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花芽形态发生过程及其节位数增长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曹尚银  黄海 《园艺学报》1989,16(4):267-274
对苹果‘国光’、‘金冠’、‘红玉’三个品种,连续三年观察了花、叶芽节位的增长和花芽形态发生过程,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节位的增长呈“渐近曲线”。从花芽形态分化开始,叶芽的节位就不再增长,而花芽的节位仍继续增长。结果,花芽的节位比叶芽多1—3节。花芽节位的增长主要是在“初前”阶段进行。在‘红玉’上看到另一种增长模式:当花芽开始形态分化后,叶芽和花芽的节位同步增长。B_9可使叶芽的节位增长,但对花芽的节位没有明显的影响。GA_3对叶芽节位数没有影响,但有减少花芽节位数的趋向。文中描述了侧花和雄蕊原始体出现的顺序。花芽“初前”、“初后”、“萼片期”、“花瓣期”在良好的条件下完成各阶段约需一周的时间,而“雄蕊期”及“雌蕊期”则需二周或二周以上。对节位形成间隔期对花芽形成的影响及花芽分化临界节位假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苹果腋花芽的特性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苹果一年生枝的叶腋部分着生的花芽,称之为腋花芽。不少苹果品种具有形成腋花芽的特性,如祝光、红玉、金冠、倭锦、国光等。腋花芽是在树体萌芽后随着新梢的生长分化而成,据在花红上观察,腋花芽的生理分化期在7月上旬,其形态  相似文献   

3.
陕西苹果品种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 品种发展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陕西苹果生产经历了五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每个时期品种结构和布局都有很大变化。回顾历史,无疑对今后的苹果品种发展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建国初期(1949~1956年)陕西苹果生产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品种为当时传统栽培的倭巾、红玉、国光和青香蕉。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随着秦岭北麓苹果林带的建设和发展,在原有4个主栽品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金冠、鸡冠、祝光、元帅等品种,品种结构逐渐趋于多样化。同时,针对国光、红玉、金冠等主栽品种在生  相似文献   

4.
‘国光’、‘金冠’、‘红星’、‘倭巾’、‘青香蕉’、‘大国光’等是我国主要栽培的苹果品种:其中‘国光’在辽宁省占比重60%—70%,在山东及黄河故道地区占30%—40%,虽然‘国光’在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适应性强、产量高、耐贮藏,但果个小,着色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且在黄河故道地区裂果严重,急需进行更新,‘金冠’、‘红星’贮藏性差、‘倭巾’、‘青香蕉’、‘大国光’品质不良,作者根据苹果发展趋势和我国具体条件提出一套更新品种组合.认为‘红富士’、‘华冠’(‘金冠’ב富士’)和‘华帅’(‘富士’ב新红星’)应是我国今后主要更新的品种,三者在生产中所占比重应在80%—90%,后两个品种,一个可代替‘金冠’,一个则代替‘红星’.  相似文献   

5.
诱导苹果花粉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从1979、1980年首次获得‘元帅’品种花粉植株之后,三年来继续进行六个不同品种的苹果花粉植株的诱导研究。在‘元帅’、‘国光’、‘赤阳’、‘金冠’四个品种上诱导出植株。在‘祝光’、‘红玉’两个品种上诱导出胚状体。 ‘元帅’花粉植株在田间栽植、嫁接均能成活。‘国光’、‘赤阳’花粉植株在田间嫁接成活。花粉植株的细胞学和植物学性状观察表明这些植株起源于花粉。  相似文献   

6.
苹果衰老崩溃病,就是人们所说的“苹果开花”,是贮藏后期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一般发生在翌年3—5月份,以金冠,红玉、青香蕉、国光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7.
通过11年试验表明,乔砧苹果速生丰产的栽植密度,以株距3m,行距4m,亩栽56株的效果较好。供试的4个苹果品种,按早果、早丰产性能排列,依次为金冠>青香蕉>国光>红星,从而表明金冠是适于乔砧密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苹果斑点落叶病又称褐纹病、褐色叶枯病、褐色斑点病、大星病,辽宁、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甘肃等省都有发生。新红星、红元帅、青香蕉、北斗等品种已感病,红富士、国光、嘎拉等品种中度感病,金冠、红玉等品种发病较轻,乔纳金较为抗病。该病害一般年份发病指数约为10,流行年份病指30~45。主要危害果树叶片,也可危害嫩梢、果实等部位。7—8月间新梢叶片大量感病,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果树树势及花芽形成,发病严重时,果园病叶率达90%以上,不仅造成果树大  相似文献   

9.
山西是苹果新区,过去生产上仅有一些中国绵苹果等地方品种,品质很差,又不耐贮藏,后引入红玉、国光、金冠、红星等优良品种,由于品质好,耐贮藏,已代替了中国绵苹果等品种。但红玉抗性差,易冻花芽,果实易罹斑点病;金冠在晋中地区越冬易抽条,夏秋易罹早期落叶病,贮藏后期易皱皮,梗洼易染果锈,果色为黄绿色不太受消费者欢迎。为此,我们从1972年开始进行苹果新品种的选育研究,主要采取杂交育  相似文献   

10.
过去日本的苹果品种以国光、红玉为主体,以后随着消费水平的变化而进行了多次更新,截止目前为止已有四次。即1965年用金冠、印度品种更新了国光和红玉品种;1965年用红星、陆奥品种进行第二次更新;1975年用津  相似文献   

