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白痢是鸡的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在雏鸡往往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的病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通常在出壳后2周内死亡最多。在成年鸡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我国近年来发现育成鸡爆发鸡白痢的情况屡有发生,是一种新的发病动向,发病日龄在50~120日龄之间,应该在诊断中予以重视。我们最近发现一起成年蛋鸡的鸡白痢,引起严重损失。现将情况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鸡伤寒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鸡的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可感染鸡、火鸡、鹌鹑与鸭等禽类,但主要以青年鸡和成年鸡发病居多。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另外通过感染蛋可进行垂直传播。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鸡伤寒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信阳地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当地固始县所产固始鸡是著名的地方鸡品种。近年来当地众多群众利用本地区丰富的丘陵地貌和树林资源发展固始鸡养殖项目。但近几年该地区的鸡组织滴虫病发病情况不断,现将诊治要点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气候温暖、雨水较多季节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以鼻腔和鼻窦发炎、流涕、流泪、面部肿胀为特征;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血样渗出物为主要特征。现将一例上述两病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北安市二井镇自和村某鸡场饲养海兰褐壳蛋鸡3600只,于201日龄全群采食量下降,个别鸡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张口呼吸、咳嗽、鼻中流出浆液性分泌物),面部肿胀,流泪,甩头。到发病的第3天,发病鸡迅速增加,于鸡笼、料槽、水槽、墙壁和鸡的嘴角可见粘附的…  相似文献   

5.
笔者调查认为,甘肃省猪、鸡的重大疫病发病情况缓和、发病次数减少、发病量下降、发病率、病死率在不断下降,全省呈平稳和明显下降的势态。养殖业大有好转。特别是2008年夏季猪、鸡流行疫病比往年都有所减弱,但有些地区仍有发生,猪病主要是猪圆环病毒感染、蓝耳病、猪瘟、附红体病等;鸡病主要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大肠杆菌病与副伤寒混合感染,一旦猪病、鸡病发生混合感染,造成的损失极大。  相似文献   

6.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尤为易发。成年鸡、育成鸡、产蛋鸡最易感,一旦发病,往往全群感染,发病产蛋鸡群的产蛋率可下降10%~40%,对蛋鸡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一起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4年春节前夕,我县某规模蛋鸡养殖场暴  相似文献   

7.
<正>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这三种病都是由鸡沙门氏菌引起的,以急性症状最为常见。2010年10月2日,某地姚庄养鸡场,15日龄蛋鸡鸡群出现零星发病,病鸡精神萎靡不振,行走迟钝摇摆,鸡羽毛粗乱,排白色粪便;10月4日水泻、口渴、不食,呼  相似文献   

8.
鸡葡萄球菌病是鸡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有的鸡群以慢性经过为主。鸡葡萄球菌病主要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感染。在胸腹部、翅尖、头、面、背及腿等不同部位的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炎性坏死,局部破溃或结痂。从我场各鸡场发病情况来看,其主要流行特点是,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40~60日龄的鸡发病最多,成年鸡则较少。在我场鸡葡萄球菌病是近年新发生的疫病。  相似文献   

