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棉的栽培特性、吸肥规律、纤维品质和产量的形成与常规棉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如果按照常规棉的栽培方式,会造成纤维品质的下降,甚至产量的降低。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在推广高品质棉的同时,进行了栽培技术的更新,提高了高品质棉的产量,保证了纤维的优质。1选用适宜的高品质  相似文献   

2.
棉花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棉花生产发展已进入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的时期。近年来,我国许多科研单位开展了高品质棉新品种选育工作,培育出一大批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高品质棉新品种。与以往的常规品种相比,高品质棉品种纤维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独特的特性,其栽培技术应有较大差异。针对高品质棉特性,进行栽培技术的优化,保证高品质棉遗传品质充分表达,形成以提高棉花生产品质为核心的高品质棉优质化栽培技术已经成为江苏省棉花栽培技术研究的方向。本文通过对高品质棉新品种—科棉3号进行栽培技术试…  相似文献   

3.
新陆中 9号 (386- 5)是新疆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高品质陆地型中长绒棉新品种。它是利用群体剩余遗传变异 ,从优质品种新陆中 4号中系统选育而成 ,于 2 0 0 0年 1 2月 1日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命名为新陆中 9号。其突出特点是 :既具有普通陆地棉的丰产性 ,达到了普通陆地棉的产量水平 ,又具有中长绒棉优异的纤维品质 ,明显优于普通优质陆地棉。1产量结果1 994~ 1 996年参加了西北内陆棉区第六轮常规品种区试 ,其霜前皮棉产量较对照军棉一号增产1 2 .71 % ,丰产性表现较好。2 0 0 0年在区试主持单位新疆维吾尔…  相似文献   

4.
新科棉6号是新乡市农科院棉花所利用新科棉1号与新90杂交获得的高产、优质陆地棉新品种,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5.
新垦棉1号是由新疆农垦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黄羊试验场联合选育的早熟、高产、优质陆地棉常规种,2018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简要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广西南部充足的光热资源,为陆海杂交种的选育及其宿生栽培利用提供参考。研究陆地棉和海岛棉及种间杂种的主要性状表现,并对一、二年生海岛棉及陆海杂种的主要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相对陆地棉和海岛棉亲本,陆海杂种具有出苗率较高、生长速率较快、植株比较粗壮的特点,生育期长于陆地棉而短于海岛棉,且其产量较高、品质较好;(2)二年生与一年生棉花相比,皮棉产量增高64.97%~94.11%;而纤维品质均无显著差异。因此,陆海杂种及其宿生栽培在广西南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育成的优质中间材料作亲本,与陆地棉抗病品种杂交,经过连续多代的选择培育,育成了高品质棉花新品种蜀棉2号,表明利用海岛棉及其质源作亲本,改良陆地棉的纤维品质,是完全可行的。同时,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对高品质棉纤维性状的影响,表明为了充分发挥高品质棉的优良特性,高品质棉应当安排在温、光条件好的宜棉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8.
泗棉系列品种选育与高产育种应用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泗棉系列常规棉、优质棉、杂交棉等品种选育攻关中,充分利用棉花种质资源的优异特性,组合培育早熟性好、抗虫耐病、高衣分、品质优的中间材料,加快泗棉高衣分棉花品种选育进程,提高皮棉产量。  相似文献   

9.
棉花育种的主要任务是选育适宜在一定条件下栽培的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为此必须熟悉棉花主要经济性状的一般特征,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性状的遗传方式等,以便确定所要选育的类型,制定正确有效的选育措施。一、与产量有关的性状产量是比较复杂的性状,是由许多性状综合而成。构成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单株结铃数、单铃籽棉(皮棉)重量、衣分等。这些因素又间接和早熟性、株型等因素有关。(一)株型和叶型棉花的株型,品种间差异很大。多数陆地棉或海岛棉都是无限果枝型,果枝节间长度因品种而异,果枝较长的棉株呈塔  相似文献   

