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找到一种鉴定MAIC菌的简单而又准确的实验方法,本文对该菌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生长试验、生长速度、产色试验、过氧化氧酶、过氧化物酶、吐温80水解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亚碲酸钾还原试验、烟酸试验以及在PNB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试验等16项特性试验是鉴定MAIC菌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江苏省泰州地区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采集腹泻仔猪的肛拭子样品共70份,利用MA琼脂平板共分离得到136株细菌。鉴定结果表明,其中含大肠埃希菌119株、沙门氏菌5株、志贺菌4株、阪崎肠杆菌8株。致病性试验确定其中有81株细菌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其进行O抗原血清型鉴定,有36株分离菌被定型,分属于6种血清型,以O78和O101为优势血清型。进一步对分离得到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肠毒素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这些大肠埃希菌中包含ST1+ST2型20株、LT1+ST2型44株、ST2型17株,共3种产肠毒素类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超过75%的菌株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氧氟沙星表现为敏感,而对常用的四环素、头孢呋辛、卡那霉素、多西环素等呈现耐药性,且存在严重的多药耐药现象。研究结果可为泰州地区仔猪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现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的研究概况。四极性蕈菌交配型A、B因子是非连锁的,双核菌丝体经原生质体单核化后2种交配型和担孢子4种交配型的比例应分别为1:1和1:1:1:1。但在实际的遗传分析中,许多蕈菌这2类交配型的比例并非总以1:1和1:1:1:1的形式出现。菌丝体经原生质体单核化后只找到1种交配型和担孢子只找到2种或3种交配型的现象并不罕见。香菇担孢子的4种交配型中,偏离孟德尔分离的担孢子以与亲本双核菌丝体相同的那2种交配型为多。对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现象的系统研究报道极少,现有的一些试验结果认为: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现象与单核体的再生能力和生长速度差异,与A、B交配型因子连锁的具致死效应的生育抑制因子的存在以及B交配型基因对自异核体分离的核存活的影响力不同有关。此外,可能导致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的因素还有交配型因子位点间或位点内重组,亲本交配型因子的异质状态以及细胞质基因组对核选择的细微影响等。  相似文献   

4.
2013年山东省部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稻瘟病菌研究是探索稻瘟病发生规律和确定防治策略的基础性工作。本试验利用中国统一的7个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对2013年在山东省4个地点采集的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4个地点共分离出26个单孢菌株,分属4群5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为ZF群,该种群出现频率为73.8%;优势小种为ZF1,其所占比例为73.8%,在采样的4个地点均有出现。表明目前山东稻区稻瘟病菌主要以粳型小种为主,并有向籼型小种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药用植物内生菌不仅自身具有合成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活性成分的功能,还可促进药用植物产生多种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为研究紫丁香的内生菌组成,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紫丁香花、树皮、叶的内生菌进行分离培养,利用革兰氏染色法,对分离出的内生细菌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共分离出9种内生细菌和4种内生真菌。内生细菌中有革兰氏阳性菌5种,包括1种球菌和4种杆菌;4种内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均为杆菌。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我国主栽黄瓜品种的种子中携带镰刀菌的种类及其危害,对来自我国黄瓜主产区21个黄瓜品种的种子进行种传镰刀菌检测,从种胚和种子外部分离得到镰刀菌分离物9个,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对黄瓜种子发芽和幼苗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9个分离物中,4个分离物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4个分离物为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1个分离物为再育镰刀菌(F.proli feratum).4个尖孢镰刀菌分离物对黄瓜种子发芽均有显著影响,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鲜重等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能导致黄瓜幼苗出现典型的枯萎症状,经柯赫氏法则检验证明其具有致病性.其他分离物对黄瓜种子发芽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没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吉林地区两家大型乳业集团奶牛乳房炎病牛乳样进行分离鉴定,8份乳样共分离到62株菌,其中含51株4种主要病原菌。4种病原菌不同临床型的比例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6.36%、大肠杆菌占9.09%、无乳链球菌占27.27%、乳房链球菌占9.09%;隐性型中金黄葡萄球菌占38.89%、大肠杆菌占27.28%、无乳链球菌占11.11%、乳房链球菌占11.11%。  相似文献   

8.
甘薯苗床镰刀菌病害分子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江苏、河南、河北等地育苗床上采集发病薯苗,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致病镰刀菌种类。共分离获得21株病原菌株,它们均产生两种孢子,大型孢子镰刀型,具3~5个分隔,小型孢子椭圆形或卵形,单胞或双胞。这些病原菌株的r DNA-ITS片段大小为544~568 bp,核苷酸一致率为46.56%~100%。系统进化树将供试病原菌分为3个组:组1为茄病镰刀菌组,包括本研究的9个分离物;组2为尖孢镰刀菌组,包括本研究的11个分离物;组3只包括2个分离物,即LN828191和本研究的分离物HNTY4。  相似文献   

