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地区虾源弧菌分离鉴定及分子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进一步了解上海市凡纳滨对虾主养区虾源弧菌的分布特征以及主要种属的分子基因型特征,为本地区虾的弧菌病的流行调查、防控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和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的方法,对不同时间,不同池塘的虾源弧菌进行分离鉴定,总共分离到52株不同来源的弧菌,其中30株副溶血弧菌(57.7%),9株拟态弧菌(17.3%),7株创伤弧菌(13.5%),4株溶藻弧菌(7.7%),1株霍乱弧菌(1.9%)以及1株河流弧菌(1.9%)。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地区虾源弧菌以副溶血弧菌为主。进而对30副溶血弧菌株副溶血弧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EIRC-PCR指纹图谱显示基因型存在多态性,每个分离株的基因扩增条带数介于4~8之间,大小都在250~4500 bp之间;聚类分析分为5个亚群,其中Ⅰ亚群15株(50%),Ⅱ亚群6株(20%),Ⅲ亚群6株(20%),Ⅳ亚群2株(6.7%),Ⅴ亚群(3.3%)。结果表明,上海地区虾源副溶血弧菌存在一种主要流行亚群,对生产中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鱼肠道弧菌疫苗制备及免疫保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顺峰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7):306-310
本文比较了不同灭活剂及灭活条件对鱼肠道弧菌(Vibrio ichthyoenteri)的灭活效果,确定以0.4%(v/v)福尔马林溶液在25℃下处理30h作为疫苗的最佳灭活条件,用灭活的鱼肠道弧菌疫苗免疫大菱鲆并测定了该疫苗针对鱼肠道弧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rarhaemolyticus)、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ium)等的免疫保护力,结果表明,采用注射免疫方式接种后,针对鱼肠道弧菌的免疫保护率达75%;溶藻弧菌免疫保护率为67.6%;鳗弧菌免疫保护率为50%;副溶血弧菌免疫保护率为57.2%;采用浸浴免疫方式接种后,疫苗针对鱼肠道弧菌、溶藻弧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的免疫保护力分别为25%、22.3%、11.1%、12.5%。  相似文献   

3.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是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对虾病害,给世界养虾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旨在研究主要致病因子Pir毒素基因在不同环境因素处理下的表达差异,初步探究抑制Pir毒素基因表达的可能措施。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采用比较CT值法检测致病菌中Pir毒素基因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试验分离株为引发对虾AHPND毒素蛋白Pir的致病株,在18℃、24℃、30℃和36℃条件下,Pir毒素基因的表达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升高,在pH 7、pH 8和pH 9条件下,Pir毒素基因的表达量随pH的上升而降低,且pH因素对其表达量差别较大。研究结果为探究副溶血弧菌致病力强弱和环境因素的关系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为养殖生产中AHPND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墨吉明对虾的弧菌病防控措施,通过人工注射感染的方式,研究不同数量副溶血弧菌及在不同温度、盐度、pH、不同硝酸氮、亚硝酸氮和氨氮浓度条件下副溶血弧菌对墨吉明对虾的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人工感染副溶血弧菌数量为3.92×106 CFU以上时,24 h内对虾累计死亡率100%,副溶血弧菌数量为3.92×105 CFU时,24 h对虾累计死亡率为50%。温度为32℃时,对虾累计死亡率最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对虾累计死亡率升高。在温度为(24±1)℃时,盐度为10‰时对虾的死亡率最高,盐度为30‰次之,盐度为20‰时最低;在温度为(24±1)℃,盐度为(22±1)‰时,对虾累计死亡率pH 9时最高,pH 7时次之,pH 8时最低;温度为(24±1)℃,盐度为(22±1)‰,硝酸氮浓度为30.0 mg/L时,对虾累计死亡率最高,浓度为20.0 mg/L时次之,浓度为10.0 mg/L时最低;亚硝酸氮浓度为10.0 mg/L时死亡率最高,5.0 mg/L时死亡率次之,1.0 mg/L时死亡率最低;氨氮浓度为1.5 mg/L时死亡率最高, 1.0 mg/L时死亡率次之,0.5 mg/L时死亡率最低。实验证实:当副溶血弧菌数量为3.92×105 CFU以上和数量为3.92×104 CFU爆发72 h之后,弧菌病难以控制;在26~32℃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对虾累计死亡率升高;盐度与pH对墨吉明对虾的致病性可能与噬菌体有关;硝酸氮对感染副溶血弧菌的墨吉明对虾有胁迫作用;一定范围内亚硝酸氮浓度(1.0~10.0 mg/L)、氨氮浓度(0.5~1.5 mg/L)越高,副溶血弧菌对墨吉明对虾的致病性的影响越强,对虾累计死亡率越高。该试验为墨吉明对虾的弧菌病防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运用PCR技术成功建立了检测产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TRH)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从1株标准株和其他3种不同来源的37株副溶血性弧菌中的13株扩增出0.5 kb的trh基因特异性扩增带;产TRH的副溶血性弧菌中1株标准株,12株分离自腹泻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1株分离自水产动物养殖用水;并且产TRH与尿素酶阳性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之间的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结果认定尿素酶阳性是产TRH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表现型。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食品中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和拟态弧菌毒素初筛的速度与效率,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以融合蛋白TDH-VVC-VMHA包涵体为抗原免疫豚鼠,采用豚鼠抗融合蛋白免疫血清为包被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羊抗豚鼠IgG为标记抗体,应用棋盘滴定法确定ELISA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与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拟态弧菌的培养物上清有较明显的阳性反应,与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菌球菌、李氏杆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5种非弧菌属食物中毒菌培养物上清未见交叉反应,与溶藻弧菌、河流弧菌和麦氏弧菌等3种弧菌培养物上清也未见交叉反应。这说明,该方法可以用于食品中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和拟态弧菌毒素的快速同步免疫学检测。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鉴定与发掘抗稻瘟病种质资源是抗稻瘟病育种的重要基础工作。本研究利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1连锁的SSR引物MRG4766对173份云南地方稻种抗性基因Pi1进行了检测,并选择其中30个材料进行了人工接种验证。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验证与分子鉴定结果完全相符,说明SSR引物MRG4766用于鉴定抗稻瘟病基因Pi1是可行的。分子标记检测表明,供试的173份材料中有64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1,占36.99%;其中102份籼稻中有33份含有该基因,占32.35%,而71份粳稻中有31份含有该基因,占43.66%,粳稻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1的比例比籼稻要高。检测到含有Pi1基因的种质材料分布在云南省11个州市29个县(市),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南部边缘水陆稻区分布频率为41.03%,滇南单双季籼稻区分布频率为32.69%,滇中一季粳稻籼稻区分布频率为35.29%、滇东北高原粳稻区为35.29%、滇西北高原粳稻区33.33%。  相似文献   

