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樱桃谷肉用种鸭一般在20周龄开始产蛋,24周龄时产蛋率达10%,27周龄时已有80%的产蛋率,至30周龄时,可以达到产蛋高峰90%。这时,如果饲养管理得当,高峰可维持较长时间,至48周龄以上才有所下降。种鸭的产蛋期可分为4个阶段:20~27周龄为产蛋初期,27~30周龄为产蛋前期,30~48周龄为产蛋高峰期,48~66周龄为产蛋后期,在这四个阶段中,饲养管理要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张银仓 《畜禽业》2010,(2):49-50
<正>产蛋鸡从1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可达到产蛋高峰。这段时间是青年母鸡从生长期向产蛋期过度的重要时期,不仅体重仍在增长,生理上也发生着急剧变化。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状况是否符合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要求,对整个产蛋期的产蛋量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3.
<正>在蛋鸡生产中特别在育成期由于不重视饲养管理的关键点控制,导致产蛋期群体产蛋率下降,不能维持较长的产蛋高峰期,生产效益降低,笔者针对生产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总结如下:1育成期体重偏低7~20周龄的育成期蛋鸡,在育成期末产蛋率达5%时体重如果达不到1.5~2㎏开产标准体重,则表示蛋鸡能量贮备不足,将  相似文献   

4.
<正>鸡产蛋率是鸡产蛋性能衡量标准之一,是鸡场质量与效益的晴雨表,造成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很多,主要涉及饲养管理和疾病2个方面,在1个鸡场或一群母鸡中,不论存在哪一个方面的某1个原因,都可能引起产蛋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鸡减蛋综合征,是由腺病毒引起的使鸡群产蛋率下降的一种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产蛋量下降,蛋壳褪色,产软壳蛋或无壳蛋。感染该病的鸡群产蛋率下降35%~60%,蛋壳的破损率可高达40%~45%,无壳蛋、软壳蛋可达20%,给广大养鸡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就引发鸡减蛋综合征的原因,提出防制鸡减蛋综合征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鼻液是养鸡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由鸡副嗜血杆菌感染所引起,病鸡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脸部肿大,产蛋性能下降等;预防该病必须加强鸡场的管理,定期消毒,对鸡群进行科学免疫;磺胺类药物对该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蛋鸡产蛋期可使用含噬菌体成分的药物进行治疗,禁止使用磺胺药,避免产生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7.
<正>产蛋母鸡饲养到72~78周龄淘汰作为肉用。淘汰时的体重大小不仅影响到淘汰鸡的价值,也可间接反映产蛋期的生产性能。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淘汰母鸡体重过小(比标准体重小10%-15%)、脱毛严重,直接影响鸡场效益。现就淘汰母鸡体重过小的原因进行浅析并提出解决措施。1原因1.1育成新母鸡的质量差购买的雏鸡体小质弱,造成育雏育成期生长发育缓慢;育雏育成期管理不善,如开食不好,温湿度不适宜,断喙过度,饲喂饮水位置不够,鸡群拥  相似文献   

8.
1蛋鸡的分阶段饲养 蛋鸡在产蛋期一般分阶段饲养,根据蛋鸡的周龄,产蛋率及生理特点,大致可分产蛋前期、产蛋中期、产蛋后期三个阶段.在每一饲养阶段,应给以不同的营养和相应管理措施.实行分阶段饲养,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产蛋鸡的营养需要、还可以节约饲料.  相似文献   

9.
林波  公静静 《畜禽业》2006,(24):37-38
随着规模化养鸡业的不断扩大,问题也逐渐增多,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蛋鸡产蛋率下降。蛋鸡在正常情况下,开产后5~7周进入产蛋高峰期,高峰期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产蛋按照自然规律平稳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高峰和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原因何在?近年来由于产蛋下降综合症等病毒性疾病广泛流行,有些鸡场和专业户发现鸡产蛋下降就怀疑得了疾病,大量用药而效果不佳。其实,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很多,除某些疾病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一些非疾病因…  相似文献   

10.
马玺  叶占胜 《畜禽业》2001,(3):32-34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无论是公鸡还是母鸡,每年都要更换一次羽毛。自然换羽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而且自然换羽的鸡群,因为换羽有先有后,恢复产蛋也有快有慢,整个鸡群难于出现产蛋高峰,这对进行集约化的饲养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缩短母鸡的换羽时间,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常采用强制换羽技术。所谓的强制制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造成强制激,引起鸡体的器官和系统发生特有的形态和机能的变化,表现为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和更换新羽,从而达到在短期内使鸡群停产、换羽,然后恢复产蛋,并提高蛋的品质,延长鸡利用期的目的。目前,强制换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鸡与商品蛋鸡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11.
蛋鸡育成期体重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富艳  土田丰 《畜禽业》2002,(7):X031-X031
蛋鸡生产中,养鸡生产者往往重视育雏期和产蛋期的管理,而急视了育成期的重要性,因为育成期疾病较少,死淘率较低,常引起生产者对育成期产生一种放心的错觉。事实并非如此,育成期的培育成功与否与产蛋阶段生产性能发挥到多大程度是相关联的,即培育成功的育成鸡在产蛋阶段将发挥出更大的生产性能。育成鸡培育成功的重要的一项指标便是体重及其一致性,事实上,现阶段反映育成鸡的各项指标中,体重及其一致性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蛋鸡在产蛋周期中会出现产蛋突然下降的现象,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 疾病方面 引起对产蛋下降的病毒性传染病有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新城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症、类减蛋综合症、禽流感、淋巴白血病等;细菌性传染病有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禽霍乱等。目前,养鸡场发生较多的病主要有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类减蛋综合症以及大肠杆菌病。例如,禽流感可使整个鸡群的产蛋率由90%6猛然下降到20%~50%。  相似文献   

