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山东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测定鲜切苹果经不同浓度茶树精油(0.1%、0.3%、0.5%(V/V))和1.5%(m/V)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处理后,在4℃贮藏过程中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色差、VC含量、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研究茶树精油-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对鲜切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茶树精油复合海藻酸钠涂膜处理可以有效保持鲜切苹果的鲜度和硬度,减少失重率的增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抑制褐变,同时减缓VC含量、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速度.其中,1.5%海藻酸钠和0.1%茶树精油复配涂膜处理鲜切苹果的效果最佳.该研究结果可为茶树精油复合海藻酸钠涂膜在鲜切水果保鲜上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含茉莉酸甲酯的生物活性膜对蓝莓采后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为试材,采用涂膜与生物防治结合的方法,以1.5%海藻酸钠+0.3%甘油为主要材料,无菌水为溶剂,分别加入109CFU/m L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和100μmol/L茉莉酸甲酯进行涂膜处理,研究蓝莓在0~2℃下贮藏28 d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采用1.5%海藻酸钠+0.3%甘油+109CFU/m L C.laurentii+100μmol/L茉莉酸甲酯复合涂膜液处理的蓝莓失重率和腐烂指数明显降低,糖、酸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减缓,果实可保持较高的硬度和弹性,丙二醛的产生受到抑制,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得到提高,使蓝莓果实能够保持良好的外观品质和较高含量的营养成分,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Nisin是由乳酸链球菌生产的一种多肽型天然食品防腐剂。研究了Nisin对辣白菜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NIsin配合其他食品防腐剂对辣白菜的储藏可起到良好的防腐保鲜效果。质量分数为0.2g/kg的Nisin和0.3g/kg的脱氢醋酸钠可使真空包装的辣白菜在室温(25℃)的保质期达到20d。  相似文献   

4.
以樱桃番茄为试材,以大豆分离蛋白(SPI)、蜂蜡、芦荟原汁等不同组合作为涂膜材料对樱桃番茄进行涂膜处理,通过测定樱桃番茄的失重率、硬度、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等指标,研究不同涂膜处理对樱桃番茄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大豆分离蛋白+30%芦荟原汁+0.2%蜂蜡复合涂膜可以降低樱桃番茄失重率,有效维持番茄果实的硬度、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pH,对樱桃番茄的保鲜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豆分离蛋白对库车小白杏进行涂膜处理,通过测定贮藏期小白杏腐烂率及相关品质指标的变化,评价小白杏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涂膜处理能降低小白杏的腐烂率,保持小白杏的硬度,抑制呼吸强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VC的降解,保持其感官品质,达到延长贮藏期的目的。综合考虑,添加质量分数6%大豆分离蛋白涂膜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常温条件下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处理结合不同保鲜剂的单一或复合涂膜处理对水蜜桃果实的保鲜效果,以期发现最适宜的处理方式延长其货架期。以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凤凰水蜜桃为试验材料,采用20 W的紫外灯进行处理(照射剂量:1 k J/m~2,照射距离:25 cm,照射时间:3 min),UV-C处理后的桃果实分组分别进行溶菌酶、抗坏血酸、海藻酸钠以及这3种保鲜剂复合共4种溶液涂膜处理,常温(28±3)℃条件保存,试验跨度为14 d,每隔2 d测相关生理生化指标。UV-C处理结合保鲜剂涂膜均能有效减少果实腐烂,明显延缓丙二醛(MDA)、多酚氧化酶(PPO)的上升趋势,并保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单一保鲜剂处理之间效果差异不明显;"UV-C+抗坏血酸+海藻酸钠+溶菌酶"复合处理的水蜜桃保鲜效果最好,腐烂指数、失重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在第14天分别低于对照组73.02%,67.16%,27.97%,呼吸高峰由4 d推迟至10 d,硬度、MDA增长和PPO活性增强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69.37%,45.06%,19.65%。UV-C处理结合抗坏血酸、海藻酸钠和溶菌酶复合保鲜剂处理的方法在常温条件下能够有效降低桃果实的腐烂程度,延缓丙二醛(MDA)、多酚氧化酶(PPO)的上升,明显推迟呼吸高峰,可作为一种新型水蜜桃果实常温保鲜方法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对茶多酚-海藻酸钠复合涂膜提升储藏过程中草鱼品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1.5%海藻酸钠溶液中分别加入0、1%、2%、3%(m/m)的茶多酚,制成茶多酚与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剂处理草鱼片,并以不作涂膜处理为对照组(CK),考察草鱼储藏过程中鱼肉的持水性、pH、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及质构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组草鱼品质变化程度明显较低,并且涂膜中茶多酚含量越高,鱼肉品质保持越好。由此说明,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能够有效控制鱼肉品质的劣变,保鲜效果良好,且以3.0%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组处理保鲜效果最佳,能够有效延长鱼肉的储藏期6 d左右。  相似文献   

8.
