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杜珉 《农业展望》2006,2(3):32-36
针对世界棉花生产与供求,从棉花种植面积与产量、世界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世界棉花供求格局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20世纪中期后的10年间,世界棉花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单产缓慢攀升,棉花产量与消费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发展,且产量的波动幅度大于消费.针对世界棉花市场与贸易,从棉花市场、棉花价格、棉花贸易国、棉花政策等方面分别作了分析.目前世界棉花的绝大部分贸易量集中在少数棉花大国之间.由于棉花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很大,开始出现棉花期货市场,在世界棉花贸易中期货市场发挥了规避风险、发现价格的重要功能.分别介绍了世界棉花市场上主要的棉花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并对世界各主要棉花大国的棉花支持政策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棉花在整个生长期,都可能发生各种气象灾害,导致严重减产。介绍了棉花播种-苗期冷(冻)害、棉花雹灾、棉花雨涝害、棉花旱灾、棉花干热风害、棉花热害、棉花吐絮期霜冻害等灾害的症状,并且针对各种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灾救灾措施。  相似文献   

3.
棉花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保障棉花生产安全尤为重要。将平衡施肥技术应用于棉花生产中,结合棉花需肥特点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有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满足棉花对肥料的需求,实现棉花高产稳产丰收。文章首先从棉花全生育期需肥量、棉花需肥特点、棉花生长中氮磷钾的作用等方面概述了棉花的需肥特点及规律;其次从有机肥施用问题、施肥类型不合理、施肥量不合理、施肥时期不合理、施肥方法不合理、肥料比例不合理、忽视微肥喷施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棉花施肥存在问题;最后从棉花施肥原则、棉花适宜肥料用量与配比、棉花平衡施肥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棉花平衡施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李娇娇  原保忠  张献龙  彭龙  周欢  刘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87-18589,18604
从不同角度开展对棉花钾肥施用问题的研究,探讨棉花施钾现状和钾肥施用效果。从棉株生育、棉花产量、棉花品质、棉花生理和棉花抗逆性方面,说明钾肥在现在棉花生产上的重要性。同时,对棉花钾肥的施用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影响机采棉采摘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为优化水平摘锭式采棉机摘锭结构以及筛选合理棉花采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因子试验设计方法,分析棉花品种、棉花含水率、棉花脱叶时间对棉花与铃壳间分离力、棉花自身扯断力的影响。【结果】棉花含水率、棉花脱叶时间、棉花品种对棉花与铃壳间分离力、棉花自身扯断力的影响均显著(P<0.05),棉花脱叶时间对机采棉采摘力学特性的影响远大于棉花含水率和棉花品种。【结论】随着棉花含水率的提高,棉花与铃壳间分离力逐渐减小,棉花自身扯断力逐渐增大;随着成熟时间增加,棉花与铃壳间分离力、棉花自身扯断力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相同因素水平下,棉花自身扯断力始终大于棉花与铃壳间的分离力。  相似文献   

6.
作物茬口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在连作8 a的棉田分区种植小麦、甜菜和棉花,次年再全部种植棉花,研究不同作物茬口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茬地棉花的各项农艺性状优于连作棉花,其中麦茬地棉花的株高、主茎叶片数、果枝数与连作棉花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麦茬地棉花单株干质量、叶绿素含量也均优于连作和甜菜茬棉花。倒茬地棉花比连作棉花平均增产15.2%,其中麦茬地棉花增产21.9%,甜菜茬棉花增产8.6%。麦茬地棉花产量的提高主要在于单株铃数和单铃质量的提高,分别比连作棉花提高23.5%和6.1%。  相似文献   

