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实现全学科育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理念与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专业知识、考核机制等进行有效融合,在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2.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是一门研究加工过程中工艺问题的应用性技术学科,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深度挖掘课程中所潜在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及时、有效、自然地融入到专业课堂,充分发挥机械制造工程学专业课"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切实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虽然经过推进实施,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逐渐实现,但在实施阶段,发现由于学科的差别导致工科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推进较为缓慢,隐性育人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从教师育人意识、思政元素挖掘动力、示范课程的辐射带动作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制约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进一步推进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明确育人目标、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建立跨学科的课程思政教研团队、坚持持续改进反馈机制的解决对策,期望实现工科类专业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既要讲好专业知识,也要以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深入挖掘思政素材,在教学中灵活有效应用思政元素,从而体现课程思政在教学工作中的价值引领作用。课题组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例中,通过一些典型案例将知识点和思政元素结合讲授课程,进而达到思政元素和专业内容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大任务和关键角色。基于此,各高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出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已是必然。为践行“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实现全方位育人,课题组以“土壤肥料学”课程开展思政建设为例,基于课程的特色和育人目标,挖掘思想政治要素及育人功能,结合多媒体及课堂讨论等方式合理设计教学实践方法,并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素质考核,形成全过程、多角度、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在“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学生的学习风气、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学习积极性及思辨能力大幅度提升,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从培育课程思政理念、重构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思政案例实践等方面进行“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思政探索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让专业课程成为课程思政实践的主渠道,实现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结合课程建设和全面贯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提出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理实一体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及方法,从整个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思政的融入,通过探索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内容,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本课题以"磁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为例,探讨了如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8.
"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科学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面大量广,具有育人的先导性,因此,该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通过讲解图纸的规范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并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介绍与制图相关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传递正能量,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细致的工作素养,以及一丝不苟、踏实敬业的"工匠精神",最终实现教书和育人的完美结合,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三线精神"来源于伟大的"三线建设"实践,所蕴含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是思政育人的重要精神瑰宝。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途径和关键课程。基于此,课题小组以汽车工程系"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班思政育人实践为例,提出要充分发挥"自学""共学""国学"和理论性、实践性相辅相成的原则,"三线精神"融入实践教学,探索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课程思政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研究现状与意义,并结合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及机械类专业特点,提出成立专业课研讨小组,学习装备制造业新技术、新工艺,创新课程标准,开展课程思政说课活动,创新教师评价体系等途径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月爱 《南方农机》2022,(4):176-178
"电气电子技术"课程是供用电技术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工学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电气电子技术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笔者以"电气电子技术"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思政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开放,将专业与育人相融合,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如何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效进行思政教育,课题组分析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以"PLC编程与应用技术"为例,对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三年级学生开展了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结合PLC课程特点,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思政元素进行教学设计,对教学资源进行了二次开发,建立了PLC课程思政元素库。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热情得到提高,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课堂学习抬头率及作业完成情况都有所提升;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得到了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职业规范及家国情怀,而且能提高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了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3.
育人要"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育要"三进教育"(教室、教材、头脑)。学校教育有思政课程,也要课程思政。作为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是必须面对和正视的问题,这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基于此,文章对消费心理学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题组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金相分析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为例,充分挖掘"金相分析基础"课程中的显性和隐性思政元素。利用信息化技术、网络资源和多年参加金相大赛的经验及成果,发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企融合的优势,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考核评价四个方面探索"金相分析基础"教学改革,使理论、实践、思政、竞赛四大环节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相互促进、相互检验,拟定出"3+1"的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构建出"理—实—竞—思"的全过程育人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本文以《职场英语》课程中"职业技能"教学项目为例,介绍如何将职业道德、地方文化、井冈山精神融入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国家大力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要求教师们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任务。"机械系统设计与实践"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提升国民素质、培养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职院校机械大类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课题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和教学体系评价等方面对课程思政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了探索和分析。通过课堂教学分析发现,在专业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与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将思政教育内容以案例形式融入"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通过课前引导、课中分析、课后延伸的"三步法"教学设计,使思政元素贯穿课堂内外。同时,形成包含思政素质和工程能力考核的课程评价模式,并构建以"互联网+"教学互动平台为依托的材料力学数字化思政案例库。"三步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不仅能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积极引导和浸润,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丁洁瑾 《现代农机》2023,(4):115-118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理念、新方式、新载体,一切课程都应发挥教学育人功能。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作为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规范自信、专业自信、科技自信和职业自信的制造巧匠。课程从育人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梳理重构,重组课程教学模块、配套项目新形态教材及挖掘创新设计案例库,探索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融入之道。  相似文献   

19.
马丹  骆社周  毋亭 《农业工程》2020,10(10):100-104
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农林类院校专业课《测量学》为例构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实施课程思政目标的有效教学路径,探索育才与育人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可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新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课题组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梳理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藏的思想内涵,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时代性和先进性,围绕全课程育人组织保障、专业顶层设计、课程思政知识技能点开发、专业课程课程标准修订、坚持思政教育常态长效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教学实践表明,专业教师和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接受度非常高,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