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内蒙古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集约化养牛场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用致细胞病变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毒株制备中和抗原,通过中和实验对采自乌兰浩特、巴彦淖尔和呼和浩特地区6个集约化奶牛场的509份血清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共检出阳性血清297份,6个牛场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阳性率分别为55.10%、38.80%、45.50%、50.00%、77.80%、33.33%;乌兰浩特、巴彦淖尔、呼和浩特这3个地区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77.80%、48.70%、33.33%,总血清阳性率为58.35%。说明内蒙古地区存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感染,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净化牛场。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查规模化牛场致犊牛腹泻轮状病毒病的感染情况,在石河子、昌吉、奎屯等地区的主要牛场采集犊牛腹泻样品共172份。通过设计并合成牛轮状病毒VP6基因引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试反应和ELISA双抗体夹心技术进行牛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显示:172份样品中有127份牛轮状病毒RT-PCR检测阳性,阳性率73.83%,经序列同源分析,VP6基因与标准序列同源性达到100%;采用ELISA方法,检测出显示阳性样品100份,阳性率72%。新疆部分地区主要规模化奶牛场和部分肉牛场犊牛遭受牛轮状病毒病的感染,部分规模化奶牛场犊牛感染严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北屯市周边地区养猪场主要疫病免疫效果。采集北屯市周边地区5个养猪场不同猪群的1 008份血清样本,应用ELISA抗体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口蹄疫(FMD)、猪瘟(CSF)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口蹄疫病毒(FMD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SSV)的平均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33%(850/1 008)、86.61%(873/1 008)和87.30%(880/1 008),且各养殖场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猪群整体免疫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70%)。说明北屯市周边地区猪场主要疫病免疫效果良好,但距离创建净化场还有差距,需要动物防疫部门和养猪场共同努力,修改完善免疫方案,切实提高猪群免疫水平,为北屯市养猪行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3820份血清样本进行口蹄疫(2235份)和小反刍兽疫(1585份)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2021~2022年度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血清抗体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4.70%(1893/2235)和86.56%(1372/1585),其中,2022年度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为86.25%(897/1040)高于2021年度的83.35%(996/1195);2022年度小反刍兽疫抗体合格率为89.37%(706/790),高于2021年度的83.77%(666/795),且均符合国家农业农村部相关规定。总体来看,该团场口蹄疫、小反刍兽疫抗体合格率初步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免疫效果较好,为确保辖区内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无疫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抗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从辽宁省各地区采集猪血清样本,应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抗体。结果,910份样品中有451份呈现HEV抗体阳性反应,阳性率为49.6%;抽检了10个规模化养猪场共280份样品,阳性率高达70.0%;抽查了不同年龄阶段猪血清样品,种母猪阳性率最高,为73.8%,仔猪次之,为67.5%,育肥猪最低,为37.0%。调查证明辽宁省各地区普遍存在HEV感染,被采集血清的成年猪未表现临床症状,说明HEV在本地区的猪群中主要表现为隐性感染,仔猪有少数出现症状,诊断为HEV与猪瘟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混合感染。关键词: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血清学调查;猪;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黄淮白山羊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掌握安徽省黄淮白山羊衣原体病的流行情况,本次调查采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主要养殖区的11个县(市)621份山羊血清进行了衣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1个县(市)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16.7%(104/621);对不同送检地区、不同年龄的山羊和不同状况母山羊的衣原体抗体阳性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主要养殖区的黄淮白山羊普遍存在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猪瘟流行情况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ISA对湖南省规模猪场送检的953份血清进行了猪瘟抗体的检测,对305个病例(场次)进行了猪瘟抗原的检测。结果表明未免疫猪的抗体阳性率仅为2%,免疫猪的抗体阳性率为55.59%;305个病例(场次)其猪瘟抗原的阳性率为61.97%。