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抑菌圈法用绒叶泡桐叶和花的石油醚、乙醇、丙酮提取液对6种细菌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泡桐叶和花的乙醇提取液及丙酮提取液对白菜软腐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和金葡萄球菌4种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泡桐叶的最佳提取溶剂为丙酮,泡桐花的最佳提取溶剂为乙醇。泡桐花和叶的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均无抑菌作用;泡桐叶和花的石油醚提取液对6种细菌均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番茄茎叶农用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种溶剂对番茄茎叶进行系统提取,以4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进行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每种提取液对供试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不同提取液对葡萄白腐病菌抑制率达83.93%~100%;对苹果腐烂病菌抑制率达63.99%~98.21%;对苹果轮纹病菌抑制率为25.42%~86.01%;对棉花枯萎病菌抑制率为29.46%~88.42%。整体表现出较高的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提取南天竹的最佳溶剂和其提取液的抑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南天竹4种不同溶剂提取液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大葱紫斑病菌(Alternaria porri)和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南天竹4种不同溶剂提取液对4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南天竹乙酸乙酯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能力最强,对水稻纹枯病菌、大葱紫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1.54%、73.71%、83.12%和82.81%,甲醇和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能力次之,丙酮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4.
花椒提取液对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花椒不同器官的提取波对苹果炭疽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稻瘟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0.1 g·mL-1时,花椒不同器官的提取液对4种病原菌菌丝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同器官的抑菌活性不同,其中花椒根和枝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较低,抑制率均低于50%,果皮和叶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较高,抑制率均高于50%.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对桃褐腐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抑菌活性物质,采用三次浸渍提取法对中草药进行提取,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单位面积产孢量计算法和凹玻片悬低法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再经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抑菌活性物质对桃褐腐菌的形态、结构的破坏作用,结果标明:黄芩、甘草和威灵仙的4种溶剂提取物对桃褐腐病菌(M.fructicol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芩丙酮提取物和黄芩80%乙醇提取物的抑制作用较强,抑菌率达到80%以上,对菌丝细胞有明显的破坏作用,且能够抑制分生孢子的产生与萌发;同时对供试的16种植物病原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抑菌谱较广.说明黄芩丙酮和黄芩80%的乙醇提取液中均含有抗菌成分.  相似文献   

6.
紫茎泽兰提取液对两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的4种有机溶剂提取液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carum)、大豆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ycines Hori)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种溶剂提取液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提取溶剂的差异影响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同种溶剂提取液的抑菌作用随浓度降低而减弱.100.00 mg/mL乙醇、丙酮、乙醚提取液对2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为100%.低浓度乙醇、丙酮提取液对2种病原真菌仍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乙醇和丙酮可以作为溶剂用于提取紫茎泽兰有效杀菌活性物质,其提取物可用于植物源杀菌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文冠果果壳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及产生抑菌活性的成分种类,为已废弃的文冠果果壳制备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乙醇/水(75%)、乙酸乙酯、石油醚对文冠果果壳进行溶剂提取;对提取物中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提取物中可能的抑菌成分。[结果]乙醇/水(75%)提取物中单宁、酚类、皂苷的含量最高,石油醚提取物中最低。乙醇/水(75%)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类黄酮的含量相似,但都远大于石油醚提取物。当提取物浓度为2g·L-1,48h处理后,乙醇/水(75%)、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物对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的抑制率分别为95%、71%和39%,对葡萄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率为75%、59%和24%,对山核桃根腐病菌(Fusarium spp.)的抑制率为78%、39%和35%,对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lycopersici)的抑制率为100%、28%和4%,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率为93%、58%和9%,对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率为89%、36%和33%。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宁是苹果轮纹病菌和番茄枯萎病菌的主导影响因子(P<0.01);皂苷为梨黑斑病菌(P <0.05)和山核桃根腐病菌(P<0.01)的主导影响因子;类黄酮为葡萄根腐病菌的主导影响因子(P <0.05)。[结论]文冠果果壳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富含的单宁和皂苷为多数植物病原菌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8.
苍耳叶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苍耳叶提取物对2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部分病原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结果表明,苍耳叶提取物对21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恶苗病菌、玉米顶腐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及小麦根腐病菌活性较高,而对水稻纹枯病菌、黄瓜黑星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活性较低;对葡萄白腐病菌、玉米顶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大豆镰刀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甜瓜枯萎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和瓜果腐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0.003 0、0.004 4、0.006 0、0.006 9、0.007 3、0.014 9、0.015 8、0.043 3 g/ml.  相似文献   

