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梯度的吡啶羧酸铬对热应激期奶牛体温、呼吸率、产奶量和牛乳中铬及乳成分的影响,为吡啶羧酸铬在奶牛热应激期的安全应用提供依据。选择20头荷斯坦泌乳牛,采用单因子区组设计,分为对照组和处理Ⅰ、Ⅱ、Ⅲ三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吡啶羧酸铬4、8和12mg/(头·d),试验期60d。结果表明,奶牛在热应激状态下,日粮中添加吡啶羧酸铬4、8、12mg/(头·d)对牛奶中铬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对牛奶常规成分(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总固形物)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8、12mg/(头·d)水平的吡啶羧酸铬对减缓奶牛热应激、提高产奶量有显著作用(P<0.05)。  相似文献   

2.
选取18只32周龄岭南黄公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与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3mg/kg和6mg/kg。试验期14d。在试验的第10天对公鸡施行急性热应激(39℃,2h;40℃,2h)处理,分别于热应激前1d,热应激后4h、2d采集血样测定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试验结束时,宰杀公鸡、称睾丸重量并观察其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3mg/kg的大豆黄酮能显著(P<0.05)增加睾丸曲细精管直径。大豆黄酮对急性热应激公鸡的精子活率、精液密度、各级生精细胞含量、睾丸增重、睾丸重/体重等无显著影响。日粮中添喂3mg/kg和6mg/kg的大豆黄酮可降低急性热应激后公鸡T3、T4水平,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15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每组奶牛分别饲喂不同日粮:Ⅰ组(基础日粮)、Ⅱ组(基础日粮+200 mg大豆黄酮/d)、Ⅲ组(基础日粮+200mg染料木素/d),试验期60 d内每隔15 d晨饲前空腹采集血样,进行血液生化及流变学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大豆黄酮组(Ⅱ组)球蛋白(GLOB)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分别较Ⅰ组显著降低(P<0.05);Ⅱ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高于Ⅰ组(P<0.05),但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同Ⅰ组相比显著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P<0.05);血清钙含量Ⅱ组和Ⅲ组分别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其他各项血常规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奶牛血液流变学方面,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有显著降低奶牛全血粘度(ηb)及相应全血还原比粘度(ηr)、血浆粘度的作用(P<0.05);各组红细胞压积(PCV)、红细胞聚集指数(AI)差异不显著(P>0.05);红细胞刚性指数(IR)Ⅱ组和Ⅲ组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纤维蛋白原(FG)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选择40头产奶量、胎次、泌乳期相近的荷斯坦牛,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n=10)。预饲1周后,分别在各组奶牛基础日粮中添加0、200mg、300mg、400mg的大豆黄酮(DA),连续60d。试验开始时及第10、30、60天尾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结果表明,第60天时试验Ⅲ组血清Gl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血清中TG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个试验组血清T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但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DA可通过改变糖及脂肪代谢来增强奶牛对热应激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豆黄酮对奶牛血清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40头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按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n=10),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45、60、70mg/kg的大豆黄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在试验前及试验后10、30、60d颈静脉采血,测定4组奶牛血清中SOD、GSH-Px、CAT活性,MDA含量、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T细胞数,探讨大豆黄酮对奶牛血清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GSH-Px、CAT和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MDA含量明显低于饲喂大豆黄酮前(P<0.01);大豆黄酮60、70mg/kg添加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T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6.
大豆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奶牛内分泌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15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每组奶牛分别饲喂不同日粮:Ⅰ组(基础日粮)、Ⅱ组(基础日粮+200 mg大豆黄酮/d)、Ⅲ组(基础日粮+200mg染料木素/d),试验期60 d内每隔15 d晨饲前空腹颈部采集血样,进行血液内分泌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对泌乳中期奶牛血清胰岛素(INS)、甲状腺激素T3、T4含量虽有一定的增高趋势,但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血清中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各组间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结论: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具有提高奶牛GH、PRL和E2水平的作用,但对INS、T3、T4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喂不同水平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产奶量、泌乳天数及胎次配对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试验Ⅰ、Ⅱ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除饲喂基础饲粮外,分别饲喂5、15和30 mg/kg的大豆异黄酮。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60 d,每5 d测定平均日产奶量,每10 d测定乳成分。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60天,试验Ⅲ组的平均日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0.77%,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Ⅱ组的平均日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3.60%和11.34%(P0.01);试验Ⅲ组的乳中乳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P0.01);对照组乳中体细胞数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大豆异黄酮对奶牛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大豆异黄酮可以提升奶牛的产奶量、乳蛋白率和抑制体细胞数的增加,且饲喂30 mg/kg大豆异黄酮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试验为研究饲喂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围产期奶牛免疫性能的影响,选用体重550kg左右、预产期相近、2~5胎、体况评分3.5分左右的围产期中国荷斯坦奶牛24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试验Ⅰ组(基础日粮+55IU/kgBW维生素A)、试验Ⅱ组(基础日粮+110IU/kgBW维生素A)、试验Ⅲ组(基础日粮+220IU/kgBW维生素A),试验期75d。结果表明:饲喂不同水平维生素A后,试验Ⅱ、Ⅲ组奶牛在分娩后1d白细胞数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奶牛血清中IgA、IgG在产前7d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P0.05);在分娩后1d,奶牛血清中IgA、IgM含量试验Ⅲ组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P0.05);产后7d,试验Ⅲ组奶牛血清中的IgA、IgM、IgG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在产后30d,试验Ⅲ组奶牛血清中IgM含量高于Ⅱ组,差异显著(P0.05)。综合试验结果可知,饲喂220IU/kgBW的维生素A可以更好的提高围产期奶牛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每组奶牛分别饲喂不同日粮,(基础日粮)为Ⅰ组、(基础日粮+200mg大豆黄酮/(d·头-1))为Ⅱ组、(基础日粮+200mg染料木素/(d·头-1))为Ⅲ组,测定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对奶牛采食后2h瘤胃内与粗纤维、淀粉及蛋白质降解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均显著提高了瘤胃内微晶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水杨苷酶、木聚糖酶的活性(P<0.05);淀粉酶和蛋白水解酶活性方面,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均没有对各组活性产生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丙酸铬对热应激期间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54头泌乳天数、产奶量、胎次相近的泌乳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和20 g/d丙酸铬。结果:添加丙酸铬可以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产奶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60和1.32 kg/d,但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乳蛋白、尿素氮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表明,夏季热应激期间,在日粮中添加丙酸铬有提高产奶量的趋势,有助于减少乳房炎的发病率、降低乳中体细胞数、改善乳房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