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架设好必要的"防火墙",建立更加牢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想尽一切办法振兴乡村、发展农业、造福农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资本下乡,让资本扎根土地、服务"三农",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必要之举。然而,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下乡资本"跑路"、涉农项目烂尾;土地流转出现纠纷,农民利益受损;流转土地出现"非粮化""非农化"现象。这让人思考,如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资本下乡确保农民利益的典型模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资本下乡确保农民权益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确保农民在乡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落实法律法规赋予农民的利益、进一步完善农民核心利益表达机制、切实保护好村民和村集体的发展权、完善乡村空间资源的价值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下足"绣花"功夫,让农民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感受到发展的温度,才能激发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也就是说,干好乡村的事,不光要懂农情,还要有感情。这些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接连出台,农村成了投资热土。各路资本纷纷跨界务农,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4.
罗尧 《河南农业》2018,(35):4-5
习近平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乡村振兴战略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总体要求,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点战略支撑点,通过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强;建设美丽乡村,呈现农村美;推进城乡均等化,实现农民富;因时因地制宜,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大举措。在乡村社会结构分化的背景下,一般农业型地区的留村青壮年农民,积极流转土地形成适度规模经营,面向市场,兼职副业,逐渐发展成中坚农民群体。在日渐空心化的村庄内部,他们是组织小农户进行市场化生产、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维护乡村秩序和坚守本土传统文化礼俗等的重要力量。工商资本下乡在为地方农业创造新局面的同时,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也客观证明现阶段工商资本并不能完全适应或主导乡村的生产生活,反而挤占了普通农户和中坚农民的发展空间和利益。  相似文献   

6.
王秀艳 《北京农业》2013,(23):26-29
本世纪以来,中国新兴的两种都市农耕:市民下乡体验式农耕和农业进城的都市农耕。这两种农耕方式,拉近了市民和农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距离,践行了"人本、生态、和谐"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兴起新一波的工商资本下乡热潮。乡村振兴战略既为资本下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对资本下乡提出了新要求。工商资本下乡过程中涉及多方利益主体,主要包括中坚农民、基层组织和工商资本,这3方主体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如何在资本下乡过程中充分发挥不同利益主体的作用,是当前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基于此,对工商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身份及功能进行解构,分析各利益主体间的协同关系,提出多主体利益结合的最优解,以期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8.
正昔日的贫困村如何将乡村美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让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成为村庄发展急需破解的难题。几年来,在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撮合之下,来自城里的资本与"童话沟"握手,逐步形成了资本下乡扶产业、"智力下乡"带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工商资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对于可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农业项目,工商资本可参与投资,来打造产业共同体,促进互惠共赢目标的实现。就工商资本下乡带来的冲击以及乡村的回应进行阐述,就案例开展分析,并在乡村振兴视阈下就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提出可行建议,旨在通过工商资本作用的发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十九大报告用专门章节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章修正案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总则,这是史无前例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贵州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农村发展潜力大、任务重,所以就十九大关于"三农"工作的精神与大家交流。一、用习近平"三农"思想指引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我们都知道,习总书记曾经是下乡知青,在陕北当过7年农民,他始终关心关注指导"三农",对农村情况有深切感知,对农民群众有深厚感情,对"三农"问题有深刻思考。党的十  相似文献   

11.
工商资本下乡促进了农地流转吗?——来自CLDS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推进工商资本下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工商资本下乡行为异质性的视角,从租赁农地和提供机耕服务两个方面梳理工商资本下乡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可能路径,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44.46%和25.01%的调查农户所在村有工商资本下乡租赁过农地和提供过机耕服务;21.17%和72.06%的调查农户所在村有工商资本不止一次下乡租赁过农地和提供过多元化惠农服务。工商资本下乡租赁农地显著降低了农户的农地转入概率,对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影响不显著;工商资本下乡提供机耕服务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农地转入概率,降低了农户的农地转出概率。户主年龄、性别、家庭实际耕地面积和村居劳动力年龄结构等因素也能够促进农地流转。随着工商资本下乡租赁农地强度的增加,将降低农户农地转入和转出概率;若工商资本下乡提供多元化惠农服务,将显著提高农户的农地转入概率,降低农户的农地转出概率。因此,需加强对农地流转的监督和管理,警惕工商资本下乡过程中大量"圈地"导致的土地"非粮化"和"非农化"现象,加快建立工商资本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门源县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鼓励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参与全县种养业,带动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先进技术、理念、管理等进入农业农村,助推农牧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浅谈农业科技下乡对发展农业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秀霞 《河南农业》2014,(21):62-63
<正>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发展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三农"方针政策,发展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紧紧围绕河南省粮食产能建设规划,大力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一、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省农业厅组织各级农业科技人员,充分利用河南省农业冬闲这一有利时机,以五大粮食作物科技高产攻关模式为重点内容,深入乡村农户,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专家巡回  相似文献   

14.
<正>联想种水果、京东种水稻、恒大做粮油……在产业大佬纷纷"下乡务农"的同时,一批新生代职业农民也瞄上了农业新"蓝海"。7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部署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一批"有知识、懂科技、会经营"的"80后""90后"新生代职业农民从城市回到乡村,带回了农业经营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正在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一种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实施,在统筹小农经济要素,发挥农业规模化效益;保护农民土地产权,保持土地政策的稳定性;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其他非农收入;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吸引外部资本注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现状以及实践调查发现,现阶段农业生产托管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发展困境,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发展,并针对存在的困境,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持续壮大托管组织,积极发挥示范效应;积极完善相关制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劳动力再就业,增加农业增收渠道;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引导资本下乡。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优质非农资源要素流向农村十分困难。而随着国家对乡村发展的大力扶持,资本下乡成为一股热潮,资本下乡的现象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资本下乡为乡村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乡村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首先对关于“资本下乡”的国内研究概况进行介绍。随后从资本下乡的阶段划分以及目前学术界对资本下乡所研究的不同聚焦点两方面对“资本下乡”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微言     
"对于规模化经营的承包地,主要可从三方面来做:一是种植大户或种植能手;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农业高科技企业带资本、带技术下乡,承包土地、转包土地、租赁土地,发展高科技农业。"——2012年12月15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强调,下乡的资本应该主要指农业高科技企业,而这些资本不能偏离农业。如果偏离,就要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中约有9亿是农民.可是长期以来.农民、农村、农业的法律服务市场如何,并不为有关人员所重视,现在社会上有各式各样的法律援助活动,针对农民的送法下乡活动也已在一定范围内蓬勃展开。然而,正是一个“送”字,就表达出活动者从一开始就是以施舍者的面貌出现在广大农民面前的,他们没有深入我解农村、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新时代新要求,而实现乡村振兴关键依托人才振兴。文中就如何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村也在不断发展分化,当代的中国农村依照土地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业型乡村",另一类是"城中村"或"城郊村"。我国的农村90%以上属于农业型乡村,对农业型乡村土地管理的研究关乎我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也关乎我国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选取一个典型的中部农业型乡村——H省Y市S村为例,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站在国家行政管理和基层民主自治的角度,通过典型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我国中部农业型乡村土地管理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