7.
从棉花超高产的概念界定以及棉花产需缺口难以逆转、扩面增产潜力有限、产量是棉农增收的基础、产量与质量是辩证的统一等方面阐述了棉花超高产的必要性,从棉花产量的理论潜力、建国以来棉花单产在波动中上升和棉花高产田块的实例论证了棉花超高产的可行性,提出了棉花超高产的技术途径,即品种是实现棉花超高产生产目标的核心技术,栽培技术是实现棉花超高产生产目标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减灾抗灾技术是实现棉花超高产生产目标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牛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6,(29):218-221
近年来,滨州市棉花面积下滑,棉花纤维质量总体偏差,造成滨州市棉花产业链不可持续发展。根据滨州市纤维检验所数据,分析了当地棉花质量现状,进一步探究了品种短板、种植及存储方式不科学、气候变化等导致滨州市棉花纤维品质差的原因,提出了优化生产布局、提升棉花质量、实施良好棉花项目的对策建议,促进滨州市棉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成友  杨红  刘春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88-20092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棉花期货价格与不同区域棉花现货价格的关系,以便在新形势下不同区域制定出相应的策略。运用Eviews5.0统计软件中的ADF单位根检验、E-G两步法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棉花期货价格与全国棉花现货价格、新疆棉花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棉花期货价格与全国棉花现货价格、新疆现货价格均具有长期均衡关系;棉花期货价格对全国棉花现货价格、新疆棉花现货价格具有单向引导作用;棉花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在我国棉花市场中的发挥的作用要优于在新疆棉花市场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棉花产业构成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世界棉花生产剧烈波动,导致棉花产业的发展存在困境。通过对世界棉花生产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影响棉花生产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认为:棉花消费对棉花生产具有稳定的、显著正向影响力,棉花库存对棉花生产具有稳定的、显著负向影响力,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中国棉花生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棉花生产形势分析,指出粮棉争地是棉花生产徘徊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粮棉碰撞系数的概念和指标。对不同熟制地区粮棉碰撞系数的研究认为,发展棉田多熟种植是解决粮棉矛盾的有效途径。从今后棉花生产区域布局讲,认为在主攻新疆棉区棉花生产的前提下,应通过套种稳定黄淮海棉区棉花播种面积,适当消减粮棉矛盾突出棉区的棉花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了棉花生长过程中易发生的棉花黄萎病、枯萎痛、炭疽病、棉盲蝽、棉铃虫、红铃虫及棉蚜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症状,并针对各种棉花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和化学措施进行治理,为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别在长江下游沿海棉区(大丰) 和沿江棉区(南京),以早熟常规棉中棉所50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双因素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直播棉田以棉花3叶期为起始日期,移栽棉田以移栽后第3 d为起始日期,采用随机调查法,调查整株棉花所有器官,记录棉株上节肢动物的种类及数量。【结果】 栽培措施对棉田天敌亚群落个体数及益害比作用显著,且趋势一致,移栽棉田更有利于天敌发生,益害比更高,不同施氮量对棉田昆虫无明显影响。棉田中主要是棉蚜、烟粉虱、绿盲蝽和花蓟马等刺吸式害虫,主要天敌草蛉、蜘蛛和瓢虫。棉蚜、朱砂叶螨、花蓟马、烟粉虱和绿盲蝽在8月中下旬和9月上中旬发生数量较集中,其中直播棉田棉蚜、朱砂叶螨发生数量相对较多,移栽棉田花蓟马和绿盲蝽发生量相对较多,不增施氮肥棉田花蓟马发生数量相对较多,烟粉虱在棉田间均有发生,且数量较多。草蛉在8月下旬和9月上中旬发生数量大。6月下旬和7月上中旬蜘蛛和瓢虫发生数量大。其中移栽棉田蜘蛛和瓢虫发生量相对较多,增施氮肥棉田草蛉和瓢虫发生数量相对较多。害虫亚群落在南京移N0棉田中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直N0棉田,优势集中性指数则相反;天敌亚群落在大丰移N10棉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直N0棉田,优势集中性指数则相反。【结论】 棉田昆虫消长动态及发生量因栽培措施和施氮量不同而略有差异。害虫亚群落在移栽方式且不施氮肥的棉田中群落稳定性最高,而天敌亚群落在移栽且增施氮肥的棉田中稳定性最高。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海陆嫁接棉在江苏沿海地区推广提供科学栽培依据.[方法]以海岛棉比玛为砧木,以陆地棉中棉所75为接穗的海陆嫁接棉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量和密度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对海陆嫁接棉生长发育进程影响不大,对产量影响较大.适度增加施肥量、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籽棉产量.[结论]尿素931.5 kg/hm2、三元复合肥486 kg/hm2、过磷酸钙675kg/hm2、菜籽饼2700 kg/hm2与密度15000株/hm2的组合海陆嫁接棉籽棉产量最高,僵瓣花率较低,霜前花率较高.这是江苏沿海地区海陆嫁接棉合理的栽培施肥量与密度配比.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我国棉种从加工到市场流通中质量追溯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棉种加工工艺,从RFID电子射频识别技术入手,考虑各个环节棉种质量安全信息的内容,通过分析读写设备硬件结构和部分软件程序进一步说明如何实现棉种RFDI标签的数据传输,设计了基于RFID的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构架,同时分析了基于RFID的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框架的可行性、可靠性和效益性。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实时查阅,监督棉种加工的生产信息及销售信息,掌握棉种的质量安全等级,从而提高在各个流通环节上棉种质量安全信息,有效杜绝伪劣棉种流入市场,最终实现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新疆机采棉发展回顾、现状分析及措施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是新疆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兴衰直接关系到新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棉农植棉积极性的提高。近年来,机采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采棉效率,缓解了用工难的问题,但棉花价格却在低位徘徊,棉农收益并没有因采棉效率的增加而提高。通过回顾新疆机采棉的发展历程,简述了新疆机采棉发展现状,提出了新疆机采棉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旨在为我国新疆机采棉产业发展提供解决思路,推动新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德州市1997—2005年抗虫棉棉铃虫发生情况的系统调查和数据分析,表明抗虫棉对各代棉铃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但防治压力仍然较大,其他寄主田已成为棉田棉铃虫的主要虫源基地。种群数量的消长主要受气候、虫源、食料、天敌、及防治状况等综合影响。防治策略上,对二代棉铃虫要适当施药防治,对三、四代棉铃虫应注重施药防治,重点保护棉花蕾铃;同时,注重对玉米、花生、大豆、辣椒及蔬菜田棉铃虫的防治,减轻棉田防治压力,全面压低棉铃虫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我国棉花流通体制的沿革,评析了我国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中面临的考验。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棉花期货在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中的作用,并就促进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尝试性的建议,即为我国棉花期货市场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积极培育棉花期货市场交易主体;尽快放开资金和投资者准入限制等。  相似文献   

