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新疆地区驴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新疆15个市/县的680份驴新鲜粪便样本进行检查。结果发现,6种肠道寄生虫虫卵或卵囊总感染率45.15%(307/680),以圆线虫为主要感染种类,感染率36.47%(248/680),副蛔虫感染率次之,为10.88%(74/680),球虫、隐孢子虫、蛲虫和裸头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88%(6/680)、1.76%(12/680)、0.29%(2/680)和0.44%(3/680)。≤1岁和1岁驴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44.26%(131/296)和42.11%(136/323);规模化养殖的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48.41%(243/502),高于散养驴的感染率(35.96%,64/178)。说明新疆部分地区驴肠道寄生虫感染普遍,应针对性进行驱治,驴养殖场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不同种类寄生虫对驴的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南疆地区规模化全舍饲养殖模式下驴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并评价目前规模化全舍饲驴养殖场所采用驱虫方案的效果,本试验采集阿克陶县和泽普县4个规模化全舍饲养驴场917头驴(n=917)的粪样共1 834份,运用虫卵形态观察法检测消化道寄生虫,对优势虫种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PCR方法鉴定体内排出的主要成虫;同时,根据养殖场现行驱虫方案在春季和秋季分别对驴群进行2次伊维菌素驱虫试验,连续观察5 d,记录排虫情况并计算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结果显示:镜检观察到6种消化道寄生虫;经PCR鉴定体内主要排出马副蛔虫。4个规模化养殖场中,马圆线虫、毛细线虫、马副蛔虫和细颈线虫为驴消化道优势虫种,其冬春(夏秋)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7.5%(79.6%)、52.9%(71.3%)、40.9%(45.3%)和14.5%(15.7%),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夏秋季节毛细线虫、马圆线虫、马副蛔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显著高于冬春季节(P<0.01);寄生虫感染率与驴年龄存在相关性,夏秋季节驴驹马圆线虫、马副蛔虫感染率均极显著高于成年驴(P<0.001),冬春季节驴驹马圆线虫、毛细线虫和马副蛔虫感染率均显...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陕西榆林地区山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笔者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尼龙筛兜淘洗法对榆林市绥德、佳县、米脂、吴堡、清涧和子洲6个县区27个羊场的174份粪样进行寄生虫检查。结果共检出1种绦虫、1种吸虫、4种线虫和9种球虫,其中毛圆科线虫(Trichostrongylidae)和阿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alijeri)分别是蠕虫和球虫中的优势种。总感染率为93.68%(163/174),平均混合感染2种及以上寄生虫。绥德县(18/18)和子洲县(34/34)的羊寄生虫感染率最高,均为100%;清涧县的羊感染率最低,为87.50%(28/32)。调查结果为陕西榆林地区羊群寄生虫病的防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库车市某规模化场驴蠕虫感染情况,笔者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测该场171份驴新鲜粪便,检出3种蠕虫虫卵,总感染率为18.7%(32/171)。以马副蛔虫为优势感染虫种,感染率为14.6%(25/171);圆线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4.1%(7/171)和0.5%(1/171);仅发现1份圆线虫和马副蛔虫混合感染。小于6月龄,7~12月龄和大于1岁的驴蠕虫感染率分别为26.1%(6/23)、33.3%(14/42)和11.3%(12/106),均以马副蛔虫为主要感染虫种。调查结果表明,该场幼龄驴蠕虫感染率较高,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幼龄驴的饲养管理和驱虫工作。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了解佳米驴消化道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随机采集32份佳米驴粪样(其中成年和幼年驴各16份),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离心沉淀法和虫卵计数法(斯陶尔氏法)进行粪便检测,分析佳米驴消化道寄生虫种类,并计算每克粪便中所含寄生虫的虫卵数。