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辽宁省各地区采集猪血清样本和HEV感染疑似病例脑组织样品,进行HEV抗体和病原学检测,结果910份样品中有451份呈现HEV抗体阳性反应,阳性率为49.6%;23份疑似病料检测HEV阳性率为73.91%,多与PRRSV等病原混和感染.依据临床样本资料和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表明,辽宁省各地区普遍存在HEV感染,主要为隐性感染,发病猪均为45日龄以下仔猪.通过检测猪血清HEV抗体效价,可以判断HEV感染状态,为养猪场制定相应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奶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病毒性腹-黏膜病的发生情况,2009年5月对河南省的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和郑州市五区域20个奶牛小区的355头奶牛,随机采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奶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血清抗体,结果显示20个奶牛小区有17个奶牛小区感染有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场感染率为85%,各小区奶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检测阳性率在0-88.24%,血清阳性率平均为53.8%,表明该病在河南省奶牛中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ELISA方法对京郊某种鸡场2群鸡从出雏到45周龄进行禽白血病病毒p27(ALV-p27)抗原检测,对血清进行ALV-AB及ALV-J抗体检测,按标准计算方法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群鸡不同周龄直肠拭子中ALV-p27抗原检出率差异显著,出雏时为0.73%(2/273),8周龄最高,阳性率达45.06%(114/253);B群鸡不同周龄直肠拭子中ALV-p27抗原检出率差异显著,出雏时为0(0/182),14周龄时最高,达45.52%(66/145).A群鸡38,45周龄ALV-J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71%(15/42),27.08%(13/48),B群鸡27,34,43周龄ALV-J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0%(2/50),2.33%(1/43),9.30%(4/43).A群鸡45周龄ALV-AB抗体阳性率为8.33%(4/48),B群鸡34,43周龄ALV-A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8%(3/43),6.98%(3/43).同时建立PCR检测ALV的方法,分别扩增出大小为717 bp P27抗原片段和545 bp的ALV-J特异性片段,P27片段与ALV-J亚群毒株HPRS-103、NX0101的相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1.3%和94.7%,ALV-J特异性片段与ALV-J亚群毒株HPRS-103、NX0101的相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7.1%~97.3%和98.1%~98.6%.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梅花鹿副结核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调查2012年吉林省梅花鹿副结核病感染现状,为吉林省今后制订梅花鹿副结核病预防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采集吉林省富有代表性的4个梅花鹿养殖地区的630份血清样本,用ELISA方法进行副结核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吉林省梅花鹿血清中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阳性率为18.73%,其中,辽源的梅花鹿副结核病阳性率为25.00 %,为吉林省副结核病之首,而四平的梅花鹿副结核病的阳性率为11.86%,明显低于其他3个地区。通过对梅花鹿在年龄与性别方面进行统计学两两比较分析发现,仔鹿与育成鹿及成年鹿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育成鹿与成年鹿二者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鹿群的副结核病阳性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吉林省梅花鹿副结核病流行不容乐观,提示广大饲养者及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梅花鹿副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旋毛虫基因重组抗原快速ELISA诊断试剂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旋毛虫基因重组抗原(TSRA)建立了诊断猪旋毛虫病的快速ELISA诊断试剂盒,用TSRA和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抗原(ES)分别对12份人工感染旋毛虫病猪血清进行快速ELISA检测,阳性率为100%。在猪旋行虫病发病区随机采集103份血清和肉样,分别用TSRA和ES作抗原对血清进行快速ELISA检测,结果显示,它们与肌肉消化法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12%和96.3%,研究证明,用TSRA组装的诊断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湖北省内规模化养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感染及疫苗免疫状况,在省内17个地市的50个规模化猪场采集516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PRRS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未免疫猪场PRRS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33.54%(21.10%~46.92%),其中公猪的阳性率为0,母猪的阳性率为7.69%,而育肥猪、保育猪及哺乳仔猪的阳性率分别为34.24%、28.18%和38.53%;免疫猪场PRRS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5.52%(68.46%~100%),其中公猪的阳性率为100%,母猪的阳性率为96.78%,育肥猪、保育猪及哺乳仔猪的阳性率分别为70.07%、74.28%和68.46%。