通过提取石莼、肉桂中活性成分制备复合可食性涂膜保鲜液,并对其在鲜虾保鲜中的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从鲜虾保鲜对照组和处理组试验得知,涂膜保鲜液对鲜虾保鲜的效果明显。保鲜240 min时,处理组内鲜虾虾体仍为灰色,而对照组已变为红色;处理组p H值无明显变化,对照组p H值先下降后上升;处理组虾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10.87 mg/100 g,对照组虾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33.2 mg/100 g(大于30 mg/100 g);处理组的汁液流失率为15.35%,对照组的汁液流失率为30.43%。  相似文献   

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试验地选择在合浦县石康镇太平村,属水稻穗颈瘟历年发生区.供试品种为野丝占,3月20日播种,4月22日移栽,规格15cm×20cm,黑泥散田,有机质含量3.28%,pH6.5,肥力管理水平中上. 1.2 试验设计与安排 试验药剂为25%咪鲜胺EC,由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为25%咪鲜胺EC(江苏南通江山农化公司生产,市场上购买). 设5个处理:处理A,试验药剂25%咪鲜胺EC 900g/hm2(商品量,下同);处理B,试验药剂25%咪鲜胺EC1 200g/hm2;处理C,试验药剂25%咪鲜胺EC1 500g/hm2;处理D,对照药剂25%咪鲜胺EC1 200g/hm2;处理E:空白处理(对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NaCl、麦芽糊精、注射型卡拉胶和海藻酸钠对羊肉持水性能和出成率的影响。采用L16(4)5正交实验得出最佳配比为(羊肉质量的百分数):大豆分离蛋白2%,麦芽糊精2%,NaCl1.8%,卡拉胶0.3%,海藻酸钠0.2%,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20℃,羊肉的持水性能和出成率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两种常见番茄致病真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筛选能同时有效抑制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晚疫病菌生长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供试病原菌的EC50值,并通过EC50值比较病原菌对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番茄早疫病菌对25%啶菌噁唑EC、25%咪鲜胺EC表现敏感,对50%腐霉利WP、0.3%丁子香酚SL和10%多抗霉素B WP表现中抗;番茄晚疫病菌仅对25%啶菌噁唑EC表现敏感,对25%咪鲜胺EC、0.3%丁子香酚SL和10%多抗霉素B WP表现中抗,对50%腐霉利WP则表现高抗。2种病原菌对2×108 cfu/g绿色木霉菌WP和8×109 cfu/mL枯草芽孢杆菌AS较为敏感,EC50值均小于1×108 cfu/L。化学杀菌剂中啶菌噁唑,生物源杀菌剂中丁子香酚、绿色木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2种番茄致病真菌的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用量少且毒性低,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以商洛“药食同源”植物南五味子为研究对象,对其木脂素类中的南五味子酯乙提取纯化及抑菌研究,复配Nisin、KGM、番茄红素制备复合涂膜保鲜剂,以期延长冷鲜肉贮藏期。HPLC测定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乙醇浸提南五味子酯乙,在超声温度68℃、料液比1:8、乙醇质量分数84%、提取时间60 min时,南五味子酯乙得率为1.426 mg/g。HPD100型大孔树脂纯化的南五味子酯乙对供试菌的抑菌顺序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以pH、TVB-N值、MetMb含量为冷鲜肉主要鲜度指标,考察不同浓度南五味子酯乙、Nisin、KGM、番茄红素对冷鲜肉保鲜效果影响,正交法优化复合涂膜保鲜剂最佳配方为2.5%南五味子酯乙+0.1%Nisin+0.4%KGM+0.03%番茄红素,在4℃可贮藏冷鲜肉10天。