结果显示,佳米驴消化道内主要为马圆线虫、毛细线虫、马副蛔虫,同时成年和幼年佳米驴马圆线虫在消化道内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较高。研究表明,养殖过程中应严格制定寄生虫综合防控措施,以提高佳米驴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伊犁河谷马匹感染消化道寄生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放牧式饲养条件下的马匹感染消化道寄生虫种类、感染率、感染强度及其流行病学因素,通过病原学常规检查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伊犁河谷区域放牧马匹进行1年的定点观察、调查试验。结果显示:在采集的534份样品中476份为阳性,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9.1%,其主要病原种类为马圆线虫,毛线虫,马副蛔虫,球虫,细颈三齿线虫等。阳性病例的感染强度(EPG)为400~1 700个/g不等,尤其是马圆线虫和毛线虫感染率较高;以上消化道寄生虫在春、夏、秋、冬四季均能感染马匹,其四季平均感染率分别为84.8%、96.6%、95.0%和74.7%,其中马副蛔虫在5月份感染率最高为74.0%(37/50),而在10月份其感染率略低0.61%(4/66);毛线虫在10月份感染达高峰为98.48%(65/66),而在4月份其感染率略低46%(23/50)。该地区各虫体感染率与季节有显著关系,细颈线虫在夏季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马圆线虫和毛线虫在夏秋与春冬两季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马副蛔虫春季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三季(P0.05);球虫在各季节感染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建议:每年2次对马匹进行驱虫并在6—7月进行针对性驱虫。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新疆塔额垦区规模化养殖肉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采自塔额垦区5个规模化养殖的591份肉牛新鲜粪便样本进行检查。结果显示,212份粪便样本呈肠道寄生虫感染阳性,感染率为35.9%(212/591);检出4种寄生虫虫卵/卵囊,以球虫为优势感染虫种,感染率为25.4%(150/591),莫尼茨绦虫、圆线虫和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8.3%(49/591)、1.5%(9/591)和10.8%(64/591),同时感染2种和3种寄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8.6%(51/591)和0.8%(5/591);5个采样点中,以裕民县肉牛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50.8%(64/126),和丰县肉牛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低,为26.8%(22/82),不同采样地点肉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间差异极显著(P<0.01);以3~6月龄肉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46.3%(68/147),<3月龄、6~12月龄和>12月龄肉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35.3%(53/150)、38.3%(57/149)和23.4%(34/145),不同年龄段肉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间差异极显著(P&l...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野外大熊猫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了44只野外大熊猫粪便样本,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种类及形态学的研究。采用生理盐水涂片及碘液染色法对粪便进行检查,并对检出的寄生虫进行数码显微摄像。结果共检出肠道寄生虫11种及真菌4种。寄生虫总感染率72.73%(32/44),其中线虫感染率56.82%(25/44)、绦虫感染率6.82%(3/44)、吸虫感染率6.82%(3/44)、原虫感染率15.91%(7/44),除此之外真菌感染率为9.09%(4/44)。其中2种大熊猫绦虫、4种球虫卵囊及4种真菌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四川某奶牛场奶牛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而制订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本调查对该场奶牛粪样做了寄生虫检查。采集了犊牛、育成牛、泌乳牛的新鲜粪样共90份,分别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离心沉淀法和斯陶尔氏计数法对粪样中虫卵进行定性检查和定量检查。