11.
作者着重观察了国光苹果花芽开始分化的时期和着生该花芽枝条停长的时期之间的关系。连续三年的观察看到:从枝条停长到花原始作出现,这一段时间的长短是相对稳定的。在辽宁兴城地区,大体是五周。30~50%的花芽都在第六周开始分化。由于异质性的原因,其余的芽将在以后陆续分化,但延续的时间不晚于第十周。在这一段时间内,条件合适,就分化成花芽,否则就成为叶芽,超过这个时期芽就定型了。对整个植株来说,枝条停长是陆续进行的,因此花芽分化也是陆续开始的,从短枝停长后的第六周到第十周是国光花芽分化集中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1979~1983年在大连市和泗水县对‘国光’、‘金冠’品种进行了化学疏花疏果试验。大连市‘国光’苹果较好的疏除方案是花蕾膨大期喷300ppm乙烯利,开始落瓣后10天喷或不喷20ppm萘乙酸,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人工补充疏果。泗水县适于‘国光’的疏除方案是花蕾膨大期喷300ppm乙烯利,开始落瓣后10天喷20ppm萘乙酸+300ppm乙烯利或单喷20ppm萘乙酸。两地区‘金冠’苹果较好的疏除方案是开始落瓣后10天喷750ppm西维因+10ppm萘乙酸。 本文阐述了这些处理对‘国光’、‘金冠’品种的疏除效应、疏除时间、果实等级、单果重和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用“国光”苹果作试材进行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对抑制苹果花芽形成的效果试验。50ppm没有抑制效果,200ppm显示出抑制效果;500—1000ppm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花量下降达到对照的1/2-1/3。还进行了不同喷布时期试验,结果表明,从枝条停止生长开始直到花芽形态分化前,整个“花芽孕育的临界时期”内任何时候进行,都有同等的抑制效果;从一次喷布增加为两次喷布(间隔10天),甚至五次喷布,都未能使抑制效果有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正>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发展优质水果的国家.由于新品种的不断出现和国际市场的变化,日本苹果、梨发展品种近些年来不断在变化.根据1989年《果实日本》杂志的报导.在苹果品种方面.1975年‘红星’系所占比重为34%.‘富士’为18%,‘国光’为16%,‘红玉’为11%.‘金冠’为7%,其他品种为14%;1987年则‘红星’系下降为14%,‘富士’上升为51%,‘国光’下降至不足2%,‘红玉’下降为3%,而津轻上升为12%,‘王林’占5%.从肯森县的发展形势看,1996年‘富士’的比重将调整为34%,‘红星’系下降为8%,‘津轻’维持为12%,‘王林’增至8%,‘乔纳  相似文献   

15.
‘新苹红’是适宜吉林省吉林市栽培的抗寒苹果品种。原名‘新苹1号’,是新疆石河子农业科技开发研究中心培育的品种,亲本为‘国光’×56193(‘青香蕉’ב铃铛果’)。吉林市孙铁成引进后,大部分植株冻死,对较抗寒的植株连年繁育,适宜吉林市的气候条件,且果实着色好,优质丰产,晚熟,耐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苹果斑点落叶病在北方果园发病较重,发生面较广。为了探讨不同品种间的发病情况,指导防治工作,我们于1990年10月23日在校实习果园进行了调查。果园为沙质土壤,肥水条件一般。一、调查品种:红富士、烟青、新红星、国光、青香蕉、红香蕉、金冠。树龄均为6年生幼树。  相似文献   

17.
我省有苹果树约2400万株,适龄结果的仅三分之一。1977年以来,我们试验对苹果幼旺树进行扒皮,以期达到适龄结果和早期丰产。经过四年的研究初步看出,盛花末期和夏季进行主干扒皮,对红星、金冠、国光、青香蕉等苹果幼旺树形成花芽、提高座果、增加产量有明显的作用。处理树生长健  相似文献   

18.
宋莎  韩秀梅  吴亚维  杨华  冯建文 《中国果树》2020,(1):72-75,I0002
为掌握贵州省高海拔地区甜樱桃花芽分化特征,以‘桑提娜’‘布鲁克斯’‘斯帕克里’3个甜樱桃品种花芽为试材,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其形态分化进程,并利用温湿度记录仪收集试验地气温数据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高海拔地区甜樱桃花芽形态分化正常,分为7个时期,不同品种花芽形态分化特征基本一致;甜樱桃花芽分化时间自日最低气温大于10℃开始,至8月中下旬分化完成,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即旬平均气温在20℃左右时花芽快速分化;全年气温最高的时间段是甜樱桃花芽分化的重要时期,不同品种间花芽分化速率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偃师县邙岭公社杨庄大队果园,位于邙岭南麓相互交叉的四条沟里,沟深30—40米,土质为淤粘土。1957年建园,面积100亩,以苹果为主,共1900余株,分布在大小不等、高低不平的200余块梯田上,品种为红玉、国光、倭锦、青香蕉、元帅和金冠等,70%的树已进入结果盛期。  相似文献   

20.
在山西省太谷县当地冬季自然低温环境下,通过对休眠期6种不同品种的苹果1年生枝条内SOD、POD酶活性的测定与分析,比较其抗寒性。结果表明,‘国光’的抗寒性最强,然后依次为‘秦冠’、‘长富2号’、‘丹霞’、‘皇家嘎拉’,而‘澳洲青苹’抗寒力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