研究结果可为南五味子酯乙在冷鲜肉贮藏和保鲜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鸡肉制品中原料鸡的原始带菌量对其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有显著影响,试验发现,当原料鸡经过降菌剂清洗后、蒸煮带菌量很低甚至可以达到无菌状态,从而可以延长产品货架期。研究了以乳酸钠为主,与葡萄糖酸内酯、乳酸复配的保鲜剂。采用响应面法,通过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以菌落总数的降低率作为评价指标,以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为参考指标,同时与单一使用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效果对比,筛选出了最佳组合为葡萄糖酸内酯0.40 g/L,乳酸0.76 g/L,乳酸钠0.80 g/L的复合降菌剂,降菌率为84%。  相似文献   

14.
Nisin复合防腐剂在低温灌肠肉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以Nisin(A)为主防腐剂,以其它乳酸钠(B)、柠檬酸钠(C)和EDTA(D)为复合防腐剂,应用到低温灌肠肉制品中以延长其保质期.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L27(313)正交实验,以肉制品的保质期的时间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防腐效果最佳的实验组合A2B2C3D3.即Nisin 0.5 g、乳酸钠40 mL、柠檬酸钠3.0g、EDTA 0.5 g.  相似文献   

15.
为延长青圆椒的贮藏时间,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壳聚糖、柠檬酸、氯化钙复合涂膜对青圆椒的保鲜效果,并进行验证,筛选出较优的壳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质量浓度组合。结果表明,贮藏期间,氯化钙是影响青圆椒质量损失率、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主要因素,柠檬酸是影响青圆椒VC含量的主要因素。10 g/L壳聚糖,15 g/L柠檬酸,15 g/L氯化钙为复合涂膜保鲜剂较优组合,该复合涂膜保鲜剂可减轻青圆椒果实软化程度,减少其贮藏期内质量损失,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等营养物质的消耗及叶绿素的下降速度,抑制酚类物质含量的下降,维持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采前处理对蟠枣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新疆主栽鲜食品种蟠枣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果实花期、幼果期、膨大期、着色期采用清水(CK)、10 g/L氯化钙(CaCl2)、100 mmol/L水杨酸(SA)和10 g/L CaCl2+100 mmol/L SA进行采前喷施处理,采收后置于常温货架贮藏,每天统计果实的转红率、转红指数、腐烂率和失重率,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色泽等指标。结果表明:采前喷施CaCl2、SA和CaCl2+SA均可一定程度上抑制蟠枣的转红和腐烂,使其保持较低的失重率,使果实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保持较好的色泽,其中,10 g/L CaCl2+100 mmol/L SA采前处理效果最佳,常温货架8 d时,果实的转红率和腐烂率分别较对照低23.34个百分点和36.66个百分点,失重率仅为1.68%,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持在21.47%,硬度为9.45 kg/cm2,保持较好的商品性。综上,采前喷施10 g/L CaC...  相似文献   

17.