结果显示,在粪样中检出了球虫卵囊、线虫卵、吸虫卵和绦虫卵,其中球虫卵囊的阳性率为14.44%(13/90),线虫卵的阳性率为57.78%(52/90),绦虫卵和吸虫卵只在泌乳牛的粪样中检出,泌乳牛阳性率分别为2%(1/50)、12%(6/50)。该奶牛场混合感染率为33.33%(18/54)。结果表明,该奶牛场寄生虫感染普遍,总感染率为60%(54/90),主要为线虫,其次是球虫和吸虫,混合感染情况普遍。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新疆部分地区双峰驼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试验采用常规寄生虫病病原检查技术(粪检技术)对新疆阿勒泰福海县及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的121峰双峰驼(幼驼12峰)消化道寄生虫种类、感染率及感染强度进行了调查与统计。结果表明:双峰驼消化道寄生虫主要是线虫(细颈线虫、夏伯特线虫、血矛线虫)和球虫。新疆双峰驼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为31.4%(38/121),细颈线虫、夏伯特线虫、血矛线虫、球虫的感染率分别为9.9%、5.0%、3.3%和13.2%。幼年驼消化道寄生虫的检出率为66.7%,明显高于成年驼(27.5%)。单虫种感染率为22.3%;2种虫体混合感染率为3.3%,主要为细颈线虫和球虫混合感染、细颈线虫和夏伯特线虫混合感染;3种虫体混合感染率为1.6%,为细颈线虫、球虫及夏伯特线虫混合感染。新疆阿勒泰福海县的双峰驼消化道寄生虫感染强度高于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细颈线虫感染强度最高。说明双峰驼感染消化道寄生虫较为普遍,应采取合理的饲养方式,有效驱虫,保障驼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新疆普氏野马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内外通灭(伊维菌素预混剂)对普氏野马消化道寄生虫的驱虫情况,试验于2018年1月份对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的65匹野马进行了冬季驱虫试验;试验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65匹普氏野马进行了驱虫前后检查,分析其感染率以及跟踪检查给药后的驱虫率,并通过虫卵计数法(麦克马斯特氏法)分析其感染强度。结果表明:在采集的65份新鲜粪样中,含有消化道线虫虫卵的样品共54份,感染率为83%(54/65);初步检查出的虫卵包括马圆线虫、马副蛔虫、细颈三齿线虫和毛细线虫4种。其中马副蛔虫的感染率最高,为71%(46/65),两种虫种(马副蛔虫、毛细线虫)混合感染率达到43%,每克粪便虫卵数(EPG)为800~2 300个,三种虫种(毛细线虫、马副蛔虫、马圆线虫)混合感染率为17%,EPG为400~1 200个。驱虫后的65份样品,虫卵转阴率达到77%(50/65);虫卵减少率达到95%。说明内外通灭对普氏野马消化道寄生虫具有较好的驱虫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一般蠕虫学检查方法,在新疆牦牛冬季屠宰季节,对部分集中屠宰点的40头牦牛进行了蠕虫检查。结果表明,来自和静县3个牦牛牧场和和硕县1个牦牛个体户的蠕虫感染率分别为85.2%(35/40)的线虫、25%(10/40)的绦虫、17.5%(7/40)的吸虫,总感染率为100%(40/40),且大多为混合感染,线虫感染率均高于其它寄生虫。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温宿县山区散养驴感染寄生虫种类和感染强度,笔者对采集的175份抗凝血和100份驴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抗凝血样品检出马属动物泰勒虫,阳性率为10.3%;驴粪便样品中检出马圆线虫、毛细线虫、细颈线虫、马副蛔虫、球虫5种虫卵,感染率分别为78%、65%、23%、15%和7%,说明该区域散养驴感染寄生虫情况普遍,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牧场羊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笔者采用寄生虫常规检测方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南山牧场的菊花台、东白杨沟、西白杨沟和鹰沟4个地点的散养羊159只,进行了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上述4个地点羊均存在线虫、绦虫和球虫的感染及混合感染情况。159份样品中,阳性样品98份,总感染率为61.64%;其中菊花台、东白杨沟、西白杨沟、鹰沟的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47.1%(16/34)、62.5%(30/48)、56.3%(18/32)、75.6%(34/45);混合感染率为59.1%(94/159)。检测出的寄生虫主要包括仰口线虫、毛圆线虫、奥斯特线虫、毛尾线虫、夏伯特线虫、食道口线虫、细颈线虫、捻转血矛线虫、艾美尔球虫、莫尼茨绦虫。