8.
副猪嗜血杆菌hhdB基因的鉴定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副猪嗜血杆菌致病菌株的毒力相关因子,从广东省不同地区发病猪场送检病猪中分离到9株细菌(H1~H9),并对其hhdB基因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所分离的9株细菌经形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和PCR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阳性,并具有卫星现象和不溶血特征。用hhdB基因引物从分离菌株中扩增到了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的hhdB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副猪嗜血杆菌SH0165的hhdB基因同源性为99%,分离菌株hh-dB基因之间序列同源性为97.5%~99.8%,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少数放线杆菌、杜克雷嗜血杆菌的溶血素激活蛋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RT-PCR扩增到了hhdB基因的目的条带,表明该基因在分离菌株中得到了相应的表达。这将为副猪嗜血杆菌致病菌株毒力特征基因的鉴定以及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省农业生产统计资料》、《福建省农村统计年鉴》、《福建农村经济年鉴》、《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为统计材料,每5年为1节点,对1976—2010年福建省及其沿海地区龙眼的产量与种植面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龙眼是福建省特色水果,而福建沿海地区则是福建龙眼集中产区,1976年福建沿海地区龙眼面积、产量占全省龙眼比重分别为89.13%和95.89%,经过35年的发展,到2010年面积、产量分别为5.19万hm2和19.24万t,尽管占全省龙眼的比重有所下降,但2010年沿海地区面积、产量依然分别占全省龙眼比重的73.88%和79.82%;泉州、莆田、厦门地区的2010年较1976年龙眼面积、产量比重下降明显,而福州、漳州、宁德地区的龙眼经过35年的发展,占沿海地区龙眼、全省龙眼的比重均趋上升;沿海各地区龙眼单产年份间差异大,反映生产上还普遍存在“大小年”结果现象,与1976年相比泉州、厦门地区龙眼单产下跌显著。  相似文献   

10.
用STS标记检测春化基因Vrn-A1在中国小麦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晓科  夏先春  何中虎  周阳 《作物学报》2006,32(7):1038-1043
在证实Vrn-A1春化基因的STS标记与CAPS标记结果一致的基础上,用STS标记检测了全国主要麦区历史上大面积推广和当前主栽的250份品种的春化基因Vrn-A1。结果表明,中国品种Vrn-A1基因平均分布频率为36.8%,不同麦区的分布频率不同,依次为东北春麦区=北部春麦区=西北春麦区(100%)>新疆冬春麦区(42.9%)>西南冬麦区(35.3%)>黄淮冬麦区(19.8%)>长江中下游冬麦区(17.4%)>北部冬麦区(3.0%),这与冬春特性有关。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品种中,Vrn-A1基因分布频率随着时间推移呈降低趋势;在黄淮冬麦区品种中,20世纪50到70年代呈上升趋势,随后呈下降趋势。在年最大推广面积大于66.7万hm2的58份品种中,Vrn-A1基因的频率为27.6%。这些信息有助于改良小麦品种的适应性和提高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