说明PRRS在湖北省普遍流行,且感染程度高,流行范围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为了检测猪血清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体水平,用纯化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基因重组表达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ELISA的最佳工作条件是:抗原包被浓度为0.5μg/m L,包被时间4℃过夜,5%脱脂乳的PBS封闭37℃2 h及4℃过夜。血清稀释度为1∶100;37℃作用45 min,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猪Ig G稀释度为1∶10 000,37℃温育60 min,底物显色37℃15 min。抗体临界值为OD450nm≥0.30判为阳性,OD450nm≤0.27判为阴性,介于二者之间判为可疑。经重复性试验和交叉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用已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临床血清样本184份,总阳性率为68.5%。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城疫病毒(NDV)对鸡红细胞的凝集以及相应抗体对病毒血凝的抑制的原理设计出新城疫抗体监测试剂盒,主要用于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的监测,为正确实施新城疫疫苗适时接种提供依据。试剂盒包括新城疫阳性血清、新城疫阴性血清、4单位新城疫抗原和10ml/L醛化红细胞。经对50多份血清检测结果表明,用于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的醛化红细胞与新鲜红细胞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剂盒能准确检测出鸡群新城疫抗体水平,具有操作简便,适用,易于保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城疫病毒(NDV)对鸡红细胞的凝集以及相应抗体对病毒血凝的抑制的原理设计出新城疫抗体监测试剂盒,主要用于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的监测,为正确实施新城疫疫苗适时接种提供依据。试剂盒包括新城疫阳性血清、新城疫阴性血清、4单位新城疫抗原和10ml/L醛化红细胞。经对50多份血清检测结果表明,用于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的醛化红细胞与新鲜红细胞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剂盒能准确检测出鸡群新城疫抗体水平,具有操作简便,适用,易于保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免疫微球凝集试验技术及其对猪旋毛虫病的快速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旋毛虫可溶性抗原作诊断抗原,聚苯乙烯微球为抗原载体,通过碳化二亚胺反应把旋毛虫抗原共价偶联到聚苯乙烯载体微球上,制备了用于检测猪旋毛虫病血清抗体的免疫微球诊断试剂.从平板凝聚试验技术对117份实验感染旋毛虫病的猪、兔、大白鼠的血清抗体和疫区猪血清抗体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免疫微球凝集试验对实验感染旋毛虫病动物血清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在检测的敏感性上,免疫微球凝集试验比人工消化检查法高9.17%,比压片镜检法高25.26%.在阳性符合率上,与压片镜检相比为100%,与人工消化检查相比为97.25%.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微球凝集试验技术对猪旋毛虫病是一简便、快速和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鸭病毒性肝炎间接血凝诊断抗原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建立一种便于检测鸭病毒性肝炎抗体的方法。【研究方法】将纯化的鸭病毒性肝炎I型病毒(DHV-I)致敏双醛化红细胞,制备检测DHV抗体的间接血凝诊断抗原。【研究结果】使用该抗原对9种常见的禽传染病阳性血清、15只随机抽样的非免疫鸭血清进行检测,抗体均为阴性;检测被鸭病毒性肝炎I型病毒阻断后的阳性血清,抗体为阴性;用不同批次的诊断抗原检测同一血清样品结果显示一致;敏感性是琼脂扩散试验的32~64倍;对15只随机抽样的免疫鸭进行检测,阳性率达93%。【结论】该方法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的检测及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9.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河北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河北分离株HB株的特性,阐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致病机理,更好的控制BVDV感染、流行提供理论依据特进行此项试验;【方法】用理化学及生物学方法对BVDV河北分离毒株HB的特性进行检测,与BVDV准毒株Oregon C24V株进行比较,分析了其理化性及生物学特性。电镜负染检查可见直径为40~60nm有突起的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毒颗粒,病毒在蔗糖中的浮密度为1.13~1.14g/cm3。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颗粒相似。毒力测定TCID50为10-4.5。理化学研究表明,该病毒对氯仿、乙醚、胰酶敏感;不耐酸、对碱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对56℃ 30min较敏感,56℃ 70min可使其完全灭活。血凝试验表明,该病毒对鸡、兔、猪和绵羊的红细胞均无血凝性;5-碘脱氧尿核苷(5,-IUDR)不能抑制病毒的增殖,核酸分型试验表明该病毒株基因组为RNA;病毒纯化后经SDS—PAGE电泳出现了5条主要结构蛋白带,与BVDV国际标准毒株Oregon C24V株结果一致;【结论】河北分离株HB株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选择夏洛莱肉牛17头、西门塔尔肉牛12头,应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氯前列烯醇(PGF2a)处理诱导肉牛一胎双犊。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梯度的PMSG+PGF2a的处理方法之间有差异,且差异显著(P 0.05)。试验组1:PMSG 2 500 IU+PGF2a0. 8 mg处理夏洛莱肉牛10头,西门塔尔6头,发情率分别是90%(9/10)和83.33%(5/6);试验组2:PMSG 1 500 IU+PGF2a0. 6 mg处理夏洛莱肉牛7头,西门塔尔6头,发情率分别是71.42%(5/7)和66.67%(4/6);对照组3:自然发情肉牛群中随机各抽取5头,不作任何处理,仅统计产多犊的头数。试验1、2组产双犊的肉牛分别为5头和2头。通过该试验,表明通过激素处理,获得双犊是有效可行的,但剂量过大易引起卵巢囊肿,因此要掌握好基本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