10.
棉属异种细胞质对陆地棉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属现有种40余个,但被栽培的棉花大都属于陆地棉类型,其细胞质来源单一,种内分化小。为了培育细胞质多样化的陆地棉品种,提高棉花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国内外正在开展棉属种间远缘杂交,将外源细胞质转移到陆地棉中。据一些研究报道,异种胞质在陆地棉中表现了特定的胞质效应,如雄性不育、胚珠外露、花药减少、产量下降、抗感病虫、子指增加和种子抗老化性能降低等。  相似文献   

11.
EZ9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早熟抗虫常规棉品种,于2022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审定品种Ⅱ型品种标准。简要介绍了EZ9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虫性和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赣棉02是由江西省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早熟转基因抗虫棉常规品种,在江西省棉花产区生育期99.9 d,植株塔形,株型较紧凑,出苗好,霜前花率98.4%,耐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棉铃虫。2019―2020年江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赣棉02平均皮棉产量为1 351.5 kg·hm-2。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一、棉花抗、耐黄萎病的选育棉花对黄萎病的抗、耐特性是不同的。不同的棉种和品种在黄萎病圃和自然发病条件下,表现出抗、耐、感相异的基因型。如海岛棉的抗性最强,近似免疫类型,陆地棉和亚洲棉抗黄萎病性能较差,亚洲棉最次,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优质陆地棉品种选育工作起步较早,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选育出石短5号、冀棉22号、冀棉26、新陆中8号、冀228、农大棉13号等高品质棉花品种和大量优质棉品种。根据不同时期的优质棉评价标准,对1949―2019年河北省选育的优质棉品种的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合纺织工业对优质原棉的需求,指出河北省优质棉育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赣早棉5号是由江西省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早熟转基因抗虫棉常规品种,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虫以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新塔棉4号于2022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审定。新塔棉4号全生育期129 d左右,果枝为Ⅱ式,单株结铃6.45个,铃重5.85 g,衣分42.10%,霜前花率96.60%。抗枯萎病,感黄萎病,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标准;2018―2019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5 708.3 kg、2 409.7 kg和2 330.4 kg。基于新塔棉4号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7.
秋乐杂9号(开杂棉2118)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利用陆地棉品种间杂交一代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适应河南省棉区春播和麦套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山东省近年审定的中熟常规棉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并根据演变规律选育适宜的中熟常规棉品种,以2008―2022年山东省审定的73个中熟常规棉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生育期、株高、铃重、衣分、皮棉单产、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等性状进行比较并分析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同时根据上述性状对73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年间品种生育期明显缩短,皮棉单产呈上升趋势,纤维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呈上升趋势;生育期、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与皮棉单产呈极显著负相关,马克隆值与皮棉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当卡方距离值为1.43时,73个品种分为3类,其中Ⅱ类品种的平均皮棉单产最高。综合分析认为,山东省这15年间审定的中熟常规棉品种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受生育期影响最为明显;针对山东省气候条件和棉花栽培管理模式,宜选育生育期120 d左右、666.7 m2皮棉产量超过125.62 kg,且断裂比强度在30.69 cN·tex-1以上的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9.
江苏沿海优势棉区高品质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沿海棉区是国家和江苏棉花生产优势区域。高品质陆地棉自上世纪末在盐城市种植以来,从无到有迅速发展,2004年全市共种植科棉1号等高品质棉43.3khm^2,占全市棉田的近25%,预计2005年将达到50%左右,这对改革棉花品种结构,促进棉农增收增效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指导棉农规范操作程序,结合江苏沿海地区的生态、栽培条件,特制定本规程,供各地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冀棉 5 1 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抗病、优质棉花新品种。2 0 0 4年 2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品种选育冀棉 5 1 6来源于 1 995年冬南繁杂交组合 91 1 9× NL 2。 91 1 9是本课题通过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 ,经多年连续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熟棉花新品系 ,并于 2 0 0 1年通过新疆自治区种子总站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新陆中 8号。NL2是通过对中棉所 1 2进行60 Co辐射后 ,再经多年连续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新品系。冀棉 5 1 6母本遗传背景丰富 ,纤维品质、产量、早熟性状突出 ,父本 NL2抗病性、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