9.
鸡白痢是一种雏鸡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以幼龄雏鸡下痢和死亡高为特征.1流行特点鸡、火鸡、鸭及鹌鹑都易感,幼龄最易感染,7~12日龄雏鸡多发,15日龄左右出现死亡高峰,3周龄以后发病减少.成年鸡多呈慢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近年来,鸡的养殖量逐渐扩大,饲养密度越来越高,鸡的发病日龄也有所变化.一是发病日龄前移,多发于2~3日龄的雏鸡群;二是育成鸡屡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细菌性传染病,经卵传染,主要感染危害30 d内雏鸡,一般1~4 d发病,8~15 d达到发病高峰,并迅速死亡。发病雏鸡羽毛松乱,排出白色稀便,呈急性败血症。青年鸡、成年鸡与种鸡呈隐性感染,长期带毒及排毒,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产蛋率与孵化率降低,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文章从临床实践出发,分析湘黄鸡白痢发病、传播、流行特征,提出疾病诊断、预防及有效治疗措施,以期为广大湘黄鸡养殖户诊断及防治鸡白痢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鸡球虫病是比较常见的肠道内寄生虫病。该病主要危害雏鸡,尤其是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速度快、发病突然等,潜伏期为7~10d。一旦发病,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给整个鸡群,死亡率达到80%。为此,做好鸡球虫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非常的重要。1流行病学球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带病鸡或带虫鸡污染的环境、养殖用具、土壤和水源等,此外,蚊虫和鼠害也能够传播该病。鸡球虫病的季节性不明显,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夏季和秋季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鼻炎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都是鸡的急性呼吸系统性疾病,前者的病原是副鸡嗜血杆菌,后者的病原是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鼻炎以鼻腔与眶下窦发炎,表现流鼻涕、打喷嚏、结膜炎、脸部和眼部水肿。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以呼吸困难,咳嗽,咳出带血的黏液,喉部和气管黏膜出血,有的形成糜烂、溃疡为特征。这两种病常在饲养管理不当、维生素A缺乏、环境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气候骤变、受寄生虫侵袭等因素混合感染,使鸡群发病严重,病程延长,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鸡传染性鼻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鸡呼吸道疾病的种类很多,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有的是由细菌和支原体引起的。鸡呼吸道疾病之所以要引起重视,一方面是该类病经常发生,各种日龄的鸡只均可感染;另一方面是发病率高而且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的继发感染。鸡群发病时,从临床症状和鸡群的表现上很难确定发生的是哪一种呼吸道疾病,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一、鸡慢性呼吸道疾病 该病是由鸡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道疾病。在正常的情况下,这种支原体不会引起鸡群发病。支原体引起鸡群发病,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或者说必须在多种应激因素的作用下,才可能发生。 (一)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4.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I临床上主要有皮肤型、黏膜型和混合型三种.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但以锥鸡危害最重.发病后常引起鸡只大批死亡。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南于鸡痘病毒的传播媒介——蚊子等吸血昆虫的大量滋生,所以在夏末秋初是皮肤型鸡痘流行的季节,而黏膜型鸡痘则在冬春季节多发。就鸡群发病后的状况而言,以混合型鸡痘造成的危害最重.因为混合型鸡痘具有皮肤型鸡痘和黏膜型鸡痘的共同症状,而且常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因此在发病后往往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鸡白冠病又叫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发病鸡在临床上以贫血、消瘦、鸡冠苍白为主要特征.雏鸡、育成鸡死亡率可高达91%,成年鸡发病后可使产蛋率下降30%~50%.  相似文献   

16.
摘要:鸡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此病发病急,但是死亡率低,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引起蛋鸡的产蛋率下降,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如果此病和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并发,死亡率较高。本文根据我市一家养鸡场的发病情况,介绍了鸡痘的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罗斯鸡和SPF来航鸡用鸡毒支原体强毒攻击时,以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血清型菌株16小时培养物0.2mg/羽皮下注射作人工诱导发病,试验鸡出现明显气囊病变,初步建立了以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为诱导因子的MG野外环境人工发病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鸡痘的防治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雏鸡,使育成率大大降低,病雏生长发育受阻;育成鸡发病,可引起产蛋量下降;若并发其它传染病、寄生虫病或卫生条件、营养状况不良时可引起大批死亡,对养鸡业的危害甚大.1990年8月兰州市东郊发生鸡痘流行,笔者对某单位家属院内儿家个体养鸡户感染鸡痘的鸡只,视病情不同,采用了病毒灵拌饲、病毒灵加维生素C 混饲、0.2%龙胆紫溶液饮水三种方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过去称为鸡嗜血杆菌)所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病。1990年7月李楼东养鸡专业户张×等所养的鸡先后发病,据临床特征、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鸡传染性鼻炎。 1 基本情况 1990年7月中旬我校一教工饲养的20只2月龄郑州红鸡突然全部发病;8月中旬,另一职工饲养的100只50日龄的美国罗曼鸡也全部发病;10月上旬李楼东农户饲养120只2月龄“来航鸡”中有50只发病。据了  相似文献   

20.
鸡球虫病是养鸡生产中严重的常见病之一。它发病快、感染率高、损失大。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观察鸡球虫病发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1发病特点(1)发病日龄的不稳定性。鸡发病早的7天,迟的18周龄,高峰期3~6周龄。鸡群越大、饲养期越长、场地污垢、感染期越长,风险性也越大。本地鸡抵抗力强于外地鸡,黄羽鸡强于白羽鸡。(2)发病种类呈混合性。鸡感染的球虫种类可达9种,往往呈数种球虫混合感染。临诊中以盲肠球虫、小肠球虫和盲肠小肠球虫混合感染之分,尤以盲肠球虫为多见。常见以鸡精神不振、食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