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河南省槐山羊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应用寄生虫常规检测方法对周口市某规模化养羊场150份粪样进行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共检出5类虫卵和卵囊,其中原虫2类(球虫、隐孢子虫)、线虫2类(类圆线虫、鞭虫)、绦虫1类。调查150份粪便样品全部为寄生虫阳性,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00%,其中隐孢子虫感染率为5.33%,球虫的感染率为100%,鞭虫的感染率为10.67%,类圆线虫的感染率为57.33%,绦虫的感染率为44.67%。调查结果说明槐山羊肠道寄生虫混合感染现象较严重,寄生虫感染率呈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6,(1):113-115
为了调查我区川西白绒牦牛子二代和本土黑牦牛消化道寄生虫感染强度,对采自巴州地区天然牧场的449份本土黑牦牛粪样和46份引种白绒牦牛子二代粪样进行了虫卵漂浮法检查。经虫卵形态学鉴定,共分别检测出9种和7种虫种,检出率分别为80.2%(360/449)和78.3%(36/46),均为混合感染。其优势虫种为球虫、毛圆线虫和细颈线虫。其中,球虫卵囊检出率为72.6%(326/449)和67.4%(31/46),毛圆线虫卵检出率为57.0%(256/449)和52.2%(24/46),细颈线虫卵检出率43.7%(196/449)和45.7%(21/46)。3种的OPG或EPG分别达3360和3 580、1 320和950、1 040和850。结果说明自然放牧牦牛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建议兽医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驱虫程序。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检查的基础上,结合细菌学、组织学和寄生虫检查对乌鲁木齐县永丰乡黑家沟绵羊春季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绵羊体内没有检出病原菌及毒素,而内寄生虫感染率高达100%,剖检的3只绵羊体内虫体总数分别为:22789条,28227条,27396条。尤其是游行毛圆线虫感染强度达19169.7(16748~19377);其次是叶氏夏伯特线虫感染强度达660(482~953),均超过致死量。该村绵羊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达58.2%和50.8%。  相似文献   

18.
用饱和盐水漂浮检测法及剖检法对南昌3个动物房(Ⅰ、Ⅱ、Ⅲ组)3种日龄段(20~25、28~32、35日龄以上成年)的135只小鼠进行调查。粪检结果:被检小鼠感染球虫、线虫、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4%、11.1%和5.2%,以线虫最高;第Ⅰ、Ⅱ、Ⅲ组寄生虫总感染率分别为(16/45)35.6%、(10/45)22.2%和(4/45)8.9%。剖检结果:被检小鼠感染四翼无刺线虫、隐藏管状线虫、短膜壳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4.07%、5.2%、9.6%,以四翼无刺线虫最高;第Ⅰ、Ⅱ、Ⅲ组寄生虫总感染率分别为(19/45)42.2%、(16/45)35.6%和(4/45)8.9%。粪检、剖检结果均表明:以第Ⅰ组寄生虫感染率为最高,第Ⅲ组最低。3组3种年龄段小鼠寄生虫感染率20~25日龄为最低;28~32日龄及35日龄以上成年小鼠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扬州市山羊寄生虫感染情况,分别采用间接血凝法(IHA)以及饱和盐水漂浮法和尼龙筛兜淘洗法对扬州市12个羊场的200份血清和190份粪便进行血清弓形虫抗体检测和消化道寄生虫检查,并分析羊月龄和饲养方式对寄生虫感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为0(0/200);粪检共检出4种线虫、1种绦虫和5种球虫;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7.37%(166/190),蠕虫优势种是毛圆科线虫,球虫优势种是阿氏艾美耳球虫;总混合感染率为79.47%(151/190);6月龄以上的羊(100%)感染率高于6月龄以下的羊(70%)(OR=1.43,95%CI=1.24~1.65,P=0);放养式饲养羊(100%)感染寄生虫的风险是高床圈养方式饲养羊(82.86%)的1.21倍(OR=1.21,95%CI=1.12~1.30,P=0.02)。调查结果为扬州市羊寄生虫病的防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对化隆县谢家滩乡12只绵羊、6头牦牛进行寄生虫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牦牛调查发现线虫9种、绦虫蚴1种和牛皮蝇蛆,单体荷虫数为77条,优势虫种为普通奥斯特线虫(Ostertagia.Cricumcincta),感染率为100%,感染强度为20(9~28)。绵羊调查发现线虫19种、绦虫2种、绦虫蚴1种、吸虫2种和羊鼻蝇蛆,单体荷虫数为405条,优势虫种为普通奥斯特线虫(0.Cricumcincta)和蒙古马歇尔线虫(Marshallagia.mongodica),感染率均为100%,感染强度分别是45(14~120)和133(13~2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