9.
地肤子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水、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5种溶剂平行浸泡地肤子,获得不同溶剂的提取液。以小麦赤霉病菌、茄子枯萎病菌、桃褐腐病菌、苹果轮纹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为供试菌种,将地肤子不同溶剂提取液对供试菌种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地肤子的水提物对6种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效果均高于74.34%(P<0.05),因此,水溶剂可作为活性物质提取的首选溶剂;2)5种溶剂提取液对桃褐腐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乙醇、石油醚和三氯甲烷为溶剂,对朱顶红鳞茎中的活性物质进行索氏提取,并对其提取物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活性物质对4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都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0.6 g/ml以上的抑菌效果明显;孢子萌发试验结果显示,石油醚提取物仅对荸荠枯萎病菌有抑制作用,氯仿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荸荠枯萎病菌和枇杷叶斑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均在62%以上,氯仿为提取朱顶红鳞茎活性成分的最佳溶剂。  相似文献   

11.
海芒果6种溶剂提取物对同安钮夜蛾的毒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甲醇、无水乙醇、乙醚、石油醚、丙酮、三氯甲烷6种溶剂提取的海芒果叶、枝条、树皮粗提物防治同安钮夜蛾。结果表明:6种溶剂的海芒果叶提取物的杀虫效果最好,其中乙醇提取物的毒杀效果最快,处理后第2天同安钮夜蛾的校正死亡率达100%;石油醚提取物的毒杀效果最慢,但处理第5天后同安钮夜蛾的校正死亡率也能达到64.59%。就6种溶剂比较而言,用乙醇提取叶、枝和树皮的毒杀效果最好,其次是乙醚,石油醚提取物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获取纯度较高的蒸煮腌肉主导色素亚硝基血色原(nitrosohemochromogen, NH)的方法。【方法】采用7种不同极性溶剂对NH进行提取,分析提取液的UV吸收特性和电子顺磁共振光谱(EPR)特性以及残渣的色调。【结果】石油醚完全不溶解NH;丙酮对NH 的提取率很高,而且提取液相对稳定;乙酸乙酯提取率不高,但可以保持NH的粉红色。而直接用丙酮提取的NH,EPR光谱检测不到NH的特征信号,检测结果却是脂肪氧化形成自由基的信号。为此,建立了一种三步顺序提取和分离NH的方法,可有效排除脂肪的干扰和氧化,在110 K的温度环境下,EPR光谱可以清晰检测到NH血红素卟啉Fe原子与-14NO基团中的14N原子耦合产生的超精细分裂信号。整个操作在暗室吹氮气的通风橱中进行。将蒸煮腌肉切丁,先用3倍的石油醚(沸程为30—60℃)在黑暗、无氧条件下浸提36 h,弃掉石油醚, 然后加入1.5倍的丙酮提取10 min,过滤得到亮红色溶液,蒸发丙酮后再用乙酸乙酯分次萃取,除去乙酸乙酯,即可得到NH。【结论】采用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三步顺序提取和分离NH可以防止脂肪氧化对NH的影响,是一种有效的提取和分离NH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丙酮研磨、石油醚萃取工艺提取麸皮中的辅酶Q10,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辅酶Q10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萃取料液比、温度、时间进行优化,确定了辅酶Q10的最佳提取条件,旨在为辅酶Q10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丙酮研磨的最佳料液比为1∶4,石油醚萃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温度85℃、时间75min,在此条件下辅酶Q10的提取量达到最大,为40.771μg/g。  相似文献   

14.
对橡胶木中的变色成分进行甲醇浸提,浸提液浓缩后用极性从小到大的石油醚、氯仿、乙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经过化学分析认为橡胶木中产生红变的成分存在于极性较大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中,变色成分主要是鞣质单宁、酚类及蒽醌类物质。同时进行鞣质单宁引起橡胶木红变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木抽提液无论是加酸性还是加碱性溶液都会产生红变,为此采用具有漂白功能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减轻或消除橡胶木抽提液的红变。  相似文献   