13.
林波  公静静 《畜禽业》2006,(12):37-38
随着规模化养鸡业的不断扩大,问题也逐渐增多,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蛋鸡产蛋率下降。蛋鸡在正常情况下,开产后5-7周进入产蛋高峰期,高峰期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产蛋按照自然规律平稳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高峰和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原因何在?近年来由于产蛋下降综合症等病毒性疾病广泛流行,有些鸡场和专业户发现鸡产蛋下降就怀疑得了疾病,大量用药而效果不佳。其实,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很多,除某些疾病因素外,  相似文献   

14.
在种鸡饲养管理过程中,会出现鸡群无病的情况下,产蛋率不能上高峰,或高峰期维持的时间短,整个产蛋期产蛋率下降较快。有人为了延长产蛋期、提高产蛋率,往往从饲料营养和管理上下功夫,认为只要保证鸡只能够获取足够的营养,就能保证产蛋的需要。但是并没有获得成功,相反使鸡群的产蛋率下降较快,死淘率增加,蛋重增加较慢。经过反复的调查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合理地控制鸡群的体格,不合理的体格发育与体重控制,使鸡群的生产性能受到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支气管炎在鸡体内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鸡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以气管啰音、咳嗽、打喷嚏为主要特征.各种日龄、性别和品种的鸡均有感染性,但以6周龄以下雏鸡更易感染,产蛋鸡群感染IBV后导致产蛋率下降,蛋形不整,畸形和质量下降,受精率降低,IB还使鸡的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7,(10)
综述了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总结了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结合目前蛋鸡生产实际提出了该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单县的一些中小型养鸡场(户),普遍发生了蛋鸡在产蛋初期、产蛋高峰期出现水样粪便的症状,并伴有鸡群饮水量增大,产蛋率上升缓慢或产蛋高峰上不去等情况.该病症有的被误诊为鸡大肠杆菌病,继而投放大量的抗菌素;有的怀疑是当地水质问题;有的怀疑是饲料中食盐含量过高或饲料霉变等原因.在治疗期间,用抗病毒药配合抗生素治疗症状减轻,停药不久又开始复发.由于本病在无继发病的情况下一般不引起鸡只死亡,所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李富地 《畜禽业》2012,(8):22-24
<正>近几年,在生产中由于多种原因,出现了产蛋鸡达不到产蛋高峰或达到高峰后产蛋量迅速下降、蛋壳异常、无壳蛋增多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病鸡虽无明显症状,但产蛋率下降15%左右,且大量出现软壳蛋、薄壳蛋、畸形蛋或蛋壳颜色变浅,给广大养鸡户造  相似文献   

19.
<正>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感染败血霉形体引起的一种以咳嗽、流鼻涕、呼吸啰音、窦部肿胀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病。本病发展慢,病程长,有的呈隐性感染,可在鸡群中长期蔓延。虽死亡率低,但患鸡生长缓慢、产蛋下降、饲料报酬低,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鸡球虫病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10~60日龄的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80%。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现将一起鸡慢性呼吸道病与鸡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坝上长尾鸡与绿壳蛋鸡早期体质量、胫长与开产性能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体质量、胫长指标与开产性能的最优回归方程。随机选取1日龄坝上长尾鸡和绿壳蛋鸡各200只,测定5周龄体质量(X1)、6周龄体质量(X2)、7周龄体质量(X3)、5周龄胫长(X4)、6周龄胫长(X5)、7周龄胫长(X6)、开产日龄(Y1)、开产蛋重(Y2)、开产体质量(Y3),并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绿壳蛋鸡开产日龄极显著早于坝上长尾鸡(p<0.01),坝上长尾鸡开产体质量、开产蛋重极显著高于绿壳蛋鸡(p<0.01);坝上长尾鸡与绿壳蛋鸡5~7周龄体质量、胫长与开产蛋重、开产体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开产日龄呈不显著负相关(p>0.05)并得出坝上长尾鸡和绿壳蛋鸡最优回归方程。说明可以通过坝上长尾鸡和绿壳蛋鸡生长性状指标预测评估开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