9.
为了调查辽宁省葫芦岛市养殖患病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病原菌感染情况,选用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特异性引物对分离菌株进行PCR鉴定,共分离得到22株迟缓爱德华氏菌。结果表明:迟缓爱德华氏菌毒力基因的PCR扩增显示,22株菌均含有kat B、fim A、gad B、esa V等基因;人工感染试验表明,22株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并致大菱鲆累积死亡率均为100%;ERIC-PCR结果显示,迟缓爱德华氏菌模式菌株(ATCC15947)与分离株可分为2个基因型,分别标记为Ⅰ和Ⅱ型,其中22株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均为Ⅱ型,与ATCC15947菌株为Ⅰ型明显不同。本研究结果为养殖大菱鲆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稻瘟病菌有性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用我国24个省、市(区)水稻和马唐上分离的1235个单孢菌株与国际水稻研究所提供的4个标准菌株进行杂交,多数菌株在培养基上形成了有性态的子囊壳。我国不同地区的稻瘟病菌和菌株之间有性态的能育性有很大差异,而子囊壳的产生和数量与配对标准菌株的交配型有关。供试菌株中存在着两种交配型(A和a),交配型A广泛分布于全国各水稻栽培区,交配型a仅来自云南和浙江两省的4个菌株。电泳分析9个稻瘟病菌代表菌株的可溶性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带的结果,未发现其多态性。本研究结果将为稻瘟病菌的遗传学和病害生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鹿结核病的病原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1986年7月到1988年5月在吉林省和北京市不同地区10个鹿场,用牛型OT点眼试验,选取阳性反应的鹿只48头,捕杀后,采取眼观有病变的肺和淋巴结为病料共96份,按照《分枝杆菌鉴定规程》对96份病料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共分离出36株分枝杆菌,分离率为75.0%(36/48)。试验证明,对鹿体分枝杆菌的分离前处理采用4%H_2SO_4处理较好。选用丙酮酸钠和改良罗氏培养基适合于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涂片采用Ziehl—Neelsen染色法较好。菌体的形态、大小及培养特性与其他动物的分枝杆菌一致。  相似文献   

12.
从已建立的15株稳定分泌抗水稻白叶枯病原细菌的单抗杂交瘤细胞株中筛选出4株,用其抗体采用琼脂双扩散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作者从采集的病叶分离和从各地收集的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63株,将其分为4个血清型,其结果与常规多抗血清划分的血清型一致.并运用免疫电泳和琼脂双扩散试验比较了各血清型之间的差异,其结果表明,单抗较多抗特异性强,在鉴别血清型方面较优越.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各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在四川、重庆、云南的流行情况,对2013-2014年间四川、重庆、云南等地8个规模化养殖场的125份病死猪肺炎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并用PCR方法对分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鉴定及荚膜血清分型。结果表明:从有肺炎症状病死猪的肺脏样品中共分离出11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其中有7株为A血清型(63.6%),3株为D血清型(27.3%),1株为F血清型(9.1%),没有发现B和E血清型。表明在该区域内,猪肺疫主要是由A型Pm感染引起。另外,此次还分离出了1株较少见的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结果可为上述地区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材料。  相似文献   

14.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5.
从广东省部分地区猪场采集疑似猪链球菌病病猪的扁桃体棉拭病料202份,用PCR方法检测棉拭样本培养物中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suis)及其主要致病血清型(1、2、7和9型).检出阳性样品147份,检出率为72.8%.其中检出S.suis血清2型21份,检出率为12.9%;检出血清9型6份,检出率为3.0%;未检出血清7型和1型.此外,不同地区和不同发育阶段的猪,S.suis检出率和各血清型检出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从而证实广东地区猪群中广泛存在S.suis呈地域性流行,并且是多种血清型共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异种免疫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猪的血清反应差异。对五个差异较显著的品种(太湖猪、新淮猪、约克夏、内江猪、克米洛夫)进行研究。采用免疲比浊法进行交叉血清反应,应用免疫相关系数比较不同品种、不同类群的差异程度。发现同源抗原抗体反应浊度大于异源反应浊度,品种差异越大,交叉反应越弱,反之越强。并对太湖猪的三个类群(梅山、枫泾、二花脸)和姜曲海、长白猪用同种方法进行试验。其结果与上相符,即太湖猪不同类群之间差异最小;太湖猪与姜曲海之间的差异次之;太湖猪和姜曲海与长白猪之间的差异最大。 试验表明,不同品种以及品种中不同类群间也存在血清交叉反应强度和亲缘关系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从山西省50多个规模化养猪场无菌采集疑似大肠杆菌病死仔猪心、肝、脾、肠系膜淋巴结以及可疑病猪的直肠内容物等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血清型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从50多个养猪场中分离出69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属30个血清型,其中,主要流行血清型为O138,O101,O9,O119,O141。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致病菌株对头孢呋辛钠、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磷霉素这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利福平、痢菌净、红霉素、诺氟沙星、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强力霉素、罗红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的耐药性菌株比例在65%以上,说明山西地区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多样、耐药性强、耐药谱广。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峡库区10个区的猪场采集仔猪腹泻粪便等病料112份,经过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分离到82株猪源性大肠杆菌,其中75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对82株猪大肠杆菌进行了15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发现,分离菌株对15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20.
从天津地区分离鉴定猪水肿病大肠杆菌27株,并测定了分离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定型的23个分离株分属O139,O101,O138,O 108,O141,O147,O149,O 21,O8等9个血清型(4株未定型),其中O 139,O138,O101为优势血清型;10个试验菌株可以产生水肿毒素;11个强致病性菌株中,5株可产生明显溶血环,而16个弱致病性菌株均无溶血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头孢氨苄的抑菌作用最强,但所有分离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