15.
蓖麻粗毒蛋白的提取及其杀鼠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蓖麻粗毒蛋白作为灭鼠药的可行性以及不同溶剂脱脂对蓖麻粗毒蛋白的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用石油醚、乙醚、二氯甲烷3种溶剂分别对蓖麻粗籽进行脱脂后,用醋酸水溶液从脱脂的蓖麻饼中提取蓖麻毒蛋白,通过杀鼠活性试验比较3种蓖麻粗毒蛋白的杀鼠活性。[结果]3种蓖麻粗毒蛋白均有明显的杀鼠活性,小鼠死亡率均达100%。采用不同溶剂脱脂对蓖麻毒蛋白的活性没有影响,但二氯甲烷脱脂的蓖麻粗毒蛋白平均致死速度相对较慢。[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分离和提纯杀鼠活性成分提供了线索,也为开发蓖麻作为植物源灭鼠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开发利用地黄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新鲜地黄叶片为试材,将其热烫、打浆、过滤、真空浓缩干燥后,分别用乙醇、丙酮、氯仿、乙醚、石油醚提取浓缩物中抗氧化活性物质,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并用化学预示法和薄层层析法对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5种有机溶剂的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作用,其中,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最强,其最适用量为0.14%。0.14%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略低于0.02%的茶多酚,但高于0.02%的BHT和维生素C。化学预示和薄层色谱分析显示,地黄叶片的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为黄酮、萜类、有机酸和酚类化合物。[结论]确定了地黄叶片有机活性物质的组合及最佳提取溶剂。  相似文献   

17.
青菜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青菜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以丙酮、石油醚为萃取溶剂,用超声波法提取,并以气相色谱法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任茂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694-11695
[目的]筛选具有杀螨活性的中药材。[方法]采用玻片浸渍法室内测定了9种中药材不同溶剂的粗提物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触杀活性。[结果]粗提物浓度为2mg/ml时,木鳖子石油醚和氯仿粗提物、川楝子丙酮粗提物、马钱子甲醇、石油醚粗提物对朱砂叶螨成螨均有较高的杀螨活性,校正死亡率均大于70%,其中马钱子石油醚粗提物为最高(75.31%)。毒力测定表明,马钱子石油醚粗提物对朱砂叶螨成螨的杀螨毒力最高,其LJC。为0.70mg/ml。[结论]马钱子具有较好的杀螨活性。  相似文献   

19.
黄硬皮马勃提取物农用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黄硬皮马勃提取物对粘虫的生物活性。[方法]以1∶1的甲醇?氯仿对黄硬皮马勃实体进行3次冷浸,对其提取液进行合并和减压浓缩,获取总浸膏及总浸膏的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萃取物;以粘虫为试材,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在相同浓度下,黄硬皮马勃总浸膏对粘虫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强于总浸膏的石油醚、氯仿及正丁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在3种溶剂萃取物中表现出最强的拒食活性,在25 mg/ml的浓度下,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的拒食率达80%;当浓度在10 mg/ml以上时,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24 h校正死亡率均在70%以上,48 h校正死亡率则均超过80%,7 d校正死亡率均为100%;石油醚提取物对粘虫触杀作用较弱。[结论]黄硬皮马勃总浸膏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有较强的拒食和胃毒活性,石油醚能有效的溶解黄硬皮马勃总浸膏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明中药商陆卤虫毒活性部位。[方法]干燥的商陆粉末以70%乙醇、80℃提取3 h,减压回收乙醇获商陆乙醇总提物。总提物溶于水,依次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萃取液获商陆乙醇总提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及水相,以卤虫毒活性为评价依据,分别配制0.5、1.0、1.5、2.0 mg/m L溶液,测定其卤虫毒活性。[结果]石油醚相剂量组培养6 h后,各浓度组卤虫校正死亡率均达100%。采用正向硅胶柱50∶1石油醚—乙酸乙酯、10∶1石油醚—乙酸乙酯、3∶1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醇梯度洗脱,将石油醚相分成5个组分不同的部位,各部位的活性均低于石油醚相。[结论]商陆卤虫毒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