感染提供正确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山羊支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对怀化市山羊疫病血清学调查时发现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阳性率为7.25%。为证实本病的存在,从1998年以来共采集山羊肺脏病理材料60份,分离出二株支原体,将分离株接种山羊气管后复制出本病。根据国际兽疫局的标准诊断方法以及分离物培养特性、显微镜观察、生长抑制试验、生化试验等,初步鉴定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4.
从湖北某地山羊肺脏中分离支原体,经多次克隆纯化后进行生化试验、显微镜观察、PCR及酶切分析、基因特征鉴定以及用动物致病性试验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命名为GH2,进一步通过免疫印迹对GH2株外膜蛋白及GH2株全菌蛋白免疫原性进行分析,并用抗Y98血清和抗PG3血清进行比较,筛选GH2株特异性的外膜蛋白,结果表明GH2株为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存在于GH2外膜蛋白中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60和49.7 ku的蛋白可能是其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也是GH2株区别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标准株PG3和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的主要特异性抗原.这一结果为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的诊断和疫苗研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1病原引起本病的病原主要有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和绵羊肺炎支原体。该类支原体均为细小的多形性微生物,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用姬姆萨氏法、卡斯坦奈达氏法或美蓝染色法着色良好。2流行病学自然条件下,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只感染山羊,以感染3岁以下的山羊为多,绵羊肺炎  相似文献   

6.
山羊支原体性肺炎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羊支原体性肺炎是威胁山羊养殖的重要传染病,为了解其流行情况,对四川省主要山羊养殖地区的山羊支原体性肺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从四川省7个地区山羊养殖场采集肺脏和鼻腔棉拭子样本共135份,经过分离鉴定得到42株支原体,其中绵羊肺炎支原体36株,丝状支原体6株;其中6个羊场仅分离到绵羊肺炎支原体,1个羊场同时分离到绵羊肺炎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本试验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四川省山羊支原体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个别地方存在绵羊肺炎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用MCCP和MO两种间接血凝实验检测了乌兰县99份山羊血清.结果从99份山羊血清中检出MCCP阳性血清46份,阳性率为46.46%;检出MO阳性血清28份,阳性率为7.92%;在99份山羊血清中既是MCCP阳性,又是MO阳性的血清为11份,阳性率为11.11%.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绵羊肺炎支原体共同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双重 PCR 方法,本研究采用2对特异性引物,对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比进行了优化,成功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上述两种病原的双重 PCR 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仅对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有扩增,而对其他常见的羊呼吸道病原无扩增;该方法对两种病原的检测限分别为32 pg 和50 pg,与单独 PCR相同;26份临床样品中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的检出率为23.1%,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检出率为26.9%。所建立的双重 PCR 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为临床上这两种病原感染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了更为有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山羊体内分离获得两株支原体Y1和Y2,通过病原分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HA、生长抑制试验和代谢抑制试验等试验,证实Y1和Y2的形态与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特性和血清学特性分别与模式株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G3和绵羊支原体Y98相接近;动物回归试验成功复制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剖解变化。结果表明Y1和Y2分别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支原体。  相似文献   

10.
将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G3株经超声波破碎处理后的产物致敏经戊二醛和鞣酸处理过的绵羊红细胞,建立了检测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体的间接血凝试验方法。抗原致敏红细胞的最佳浓度是100~125μg/mL,超免血清抗体效价达1:512~1:1024。免疫山羊2周后血清抗体检出率为83.3%,对羊布氏杆菌、绵羊肺炎支原体阳性血清检测均为阴性,敏感性明显高于琼脂扩散试验。对628份田间血清进行检测,阳性率为44.9%。结果表明,该法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可用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免疫抗体水平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平安县当地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血清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微量间接血凝(IHA)试验对青海省平安县72只当地山羊血清进行了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体的检测,结果阳性反应26份,阳性率36.11%.证实平安县的山羊群中存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引起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相似文献   

12.
为鉴别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与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M.mycoides subsp.mycoides SC),本实验通过优化M.bovis特异性引物pMB81-1/pMB81-2s和MmmSC特异性引物SC1/SC2的退火温度,建立了鉴别M.bovis和MmmSC的双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分别由M.bovis和MmmSC扩增得到528bp和270bp片段。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M.bovis和MmmSC培养物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06cfu/mL和105cfu/mL。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无乳支原体代表株PG2、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LC型代表株Y-goat、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绵羊支原体Y-98、猪鼻支原体BST-7、巴氏杆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应用该方法对临床病料的检测结果与培养鉴定结果的符合率为100%,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应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3.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蒙古地区山羊病料中分离出疑似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血清学等方法初步鉴定为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参照已知山羊支原体ADI基因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电泳分析得到与文献报道相一致的大小为316 bp的条带,最终确定为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  相似文献   