19.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大田棉花为对照(CK),与20年生扁桃树下间作棉花(扁桃树下东西两侧第一行的棉花、垂直最大冠幅处的棉花、垂直最大冠幅外2 m处的棉花)的光合特性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扁棉间作改变了棉花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对照棉花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都呈双峰曲线,而间作棉花的变化规律都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时间早晚与树影变化长度和方向有关.②扁棉间作对棉花的产量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间作减少了株数单位面积、单位面积铃数和单株成铃数,进而影响了籽棉和皮棉的单位面积产量,扁桃树树冠内侧、树冠外侧2 m处的籽棉平均667m2产分别较对照递减了66.92;和42.78;.  相似文献   

20.
2000-2001年在新疆喀什叶城县研究了转Bt基因棉MD-80不同发育阶段对棉铃虫的抗性表达和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果表明:1)转Bt基因棉棉叶对棉铃虫初孵幼虫有2个抗性高峰期5月中下旬和7月底,抗虫性分别为94.5%和83.3%,8月份抗性最低(22.7%),而河南的研究表明8月份正是第2个抗性高峰,抗虫效果高达93.8%;2)7月上旬棉株不同器官抗棉铃虫的强弱依次为:棉苞叶(96.7%),棉蕾(74.2%),花瓣(60%),棉叶(50.2%),棉铃(30%),花蕊(26.8%);3)转Bt基因棉对不同龄期棉铃虫抗性随着龄期的增大而降低;4)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均匀度顺序依次为普通棉对照田(不进行任何防治,0.7706和0.1883),Bt棉药防田(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0.3968和0.0931),Bt棉自控田(仅依靠自然天敌控制害虫,0.2211和0.0549),优势集中性依次为Bt棉自控田(0.9264),Bt棉药防田(0.8625),普通棉对照田(0.6881),表明普通棉对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最稳定,Bt棉药防田次之,Bt棉田自控田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