水稻恶苗病防治药剂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水稻恶苗病药剂防治现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检测了12种原药及12种制剂对多菌灵和咪鲜胺双重抗性藤仓镰孢菌(Fusarium fujikuroi)的室内毒力,并分别于2016和2017年进行了12种制剂的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检测结果表明,12种原药抑菌活性强弱依次为戊唑醇>氰烯菌酯>咪鲜胺>咯菌腈>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乙蒜素>嘧菌酯>噁霉灵>福美双>精甲霜灵>甲霜灵;12种制剂抑菌活性强弱依次为0.25%戊唑醇FS>25%氰烯菌酯SC>25%咪鲜胺EC>20%氰烯菌酯?杀螟丹WP>25g/L咯菌腈FS>16%咪鲜胺?杀螟丹WP>62.5g/L精甲霜灵?咯菌腈FS>22%氟唑菌苯胺FS>12%甲?嘧?甲霜灵FS>17%多菌灵?福美双FS>17%杀螟丹?乙蒜素WP>15%噁霉灵WP。2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种制剂推荐剂量下对水稻恶苗病防效高低依次为22%氟唑菌苯胺FS>25%氰烯菌酯SC>20%氰烯菌酯?杀螟丹WP>17%杀螟丹?乙蒜素WP>62.5g/L精甲霜灵?咯菌腈FS>12%甲?嘧?甲霜灵FS>0.25%戊唑醇FS>25%咪鲜胺EC>16%咪鲜胺?杀螟丹WP>25 g/L咯菌腈FS>17%多菌灵?福美双FS>15%恶霉灵WP。22%氟唑菌苯胺FS、25%氰烯菌酯SC、20%氰烯菌酯?杀螟丹WP等3种制剂在水稻恶苗病防治及抗性治理中具备更为优良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为水稻恶苗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旨在通过赤霉酸和杀菌剂处理,在降低蒜薹病害发生的同时较好地保持其品质。以金乡蒜薹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赤霉酸GA3 50 mg/L(S2)、赤霉酸GA4+7 50 mg/L(S3)、赤霉酸GA4+7 25 mg/L(S4)、咪鲜胺800倍液(S5)、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S6)、GA4+7 25 mg/L+GA3 25 mg/L(S7)、GA4+7 50 mg/L+咪鲜胺800倍液(S8)、GA4+7 25 mg/L+咪鲜胺800倍液(S9)、GA4+7 50 mg/L+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S10)、GA4+7 25 mg/L+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S11)10个处理,以浸泡清水作为空白对照(S1),采收后将薹苞部分放入药液中浸泡5 min,放入恒温冷库(0℃)中贮存,6个月后调查病害发生率,测定蒜薹的含水量,叶绿素、Vc、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的结果比较,赤霉酸与杀菌剂能够抑制蒜薹贮存期病害的发生,发病率均抑制在20%以内;蒜薹含水量总体提高1.5%左右,V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3.5、4.9 mg/100 g以上,可溶性糖含量提高2.0 mg/g左右,能够减缓蒜薹中水分、Vc、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的损失。其中GA4+7 50 mg/L+咪鲜胺800倍液混剂效果最佳,各指标值均远高于对照,两者之间差异显著。研究表明,赤霉酸与杀菌剂处理能够有效降低贮存期蒜薹的发病率,减缓营养物质的流失,提高贮存后产品的质量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贮前外源水杨酸处理对桃果冷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商品成熟期的桃(Prunus persica L. cv. Beijing 24),采摘后分别用0、0.35、0.7、1.0 mmol/L 水杨酸 (Salicylic acid,SA)溶液浸泡5 min,在0℃的低温下贮藏28d,然后转到20℃下3d(模拟货架期)。货架期结束时,观察果实冷害和腐烂发生状况并计算果实冷害指数和腐烂指数,测定果实的硬度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 mmol/L SA处理对维持果实硬度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显著降低了冷害指数、腐烂指数和丙二醛含量,其他两种浓度的SA处理与对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1 mmol/L SA能够减轻桃果的冷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冷藏中期(14d)、冷藏结束时(28d)和货架期结束时,1 mmol/L SA预处理的桃果肉的还原性抗坏血酸与氧化性抗坏血酸含量之比(AsA/DHAsA)分别比对照高39%,61%和55%。在冷藏中期(14d),还原性谷胱甘肽与氧化性谷胱甘肽含量之比(GSH/GSSG) 比对照高68%。在贮藏和货架期结束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上述结果说明,水杨酸能减轻桃果由于冷贮发生的冷害与诱导提高抗氧化系统抗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活性有关,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可能是提高桃果实冷藏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