14.
从湖羊肺脏中分离绵羊肺炎支原体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新疆湖羊肺脏病料中分离出一株支原体XJ-3f,用其培养物人工感染80日龄健康绵羊,28d后剖杀,剖检可见肺表面肉粉色实变,显微病理变化为大灶性融合性肺炎。参考国际已知支原体16SrRNA序列,设计一对扩增700bp片段的通用引物,直接提取肺脏组织DNA进行PCR扩增并克隆、测序。将该序列与GenBank中33种支原体序列比较,结果证明该序列与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pneumonia)标准株Y.98同源性为99.9%,而与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M.capricolum subsp.capricolum,Mcc)、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ycoides subsp.Capri,Mmc)、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LC型(M.mycoides subsp.mycoides LC,M.mmLC)等同源率为81%。以感染羊血清和Y.98与从发病羊肺脏中分离出的三株支原体茵体蛋白进行Western blot,证明均与感染羊血清有特异性反应,且与Y.98相比无明显差异,故确定分离株为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pneumonia)。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绵羊肺炎支原体和精氨酸支原体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本试验分别设计了绵羊肺炎支原体和精氨酸支原体的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后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并对40份鼻拭子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同时扩增出绵羊肺炎支原体545 bp和精氨酸支原体806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对其他病原的DNA扩增均为阴性。该双重PCR方法对绵羊肺炎支原体和精氨酸支原体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0和10 pg/μL。40份鼻拭子检测结果显示,双重PCR检测方法与分离培养法符合率高达92.5%,均能鉴定出绵羊肺炎支原体和精氨酸支原体。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用于绵羊肺炎支原体和精氨酸支原体的临床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6.
对疑似为患有绵羊肺炎支原体的病羊无菌采取病料,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原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生长抑制试验,代谢抑制试验,人工接种发病,间接血凝试验,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羊群以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进行初步诊断,参考国际已知支原体16S r RNA序列,选取共同保守性强的片段设计出一对引物,提取病原分离株(MY1)和人工感染分离株(SY1)培养物的菌体DNA进行PCR扩增并克隆、测序。将该序列与Gen Bank中支原体序列比较,结果证明,分离株MY1和SY1与Y-98序列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同源性为99.7%,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标准株PG3同源性为78.7%,故确定分离株为绵羊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技术研究了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与绵羊肺炎支原体分离株HD-1、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PG3以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FH间细胞膜蛋白免疫原性的异同。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同绵羊肺炎支原体分离株HD-1间细胞膜蛋白免疫印迹结果基本一致,而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与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PG3和肺炎支原体标准株FH抗原差异较大,缺乏共同抗原成分。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一种leachii支原体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leachii支原体LPPA外膜蛋白编码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建立了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leachii支原体扩增出539 bp的目的片段,而与牛支原体、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绵羊肺炎支原体、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小菌落型、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等其它支原体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该方法对leachii支原体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05 ccu/m L,敏感性较高。采用该方法可以在乳汁和关节液等病料样品中检测到leachii支原体,与分离培养的结果相符。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leachii支原体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可实现准确、高效检测leachii支原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热休克蛋白70 (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是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 Movi)的重要膜蛋白,是机体内高度保守的生物分子,但在种间差异大,可作为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候选靶区。为建立基于Hsp70基因的Movi通用型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并进一步了解其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基于GenBank中Movi的Hsp70基因特征,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及探针,建立了基于Hsp70基因的绵羊肺炎支原体qPCR检测方法。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88份山羊鼻拭子样品及43份疑似羊支原体性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heep and goats, MPSG)病料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为Movi阳性的肺组织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Hsp70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qPCR检测方法其相关系数为1.00,扩增效率为96.0%,斜率为-3.411,Y轴截距为37.29。特异性强,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capri, Mmc)、山羊支原...  相似文献   

20.
利用特异性PCR方法从病山羊组织病料中分别扩增山羊痘病毒、羊口疮病毒和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特异性片段,继而将扩增的特异性片段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上相应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绘制系统进化树,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从病山羊中可同时扩增出山羊痘病毒、羊口疮病毒和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特异性片段,并通过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确证了PCR检测结果,首次证实我国存在山羊痘、羊口疮及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混合感染,为我国现阶段羊病的流行病学和有效防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